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作文
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人们全新体验着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感受。其
实,世界远没有真正的太平,天灾人祸不时威胁着我们的世界。雪灾、地震、
战争、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考验着人们的原本不应脆弱的神经。
怎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呢?想想看,人们确实应该树立忧患意识,
在竞争中谋取生存之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可以理解为“生于不满足,死于满足现状”,也
可以理解为常怀忧患意识,在竞争中才有生存之道;安于现状,或看不到、或
不去看潜在的危机,不测的危险或许会找上门来。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
舟,也能覆舟”。这种忧患意识,不仅在于教育孩子,也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用忧
患意识来治理国家,所以他才能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同样在
唐代,唐玄宗,精明了几十年,厌倦了忧患意识,在奢侈糜烂的生活中,在温
柔乡里,最终迷失了自己,看不到,或根本就不去听、不去看近在家门的危
险,真正“死于安乐”,为安禄山之乱所困,动摇了大唐盛世的根基。
在当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在于,人们应牢固树立执政为
民、廉洁从政、安全生产等意识,绷紧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这根弦。在生产中,
麻痹大意,就会造成安全隐患,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威胁;在行使权力的
过程中,如果沉迷灯红酒绿、迷失阿谀奉承中,则就面临威风扫地、甚至变为
阶下囚。我们看到,煤矿屡屡爆炸,矿主的侥幸心理中能看到忧患意识吗?陈
良宇腐败窝案,在缺失监督的前提下,高官也缺失忧患意识,沦为阶下囚的结
果,真正吻合了“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能够常怀忧患意识,既能远离危机风险,也能在生存中增强
进取的意识,在竞争中积极求得取胜之道。生活在非洲奥兰河两岸的羚羊,东
岸的羚羊比西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快13米。之所以东岸的羚羊强健,是因
为狼群就在附近,天天生活在“竞争气氛”中,危机让东岸的羚羊只有强健和警
觉才能生存,而西岸的羚羊到东岸来活下来的很少。在今天的金融危机带来的
经济危急中,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生活方式相比较就有高下之分了。美
2/3
国老太,寅吃卯粮,临死还上了房贷,但造成了美国经济的崩溃;中国老太,
常怀忧患意识,总要有点“过河钱”,临死买上大房子,但中国的经济健康发
展。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牵强,仔细品味也有道理。
“生于忧患”并非让人“杞人忧天”。时时刻刻小心有石头砸到自己头上,那么
离抑郁症不远了。当你温饱的时候,要想着荒年窘境;当你得意的时候,要小
心摔跟头的尴尬场面。这就够了。古话说,“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经营上
要有备无患,那么人生道路上也应做到有备无患。
作文
二、"《忧患意识》
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一种潜在意识——那就是忧患意识!
什么是忧患意识?那就是在国泰民安时国君仍日理万机的操劳;就是在天
下太平的时候严加防守警戒;就是商人在事业成功时仍不停占领市场的竞争;
就是寻常百姓过日子时省下的一笔存款。换句话说,这就是居安思危。
或许他们的担忧似乎不必要,的确,国君何尝不可松懈一下?商人也该满
意一下自己的业绩了吧?小百姓偶尔“潇洒”一下好像也未尝不可。然而,你知
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也许有一天敌人回来侵,市场也许会被人占去,家庭可
能会因变故而贫穷,这一天不知道是否会来,也不知道是哪天但他们只想到一
点,就不会松懈!这就是忧患意识的根本所在!
你敢底气十足的告诉我你有忧患意识吗?不!倒不是说你要贪图安逸,只
是你现在还没有步入社会,你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你不可能忧患,但这只
是暂时的。
当你面对重复不变的早饭露出厌恶的神色时,你得想想这样的生活能否持
久;当你追求名牌时装时,你应想象一下可能有一天会连普通衣服都没得穿;
当你拿着父母给的钱大手大脚时,你必须想到或许你将来日子过得很难;当你
因为成绩优秀沾沾自喜时,你得想到后面的人随时会赶超你;当你觉得日子很
安逸平静时,你该想到外面的世界竞争有多激烈。当然,这并不是叫你杞人忧
3/3
天,什么事都优,但有一些忧患意识能给你带来压力,让你谨慎点,这未尝不
是件好事。
但愿你以后回答我时,能大声的说:
“我有忧患意识”!!!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4:52: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5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