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人造脂肪

更新时间:2022-12-03 20:28:43 阅读: 评论:0

历年中考语文阅读理解真题-3尺3是多少厘米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梦见很多鱼)

植物奶油反式脂肪成分对人体危害大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了植物奶油存在健康隐患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广

泛关注。我们大家突然意识到身边95%的洋快餐、蛋糕、面包都含有这种物质,植物奶

油产生的反式脂肪酸一时成为众矢之的。其实,关于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的隐患并不是

最近新的研究成果。反式脂肪会导致人体内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容易造成心脑血管

疾病。近年来,欧美很多国家都对食品中反式脂肪的含量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对食品包

装上的标注也由严格规定。但中国没有国家限量标准,市场上的标注也混乱不清,消费

者在缺乏知情权的情况下,面临着反式脂肪对健康的严重威胁。

植物奶油反式脂肪成分对人体危害大

植物奶油,也称作“人造奶油”或“氢化油”,德国化学家威罕·诺门所发明,

1902年取得专利。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体油脂变

成半固体油脂。人造奶油由于呈固态,比液态天然植物油好储存,价格又低于天然动物

脂肪,而且保质期长口感好,因此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在“氢化”的过程中部份的脂

肪改变为反式脂肪。反式脂肪对人体健康并无益处,也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人造

奶油对人体危害大即是因反式脂肪而起。

反式脂肪酸难以被身体代谢,易诱发糖尿病

早在10年前,欧洲8个国家就联合开展了多项有关人造脂肪危害的研究。由于

反式脂肪酸在人体里是完全不被接受的,所以会导致体内生理功能出现多重障碍。科学

家发现反式脂肪酸,很难被身体分解,也无法被代谢出去,一般的脂肪吃在身体里7天

就代谢了,反式脂肪吃在身体里50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可以代谢。没有代谢掉的反式

脂肪最后只能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德国营养医学协会负责人安德雷·菲

格教授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人造脂肪负有极大的责

任,它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是饱和脂肪酸的3—5倍,甚至还会损害人们的认知功能。

此外,人造脂肪还会诱发肿瘤(乳腺癌等)、哮喘、2型糖尿病、过敏等疾病,对胎儿

体重、青少年发育也有不利影响。菲格教授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如果在一份看上去“大

油大肉”的浓汁肉排和一盘用人造脂肪做出来的炸薯条之间进行取舍,那么选择前者更

有利于健康。医学研究还证实,人们过多摄入反式脂肪会诱发糖尿病;通过胎盘以及母

乳转运给胎儿,对其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还可影响神

经、生殖系统的发育,减少男性荷尔蒙分泌,抑制儿童的正常身体发育。

哈佛大学研究:提高患心血管疾病概率

2007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与心脏病患病

风险之间关系密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共对从32826人身上采集的血样进行了检

测,这些人参与了1989年至1990年针对布里哈姆妇女医院的护士进行的研究。在随后

的6年时间里,参与者中共有166人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此外,研究人员还将他们与

327名控制组成员进行了比较。在调整年龄、吸烟及其他与饮食和生活方式有关的心血

管风险因素之后,研究人员发现红血球中的反式脂肪酸水平越高,患冠心病风险越大。

反式脂肪酸水平处于最高四分位值的女性患冠心病风险是处于最低四分位值女性的3

倍。

由于人体无法自身生成反式脂肪酸,因此人体中的反式脂肪酸均由食品中摄入。

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反式脂肪酸包括饱和脂肪酸,能够提高L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水平,同时降低H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是唯一一个可以产生这种双重影

响的脂肪酸。HDL被视为一种“有益”的胆固醇,LDL则被视为一种“有害”的胆固醇。

什么食品含植物奶油

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植物奶油,似乎在市场上的食品成分中也并不是很常见。

其实,植物奶油在市场上有着各种好听的名字:“植物奶精”、“植脂末”、“起酥油”、

“人造黄油”、“植物黄油”或“麦淇琳”。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与福州大学

联合做的反式脂肪酸最新调查研究,从2005年到2009年,专家对国内市场上52个著

名食品品牌、167种加工食品进行测定。抽检食品中发现,87%的样品含有反式脂肪酸,

包括所有的奶酪制品、蛋糕、面包、油炸薯条类小吃,以及95%的“洋快餐”、90%的冰

激凌、80%的人造奶油、71%的饼干。

超市中包装西点如面包、蛋糕、饼干、各种点心、薯片等烘烤或油炸食品

·西式快餐店的食品如汉堡、薯条、炸鸡

·奶制品如奶酪制品、奶糖、奶茶、奶昔等

·冰激凌和咖啡伴侣

植物奶油不一定都含反式脂肪酸

尽管植物奶油广泛被适用于大量食物中,并且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暂时不能

被替代,但植物奶油并不一定都含有反式脂肪酸。许多国外资料显示,目前的植物奶油

工艺新,如低温高压法、改用新的催化剂等,可以大幅度减少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

含量,而更新的“完全氢化”工艺则可以根本不产生反式脂肪酸。不过这种工艺增加了

植物奶油的成本,让植物奶油比较贵,如果糕点用这种植物奶油的话成本要增加好几倍

——在中国,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商家更是少之又少。

欧美多地区对食品中反式脂肪严格规定

虽然在大多数国家,植物奶油还作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的运用在食品中,

但随着反式脂肪酸威胁人体健康的事实真相被关注,不少欧美国家已经开始对食品中反

式脂肪酸的含量做严格的规定。并且这些国家对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都强制注明各

种脂肪含量的信息,让消费者在选择商品的时候,有更多的选择权。

FDA严格要求产品须注明反式脂肪酸含量,纽约完全封杀此类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审查了研究文献之后认

为,对反式脂肪的摄入应低于每天摄取热量的1%。以一个每日消耗2000卡的成人而言,

相当于每天每天吃上2克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这样的摄入量对身体还是没有明显影响

的。2003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公布的规章指出:自2006年1月1日起,

食品营养标签中必须标注产品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及反式脂肪酸的含量按照FDA的规定,

如果一份食品(比如240毫升饮料或者半杯冰淇淋)中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不超过

0.5克,就可以标注为“不含有”。FDA同时提醒人们,要尽可能少地摄入人造脂肪。

2003年丹麦规定:从当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

油脂都被禁止;而从2003年12月31日起,这个规定更拓展到加工食品油脂。这一规

定对丹麦本国和外国生产的产品都有效;;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

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表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

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5%以下,强制要求在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标注包括饱和脂

肪、反式脂肪酸含量的信息。从2007年7月1日起,纽约所有的餐饮业停止含有反式

脂肪酸的烹饪油和起酥油;从2008年7月1日起,全纽约市所有餐饮业完全封杀含有

反式脂肪酸的食品。

中国缺乏限量标准消费者缺乏知情权

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中国人饮食越来越多摄入反式脂肪,而近年来,中国也

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大国。饮食对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反式脂肪起到不能忽

视的作用。当欧美各国都纷纷颁布反式脂肪的限量标准,呼吁减少摄入时,中国的市场

目前对反式脂肪没有国家限量标准,对反式脂肪的标注也很混乱。

中国同类食品反式脂肪含量高于欧美国家

根据FDA和WHO的研究结果,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是安全的。从膳

食结构上看,中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约占总能量的0.42%,不仅远低于美国的2.6%,

也低于欧盟、日本的人均摄入水平。但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与福州大学联合做

的反式脂肪酸最新调查研究,对2005年至2009年中国市场上出售的52个著名品牌167

种食品进行测定。按照这份测试结果,中国在同类食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和1998年欧洲

14国公布的同类产品反式脂肪酸含量基本持平,其中焙烤类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

1996年新西兰的调查结果要高。从1994年的2.5%,到2002年的5.5%,再到2008年的

9.7%,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实现了“三级跳”。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预防慢

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提到,中国从2005年到2015年,由于心脏病、中风和糖

尿病导致过早死亡而将损失的国民收入大约为3.9万亿人民币。虽然没有数据表明植物

奶油和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直接关系,植物奶油确实存在健康方面的严重威胁。

反式脂肪酸限量中国无国家标准

2010年3月,中国卫生部新制定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规定,较大婴儿和幼儿

配方食品中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酸的3%。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乳品标准中出现

有关反式脂肪酸的限量规定,也是首次制定反式脂肪酸标准检验方法。除了婴幼儿配方

乳品外,中国对反式脂肪酸食品含量没有明确规定。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教

授蒋英表示,根据我国2008年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换算,一份洋快

餐中(汉堡包、奶昔、薯条、蛋挞)反式脂肪酸就已经超过国际上对它实现立法国家的

最高限量标准。由于缺乏一个标准,中国的消费者选购食品时对反式脂肪酸含量无法做

出准确的判断,而厂商则也不会出于对消费者健康的考虑。

中国反式脂肪酸产品标识混乱

上文提到,欧美国家都明令要求:含有反式脂肪酸不仅要标出名字,还要标出

含量。但在中国还未建立起这样的体系。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由于没有相应的法规限

制或标签标注要求,在日常食品标签中就没有明确的标示。市场上对“反式脂肪”冠以

各种好听的名字,如“精炼植物油”、“植物起酥油”、和“氢化大豆油”等,各种商

品对它们的含量也没有任何标注。消费者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消费了大量的反式脂

肪。

中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发酵研究院副院长宋全厚

近日表示,中国在2006年就已经通过了食品反式脂肪酸检测方法的研究课题。但有关

反式脂肪酸含量的国家标准为何迟迟不出?中国这两年已经成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大国,反式脂肪对中国人的威胁可谓相当严重。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机构尽早决策,和国

际标准接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更是保障了中国人身体健康的权利。

母乳喂养的好处

发表者:胡延祖(访问人次:204)

母乳营养均衡,最适合婴儿的需要,利于婴儿的脑体发育、能

够促进免疫功能的成熟,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也就顺理

成章地成为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通俗点说,婴儿最需要什么,母乳就

有什么,婴儿先需要什么,母乳就先给什么。

许多教材和专著曾介绍:母乳喂养是科学的育儿方法,是世界

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了保障全世界婴儿能够健康地成长,特

向全世界推广的科学育儿方法。这种说法多少有些贪功之嫌,其实母乳

喂养是老天爷介绍的,因为“猫有猫粮,狗有狗食”,婴儿吃妈妈奶,

原属天经地义,没什么可多说的。生产配方奶粉的企业技术再好、工艺

再精、设备再先进,都得承认“母乳是配方奶粉的金标准!”,牛奶到

什么时候都是喂牛犊子的,给婴儿喝牛奶问题是很大的。我们知道,婴

儿有三大薄弱,哪三大薄弱?一个是免疫功能弱,一个是消化能力弱,

还有一个是调节能力弱。

首先说免疫功能。人体免疫功能的大本营在哪里呢?在肠道。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谁也没有想到,在人之初,促进人体免疫

功能成熟的有功之臣竟然是细菌。机体中绝大多数的细菌是对机体有好

处的,我们称之为益生菌,益生菌有两大主力,一支称为双歧杆菌,驻

扎在大肠,一支叫作乳酸杆菌,驻扎在小肠。如果把肠道比喻为战壕,

把有害菌比喻为日本鬼子,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就是八路军、新四军,

有他们在,小鬼子就不敢兴风作浪。母乳中虽然不含益生菌,但含有双

歧因子,有些像运动员的兴奋剂,可以促进双歧杆菌的数量和活力,从

而促进机体免功能的成熟。母乳里还含有分泌型IgA,属于一种免疫球

蛋白,主要由呼吸道粘膜和消化道粘膜分泌,可以有效地预防婴儿肺炎

和婴儿腹泻。牛奶里则不含有双歧因子和分泌型IgA。

其次说消化功能。消化功能弱,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就

有限,而母乳中的蛋白质,易消化的乳清蛋白占60%,不易消化的酪

蛋白占40%。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仅占20%,酪蛋白却占了80%。另一

方面,婴儿的新陈代谢又是最旺盛的,这就需要大量的能量,怎么办?

乳糖出现了,母乳中的乳糖含量比牛奶要高,乳糖的特点是容易消化吸

收,可以帮助肠道中乳酸杆菌的生长;乳糖易于发酵产酸,其所营养造

的肠道酸性环境有利于钙、镁、铜、铁、锌的吸收;乳糖水解生成的半

乳糖,可促进大脑及神经组织的发育;乳糖的甜度仅为蔗糖的五分之一,

对于婴幼儿的味觉发育最为有利。大家可能注意到了,1段婴儿配方奶

粉相对于2段婴儿配方奶粉,蛋白质是偏低的而乳糖是偏高的,道理即

在于此。

第三说调节功能。儿科医生都知道,婴儿期具有五大特点:①

生长发育较快;②对营养素需求量较大;③体内营养素储备较少;④婴

儿的适应能力较差;⑤是一生的关键时期。这意味着,如果不能及时合

理地摄入营养,可在短时间内影响到生长发育并且机体一旦受损通常是

不可逆的,比如大脑发育异常将导致智力低下。而跟智力关系较大的,

除了锌元素外,当首数DHA。DHA的孕妇来源一个是体内合成,量很少,

主要靠饮食供给,饮食中主要是鱼类,但鱼类也不是没有问题,比如常

常受到铅汞砷的污染;DHA的胎儿来源只有母体通过胎盘一条途径;DH

A的婴儿来源一个是辅食,我国的辅助食品多是米糊、果蔬、鸡蛋,不

能提供足量的DHA,所以还是要是通过乳汁供给,乳汁中DHA是否丰富

又取决于母亲的饮食,日本母亲吃鱼较多,乳汁中DHA占22%,澳大利

亚母亲次之,占10%,美国母亲最低,仅为7%,中国母亲呢?还“不够

报”。所以孕妇与哺乳妇应当补充α-亚麻酸(机体用以合成DHA的物质)

或DHA。世界粮农组织推荐:孕妇α-亚麻酸的摄取量为1300㎎/日;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孕妇每日DHA的摄取量为300毫克。

母乳喂养还有其它一些好处。比如:利于产妇子宫复旧,降低

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再比如:母乳成分比例适当易于消化吸收,

人皆知α-亚麻酸是DHA(脑黄金)的前体物质,却不知道亚油酸与亚麻

酸的比例在5~15/1之间时,对人体最为有利,另外,多不饱和脂肪酸

与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在0.3~0.9/1之间时对人体最有利,这些事情老

天爷都想到了并已经体现在了母乳的比例之中,可谓现实版的革命“天

道主义”。

总之,母乳喂养能促进婴儿脑力、体力、视力、免疫力的发展,

一个“四力齐发”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头发亮、眼睛亮、皮肤亮,吃

得快、拉得快,睡得快,一句话,会是非常健康的、活泼可爱的。所以,

不要剥夺婴儿吃母乳的权利,哪怕是面临着很大很大的困难,也要坚持

母乳喂养至少4~6个月。

肥胖及其营养的防治

摘要:肥胖症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常见和多发性疾

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现象越来越普遍,肥胖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

趋势,因此预防和控制肥胖症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肥胖;营养

肥胖是身体脂肪过多使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状态,是由于机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的一种

慢性能量平衡失调状况。肥胖症患者的一般特点为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

占体重的百分比(体脂%)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

一、肥胖的判定方法

标准体重法。怎样判定肥胖的程度,关于这个问题,由于地区、人种及研究者的认识有异,

可以说许多国家都各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总体上都是考虑脂肪组织在体重总重量中所占的

比率(例)。我国肥胖研究人员大多采用超过标准体重的百分比判定肥胖的程度。把肥胖分成

轻、中、重三个等级,其中超过标准体重20%为轻度肥胖;超过30%为中度肥胖;超过50%

为重度肥胖;而超过标准体重10%时,称为偏胖或超重,此时揭示人们要注意自己的体重

增加了。事实上,通过运动维持体重在这个范围内,对自身健康大有好处,身体也显得特别

健壮。另外,我国有些地方采用测皮脂厚度的方法及体重指数计算的方法。标准体重(100%)

测定: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但<20%者称为超重;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并

有脂肪百分率(F%)超过30%者则可诊断为肥胖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0%~50%,F%超过

35%~45%者称中度肥胖病;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F%超过45%以上者称为重度肥胖病。

体重指数测定: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长(m);体重指数<25者属Ⅰ级;体重指数为

25~30者属Ⅱ级;体重指数为30~40者属Ⅲ级;体重指数>40者属Ⅳ级。肥胖度测定肥胖

度=(实测体重-身高标准体重)身高标准体重×100%

二、肥胖的治疗

防治肥胖病的最基本原则是使人体长期持续的处于能量摄取与消耗的负平衡状态。现在常用

的方法有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各种治疗方法一般都以减少热量为基

础,即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消耗。化学减肥药物治疗通过抑制食欲、减少吸收、提高代

谢水平等途径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并非对所有人都有效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而影响临床的

作用。手术治疗虽然有效但是仅适用于非常肥胖的患者,而且还有不少手术合并症。目前强

调饮食和运动仍然是治疗肥胖的两个主要手段。运动疗法。运动减肥的机理运增加能量消耗。

运动增加能量消耗是由于运动本身所需能量增加,而且运动后一段时间内安静代谢率增加所

致。许多研究表明,一次性运动后24-48小时内安静代谢率可增加5%-15%。与那些长期静

坐的人相比,运动员的安静代谢率要高出5%-20%。对于一个70kg的人来说,安静代谢率

增加10%,即意味着每天多消耗160kcal热量,也就是大约20天可减掉0.45kg脂肪。运动

调节代谢功能,促进脂肪分解。肌肉运动需要大量的能量,供应肌肉能量的脂肪酸来源有:

①血浆中脂质,包括乳糜微粒、脂蛋白和游离脂肪酸;②细胞内的甘油三酯池和磷脂池;③

肌纤维间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池。

通过放射标记法测定脂肪酸代谢也证实游离脂肪酸是提供能源的主要物质。当运动时肌肉对

血液内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多,这一方面使脂肪细胞释放出大量游离脂肪

酸,使脂肪细胞缩小变酸;另一方面使多余的血糖被消耗而不能转变为脂肪,结果体内脂肪

减少、体重下降。有报道在4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脂肪氧化功能约占肌肉能量的来

源的60%。运动可以通过调节机体能量平衡使身体成分发生变化。有研究发现,为期6个

月的健身操使中年妇女的体脂下降,瘦体重增加,腰臀比下降,从而说明,运动不仅改变了

身体成分,而且改变了体脂分布,减少了腰腹部脂肪。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脂肪的分布

较脂肪总量更能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腹部肥胖者更易并发糖尿转自病、高脂血症、高

血压。男性受试者进行15周有氧运动或大强度训练后,总体脂含量下降,躯干皮下脂肪的

下降比其他部位多,总体脂含量下降比皮下脂肪下降多10%。从而表明,机体深部的脂肪

也被动用。耐力运动使胰岛素受体功能增强。经常进行耐力运动能使肌细胞的胰岛素受体功

能增强,改善组织与胰岛素的结合能力。胰岛素具有强力的抑制脂肪分解的作用。最近,有

人研究发现,系统训练的SD大鼠,内脏脂肪积累减少与脑胰岛素含量、尤其使下丘脑胰岛

素含量及脑胰岛素/血胰岛素比值呈显著负相关。

三、肥胖的预防

人在一生中有三个时期最易发胖:婴儿期、青春发育期和中老年期。因此,预防肥胖主要在

这三个时期。

(一)合理安排饮食。要根据个人的工作情况与劳动强度,安排合理的食谱,做到饮食有规

律。要少量多餐,晚餐少吃;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零食;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喝

甜饮料,喝酒要适量;戒除劝食、诱食、勉强进食等不良习惯。

(二)勤劳动、多活动;各种体力活动都可以增加机体的热能消耗,活动强度越大,能量消

耗越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尽可能从事体力活动,坚持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不仅能避

免身体内脂肪过多,而且能使肌肉发达,使人健康、强壮。

(三)对肥胖认知的改变。纠正肥胖即健康的错误观点,这对婴幼儿、儿童少年尤其重要。

中老年“发福”也不是好现象。肥胖的预防应重视以下几点。

用肥胖的有关知识武装自我是必备的---因为对抗肥胖是一生的战斗;随时评价、监督自己的

体重、体重指数等指标的变化;不能放松或忽略对儿童、少年的膳食习惯的正确引导及其体

重的监控:因为年少时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其终生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实践观察,年少的肥

胖者似乎比成年人更难减肥;运动或活动不是一种“负担”,而是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

的必要条件。每天要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去除不良进食习惯:不多吃任何食物。

四、减肥的方法

饮食减肥法。饮食减肥法是所有减肥法的基础,气基本内容是:限制膳食热量,调整膳食结

构与改变膳食习惯。限制膳食热量。减少热量摄入,造成机体能量平衡,迫使身体消耗体内

脂肪。调整膳食结构。在低能量膳食基础上,摄入低脂肪、适量优质蛋白质、含复杂碳水化

合物和较高比重新鲜蔬菜、水果的膳食。即满足人体各种营养素需要并使之平衡基础上,减

少总热量摄入,让身体中的部分氧化以供机体能量消耗。改善饮食习惯。进餐要有规律,可

少食多餐,增加进餐次数:一日可进餐4-6次,但总热量须在限度以内。避免少餐多吃。这

可减少餐后胰岛素的分泌和体脂合成。运动减肥法有氧运动。走路、骑车、爬山、打球、慢

跑、跳舞、游泳、划船、滑冰、滑雪、舞蹈等形式均可,各种运动或活动30分钟的能量消

耗。中、低强度运动可持续时间长,且运动中主要燃烧脂肪;而大强度运动可持续时间短,

能量消耗以糖为主,反而不利于脂肪组织酸的释放,减肥效果不好。持续较长时间。与一般

健身运动相比,减肥运动的时间应延长些;可由小运动量开始,每日安排30分钟,待适应

后在逐步增加至应达到的目的。每天30-60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活动,不要求一定连续,可

将多次活动的时间累加,但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经常运动或活动。经常运动或活

动,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及酶的活性等生理、生化过程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是骨骼肌氧

化脂肪酸和酮体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消耗体脂。“没有时间”常成为人们不参加运动的理由,

并把增加活动看成是一种“负担”。应该转变观念,把运动或活动作为提高身体素质、保证

健康的而必要条件。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并把增加活动的意识融于日常生活中;适当改变

日常生活习惯,尽量选择较多活动以替代较省力的条件。例如,在城市,鼓励人们在1km

距离内用步行替代坐车;短途出行自行车;提高一站下车而后步行到目的地;步行上下5

层以内的楼梯以替代乘电梯等等。所以,肥胖预防和控制任务艰巨,适当减肥是提高生活质

量、选择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反映。

参考资料: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0:2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5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造脂肪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