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铜单质1.使用单质铜制硝酸铜,耗用原料最经济,而且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的是()
A.Cu+HNO
3
(稀)B.CuCuOCu(NO
3
)
2
C.Cu+HNO
3
(浓)D.CuCuCl
2
Cu(NO
3
)
2
2.CuSO
4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关制备途
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
2
SO
4
与HNO
3
物质的量
之比最好为3:2
B.生成等量的硫酸铜,三个途径中参加反应的
硫酸的物质的量:①=②<③
C.硫酸铜在1100℃分解的方程式为:2CuSO
4
Cu
2
O+SO
2
↑+SO
3
↑+O
2
↑
D.当Y为葡萄糖时,葡萄糖发生还原反应
3.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
2
、NO的混合气体2.24L(标准状况),这些
气体与一定体积O
2
(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
溶液中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50mL,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4molB.混合气体中含NO
2
1.12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3molD.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L
4.常温下,将1.92g铜加入到100mLH
2
SO
4
和HNO
3
的混合液中,Cu全部溶解,放出无色气体,
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充分反应,此时收集到气体为448mL(标准状况)的氢气。下列有关结论
不正确的是()A.溶解的铁粉为2.8gB.原溶液中c(SO2-
4
)=0.5mol·L-1
C.原混合溶液中c(H+)=1.2mol·L-1D.原溶液中n(NO-
3
)=0.08mol
二、铜的氧化物5.已知CuO经高温灼烧生成Cu
2
O,Cu
2
O与H+发生反应:Cu
2
O+2H+===Cu+Cu2
++H
2
O。将经高温灼烧后的CuO样品投入足量的热的稀硝酸溶液中,正确的是()
A.如果溶液变为蓝色,同时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样品全部生成Cu
2
O
B.反应后固体会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
C.这种实验的结果无法说明CuO分解的程度
D.如果溶液中出现蓝色,最终没有紫红色固体出现,说明CuO没有分解
6.铜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CuO和Cu2
O。
某学习小组取0.98g(用精密天平测
量)Cu(OH)
2
固体,将其加热有铜的氧化
物生成,其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
所示。
另外,某同学绘制了三条表示金属
氧化物与其所含金属元素质量的关系曲
线,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1中产物a、b的化学式分别为Cu
2
O和CuO
B.图1整个过程中共生成0.26gH
2
O
C.图2三条曲线中,表示CuO和其中所含Cu元素质量的关系曲线是曲线A
D.图2中绘制错误的曲线共2条
2
7.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1)A中生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B中加入的干燥剂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浓硫酸②无水氯化钙③碱石灰
(3)能证明氨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①C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中有无色液体生成;
设计实验检验D中无色液体含有水: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__________粉末,现象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收集到2.24L(标况)氮气,计算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
三、铜盐8.CuSO
4
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
入过量SO
2
,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B.通入SO
2
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
2
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
2
>SO
2
9.已知Cu+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下列反应:Cu+―→Cu+Cu2+(未配平),NH
4
CuSO
3
与足量的10mol·L
-1H
2
SO
4
溶液混合微热,产生下列现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一定合理的是()
①有红色金属生成②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③溶液呈蓝色
A.反应中硫酸作氧化剂B.该反应显示硫酸具有酸性
C.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D.NH
4
CuSO
3
中铜元素全部被氧化
10.氯化亚铜广泛应用于
有机合成、石油、油脂、
染料等工业。以某种铜矿
粉(含Cu
2
S、CuS及FeS
等)为原料制取CuCl的工
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CuS、Cu
2
S、FeS
灼烧固体产物为Cu
2
O、FeO;
②K
sp
(CuCl)=2×10-7,2Cu+=Cu+Cu2+的平衡常数K
1
=1×106
(1)“灼烧”时,被还原的元素有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酸浸”所需H
2
SO
4
是用等体积的98%H
2
SO
4
和水混合而成。实验室配制该硫酸溶液所需的玻璃
仪器除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有_______。“酸浸”时硫酸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除杂”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络合”反应中的NH
3
与NaHCO
3
理论比值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热“蒸氨”在减压条件下进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6)X可以充分利用流程中的产物,若X是SO
2
时,通入CuCl
2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若X是Cu时,反应Cu+Cu2++2Cl-=2CuCl的平衡常数K
2
=_________。
(7)以铜为阳极电解NaCl溶液也可得到CuCl,写出阳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
3
四、有关铜的综合实验11.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探究金属铝与不同铜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实验方案现象
1
向5mLlmol/LCuSO
4
溶液中加入
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片
铝片表面无明显现象,20min后铝片表面有极少气
泡,且有很少量红色物质生成
2
向5mLlmol/LCuCl
2
溶液中加入用
砂纸打磨过的铝片
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红色物质析出,1min
后反应进一步加快,放出大量的热,有少量黑色
固体生成。一段时间后烧杯底部出现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出现的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中“1min后反应进一步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检验实验1、2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H
2
,黑色固体为CuO,试用离子方程式解释H
2
产生的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简述黑色固体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依据上述实验1、2现象推测并判断,用砂纸打磨后的铝片分别与H+浓度均为0.2mol•L-1的盐
酸和硫酸反应,反应速率:前者比后者____________(填“快”或“慢”)
(6)经证明实验2中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为CuCl。某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
2
溶液反应生成了
CuCl,因为Cu具有________性。依据猜测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取Cu粉与适量1mol/LCuCl
2
溶液混
合,一段时间后观察无白色沉淀产生。该同学再次分析Al与CuCl
2
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实验
方案,证明了Cu与CuCl
2
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他的改进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
12.某红色固体粉末样品可能含有Fe
2
O
3
和Cu
2
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校化学自主探究实验小组拟
对其组成进行探究。查阅资料:Cu
2
O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反应:
Cu
2
O+2H+===Cu+Cu2++H
2
O
实验探究一学生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称量反应前后装置C中样品的质量,以确定
样品的组成:(1)仪器组装完成后,夹好止水夹,_________________,
则说明装置A的气密性良好。
(2)从下列实验步骤中,选择正确的操作顺序:_______(填序号)。
①打开止水夹②熄灭C处的酒精喷灯③C处冷却至室温后,
关闭止水夹④点燃C处的酒精喷灯⑤收集氢气并验纯
实验探究二(3)学生乙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并作出如下假设和判断,结论正
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若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Fe
2
O
3
,一定不含有Cu
2
O
B.若固体部分溶解,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u
2
O,一定不含有Fe
2
O
3
C.若固体全部溶解,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一定含有Fe
2
O
3
和Cu
2
O
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证明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
写出产生上述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三(4)学生丙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经过滤得到固体3.2g,
测得滤液中Fe2+有1.0mol,则样品中n(Cu
2
O)=________mol。
4
13.用含少量铁的氧化铜制取氯化铜晶体
(CuCl
2
·xH
2
O)。操作流程如下:
已知:在pH为4~5时,Fe3+几乎完全水解而
沉淀,而此时Cu2+却几乎不水解。
(1)氧化剂A可选用________(填编号,下同)。①Cl
2
②KMnO
4
③HNO
3
④H
2
O
2
(2)要得到较纯的产品,试剂B可选用________。①NaOH②FeO③CuO④Cu
2
(OH)
2
CO
3
(3)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经过结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测定制得的氯化铜晶体(CuCl
2
·xH
2
O)中x的值,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称取mg晶体灼烧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无水CuCl
2
的质量为ng。
方案二:称取mg晶体,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洗涤后用小火加热至质量不再减
轻为止,冷却,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为ng。
试评价上述两种实验方案,其中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据此计算得x=________(用含m、n的
代数式表示)。
14.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
2
O
2
溶液后,溶
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
2
(OH)
2
CO
3
绿色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法炼铜的原理:Cu
2
S+O
2
=====
通电
2Cu+SO
2
,在该反应中每生成1molCu,转移____mole-。
(4)据报道,有一种叫ThibacillusFerroxidans的细菌在有氧气存在的酸性溶液中,可将黄铜
矿CuFeS
2
氧化成硫酸盐:4CuFeS
2
+2H
2
SO
4
+17O
2
===4CuSO
4
+2Fe
2
(SO
4
)
3
+2H
2
O。
利用反应后的溶液,按如下流程可制备胆矾(CuSO
4
·5H
2
O):
上述溶液――→
加CuO
调pH
浊液B
操作a
Fe(OH)
3
沉淀溶液B――→
操作b
CuSO
4
·5H
2
O
①检验溶液B中Fe3+是否被除尽的实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实验室中,设计两个原理不同的方案,从溶液B中提炼金属铜(要求:一种方案只用一个反
应来完成)。写出两种方案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方案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Cu
2
O是一种鲜红色粉末状固体,几乎不溶于水,在酸性溶液中歧化为二价铜和铜单质。可用于
制造船底防污漆等。某校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其某些性质及其胶体的制法。回答
下列问题:
(1)甲组同学检验H
2
还原CuO所得的红色粉末中是否有Cu
2
O。取反应产物少许加入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试剂X并搅拌,若发现溶液变蓝且仍有剩余固体,则试剂X可选用_________(填序号)。
A.FeCl
3
溶液B.硝酸C.稀硫酸d.H
2
O
2
酸性溶液
(2)乙组同学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Cu
2
O,一支中加入稀硝酸,固体溶解同时产生NO气体,
Cu
2
O表现_______________性;另一支加入硫酸酸化的KMnO
4
溶液,溶液紫色褪去得蓝色溶液,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丙组同学取少量Cu
2
O与黑色的Cu
2
S混合加强热,产生大量的气体同时得到红色固体粉末,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20:1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45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