电磁感应现象是谁发现的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1831年8月,法拉第把两个线圈绕在一个铁环上,线圈A接直流电
源,线圈B接电流表。他发现,当线圈A的电路接通或断开的瞬间,线圈B
中产生瞬时电流。法拉第发现,铁环并不是必须的。拿走铁环,再做这个实
验,上述现象仍然发生,只是线圈B中的电流弱些。为了透彻研究电磁感
应现象,法拉第做了许多实验。
1831年11月24日,法拉第向皇家学会提交的一个报告中,把这种
现象定名为“电磁感应现象”,并概括了可以产生感应电流的五种类型:变化
的电流、变化的磁场、运动的恒定电流、运动的磁铁、在磁场中运动的导
体。法拉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一卓越成就,是同他关于各种自然力的统一和
转化的思想密切相关的。正是这种对于自然界各种现象普遍联系的坚强信
念,支持着法拉第始终不渝地为从实验上证实磁向电的转化而探索不已。这
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内在联系,为建立完整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电磁感应现象发现者
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
25日)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着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生于萨里郡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1:22: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