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一个硬币多少克

更新时间:2022-11-12 12:32:31 阅读: 评论:0

2018年天下中考英语答案-while和when的区别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鲁迅故居在哪)

认识克

教学内容:教材33--34的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

较轻的物品的质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操作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

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

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

教学难点:建立1克的概念。

教具准备:天平、黄豆、硬币、两袋盐、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是什么感觉能举例说说哪些

物体的质量是1千克吗

出示各种硬币。

谈话:请看老师收集的这些硬币,1枚硬币有1千克吗用千克作单位合适吗大家有什么想法

引入:克也是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的符号是g。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认识克。(板书课题:克的认识)

二、引导实践,解决问题

1.认识天平。

谈话:我们常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介绍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2.感受1克的轻重。

(1)学生掂一掂2分的硬币,感受2分硬币的轻重。

(2)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枚2分的硬币,右边放10克的砝码。让学生观察,2分的硬币重多少

提问:怎样才能称出2分硬币的质量(学生可能提出在左边多放几枚2分硬币的方法)

讲解用标尺上的游码称低于10克物品的质量的方法。教师示范操作,称出2分硬币的质量是1

克。

(3)学生再次掂一掂2分硬币,感受1克的轻重。

3.感受几克的轻重。

(1)掂一掂,估一估。

谈话:其他的硬币重多少克呢请同学们先掂一掂2分硬币,再掂一掂其他的硬币,估一估它们

各重多少克。

学生活动,并组织反馈。

(2)称一称。

教师用天平称出三种1角硬币的质量:1克(2000~202X年发行的1角硬币)、2克(大的1

角硬币)、3克(202X年发行的1角硬币)。

(3)掂一掂,估一估。

让学生掂一掂1克、2克、3克的轻重,再估一估5角、1元硬币的质量。

学生小组合作称出5角(4克)、1元(6克)硬币的质量,再掂一掂。

4.小组合作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

规则:两人一组,一人闭上双眼,伸出左手。另一人把1枚硬币放在他的手心上,让他说出硬

币重几克。两人交替做,比比谁的感觉准。

5.比一比(感知比1克轻的物品)。

谈话:将老师课前为你们准备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看哪些物品比1克轻。

6.找一找(感知几十克、几百克)。

谈话:想知道你们课前到超市里买的袋装食品有多重吗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再掂一掂。

小组内再交换物品找一找、掂一掂。

7.算一算。

提问:利用小组同学的硬币,你们还可以得到多少克掂一掂,感受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尝试、感受。如:10枚1元硬币重60克、3枚1元和4枚5角硬币合起来重34

克……

8.学习以克为单位称物品的质量。

出示第34页水果图。

提问:你能看出图中物品的质量吗怎么看出来的

讨论:我们在称物品质量或是看图了解物品质量时,首先要观察什么再怎样读出质量

谈话:我们带来的水果重多少克呢请同学们估一估、称一称。

先选几个称一称,让其他学生通过比较再次估计自己水果的质量,再称一称、掂一掂。

9.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猜想:只看千克和克,你能猜想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样想的

验证:(出示两袋食盐)一袋食盐的质量是500克,那么两袋这样的食盐多少克你是怎么算出

来的

把这两袋食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说明两袋食盐正好是1千克。

提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食盐有多重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1千克=1000克。)

三、综合练习,深化认识

1.完成“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许多物品的轻重,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少克呢

用天平称出一本数学书大约重多少克。(书重218克,也可说大约220克或200克)

提问:数学书和文具盒比,哪个重掂一掂,再估一估自己的文具盒大约重多少克。

分别称出文具盒的质量。再比一比,看估测的对不对。

2.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重点解决第4题:

(1)出示图,指名说说图的意思。

(2)知道杯子里的水有多重吗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组交流后,教师演示讲解。

四、归纳总结,课后延伸

1.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课后作业。

(1)分别掂一掂自己的学习用品和不同克数的硬币,再比一比,估计各种学习用品的克数。

(2)到超市看一看,哪些物品是用克或千克作单位的。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2:3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