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RoAD
政党筹款制度,实行按照得票的数量对政党
进行补贴的政策,个人向候选人捐款有明确
限额并向社会公开。二是把政务官与事务
官分开,占职位少数的政务官通过选举由党
派轮流充任,占职位多数的政府官员由考试
录用,不受政务官更迭的影响。三是政府信
息公开,在这一点上,瑞典声名卓著。它是
世界上第一个执行政务公开的国家。
早在1766年,瑞典议会就确立了政务
公开的原则。据此原则,任何一位瑞典公
民都有权查阅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的文件
(涉及国家安全的除外);公民还有权查阅
任何公务人员乃至国家元首的财产与纳税
情况。如果有人想知晓某一官员的收入和
纳税信息,可以到国家税务署申请查询;如
果他怀疑某一名官员公款私用或挥霍公共
资金,就可以向有关机关或媒体举报。随
后,就会有检察官跟进调查。
在这样的制度面前,瑞典政府的政务
运作和经济运作都非常透明,被国际社会
称为“透明政府”和“透明经济”。确实,瑞
典建立了严格的招标投标制度,即使是私
人出售财产,比如出售房屋、汽车等,也要
招标。在其他国家,啤酒生产商用销售提
成鼓励商家促销他们的酒,或者出钱请商
家把他们的酒摆放在显著位置,都是很平
常的销售手段,但这些在瑞典都不被允许。
另一方面,政府也充分发挥媒体和民
众的监督作用,营造全民监督的氛围。在
瑞典,反腐败决不仅仅是监察专员、检察官
和法官的事,而是全民关注的事情。报纸、
电视等媒体可以通过新闻报道、转播、调
查、评论等,对政府有关行为操守进行批评
和监督,并进行揭露和曝光。
2006年9月,瑞典新内阁组建才十几
天,就有两大臣由于多年前漏缴电视费等
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得不引咎辞职。这样
严密的监督,就使得大大小小的官员始终
处于众目睽睽的监督之下,必须严格自律,
一言一行都得十分谨慎,这也使得包括权
钱交易在内的腐败行为不可能“失控”。国
家反腐败办公室负责人称,有很多贿赂案
件的败露就源自媒体和民众的监督、曝光
和检举。
“公务员别喝葡萄酒”
瑞典官员中流传着这样—句话:“公务员
可以接受别人送的一杯热啤酒和一个冷三
明治,如果喝上葡萄酒那就危险了。”因为瑞
典《反
很低,规定收受价值超过200瑞典克朗(约
200元人民币)的利l物蒯互『{ 肋腐败。更严
厉的是,外国的公务人员或企业雇员在瑞典
行贿或受贿,瑞典开怯对其同样适用。
同时,监察专员制度就是瑞典人的首
创。1809年,瑞典就设立了议会监察专
员,该职位具有很强的独立性,不仅上司
不能命令或指示,就是首相也无权指挥或
操纵。监察专员由议会选举产生,监察机
构的运作资金直接来自议会拨款,这就从
根本上摆脱了政府的控制,保证了司法独
立。
随着形势的发展,反腐败制度也得到
不断的完善。比如,以前政府官员的消费
如果是因公的,可以直接使用公务信用卡,
但自从前副首相萨林利用信用卡为自己购
置衣物的丑闻曝光后,政府马上就改变了
这一做法。现在,官员即使是因公消费,也
必须自己先垫付,然后拿发票报销,而所有
的发票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让想利用
公务信用卡购买私人物品不再可能。
此外。属于瑞典首创的还有官员财产
申报制度。它是世界上最早实行财产申报
和公开制度的国家。每个公务员在任职之
初,必须详细申报个人财产,包括其担保人
或家庭成员所拥有的投资和利息情况;若
财产在任职后有所变动,应自动填写变动
财产申报清单,并注明变动原因;政府部门
职员必须填报个人财产申报表,申报财产
如果说不清来源,特别是在有关部门调查
时,不能说清合法来源,这部分财产就会被
推定为贪污所得。
社会团体对政府机关及其官员监督也
非常严厉。在瑞典,90%的公务员分别参
加蓝领、白领及高级公务员工会。工会代表
公务员利益,一旦发现政府有不良行政行
为,就会进行公开的批评,甚至组织罢工或
示威游行。
当然,瑞典也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净土,
腐败丑闻还是时有披露,用国际反腐败机构
的话来说,“尤其是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腐
败的危险不会停止在国界线上”。比如。瑞
典国家酒局曾曝出90多名员工接受供货商
贿赂丑闻。然而从总体上看,瑞典的腐败已
经被遏制在了非常低的限度。这确实与瑞
典反腐败制度的健全、完善。监督体系的严
密,以及清廉的文化理念有相当大的关系,
这也是“冰雪反腐”的最大启示。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5:0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0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