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根本利益

更新时间:2022-12-03 21:14:28 阅读: 评论:0

寿县百姓缘教育冲刺班-木午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酒店开业)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论文摘要: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实现祖国的

完全统一对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民族

的根本利益所在,本文主要从祖国统一的实现方针以及科学构想的重要性方面论述祖

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统一民族复兴根本利益

1、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社会的主题,但无数历史事实

表明,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自强民族之林,实现祖

国的完全统一是根本利益的最有力保障。生在当代的我们,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扔是

我们一生奋斗的伟大目标。

1.1、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个民族凭什么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分裂的民族最终只会消失在历史

的舞台,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族灰飞烟灭。[1]物竞天择,适者生

存,对民族的存亡一样适用,攻陷一座城池可能灭亡一个国家,泯灭一种文化才能消

亡一个民族,而民族文化最容易消亡的时候便是民族分裂的时候,所以实现祖国的完

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开发祖

国的河山,建立了紧密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几千年来幅员辽阔的中原大地一直

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纽带。国家统一,反映了人民对于和平安定的渴望

与追求,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亲密合作和交流。而分

裂则常常伴随着连续不断的战争和破坏,伴随着外部势力的入侵和压迫,给人民造成

了极大地痛苦;反对分裂,坚持统一,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我国各

族人民历来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捍卫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统一进行了英勇斗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争。

1.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国家的完全统一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没有国家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

义上的民族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实现繁荣强盛的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只有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才能更好地凝聚

整个民族的力量加快国家建设的步伐,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奋进、朝

气蓬勃,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此外,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历

史潮流。[2]中国共产党在实现祖国统一的问题上的立场是坚定不移的。党领导人民同

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毛主席曾经指出,台湾等地必须收复完成祖国统一,这是中国

人名世世代代的任务,不能因为任何困难而放弃。

2、和平统一与一国两制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

宗、同源,继承的是相同的文化传统。相比较一看,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如果台

湾没有处理好那么接下来的便是“藏独”、“疆独”。所以政府对待台湾的问题上一直

十分谨慎。[3]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

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早在五十年代,中国政府就曾设想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一九五五年五月,

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上即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

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

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一九五六年四月,毛泽东主席又提出:“和为贵”、“爱国一

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但由於某些外国势力的干预等原因,这些主张未

能付诸实践。

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中美建立外交关系,实

现了关系正常化;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

到现代化经济建设上来。[4]与此同时,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港澳同胞以及海外侨胞、

华人,都殷切期望两岸携手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政府出

於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七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郑

重宣告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呼吁两岸就结束军事对峙状态进行

商谈。表示在实现国家统一时,一定“尊重台湾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

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八一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

进一步阐明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表示“国家实现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

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建议由两岸执政的国共两党举行对等谈判。八二年中国

领导人邓小平就叶剑英的上述谈话指出:这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

国家实现统一的大前提下,国家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八

三年邓小平进一步发挥了关於实现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指出,问题的核心是

祖国统一。他还就两岸统一和设置台湾特别行政区问题,阐明了中国政府的政策……

一系列的政策,从今天的影响来看,中央的这一一国两制政策取到了预料之中的

效果。

“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

香港、澳门相继回归祖国,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也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3、祖国统一的科学构想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丰富的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

成部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1)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

现和平统一;

(2)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

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方。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不是针对台湾同胞的,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台湾分裂势力搞“台湾独立”

图谋的。[5]

(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关键靠中国人自己。大陆要集中力

量搞好经济建设,增强综合国力,这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基础。同时寄希望于台湾两千

三百万同胞o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而且在

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

性,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稳定和繁荣,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允许在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内有两个不同性质的社

会制度长期并存,突破了在一个国家内部只能允许一种社会制度而不允许另一种社会

制度存在的认识,是一种新型的国家结构组织形式,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重要

发展。

第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创造性运用和发

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是中国外交的指导原则,也是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处理国

家之间关系的准则。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

题,这也是一种和平共处。这是一个好办法,是一个创造。

第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为解决国际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

路和范例。当今世界,存在着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悬而未决的问题,经常引起国家间、

民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对世界和平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一国两制”的构想为解决

这类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办法。

4、结语

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解决祖国完全统一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愿

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只有完

全统一的国家才有可能在竞争激烈的世界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否则曾经的耻辱不仅

仅只是历史,还可能是将来的预言,以史为鉴,愿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胡锦涛.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

央文献出版社,200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台湾问题与中国统一(白皮书).人

民日报.1993.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

皮书).人民日报.2000.2.22

[5]反分裂国家法.人民日报.2005.3.15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1:1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7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黄油布
下一篇:镁合金密度
标签:根本利益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