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转注和假借

更新时间:2022-12-03 19:37:09 阅读: 评论:0

初中英语资料包-衰的读音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落叶一片片)

转注字音义相近一家人

转注是怎么回事,历来说法不一。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给

它下的定义是:“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建类一

首”是说,转注出来的字和本字属于同一个部首:“同意相授”是

说,转注字和本字意义相同;从“考、老”的举例可见,转注字和

本字声音相近。形似、义同、音近,这就是转注的条件。

老字的各种写法,自左起分别为甲骨文,金文,篆书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而语言是发展变化的。一个词,读音变

化了,或者各地方音不同,为了在字形上反映这种变化或不同,因

而给本字加注或改换声符,这就是转注。例如“老”,甲骨文老字

像长发、屈背老人扶杖的样子。后来读音有了变化,为了反映这种

变化,成为“考”。“老、考”同属“老”部,意义相同,可以互

相注释(《说文解字》:“老,考也”、“考,老也”),声音相

近。先有“老”,后有“考”,“考”是“老”的转注字,是从“老”

分化、派生出来的。“转注”这个名称,古人是作为“造字法”提

出来的。

假借字临时救场的"演员"

现代词汇有时也有假借字问题。某地公园飞来两只白天鹅,好事

者以猎枪击毙其中一只,另一只亦即哀伤而死。某地报纸在报道此

事对用了这样的话:“另一只天鹅也伤心地喋血而死。”喋血云云,

使人啼笑皆非。“喋”是“蹀”的假借字,指“踩”,喋血,脚踩

着血迹,意思是杀人很多,血流满地。《汉书·文帝纪》;“今已

殊话吕,新喋血京师”,这里记载汉初清除吕后的势力,杀人很多。

一只天鹅有何喋血可言?

假借的使用有其习惯,例如“请柬”的“柬”,它是“简”的假

借字。简,竹简,古人将字写在竹简上,所以把请贴称作“简”,

但偏偏不写“简”,而要写另一个同音字“柬”,成了习惯,谁要

是写本应该写的“简”,反认是别字了。“柬”本来的意思是选择,

就是后代的“拣”字,但选择的意思,古籍中多用“简”字。诸葛

亮《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袆、董允,此皆忠良,„„

是以先帝简拔”。简拔,即柬拔,选拔。官吏有待任、简任、荐任

等,简任,单纯从字意上讲实为选拔任命的意思。柬、简在上述意

义上属互相借用。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假借者,本无

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同音代替”是就古音来说的,由于历史音变,有些通假字与本

字,如“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的“趣”通“促”,今天

已经不同音了。汉字假借的办法,再往前一步,就成为表音文字了,

然而,我们的先人却在假借处“戛然而止”,转而走向了以形声为

主导的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体系。人们据此来断定汉字落后是不对的。

这是我们祖先的选择,也是历史的选择,这种选择有其必然的原因。

这原因也许是有价值的。

汉字造字法的发展走过了“表形(象形)、表意(指事、会意)、

趋向表音(形声)”三个阶段,最后是形声制文字的确立。

“六书”当中除了上面讲的四种造字法以外,还有两种:转注法和

假借法。所谓转注法,过去的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为了适

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如原有一个“老”,

表示年纪大的意思,而由于时间和地区的不同,又有用这个音表示

老的意思,于是又造出了一个与“老”字部首相同、读音相近和意

义相同的“考”字。“考”字的形旁是“老”(省笔作“没有匕的

那部分”)声旁是“考字撇下面的那个”,因此,“考”字就其造

字法而言,还是形声字。所谓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

一种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为第二

人称代词。这种假借现象,当初大多是因为没有本字而暂借一个同

音字替代,但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久借不还,鹊巢鸠占了。有的字

本身的意义,倒是后来另找出路才有着落的。例如“然”,本是烧

的意思,底下四点已经是火了,可是被“然否”借用后,只好自己

在旁边再加一把火,变成“燃”字(形声)。

由此可见,转注法和假借法并没有造出新字来。汉字造字法,主

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假借有两类。一类是本无其字的假借,那就是上面所说的假借字。

如“相关图书

北”,甲骨文作“”,像二人相背。北方的“北”无形可像,

就借语音相同的“”来表示北方的意思。许慎在《说文叙》里所说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就是这一类。在语言发展过程

中这一类的字很多。假借字的另一类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本有其字

的意思是在日常使用的文字当中本来有表示某个词义的书写形式,

但是在使用当中不用本来约定俗成的字形而写为另外一个意义不相

涉而音同或音近的字。这一类在秦汉以上的古书中极为常见。如

借“汤”为“荡”;《诗经?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

借“壶”为“瓠”,这些都是本有其字的假借。前一类可以说是不

造字的假借,后一类是在用字当中的假借。在用字当中既然本有其

字,为什么还要另外写一个假借字呢,其中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

原因是写书者仓促间写为一个音同的字,历代传抄因其旧而不改;

另一种原因是某一时期、某一地区或某一师承,经常习惯以某字代

某字用,后世传写也就一仍其旧。

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

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

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

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

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

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

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

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

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

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

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

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

代替它。例如:早晚的“早”写成“蚤”,《礼记.乐记》:

发扬蹈厉之已蚤。屈伸的“伸”写成“信”,《周易.系辞下》: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飞翔的“飞”

写成“蜚”;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顷之三遗矢。述而不作的“述”写

成“术”,《汉书.金日磾传》:光(霍光)不学亡术(不学无术),

闇於大理。背叛的“叛”写成“畔”;

抗拒的“拒”写成“距”;修养的“修”写成“修”;

等。

基本特点

一般说来,假借字都是同音字。但同音字并不一定是假借字。假借字

是以不造新字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即:旧字翻新。而这种借旧翻新

的方法,却往往是借而不还。

文献记载

许慎:“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即本来没有那

个字,现在为了表达的需要,在不另造新字之情况下借用旧字来充当

新义,就成了假借,“令”本义表命令的会意字,后来指县令。清

代学者孙诒曾说:“天下之事无穷,造字之初,苟无假借一例,则逐

事而为之字,而字有不可胜造之数,此必穷之数也,故依声而托以事

焉。视之不必是其字,而言之则其声也,闻之足以相喻,用之可以不

尽;是假借可救造字之穷而通其变”。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9:37: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62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卷舌基因
标签:转注和假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