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喀斯特地貌形成原因

更新时间:2022-12-03 17:12:47 阅读: 评论:0

有什么好资源的网址吗-a占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WHO DID YOU TIE)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一)什么是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受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

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

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

(二)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原因?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老第三纪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

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水岭地区

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是喀斯特

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现今喀斯

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斯特发育

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随之迅速

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变动,但

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界达南

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在贵州为北纬26°左

右。

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3〜4个纬度,可见峰林的北

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渐

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气

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育。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制了喀斯

特的发育。但越往热带其影响越小。在热带峰林区域,保持了峰林得

以断续发育的条件,而从华中向东北则影响越来越大,喀斯特作用的

强度向北迅速降低,使类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广大的西北地区,从第

三纪以来均处于干燥气候条件下,是喀斯特几乎不发育的地区。

(三)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喀斯特地貌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

裸露型喀斯特地貌、覆盖型喀斯特地貌、埋藏型喀斯特地貌。按气候

带分为:热带喀斯特地貌、亚热带喀斯特地貌、温带喀斯特地貌、寒

带喀斯特地貌、干旱区喀斯特地貌。按岩性

分为: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白云岩喀斯特地貌、石膏喀斯特地貌、盐

喀斯特地貌。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

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地貌的

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地貌,包括碎屑喀斯特地貌、黄土和粘土喀斯

特地貌、热融喀斯特地貌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地貌等。它们不是

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地貌。

(1)地表形态

中国现代喀斯特是在燕山运动以后准平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老第三纪时,华南为热带气候,峰林开始发育;华

北则为亚热带气候,至今在晋中山地和太行山南段的一些分

水岭地区还遗留有缓丘一洼地地貌。但当时长江南北却为荒漠地带,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是喀斯特发育很弱的地区。新第三纪时,中国季风气候形成,奠定了

现今喀斯特地带性的基础,华南保持了湿热气候,华中变得湿润,喀

斯特发育转向强烈。尤其是第四纪以来,地壳迅速上升,喀斯特地貌

随之迅速发育,类型复杂多样。随冰期与间冰期的交替,气候带频繁

变动,但在交替变动中气候带有逐步南移的特点,华南热带峰林的北

界达南岭、苗岭一线,在湖南道县为北纬25°40‘。在贵州为北

纬26°左右。

这一界线较现今热带界线偏北约3〜4个纬度,可见峰林

的北界不是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中国东部气温和雨量虽是向北

渐变,但喀斯特地带性的差异却非常明显。这是因为受冰期与间冰期

气候的影响,间冰期时中国的气温和雨量都较高,有利于喀斯特发

育。而冰期时寒冷少雨,强烈地抑制了喀斯特的发育。但越往热带其

影响越小。在热带峰林区域,保持了峰林得以断续发育的条件,而从

华中向东北则影响越来越大,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向北迅速降低,使类

型发生明显的变化。广大的西北地区,从第三纪以来均处于干燥气

候条件下,是喀斯特几乎不发育的地区。

(2)地下形态

溶洞:又称洞穴,它是地下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层面、节理或断层进

行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地下孔道。溶洞中的喀斯特形态主要有石钟

乳、石笋、石柱、石幔、石灰华和泉华。贵州著名景点安顺龙宫和织

金县的织金洞就是地下喀斯特地貌的杰作。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三)喀斯特地貌对植物,动物,人类生产生

活的影响是什么?

(1)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

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

2.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

3.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

4.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

5.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但是,喀斯特区也

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

1.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

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

2.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

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

疗上价值很大;

3.喀斯特区的矿产资源较丰富,尤以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的

各种沉积矿产最为丰富。近年来,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和开采,

发现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

4.喀斯特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

很好的旅游资源。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三)列举贵州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并分析其所

属类型?

(1)织金洞

织金洞是喀斯特地貌中典型的溶洞景观,是一个多格局、多层

次、多类型的高位旱洞,洞内岩溶生长独特,景物规模宏大,雄伟壮

观,千姿百态,精妙绝伦。全洞初勘长12.1

公里,面积达70平方米,两壁最宽处173米,垂直高度多在50〜60

米,最高处达150米。洞内空间开阔,地形起伏迭宕,岩溶堆积物达

40多种,囊括了世界溶洞所有的形态类别。全洞开放7个厅堂,有

112处景物、景观。洞内遍体洁白,高17米的“银雨树”以及形态

各异的“塔松”、“卷曲石”、“穴罐”、“鸡血石”等堪称稀世珍

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河科研价值。经有关专家、学者考察,被誉

为汇集天地美景、天下奇观一洞的“地下艺术宝库”和“举世无双

的岩溶博物馆”。经考察世界著名溶洞并进行对比证明,织金洞的规

模、岩溶色彩、形态均名列世界溶洞前茅。有诗曰:“黄山归来不看

岳,织金洞外无洞天”。织金洞。织金洞

之所以被人们称为“溶洞之王”在于它在世界溶洞中具有多项世界之

最。如整个洞已开发部分就达35万平方米;洞内

堆积物的多品类、高品位为世间少有;洞厅的最高、最宽跨

度属于至极;神奇的银雨树,精巧的卷曲石举世罕见。最大的景物是

金塔宫内的塔林世界,在1.6万平方米的洞厅内,

耸立着100多座金塔银塔,而且隔成11个厅堂。金塔银塔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之间,石笋、石藤、石幔、石帏、钟旗、石鼓、石柱遍布,与塔群遥

相呼应。

(2)兴义万峰林

万峰林是喀斯特地貌中典型的峰林峰丛景观,其长200

多公里,宽30-50公里,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公

里的面积占兴义市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

貌之一。从地质学的角度看,北部为峰林盆地,中南部为峰林洼地和

峰丛山地,峰林、峰丛大多为呈锥形,部分为钟状、平顶状和马鞍

状,堪称一座“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

上线以海拔1600米左右的高寒土山为界,下线至海拔800米左

右的亚热带红壤土山,形成一个环形山带。长200

多公里,宽30-50公里,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公

里的面积,占兴义市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根据峰林的形态,分

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

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

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岩溶景观。

万峰林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两大片。对外开放的主要是下五屯

镇境内的西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峦,与碧绿的田野、弯曲

的河流、古朴的村寨、葱郁的树林融为一体,构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

态环境,形成天底下罕见的峰林田园风光。

万峰林景区由成千上万座奇峰秀石组成,绵延数百公里,以气

势宏大壮阔,整体造型完美,山峰密集奇特而倍受中外游客的青眯。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它分为东、西峰林两大景区,景致各异,相映成趣,分别被称为大自

然的水画、天然大盆景。国民政府前军政部长何应钦故居、北伐军护

法军总司令王电轮将军故居皆坐落于峰林之中。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7:1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still的用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