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单元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测量中的内容。
“升”和“毫升”在过去的教材中都安排在学习体积之后,主要认识容积和单位
之间的换算。本套教材把“升”和“毫升”的认识移到四年级上学期,并安排在
第一单元,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现实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接触和度量单位有
关的事物,如一瓶饮料、一袋牛奶、一瓶酒等,这些学生常见物品的包装上都标
有容量,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第二、考虑
到暑期刚过,天气还很炎热,“玩水”是这个季节学生乐于做的事,通过“玩水”
让学生了解杯子容量的意义,在测量饮料多少的过程中,感受“升”和“毫升”
的实际意义,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既高兴,也易于学习知识,而且这部分
知识也比较容易,因此,教材又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了第一单元。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知道了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的基础上使学生正
确建立“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
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数学含义→概念的具体化”。其次,通过已
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
一个标有“1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会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
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
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和实验,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
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在观察、比较、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
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实验结果。
3、了解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能解决日常生活与升和
毫升有关的简单问题。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实际操作中,了解容量的概念,认识“升”和“毫升”,并会用字母表
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探索“升”和“毫升”之间的换算关系,知道1升=1000毫升,
并能解决生活中与容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升和毫升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由生活经验到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
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会用测量工具测量水杯的容量,能读出包装盒上的液
体容量。
3、
二、教学重点: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
三、教学准备:课件、水杯、烧杯、量筒、量杯学生搜集的包装袋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三个水杯,出示课件,,请你说一说哪个杯子盛水
最多,那个杯子盛水最少?
生:第二个杯子盛水最多,第三个杯子盛水最少。
师:我们一眼就能看出这三个水杯哪个盛水最多,那个盛水最少。下面两个
水杯哪个盛水多呢?出示课件,你有什么好方法进行比较呢?
(二)、新授
1、实验,理解容量的概念,
1、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出示课件。
生:一样多。左边的……
2、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
共同解决问题。
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两个杯子放在一起比一比。
生2: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3::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
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
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饮料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饮料多?你是怎么比较
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
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
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
的方法试一试吧。
3、实际操作,
1、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出示量
筒和量杯,让学生观察量筒和量杯,发现了什么?
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板书:升和
毫升。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
读一读。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2、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饮料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
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练一练
1、怎样使两个瓶子里的水一样多?
分小组进行。,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
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2、让学生大声读出包装袋上的容量。
3、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出示课件。
4、先请一位学生读题。
生:找四个大小不同的玻璃瓶,分别测量它们的容量。分小组进行实验,完
成后汇报结果。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哪个杯子容量小。
课件展示。,
(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
么?
六、作业布置:
测量自己家四件容器的容量。
七、板书设计:升和毫升
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升L
毫升ml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升与毫升的进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小组合作实验、交流等探索“升”和“毫升”之间关系的过程。
2.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掌握升与毫升的进率
教学难点:掌握升与毫升的进率换算关系
三、教学准备:课件、量筒、量杯、水槽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升和毫升,分别用用字母“,L,“和”,mL,“表
示。
(二)、探索新知
那升和毫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大家看我的左手拿的是100毫升的量筒,右
手拿的是1000毫升的量杯,大家猜一猜,用我这个量筒装入100毫升的水,倒
入1000毫升的量杯,几次能够倒满这个量杯呢?学生猜10次。
大家猜的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分组作个小实验。
师:在实验之前,我讲一下实验要求(出示课件)
1看清楚量筒的刻度。
2每次装入量筒的是100毫升而不是装满量筒,从水槽中取水。
3记录倒入的次数和每次倒后量杯中的毫升数。
4小心不要打碎仪器,也不要伤到自己。
教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找各小组报一下倒的次数。
生:我们10次。
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
1、倒了10次,但是量杯中水不够1000毫升
2、倒了10次,量杯中的水超出1000毫升。
3、1升=()毫升5升=()毫升4000毫升=()升
8000毫升=()升
(三)、巩固练习:
1、一袋酱油一瓶酱油
250ml每袋1元1000ml每瓶3.6元
11瓶酱油和几袋酱油同样多?
2哪种酱油便宜,便宜多少钱?
2、1瓶洗衣液有750毫升,4瓶洗衣液有多少升?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瓶饮料2()1小瓶药水10()
一桶水18()一瓶牛奶150()
(四)、谈收获。
六、作业布置:
和家长一起测量1升水有多重。
七、板书设计:
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
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
八、教学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7:2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6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