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谓词公式的换名
∀x(Q(x,y)→∀y(P(x,y)→R(y)))此公式中y既有约
束出现又有自由出现。为了避免变元的约束和自
由的同时出现,引起概念上的混乱,可以对约束
进行改名使得同一个变元要么自由出现变元进行改名,使得同个变元要么自由出现,
要么约束出现,之所以可以这么做,是因为一个
公式的约束变元所用的符号跟公式的真假是无关
的。比如公式∀yP(y)和∀x(P(x)具有同样的意义。
换名规则
1.约束变元可以换名,但是自由变元不能够换名,
换名时应对量词辖域内所出现的该约束变元都进
行换名。
2.
换名后用的符号一定是该辖域内没有的变元名称。换名后用的符号定是该辖域内没有的变元名称
例如:∀x(Q(x,y)→∀y(P(x,y)→R(y)))∧∀xD(x)
可以换名为:
∀x(Q(x,y)→∀z(P(x,z)→R(z)))∧∀uD(u)
但是不能够换为:∀x(Q(x,y)→∀x(P(x,x)→R(x)))
∧∀uD(u),因为此时改变了变元的约束关系
第二章谓词逻辑
§2.1谓词和量词
§2.2项和公式
§2.3解释和赋值
§2.4永真式
§2.5等值演算
§2.6逻辑推论
作业
§2.4永真式
定义2.16设A是公式。
1.如果A在每个解释中为真,则称A为永真式,
也称
A为逻辑有效的公式。
2.如果A在每个解释中为假,则称A为永假式,
也称A为矛盾式,不可满足式。
3.如果有解释I和I中赋值v使得I(A)(v)=1,
则称A为可满足式,并称解释I和赋值v满
足A。
显然,A是永真式当且仅当¬A是永假式,A是永假
式当且仅当¬A是永真式,永真式一定是可满
足式,可满足式未必是永真式。A是永假式
当且仅当A不是可满足式
∀xP(x,y)→∀xP(x,y)是永真式,因为不管
怎样指定解释和赋值,这个蕴含式得前件
和后件总有相同得真值由连接词和后件总有相同得真值,由连接词→得真
值表知道该公式总为真。该公式得永真性
是由连接词得性质决定得,与谓词和量词
得意义无关,这类永真式称为重言式。
定义2.17用谓词逻辑公式B
1
,…,B
n
分别同时替换
命题逻辑公式A中不同命题变元p
1
,…,p
n
得到的谓
词逻辑公式记为,并称其为A的替换实例。
命题逻辑永真式的替换实例称为重言式。
重言式的永真性是由联结词的意义决定的,而与对
量词符号、谓词符号、函数符号、常元等的解释无
言
n
n
pp
BB
A,,
,,
1
1
L
L
关。∀xP(x)→∀xP(x)是重言式,无论如何解释全
称量词符号∀和谓词符号P的意义,蕴涵式
∀xP(x)→∀xP(x)的前后件的真值总是一样的,而
蕴涵联结词的真值表决定了它总是真。
∀xP(x)→P(a)不是重言式,如果将全称量词符号
∀的意义解释为存在量词,它就可能假。
2
如何辨别一个公式是不是重言式呢?
把原子公式和形式为∀xA的公式统称为初等公式。
如果把初等公式看做命题变元,不同的初等公式看
做不同的命题变元,该公式成为命题逻辑的永真式,
则该公式就是谓词逻辑的重言式。例如,公式
(∀xA→∀x(A∨B))→
((∀xB→∀x(A∨B))→(∀xA∨∀xB→∀x(A∨B)))
是重言式,因为在这个公式中有三个初等公式
∀xA,∀xB,∀x(A∨B),如果把它们分别看做命题变
元p,q,r,则该公式成为命题逻辑永真式
(p→r)→((q→r)→(p∨q→r))
∀xP(x)→∃xP(x)是永真式,但不是重言式。
∀xP(x)→∃xP(x)是∀xP(x)→¬∀x¬P(x)的缩写。
将初等公式∀xP(x)和∀x¬P(x)分别看作命题变元
p和q,则∀xP(x)→¬∀x¬P(x)成为p→¬q,这
不是命题逻辑永真式。不是命题逻辑永真式
∀xP(x)→∀yP(y)是永真式,但不是重言式。
将初等公式∀xP(x)和∀yP(y)分别看作命题变元p
和q,则∀xP(x)→∀yP(y)成为p→q,这不是命
题逻辑永真式。
定理2.4重言式一定是永真式。
证明将命题逻辑公式A的替换实例记为
A*。任取解释I和I中赋值v,指定真值赋值v
I,v
如下:
n
n
pp
BB
A,,
,,
1
1
L
L
⎧
ppvBI是若))((
11
归纳证明:对于每个命题逻辑公式A,
v
I,v
(A)=I(A*)(v)
⎪
⎩
⎪
⎨
=
nn
v
ppvBI
pvI
是若))((
,MM
1.若A是p
i
,其中1≤i≤n,则A*是B
i
,
2.若A是¬B,则A*是¬B*,
v
I,v
(A)=¬v
I,v
(B)=¬I(B*)(v)=I(A*)(v)
3.
若AB→CA*B*→C*
))(())(()(*
,
,vAIvBIpAv
i
v
ivI
vI===
是,则是,
v
I,v
(A)=v
I,v
(B)→v
I,v
(C)
=I(B*)(v)→I(C*)(v)=I(A*)(v)
若A是命题逻辑永真式,则对于任意解释I和I中
任意赋值v,I(A*)(v)=v
I,v
(A)=1,所以A*是永真
式。
重言式都是永真式,永真式未必是重言式。
永真式都是可满足式,可满足式未必是永真式。
一个公式是永假式当且仅当它不是可满足式。
从语义上划分,谓词逻辑公式可分为以下四类:
1.重言式,如P(x)→P(x)。
2.不是重言式的永真式,如∀
xPx→∃xPx。()()
3.非永真的可满足式,如∃xP(x)→∀xP(x)。
4.永假式,如P(x)∧¬P(x),∀xP(x)∧¬P(x)。
以下公式是重言式:
A→(B→A),(¬A→¬B)→(B→A),
(A→(B→C))→((A→B)→(A→C))
永
公式的类型
可满足式
假
式
永真式
重言式
非重言的永真式
非永真的可满足式
3
例2.17判断∀xA→类型,其中项t对于公式A
中的x是可代入的。
永真式,设解释I和I中赋值v使得I()(v)=0,
因为I(A)(v[x/I(t)(v)])=I()(v)=0,又I(t)(v)∈D
I
,
)])
x
t
A
x
t
A
x
t
A
所以有论域中元素使得I(A)(v[x/I(t)(v)])=0
所以I(∀xA)(v)=0。
但是不能保证∀xA→总是重言式,例如,
∀xP(x)→P(a)就不是重言式。它只能是p和
p→q这样的非永真的命题逻辑公式的替换实例。
x
t
A
当项t对于公式A中的变元x不可代入时,公式
可能不是永真的,举反例如下:
取A为∃yP(x,y),t为y,则为∃yP(y,y)。因
为∃yP(x,y)中变元的约束出现数为2,而∃yP(y,y)
中变元的约束出现数为3,所以项t对于公式A中
xI
x
t
A
x
t
AxA→∀
的变元x不可代入。给解释I如下:
D
I
={1,2},PI(x,y)=1当且仅当x≠y。
则I(∀x∃yP(x,y))=1,而I(∃yP(y,y))=0,所以
∀x∃yP(x,y)→∃yP(y,y)
不是永真式。
例2.19设n是正整数,x
1
,…,x
n
是不同变元,项
t
1
,…,t
n
对于公式A中的x
1
,…,x
n
是可代入的,则
是永真式。
证明任取解释I和I中赋值v。如果
)1则对于任意
n
n
xx
ttn
AAxx,,
,,1
1
1
L
L
L→∀∀
I(∀x
1
…∀x
n
A)(v)=1,则对于任意d
1
,…,d
n
∈D
I
,
I(A)(v[x
1
/d
1
,…,x
n
/d
n
])=1
所以,
因此,是永真式。
1)]))((/,),)((/[)(())((
11
,,
,,
1
1
==vtIxvtIxvAIvAI
nn
xx
tt
n
nLL
L
n
n
xx
ttn
AAxx,,
,,1
1
1
L
L
L→∀∀
例2.18判断语句∃x∀yP(x,y)→∀y∃xP(x,y)类型
解:永真式,不是重言式。
若解释I满足∃x∀yP(x,y),则有d∈D
I
使得对于每
个c∈D
I
,PI(d,c)=1。因此,对于每个c∈D
I
,都
有同一个d∈D
I
使得PI(d,c)=1。这表明I满足
∀y∃xP(x,y)。
因此,∃x∀yP(x,y)→∀y∃xP(x,y)是永真式。
∃x∀yP(x,y)→∀y∃xP(x,y)是
¬∀x¬∀yP(x,y)→∀y¬∀x¬P(x,y)
的缩写,¬p→q不是命题逻辑永真式。
例2.18判断语句∀y∃xP(x,y)→∃x∀yP(x,y)类型
解:是非永真的可满足式。
若解释I使得I(∀y∃xP(x,y)→∃x∀yP(x,y))=0,则I
满足∀y∃xP(x,y),但是不满足∃x∀yP(x,y)。对于每
个d∈D
I
,存在c
d
∈D
I
使得PI(c
d
,d)=1。c
d
中的下
d
dd
标d表示c
d
依赖于d,对不同的d,c
d
可能不同。
因此,可能没有同一个c∈D
I
使得对于每个d∈D
I
,
PI(c,d)=1。I不满足∃x∀yP(x,y)是可能的。
显然,∀y∃xP(x,y)→∃x∀yP(x,y)不是永假式。
我们只需找出两个解释,其中一个使它假,另一个
使它真。
给定使其为真的解释I如下:论域D
I
={d,e},
PI(d,d)=0,PI(d,e)=0,PI(e,d)=0,PI(e,e)=0
I(∀y∃xP(x,y))=0,I(∃x∀yP(x,y))=0,
所以I(∀y∃xP(x,y)→∃x∀yP(x,y))=1。
给定使其为假的解释I′如下:论域D
I′
={d,e},
PI′(d,d)=1,PI′(d,e)=0,PI′(e,d)=0,PI′(e,e)=1
I′(∀y∃xP(x,y))=1,I′(∃x∀yP(x,y))=0,
所以I′(∀y∃xP(x,y)→∃x∀yP(x,y))=0。
4
例2.18判断语句∃x(P(x)→Q(x))→(∃xP(x)→
∃xQ(x))的类型是什么?
若解释I不满足该语句,则I(∃x(P(x)→Q(x)))=1
且I(∃xP(x)→∃xQ(x))=0,因而I(∃xP(x))=1,
I(∃xQ(x))=0。存在a∈D
I
使得PI(a)=1,并且对于
每个d∈D
I
,QI(d)=0。若还有b∈D
I
使得
则因此可得PI(b)=0,则I(∃x(P(x)→Q(x)))=1。因此,可得
到使得该语句为假的解释I如下:
D
I
={a,b},PI(a)=1,PI(b)=0,QI(a)=QI(b)=0
该语句的一个模型I′如下:
D
I′
={a},PI′(a)=QI′(a)=1
该语句是非永真的可满足式。
语句∀x(P(x)→P(a))的类型是什么?
解释I使得I(∀x(P(x)→P(a)))=0,当且仅当存在
d∈D
I
使得PI(d)→PI(aI)=0,即PI(d)=1且
PI(aI)=0。这是可以办到的。可取解释I如下。
D
I
={a,b},PI(a)=0,PI(b)=1,aI=a
))))I(∀x(P(x)→P(a)))
=(PI(a)→PI(a))∧(PI(b)→PI(a))=0
可取满足语句∀x(P(x)→P(a))的解释I′如下。
D
I′
={b},PI′(b)=1,aI′=b
I′(∀x(P(x)→P(a)))=PI′(b)→PI′(b)=1
语句∀x(P(x)→P(a))是非永真的可满足式。
设I是一个解释,P是一元谓词符号,我们可把论
域D
I
上的一元谓词PI看作D
I
的子集
{x|x∈D
I
∧PI(x)=1}
I(∃xP(x))=1当且仅当PI≠∅
I(∀xP(x))=1当且仅当PI=D
I
I(∀x(P(x)→Q(x)))=1当且仅当PI⊆QI
I(∀x(P(x)↔Q(x)))=1当且仅当PI=QI
I(∀x(P(x)∨Q(x)))=1当且仅当PI∪QI=D
I
I(∃x(P(x)∧Q(x)))=1当且仅当PI∩QI≠∅
语句(∃xP(x)↔∃xQ(x))→∃x(P(x)↔Q(x))的类型
是什么?
解释I使得I(∃xP(x)↔∃xQ(x))=1当且仅当
(PI=QI=∅)或者(PI≠∅且QI≠∅)。
解释I使得I(∃x(P(x)↔Q(x)))=1当且仅当
PI∩QI≠∅或者(∼PI)∩(∼QI)≠∅。
1.若PI=QI=∅,则(∼PI)∩(∼QI)=D
I
≠∅。
2.若PI≠∅且QI≠∅,这时PI∩QI=∅且
(∼PI)∩(∼QI)=∅是可能的。
这表明该语句可能不是永真式。
可取不满足(∃xP(x)↔∃xQ(x))→∃x(P(x)↔Q(x))
的解释I如下。
D
I
={a,b},PI(a)=0,PI(b)=1,QI(a)=1,QI(b)=0
(∃xP(x)↔∃xQ(x))→∃x(P(x)↔Q(x))不是永真式。
可取满足(∃xP(x)↔∃xQ(x))→∃x(P(x)↔Q(x))的
如下解释I′如下。
D
I′
={a,b},PI′(a)=QI′(a)=0,PI′(b)=QI′(b)=1
I′(∃xP(x)↔∃xQ(x))=1,I′(∃x(P(x)↔Q(x)))=1
(∃xP(x)↔∃xQ(x))→∃x(P(x)↔Q(x))不是永假式,
是非永真的可满足式。
要判断一个公式A的类型,首先分析它在一个解
释和该解释中的一个赋值下的意义,看其是否能够
成为真命题或假命题,得出关于A的类型的初步
结论。若估计A是永真式(或永假式),则证明
对于任意解释I和I中任意赋值v,I(A)(v)=1(或
IAv)=0)。若估计A不是永真式(或永假式),()()若估计不是永真式或永假式,
则具体给出一个解释I和I中一个赋值v使得
I(A)(v)=0(或I(A)(v)=1)。
因此,若估计A是非永真的可满足式,则需具体
给出解释I和I中赋值v,以及解释I′和I′中赋值
v′,使得I(A)(v)=1,I′(A)(v′)=0。
5
设W是一个集合,S是W的子集,P是以W中元
素为输入的程序。
若P满足以下条件:如果以S中元素为输入,则P
运行终止且输出“是”;如果以不在S中的元素为
输入,则P运行终止且输出“否”。我们称P解
决了S的判定问题。如果有一个程序解决了S的判
定问题,就称S的判定问题是可解的。
若P满足以下条件:如果以S中元素为输入,则P
运行终止且输出“是”,如果以不在S中的元素为
输入,则P运行不终止;我们就称P部分地解决
了S的判定问题。如果有一个程序部分地解决了S
的判定问题,就称S的判定问题是半可解的。
取W为所有一阶逻辑公式的集合,取S为所有永
真式的集合。可以证明,S的判定问题是半可解的,
但不是可解的,即一阶谓词逻辑是半可判定的,但
不是可判定的。
若取S为所有重言式的集合,可以证明,S的判定
问题是可解的。
取W为所有二阶逻辑公式的集合,取S为所有永
真式的集合。可以证明,S的判定问题不是半可解
的。
公式A是永真式当且仅当A的闭包是永真式。
证明设A的闭包是∀x
1
…∀x
n
A。
(⇒)设A是永真式。
任取解释I和任意d
1
,…,d
n
∈D
I
,令I中赋值v满
足vx)=d,i=1,…,n。因为A是永真式,所以(
i
)
i
I(A)(v)=1,因此I(∀x
1
…∀x
n
A)=1。这表明A的
闭包是永真式。
(⇐)因为∀x
1
…∀x
n
A→A是永真式,所以若A的
闭包是永真式,则A也是永真式。
公式A是永假式当且仅当A的存在闭包是永假式。
证明设A的存在闭包是∃x
1
…∃x
n
A。
(⇒)设A是永假式。
任取解释I和任意d
1
,…,d
n
∈D
I
,令I中赋值v满
足vx)=d,i=1,…,n。因为A是永假式,所以(
i
)
i
I(A)(v)=0,因此I(∃x
1
…∃x
n
A)=0。这表明A的存
在闭包是永假式。
(⇐)因为A→∃x
1
…∃x
n
A是永真式,所以若A的
存在闭包是永假式,则A也是永假式。
作业
11.(4),(5),(6),(7)12.(6)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7:07: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6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