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马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土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
欧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丹麦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为德雷克海峡。
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界线:西起俄罗斯东北部的杰呢奥天角,经白令海峡中的大、小
代奥米德岛,至美国阿拉斯加西端苏厄德半岛的威尔土王子角一线。为白令海峡的最窄处。
太平洋与印度洋:北起马六甲海峡北口,沿苏门答腊岛西海岸,低哇岛南海岸经阿拉
弗拉海、托宙斯海峡,再沿澳大利亚东海岸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146°51’
线至南极大陆。太平洋与大西洋亚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
16’线为界。
大西洋与北冰洋:
西起哈得孙湾东口,经戴维斯海峡,丹麦海峡,冰岛—法罗海槛,威组尔—河姆森海
峡、设德兰群岛的马克尔—弗拉格岛,到挪威西南沿海的塔斯德角一线。大西洋与印度洋:
自通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经至南极大陆。
第二节七大大洲和四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2、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
3、通过阅读大洲大洋的分布图,进一步提高阅读地图和分析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
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特征,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兴趣
和探究精神的培养。
重点与难点
1、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分布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谈话法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复习海陆分布大势与特征
1、地球表面的海陆面积比例是:陆地,海洋。
2、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是什么?
〔教师〕在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大势,今天,我们共同探究海陆分
布的不同形式。
〔活动〕学生读图2.5。图上这些海陆分布有几种不同形式?
〔学生〕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教师〕展示“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示意图”,参考课本后所附“世界地形图”
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大陆与岛屿有什么不同?(面积大的陆地是大陆;面积小的陆地是岛屿)(举例
如亚欧大陆、格陵兰岛等)
(2)岛屿与半岛有什么不同?(岛屿四面临水;半岛三面临水,一面同陆地相连)(举
例如阿拉伯半岛等)
(3)洋、海和海峡有什么联系与不同?(洋、海和海峡都是海洋的组成部分;洋是海
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举例如珊瑚海、
莫桑比克海峡、台湾海峡等)
〔承转〕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为大洲,这样,全球分为七个大洲。大家知道是哪
七大洲吗?
〔学生〕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南美洲
〔活动〕学生读图2.6,在教师的组织下抢答以下问题
1、东半球主要有几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2、西半球主要有几个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3、赤道横穿那几个大洲的陆地?(非洲、南美洲、大洋洲、亚洲)
4、赤道横穿那几个大洲的大陆?(非洲、南美洲)
5、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
6、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大洋洲、南极洲)
7、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亚洲)
8、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大洋洲)
〔小结〕用顺口溜总结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教师〕大家观察七大洲的轮廓,我们可以什么简单图形来表示它呢?(提示倒置的
三角形)
〔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笔画世界”进而熟悉七大洲的相对位置。
〔承转〕有些大洲是相连的,大家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它们的分界线,比一比看
谁找的又对又快。
(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乌
—乌—大—土可理解为亚欧大陆被划分为两大洲后委屈的:“呜(乌)—呜(乌)—大—
哭(土)”,用谐音记。)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红海。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百令海峡。
(4)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承转〕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大大小小不同的形状时,地球上的海洋,也被陆地穿插分
割形成了彼此相连的大洋?读图看一看都是哪四大洋?
〔学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教师〕比较四大洋的面积最大的是哪个洋?最小的是哪个洋?
〔学生〕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的是北冰洋。
〔小结〕用顺口溜总结大洋面积从大到小的位次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
〔活动〕让学生对照大洲大洋的分布图,把大洋的名称填写到“一笔画世界”的图中,
使学生了解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
〔小结〕通过填充图册上的练习题,对整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
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9.4%,是世界第一大洲。共
有4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2.2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居世界第一位。
非洲:面积约3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是世界第二大洲。
共有56个国家和地区。人口6.62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2.3%,居世界第三位。
北美洲:面积约2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
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4.3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
南美洲:面积约18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
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人口3.0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6%,居世界第五位。
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总面积的9.4%,是世界第五大洲。南极
洲仅有一些来自其它大陆的科学考察人员和捕鲸队,无定居居民。
欧洲: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8%,仅大于大洋洲,是世
界第六大洲。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人口7.2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3.4%,居世界第
二位,是人口密度最大的一洲。
大洋州:面积约90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
洲。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人口2700万,约占世界总人口的0.5%,是除南极洲外,世
界人口最少的一洲。
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海洋中面积最阔、深度最大、边缘海和岛屿最多的大洋。据较多资料介
绍,最早是由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发现并命名的,“太平”一词即“和平”之意。16世纪,
西班牙的航海学家麦哲伦从大西洋经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并到达菲律宾,航行其间,天
气晴朗,风平浪静,于是也把这一海域不约而同地取名为“太平洋”。太平洋位于亚洲、
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北端的白令海海峡与北冰洋相连,南至南极洲,并与大西洋
和印度洋连成环绕南极大陆的水域。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长度约15900千米,东西最大宽度
约为109900千米。总面积17868万平方千米,占地球表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
积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条万米以上的海沟全
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为70710万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蕴
藏着非常丰富的资源,尤其是渔业水产和矿产资源。其渔获量,以及多金属结核的储量和
品位均居世界各大洋之首。
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呈南北走向,
似“s”形的洋带。南北长大约1.5万千米,东西窄,其最大宽度为2800千米。总面积约
为9166万平方千米,比太平洋面积的一半稍多一点。平均深度3626米,最深处达9219
米,位于波多黎各海沟处。海洋资源丰富,盛产鱼类,捕获量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以上。
大西洋的海运特别发达,东、西分别经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其
货运量约占世界货运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印度洋
印度洋是世界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面积约为7617万
平方千米,平均深度3397米,最大深度的爪哇海沟达7450米。洋底中部有大致呈南北
向的海岭。大部处于热带,水面平均温度20℃一27℃。其边缘海红海是世界上含盐量最
高的海域。
海洋资源以石油最丰富,波斯湾是世界海底石油最大的产区。印度洋是世界最早的航
海中心,其航道是世界上最早被发现和开发的,是连接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重要通道。
海洋货运量约占世界的10%以上,其中石油运输居于首位。
北冰洋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大致以此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
是四大洋中面积和体积最小、深度最浅的大洋。面积约为1479万平方千米,仅占世界大
洋面积3.6%;体积1698万立方千米,仅占世界大洋体积的1.2%;平均深度1300米,
仅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大深度也只有5449米。北冰洋又是四大洋中温度
最低的寒带洋,终年积雪,千里冰封,覆盖于洋面的坚实冰层足有3~4米厚。每当这里
的海水向南流进大西洋时,随时随处可见一簇簇巨大的冰山随波飘浮,逐流而去,就像是
一些可怕的庞然怪物,给人类的航运事业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且,北冰洋还有两大奇观。
第一大奇观:就是那里一年中几乎一半的时间,连续暗无天日,恰如漫漫长夜难见阳光;
而另一半日子,则多为阳光普照,只有白昼而无黑夜。由于这样,北冰洋上的一昼一夜,
仿佛是一天而不是一年。此外,置身大洋中,常常可见北极天空的极光现象,飘忽不定、
变幻无穷、五彩缤纷,甚是艳丽。这是北冰洋上第二大奇观。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0:46: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6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