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48页
蒙山施食念诵说法仪次第表
○初起首念诵仪式:
杨枝赞→大悲咒三遍→念佛至灵前上供→供毕念佛回坛
→莲池海会赞→弥陀经、往生咒→弥陀佛大愿王赞。
○二正诵蒙山施食文分六段参六开示
1、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若人欲了知→破地狱真言→普召请真言
→解冤结真言
2、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佛菩萨诸圣号
3、皈依三宝三结皈依
4、唱忏悔偈
5、唱四宏誓愿
6、地藏灭定业真言→观世音灭业障真言
→开咽喉真言→三昧耶戒真言→变食真言
→甘露水真言→一字水轮咒→乳海真言
→七如来名号→结愿正施偈→施无遮食真言
→普供养真言→心经→往生咒(二十一遍)
→普回向真言→吉祥咒
○三结愿念佛回向:
名唯
心偈
一番
开示
二番
开示
三番
开示
四番
开示
五番
开示
六番
开示
四生登于宝地结愿偈→阿弥陀佛身金色赞偈→绕念佛
→观音势至清净海众→一心归命回向文→六道群灵赞
→三自皈。
第2页共48页
蒙山施食要意十则请先阅知
一、施食缘起
昔阿难初入佛道,年方卅余。一日闲林习定,夜半忽见鬼
王,满身火燃,苦剧难堪。问之,鬼答名曰:面燃;复谓曰:
汝三日之中当堕我类。阿难惊问:何方可免?鬼曰:能以饮食,
遍施六道群灵、无量饿鬼,各得饱满,汝可益寿。闻已,晨诣
求佛。佛言:有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咒,诵此咒者,令诸饮
食变少成多,转粗为妙。复说甘露咒。若诵此咒,水变成甘露,
清凉美味,广如大海。阿难闻之,即备净饭净水,虔诵二咒,
饭则从七化七,徧满大地;水则便成甘露,性海汪洋。此饭此
水,互徧互融而无障碍,群灵触之、食之,皆得六根清净,即
脱众苦,超生善道。由是阿难寿延百二十岁。此西竺施食之肇
始也。
教流东震,及梁武帝梦高僧谓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
宜建水陆大斋以普济之。旦问群臣,茫1然无对,唯志公劝寻
佛经,必有其义。帝于余暇,积览大藏,三年成仪,斋以二咒
为主,会集显密诸文,理协圣凡,二月望日,于金山建坛,僧
佑宣文。时诸幽魂,超拔良多。此东土施食之始也。
唐金刚智不空二梵僧,集焰口仪轨,始唯二咒为本。嗣后
诸师,递增显密诸文,并参外集成仪,相传至今,弘扬最广,
即今焰口施食也。
1原文“罔然无对”是错误的,罔者,蒙蔽、诬或无之意,不合此处文意,故更正之。
第3页共48页
宋不动梵师,居蜀蒙山,爰集救拔焰口饿鬼经,水施食法,
并以二咒为主,集诸密部成文,称曰《蒙山施食仪》。一人多
人,僧坊林野,皆可遵施。自后禅门日诵,编入晚课,以为日
诵常规。
由是各方丛林,大小庵居,晚课必施。唯此施食,功满华
夏,今古同遵,遍利无穷。光绪二十七年,同还老人讲楞严于
天台石梁桥中方广寺,以桥下有龙湫,屡有鬼迷舍身失命者。
老人备饭菜,晚诵蒙山,并开示之。由是,数年无舍身者。三
十三年,慈2讲金刚经于天台高明寺,于逐晚,取净饭、水,
与诸,诣山门外,共念蒙山,以始施焉。慈后所至,遇缘
则施之。民国七年,讲地藏经于沪净土庵,时因善信请,始加
设座开示。唯自愧薄德,乃勉强耳。自后各方佛社,亦仿之而
施食者,但念式不一。三十一年,法藏改立净土道场,日集念
佛修持净业,晚以施食普济幽魂,即以蒙山文分六节,参六开
示,后多递索斯本。复将六番开示,随章次第,逐咒前后,按
诸题义,再缮其文,俾临座者依文说法,遂使群灵闻解,即超
幽苦;大众聆悟,诵功盖大;冥阳均益,普济无尽也。
二、净结坛场
佛殿堂室、山门外、林野间,唯取洁净闲静之处,皆可结
坛。预为洒扫,或黄布,或绳,或别物,须洁净者可用围坛,
以绝杂人入内耳。如欲简者,唯佛台前安六道位之孤魂坛围之,
2“慈”,即本书作者兴慈法师也。
第4页共48页
但遮行人不入,以便鬼神集此参拜三宝,无诸隔碍,闻法受食,
易获超生也。梵名曼拏罗,此云坛。凡建佛事道场,皆此名坛
也。今为密部施食之坛。坛,生也,集也,圣贤集会之处,出
生无尽功德也。
三、法台上佛像高供
中间法台佛像,愈高愈敬,最合宜奉释迦牟尼佛像,无则
或弥陀,或观音,或地藏,皆可奉之,而法师坐于佛后,头与
佛背或佛座齐,不得高过佛头。表法师隐在佛后,代佛说法故
也。或佛殿中原有佛像者,亦不须再奉法台,则法师可坐于佛
桌旁开示可也。其孤魂坛,当围至佛台之下,以绝人经行为要。
四、孤魂坛于佛前低设
孤魂坛,亦名寒林坛,在法台前檐下,或槛内,或天井中,
皆可设立,但须用绳或黄布围至佛前,止人勿得出入,令诸鬼
神于此,礼拜、闻法、受食,无诸障碍,方得大益。先用黄纸,
书:十方法界六道群灵之位
..........
,向上面对佛像安设于桌间,
其桌宜低,以群灵列在此下礼拜三宝故也。
五、备净水饭菜方可念诵施食
欲诵此文,必备净饭、净水,方可施食。无此二者,或不
净食,虚诵无功。如或用菜,必熟食得味为要;生菜为供,便
成亵(xiâ)渎。经云:饭成斛(hú)食,水名水施食。施食
补注云:摩伽陀国之斛,一斛为我国四十九斗。斛,桶斛也,
饭食也。诵咒时,当观想每粒饭变成七粒饭,七各变七,而成
注:此处“曼拏罗”与下文中“八、中座开示惟
请戒僧”第六行“陀罗尼坛”有出入,何者才对?
第5页共48页
七斛;七斛各七,成四十九斛,如是七七,变化无尽,遍满大
地,无量斛食,故称名也。所谓一食变无量食,大如须弥,量
同法界,纵令穷劫,取之不尽,用之无竭,普令六道群灵,各
获七七斛之食,皆令饱满。今既发欢悦,后必生净土。今诸方
禅林,用米七粒亦可。所谓七粒遍十方,普施周沙界。据愚思
之,还用饮食稍多,令诵时易成观想。若观想澄定而诵,一切
饮食必成殊胜妙用。至若不解观想,但能诚心诵去,全仗咒力,
亦必灵验。百丈清规云:焰口施食,当用五斗米饭,盛以洁净
大桶,净水净菜亦然,是为三大桶。而内藉观想澄定,即成胜
妙法食,十方群灵,获益无量。诵毕分为三分:一施水族,一
施山野禽兽及诸微虫,一施诸穷人。然食多寡,亦可随力。今
则聊用饭、水、菜三大碗,供于六道位前,如菜多碗更好。总
须烧热得味,净洁为要。
六、二咒为施食本
夫水陆、焰口、蒙山等,同是施食,悉因二咒而成斋体,
乃密部瑜伽法门也。一、变食真言,即无量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陀罗尼咒。诵此咒者,变一食为无量食,即粗食而成妙味,平
等普济六道群灵、无量饿鬼故。二、甘露水真言。诵此咒时,
变此水为清净甘露法水,犹如大海。鬼神得此,顿除烦恼,普
得清凉、利益、快乐故。又,变食咒亦能变水,甘露咒亦能变
食,亦名水施食法,以施水必施食,施食必得水。盖此二咒功
力难思,即令此食、此水,互遍法界,圆融无碍,妙用平等,
第6页共48页
普济自在。故吾人凡以饮食供圣供凡,供诸鬼神,并享亲灵者,
必诵二咒,使诸饮食即成妙味,上供圣贤,获胜福田;下享神
鬼,离苦得乐。良由六道凡灵、有福神鬼,见诸饮食原成好味,
其味虽好,不免贪著,非出世法味故也。无福诸鬼,见饮食及
水,即变火焰,食烧己身,受苦无量。又诸天、诸神,福有差
等,所得饮食,其味精粗自然迥(jiǒng)别。诸饿鬼等,恶业
万殊,百千万劫不闻水名。偶若遇水,即成火坑,逢食变炭,
受苦轻重亦各有异。
七、施济鬼神宜戌亥时
施食仪注云:凡施鬼食,宜在戌亥二时。若过其时,施则
无益。以其鬼类出现以及受苦,此时为盛故。若念诵毕,将水、
饭等倾于净处、隐净处,不得倾于秽污处及有桃、柳、石榴等
树处,令鬼见怖难近也。或发有心者,每于日中念大悲咒、弥
陀经等于水食中,先令水食清净,至及戌亥时,持水食诵蒙山
文,其功更胜,大增福慧。
八、中座开示惟请戒僧
蒙山与焰口,同体施食,乃瑜伽密法,至尊至重,孰可生
轻易想?欲升中座开示,必须具戒大僧方可。若比丘尼,或优
婆塞及居士等,惟可随喜同堂直念,其功较大难思,切勿就中
升座,重招过愆(qiān)。瑜伽施食仪观,引救拔焰口轨仪。经
云:“佛告阿难:欲受施食之法,须依瑜伽阿阇黎法,发菩提
心,受三昧耶戒,得入灌顶者,方可入曼陀罗坛,升座传授,
若无戒僧,其中座但高供佛像,像后
不设主师位,但集众同堂依文直念,
功效甚大,不可思议。
第7页共48页
若不尔者,遞(dì,即递,传达之意)不相许。设尔修行,自招殃
咎,成盗法罪,终无功效。”是故,若无具戒大僧,勿立中座,
但集众同堂依文直念,每咒加多遍数,功德难思。所言集众随
喜者,无论出家在家、老幼贵贱、多人少人乃至一人,俱可同
堂和音直念。若尔,各各现增福慧,后必成佛。
九、鱼声念声和融相应
木鱼则声声明朗和缓而顺,众念则字字分明清亮自然。若
得鱼、念二声相应和融,使诸鬼神,闻即明了欢悦,便得大利。
又,念者字音不可含糊,或兼俗调,或拖空腔,稍有杂乱,鬼
神闻即轻慢,便失大利。
总之,念声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异口同声,老实念去,
如平流水而无激痕,是则句句之中自他均益,阳人闻之大种善
根,阴神听声即得超生。
十、显密经咒加多,以实念为诚
若欲施食,先念大悲咒,令坛场及水食清净,弥陀经而感
往生净土,中间诵蒙山文,诸咒遍数务必加多,最少七遍,或
二十一遍;惟变食、变水二咒,各满四十九遍或一百零八遍,
以其诸密咒,愈诵愈妙,感应必深也;末后须加念佛以来实证。
若前后唱赞用腔调者,会则唱之,不会唱者但以老实和音直念
为是,使其诚感更广大也。
公元一九八五年春天台观月比丘兴慈谨识
第8页共48页
蒙山施食念诵说法仪
一、初起首的念诵仪式
凡施鬼食,戌亥二时为最宜,或早一小时
亦不妨。时至,鸣大钟三下,大众齐集,击
引磬(qìng)礼佛三拜,东西对面站定。
维那举腔,众同唱赞:
杨枝净水,遍洒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
饿鬼免针咽,灭罪除愆,火焰化红莲。
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遍鸣鱼同诵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
耶。婆盧羯帝爍缽羅耶。菩提薩埵婆
耶。摩訶薩埵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
唵。薩皤羅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
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
(qiān)
第9页共48页
囉楞馱婆。南無那囉謹墀。醯唎摩訶
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
薩婆薩哆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摩
罰特豆。怛姪他。唵。阿婆盧醯。盧
迦帝。迦囉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
埵。薩婆薩婆。摩囉摩囉。摩醯摩醯
唎馱孕。俱盧俱盧羯蒙。度盧度盧罰
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囉陀囉。
地唎尼。室佛囉耶。遮囉遮囉。麽麽
罰摩囉。穆帝隸。伊醯伊醯。室那室
那。阿囉嘇佛囉舍利。罰沙罰嘇.佛
囉舍耶.呼嚧呼嚧摩囉。呼嚧呼嚧醯利。
娑囉娑囉。悉唎悉唎。蘇嚧蘇嚧。菩
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唎
夜。那囉謹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
第10页共48页
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
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室皤囉
耶。娑婆訶。那囉謹墀。娑婆訶。摩
囉那囉。娑婆訶。悉囉僧阿穆佉耶。
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
者吉囉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
悉陀夜。娑婆訶。那囉謹墀皤伽囉耶。
娑婆訶。摩婆利勝羯囉夜。娑婆訶。
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
婆囉3吉帝。爍皤囉夜。娑婆訶。唵。
悉殿都。漫多囉。跋陀耶。娑婆訶。
南无甘露王菩萨摩诃萨三遍
西方极乐世界大慈
大悲阿弥陀佛
3原文中此处用字为“口+盧”,经查对大陆、台湾等版本,应为囉字或啰字,故更正之。
若无灵位就
此不动,即唱
莲池海会赞。
若有灵位即唱:
念佛对面问讯
向上问讯齐至灵
前收佛号举唱
第11页共48页
南无莲池会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佛经一卷
举赞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巍巍金相放毫
光,苦海作舟航,九品莲邦,同愿往
西方。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华为父母
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念佛回坛收佛号举赞同唱:
莲池海会,弥陀如来,观音势至坐莲
台,接引上金阶,大慈宏开,普愿离
尘埃。
南无莲池会菩萨摩诃萨三遍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往生咒、变食咒、甘露
咒、普供养咒各三遍。
第12页共48页
佛说阿弥陀经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qí)
树给(jǐ)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
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
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4(jiān)连,
摩诃迦叶(shâ),摩诃迦旃(zhān)延,
摩诃俱絺(chī)罗,离婆多,周利槃陀
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乔梵波
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
劫宾那,薄拘罗,阿㝹5(nïu)楼驮,
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
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
4犍字,有些版本也读作qiān。
5㝹字,有些版本也写作,读音nóu,也有读nòu音的。
第13页共48页
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
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
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
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
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
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
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
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
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
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
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chē)磲
(qú)、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
(放掌)
(shǔn)
第14页共48页
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
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
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yuâ),
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yù)天曼陀
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
祴(gã),盛(chãng)众妙华,供养他方
十万亿佛。即以食6(sì)时,还到本
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
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复次舍利弗,彼
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
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
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
6食字,多数版本注音都是shì。据考证,此处作“饲”解,故用sì音。
第15页共48页
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
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
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
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
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
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
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
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
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yuâ),
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
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
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
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
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第16页共48页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
量无边阿僧祗劫,故名阿弥陀。舍利
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
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
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
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极乐
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7(pí)跋
(bá)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
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
无边阿僧祗说。舍利弗,众生闻者,
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
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
7鞞字读音,台湾佛光山以及内地不少地方读作pí。有些版本读作bì。
第17页共48页
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
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
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
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
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
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
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閦8
(chù)鞞(pí)佛、须弥相佛、大须
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
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8閦字,也有注音为cuî者。
(合掌)
第18页共48页
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
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
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
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
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
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
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
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
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
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
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
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
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
第19页共48页
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
音佛、难沮(jǔ)佛、日生佛、网明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
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
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
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
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
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
国,出广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
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
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
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
第20页共48页
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
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
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
长舌相,遍复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
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
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
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若有善男
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
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
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
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
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
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
第21页共48页
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
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
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
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
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
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
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
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
法。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
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
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
第22页共48页
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
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佛说阿弥陀经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即往生咒(三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
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
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
枳(zhì)多迦利。娑婆诃。
举赞
弥陀佛大愿王,慈悲喜舍难量。眉间
常放白毫光,度众生极乐邦。八德池
中莲九品,七宝妙树成行。如来圣号
若宣扬,接引往西方。弥陀圣号若称
第23页共48页
扬,同愿往西方。
击引磬,大众向上问讯,各依位坐。
二、正诵蒙山施食
诵施食文,本宜立诵到底,方为恭敬,只
因时长,恐致疲倦,故而坐念,但当跏趺端
身而坐为要。或有不能跏趺,即正身而坐亦
可。若威仪不正,诵则无效。
东西坐齐,维那举腔,大众同念: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科蒙山施食全文分十二科
○科一偈示唯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
界性,一切唯心造。
○科二永离恶趣
诵此偈时,观想一切圣凡、人心善恶、
一切果报,皆是自己当念心所造成。吾人若
能了知此理,一心而诵者,则一切地狱恶道
应念消灭。此偈及下三咒鸣鱼一气同诵。
地狱、饿鬼、畜生,名三恶道,为极恶之趣,
皆由贪嗔痴三毒之心造成恶业,恶业成熟,
即堕三途恶道中,受苦无量故。
七遍或十四遍或廿一遍
第24页共48页
破地狱真言
唵。伽囉帝耶娑婆诃
普召请真言
南无部部帝唎伽哩哆唎怛哆誐哆耶
解冤结真言
唵三陀囉伽陀娑婆诃
法师抚尺开示
十方法界,六道群灵谛听:
○
诵此咒时,观想咒声,随佛威光普遍
十方,十方所有地狱,一时俱破,并
诸六道拘禁,悉得破灭,息诸苦恼,
趣者趣向,造恶者,必向地狱受苦故。
七遍或十四遍或廿一遍。下面
诸咒、诸圣号、诸偈,皆准此。
○
○
诵此咒时,观想十方六道三途一
切群灵,承佛威光,一时同来道场。
诵此咒时,观想六道群
灵,各承佛光并诸咒力,
无始冤结一时清净。
第25页共48页
夫真空湛寂,原无世界众生;自性
天然,奚有果报诸法?只因缠9迷一念,
则十法界条分;长驱六尘,则万境昏
擾。变妙有而为幻有,九道之无明当
情;迷真空而著顽空,四生之垢缠混
起。由是升沉不已,生死无穷。人天
虽乐无央,福尽还堕;三途剧苦交煎,
救拔匪易。言其众苦,实可悲伤!今
仗施食之胜缘,普济尘寰之罪辈。于
兹憑众诵偈,直示唯心法门,令悟自
心所具所造。譬如明镜,能含能照。
善恶报应,当自受之;因果循环,毫
厘无爽。然后诵咒密护,所有地狱徧
消;八难三途,四生九有,一切拘禁,
9此处原是“纔”字,即今“才”字。恐怕是误写之字,应是“缠”字(缠迷才对),故更正之。
第26页共48页
悉共解除。次诵普召请真言,普召十
方六道群灵10,以及古今横厄诸灾,迩
遥被难等辈,承斯咒力,同来道场。
既来道场,已得解脱。奈有无始冤结
牵缠,今若共处共筵,恐致互见互恨。
次诵解冤结神咒,咒力难思,应时冰
释。即此所安所遇,必能同见同欢。
由此同归三宝,同闻法音,同受法食,
同得解脱。汝等一切群灵,各发志诚,
长跪合掌,随众同诵,迎请三宝。
○科三迎请三宝
同唱:
10此处原文为“群众”,是否应为“群灵”?依上下文,改为“群灵”,但是未能审查核定。
诵三宝时,观想六道群灵,各各一心长
跪合掌,随众同音称扬圣号。而请众同
诵者,务必志诚念诵,方感应验。
七遍或十四遍或二十一遍
鸣鱼直诵
第27页共48页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启教阿难陀尊者
法师抚尺开示
上来迎请三宝。三宝弘慈必定光临。
惟汝等各具至心投诚皈依。夫三宝者,
千生罕遇,万劫难逢,皈依者福增无
量,礼念者罪灭河沙,譬如灵丹妙药,
百病蠲(juān)除。是故,三宝无上,
第28页共48页
功德广大,不可思议。众生投诚,佛
种菩提由此生焉。我今为汝,称唱三
宝宏名,汝等随我音声,皈依三宝。
○科四秉宣三皈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皈依佛竟——归依法竟——皈依僧竟
诵三皈时,观想六道群
灵,一心皈依三宝。
(三遍)
(三遍)
击引磬
和唱
第29页共48页
法师抚尺开示:
汝等六道群灵,既已皈依三宝,成
就佛种,堪进菩提。汝等当复思惟,
自从无始,身口意三业不净,贪嗔痴
三毒炽然,念念之间,造诸恶业,无
边无际。若不勤求忏悔,岂自消亡?
故今依普贤菩萨忏悔偈示之。汝等恭
对三宝,随音发露,恳切至诚,求哀
忏悔。
○科五忏悔三业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业障皆忏悔
诵忏悔时,观想六道群灵
无始所造业障,皆得灭除。
(三遍)
引磬上下唱和或同唱。
第30页共48页
法师抚尺开示
汝等六道群灵,既能忏悔,罪必清
净。但汝等历无始来,所造业种无量,
若能久勤忏悔,方始渐次尽除。又复
当知,罪从心起,忏亦从心,心若灭
时,何罪之有?必须随时随境,分别
不生,罪根即灭,是名真忏悔也。既
勤忏悔,当发四弘誓愿以为基,磊叠
行山,应修六度功勋而成满。我今为
汝,申说四弘誓愿之偈,汝等长跪,
虔对三尊,随我音声,志心发愿。
○科六事理誓愿
诵事愿时,观想六道群灵,闻声俱发菩萨宏誓。
诵理愿时,观想六道群灵,顿悟四宏皆是性具。
引磬唱和或同唱。
第31页共48页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自性众生誓愿度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佛道誓愿成
法师抚尺开示
汝等六道群灵,既发愿已,当知愿
如大海深不可穷,行若高山填方成满。
须修六度之大行,方填四弘之誓海。
欲填誓海,急当自利利他。自利则必
使三业清净,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历劫勤苦,永无退志;利他则六度勤
修,万行无亏,广济众生,辛劳无厌。
自利既精,利他则广,六度万行,普
化圆融。譬如救济众难,先须自力充
(三遍)
此四句事四宏誓愿也。
此四句理四宏誓愿也。
(三遍)
第32页共48页
盈;救人既多,行且益易。今则复念
汝等,历劫已来,所造定业犹未尽消,
故今更诵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即令
灭尽;次诵观音菩萨灭业障神咒,速
使冰消。复由夙造悭贪,致今咽喉常
锁,故诵开咽喉真言,即令开豁融通,
堪享清净法味。上仗显密之灵诠,尽
解内外之诸障,然后进求三昧耶戒,
使戒根以全净。若明珠之朗润,所修
功德悉获圆成。次诵变食之密言,每
粒变成七,七复成七,七七无尽。所
谓此一食出无量食,而无量食咸趣一
食。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一出生,
重重无尽,充塞虚空,周遍法界,普
济饥虚,离苦得乐。次诵变水之秘咒,
第33页共48页
变凡水而成甘露,为性海以周法界,
一切群灵,普得清凉。此食此水,互
徧互融,尝之沾之,六根清净;见者
闻者,众苦解脱。一字水轮咒,此食
此水净极妙融;乳海真言,此食此水
体新洁白。更持七如来之弘名,即闻
即脱,遂升莲华台之妙体,且乐且荣。
汝等群灵,志心谛听。
○科七灭诸罪业
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
唵钵囉末邻陀寧娑婆诃
【参考读音:】wângbōlàmîlíntuïníngsuōpïhē。
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
观音菩萨灭业障真言
○
诵此咒时,观想六道群
灵,无始定业,悉皆破除。
以下八咒鸣鱼直念。
○
诵此咒时,观想六道群
灵,一切业障,悉皆消灭。
第34页共48页
唵阿噜勒继娑婆诃
【参考读音:】wângàlūlâjìsuōpïhē
唵,阿噜勒继娑婆诃。
灭障碍开咽喉真言
唵步步底哩伽哆哩怛哆誐哆耶
【参考读音:】wângbùbùdīlīqiãduōlīdátāyēduōyě
唵,步步底哩,伽哆哩。怛哆哦哆耶○科八授三昧戒
三昧耶戒真言
唵三昧耶萨埵錽
【参考读音:】wângsānmâiyēsàduǒwān
唵,三昧耶萨埵錽。○科九变化法味
变食真言
南无萨嚩怛他誐哆。嚩噜枳帝。唵。
三跋囉。三跋囉。吽
○
○
○
诵此咒时,观想一切饿鬼针咽
大开,业火停烧,清凉快乐。
诵此咒时,观想六道群
灵,同受金刚光明三昧宝
戒,心得清净,身如菩萨。
诵此咒时,观想诸食,从一变七,
七复化七,乃至无量,充塞虚空,
与物无碍,受此法味,身相圆满。
(四十九遍或
一百零八遍)
第35页共48页
【参考读音】námïsàwádátāyēduōwālūzhīdì
南无萨缚怛他哦哆,缚噜枳帝,
wângsānbálàsānbálà,hîng
唵,三跋啰,三跋啰,吽。
一滴清凉水,能除饥与
渴。弹洒灌顶门,悉令
获安乐。
甘露水真言
南无苏噜婆耶。怛他誐哆耶。怛姪他。
唵。蘇噜蘇噜。钵囉蘇噜。钵囉蘇噜。
娑婆诃。
【参考读音】námïsūlūpïyědátāyãduōyě
南无苏噜婆耶,怛他哦哆耶。
dázhítāwângsūlūsūlūbïlàsūlūbïlàsūlūsuōpïhē
怛侄他,唵,苏噜苏噜,钵啰苏噜,钵啰苏噜,娑婆诃。
一字水轮真言
唵,錽錽,錽錽錽。
【参考读音】wângwānwānwānwānwān
唵,錽錽,錽錽錽。
○
(此四句偈或可不唱。)
诵此咒时,观想杯水变成甘露
法水,广大如海,与物无碍。
沾此法水,永得清净妙乐。
○
诵此咒时,观想此水
更得清净妙味。
(四十九遍或
一百零八遍)
第36页共48页
乳海真言
南无三满哆。没驮喃。唵。鋄。
○科十闻名得益
七如来圣号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怖畏如来
○
诵此咒时,观想前水犹如乳色,
微妙难思,更得广大融通。
○
诵圣号时,应观想佛声普周
法界,十方六道众生,志心
听受,一历耳根,永为佛种。
即离恶道,转生极乐。
闻宝胜名者,能断生死烦恼
业火,即得无上法性智宝。
闻妙色身名者,能得相好
端严,三界第一。即法华
经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
二是也。
闻广博身名者,能消业火,
针咽通达,而得清凉无碍
之身。
闻多宝名者,能得法性
智慧财宝,受用无尽。
闻离怖畏名者,离诸怖
畏,常得清净快乐。
(此七如来慢鱼直诵)
第37页共48页
南无甘露王如来
南无阿弥陀如来
○科十一结愿正施
神咒加持净法食,普施河沙众佛子,
愿皆饱满舍慳贪,速脱幽冥生净土,
皈依三宝发菩提,究竟得成无上道,
功德无边尽未来,一切佛子同法食。
神咒加持法施食,普施河沙众有情,
愿皆饱满舍慳贪,速脱幽冥生净土,
皈依三宝发菩提,究竟得成无上道,
功德无边尽未来,一切有情同法食。
闻甘露王名者,能得
甘露法味,灌诸身心,
永得快乐。
闻阿弥陀名者,往生
西方极乐净土,莲华
化生,入不退地。
(七遍或十四遍或二十一遍)
第38页共48页
神咒加持甘露水,普施河沙众孤魂,
愿皆饱满舍慳贪,速脱幽冥生净土,
皈依三宝发菩提,究竟得成无上道,
功德无边尽未来,一切孤魂同法食。
引磬同念(施供礼愿)
汝等佛子众我今施汝供
此食徧十方一切佛子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施食与佛子皆共成佛道
汝等有情众我今施汝供
此食徧十方一切有情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施食与有情皆共成佛道
第39页共48页
汝等孤魂众我今施汝供
此食徧十方一切孤魂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施食与孤魂皆共成佛道
施无遮食真言
唵穆力陵娑婆诃
普供养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嚩。伐日囉斛。
诵心经一卷
○
○
○
诵此咒时,观想道场法食融
通,遐迩冤亲悉无遮止,六
道诸神皆获平等。
诵此咒时,观想上来所变食,普施十方六道众生,
遐迩一体高下均平,老幼贵贱无遗,冤亲强弱靡间。
净名云:法施会者,无前无后,一时供养一切众生。
观想上来施食之功,融入般若真空无尽藏海。良
由心经为般若之精要。般若即智慧。若无智慧,
奚能直下见性?恐彼计著功德法爱为实际,故以
般若心经荡其心垢,融入如来藏海。
第40页共48页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
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
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
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
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
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
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
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
密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
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
世诸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得阿耨
第41页共48页
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
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揭
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
提萨婆诃。
往生神咒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
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
枳多迦利。娑婆诃。
○科十二普结回向
○
二十一遍。诵此咒时,观想弥
陀圣众,放光接引,十方六道
群灵,即生极乐,齐登圣阶。
第42页共48页
普回向真言
唵,娑摩囉,娑摩囉,弥摩曩。萨哈
囉,摩诃咱哈囉,吽。
吉祥偈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上师哀摄受。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三宝哀摄受。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
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护法常拥护。
○
○
上来施食功德,回向一切有情,皆发无上菩提
之心,自利利他,早生极乐,同登佛乘。又诸
有情,无善根者令种,有善根者增长,庶勿变
于轮回,皆速成于佛道。
此偈,愿施食功德,以冀三宝
及护法诸神,常降吉祥。
(引磬同唱)
(七遍或十四遍)
(三遍)
第43页共48页
法师抚尺开示
上来宣扬施食法门,汝等佛子得悟玄
妙之心,同入清凉之地。偈示万法唯
心,咒破众苦关钥(yào)。皈依三宝,
趣妙果,脱苦轮,导归解脱之门;坚
发四弘,求佛道,度众生,勤向涅槃
之果。先由忏悔之力,誓愿转深;更
灭定业之功,根源方净。然后进求三
昧耶戒。大乘无作戒体圆成。变诸食,
色香味,互徧互融;化此水,甘露雨,
普降普润。更闻七如来名,即脱六道
界苦。如是平等法会,贵贱均沾;无
遮道场,冤亲无间。以上经咒功德,
咸融般若心经之真空;显密诸章,悉
随往生净土之秘藏。普回向咒,法界
第44页共48页
众生尽成菩提;唱吉祥偈,大地有情
长得如意。今汝遇缘既胜,已闻出世
法门,常当自觉自明,不得迷心迷境,
一落冥界,万劫难回。汝既领悟,早
冀圆超,彼佛垂慈,即令解脱,莲华
托体,光明满身,常闻弥陀妙音,直
悟无生法忍。汝等至心,随众和音,
念佛回向。
三、结愿念佛回向
结愿生净土偈
四生登于宝地三有托化莲池
河沙饿鬼证三贤万类有情登十地
赞弥陀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
○
大众起立站
定和音同唱
第45页共48页
白毫婉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回向文引磬同唱
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
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
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
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志心
绕念毕,集至六道群灵位前,
东西站齐,如人众多者,即归
坛如前,对面站齐,举唱观音
圣号等。
(绕念)
○
第46页共48页
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
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
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
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
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
圣众,手执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
顷,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
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
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
诃般若波罗蜜。
六道群灵赞
六道群灵,脱生死乡,少随法水悟真
常,直下自承当,返照回光,何地不
乐邦。
○
第47页共48页
南无超乐土菩萨摩诃萨三称
三皈依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念佛齐归坛,向佛收佛号,三皈
依三拜毕,又三拜回寮。
○
第48页共48页
附录:
(乙)上香者位
丙
主垫
佛
供桌
香几
辰
卯
寅
巳
子
丑
午
未
辛
拜垫
(甲)维那师位
(蒙山施食念诵说法仪终)
《
礼
佛
仪
次
图
》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7:3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7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