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清贫》精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能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理解“奢侈、款项、筹集、矜持不苟、积
蓄、齿冷”。
2.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
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品质。
二、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
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
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感受他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
的共产主义信仰。
2.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正确理解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抓住重点词句品读体会,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
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方志敏甘于清贫、
矜持不苟、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用动作、语言、神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并体会人物的高尚
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2】
咏竹
(1935年1月)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2.学生自由朗读,并互相交流对这首诗的了解。
3.教师评议并小结。
(1)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
(2)读着这首诗,彼时彼地的悲壮立刻展现在我们眼前,厚厚的冰雪,
压得竹子喘不过气来。竹子只得低下了倔强的枝头,低得快要触到地面了,
但仍不肯倒下,一直坚持到迷雾消散,红日东升、冰雪融化,竹子重又挺直
了腰杆,傲然挺立。
4.谈话导题:方志敏就像这竹子一样,是一个真正昂首挺立的共产党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贫》(板书课题:清贫)谁先来谈一谈:你认为“清
贫”是什么意思?(生活清寒贫苦。)
5.交流激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清贫》,相信读完文章之后,大家
会对方志敏的“清贫”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简介作者
方志敏(1900—1935),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江西弋阳人。1935
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区被民党军包围,在玉山陇首村被俘。面对严刑和诱
降,正气凛然,坚贞不屈。8月6日在南昌英勇就义。遗著有《可爱的中国》
《狱中纪实》等。
(三)自读感悟。
出示自读要求: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看看通过自学,能读懂什么?有不明白的,做上记号,提出来大家共
同讨论。
自读检查:
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你能不能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字词揭秘。
我会认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
yújìdūmànlíng
周瑜妒忌都督幔子翎毛
zhàiléinànǔchéng
水寨擂鼓呐喊弓弩丞相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学生领读,齐读。
(2)出示认读生字组词。(课件出示)
周瑜妒忌都督幔子
yújìdūmàn
瑜伽顾忌监督帷幔
瑜忌督幔
瑕瑜讳疾忌医督促幔帐
翎毛水寨擂鼓呐喊
língzhàiléinà
花翎山寨擂台唢呐
翎寨擂呐
雀翎村寨自吹自擂擂鼓呐喊
弓弩手丞相
nǔchéng
弩箭
弩丞丞相
剑拔弩张
sàn散开天渐渐亮了,雾还没有散开。
散
sǎn散文这篇散文写得真好。
词语学习
矜持不苟:不苟:不草率。端庄严谨,毫不马虎,态度认真,一丝不苟。
造句:矜持不苟,舍己为公,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威吓:指用武力或威风使对方恐惧或产生自卑感的方法或手段。
造句:王二小面对敌人的威吓,毫不畏惧,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
三、课文精讲。
整体感知
1.本文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方志敏怎样的品质?(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本文继续了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
事。表现了他舍己为公,矜持不苟的美德。
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课文内容。
第一部分(1):方志敏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概叙“清
贫”提契全文。
第二部分(2-9):两个事例,详细记叙方志敏在被捕当天,敌人在他的
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搜出的事。
第三部分(10):赞扬革命者“清贫”的品德。
品析重点段落
课件出示: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
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
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方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
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1)边读边画,品读词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2)读完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提出全文的主旨:清贫是共产党员的美德。
课件出示: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并配
以图片。
(1)“奢侈”是什么意思?(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颇”是
什么意思?(很,相当的。)“颇似奇迹”是什么意思?(非常像是奇迹。)“矜
持”的意思是什么?(拘谨,拘束。)“不苟”是什么意思?(不随便,不苟
且。)你对“矜持不苟”是怎样理解的?(本文指约束自己,恪守清贫,不随
便放弃操守。)
(2)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对比。)
(3)通过对比突出了共产党员是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人。
(4)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从正反两方面谈不同人对清贫有不同看法:有些人认为是奇迹或夸张;
共产党员认为这是美德。
(5)仅仅是方志敏一个人这样吗?
不仅是方志敏一个人这样,甘于清贫,舍己为公是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具
备的美德。每个共产党员都能做到的事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却“颇似奇迹”,
“认为夸张”足以说明当时国民党的军队极力追求个人利益,而共产党员是
真正奉献于革命事业的人。
学习课文第二——八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你从文章的哪些地方感受到了方志敏甘于清贫的高尚
情操?结合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以及手中的资料说说自己的感
受。
(1)边读边画,品读词句,并在旁边作批注。
(2)读完后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研讨一:被捕当天明明是“一个最不幸的日子”,为什么却说成“一桩趣
事”呢?
(1)从“一个最不幸的日子”变成“一桩趣事”你了解到什么?(1.
方志敏是个大官却身无分文,敌方士兵却想借机发财。2.他们动作的愚笨和
心理的变化,在方志敏看来十分可笑。3.一个“趣”字表达了方志敏对敌人
的蔑视和对自己献身事业的自豪。)感受到什么?(方志敏的精神难能可贵,
值得敬仰。)
课件出示:
研讨二:默读课文,圈划出国民党士兵心态变化的三个词语,分析表现
了国民党士兵的什么特点?
(1)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方志敏时是怎样做的?找出有关
的词句。(从“摸、捏”到“威吓”,再到“弓着背重来一次”,最后“又在我
藏躲地方的周围,低头注目搜寻了一番”)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这些动作描
写形象的再现了国民党士兵的贪婪本性,也说明当时的国民党军队从上到下
都以发财为目的。这和方志敏的清贫廉正形成鲜明的对比。)
出示课件:
研讨三:圈划出国民党士兵搜身时用得好的动词,分析为什么?
“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
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是国
民党士兵的动作描写。这样写的目的是体现出了国军士兵的凶残、残暴、贪
婪的特点。)
课件出示:研讨四:三次搜身有什么不同,表现人物什么特点?
(1)小组交流。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第一次搜身
国民党士兵:
心理描写:热望
动作描写:搜、摸、捏、拿着、拉出、盯住、吼
语言描写:凶恶、赶快、威吓
这一系列的描写突出了国民党士兵的贪婪猥琐、凶狠恶毒。和方志敏的
正气凛然、坚贞不屈形成对比,国民党士兵情绪上的变化进一步从侧面印证
了方志敏清贫的人生信念和矜持不苟的革命情操。
用同样的方法分析第二次和第三次搜身时国民党士兵情绪的变化。
课件出示:
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双缝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
放在深山坞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假拿出来
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
(1)“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指哪些?(几套旧的汗褂裤,与几
双缝上底的线袜。)
(2)思考:“唯一”有什么表达作用?(进一步说明方志敏的清贫。讽
刺国民党士兵的贪财,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
课件出示: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
难的地方!
(1)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这句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共产党
员追求清贫的品格的宣言。)(板书:总结全文)
(2)你对这段话是怎样理解的?(这句话指出清贫这一品格的意义在于
它是战胜困难、克敌制胜的关键。恪守清贫、洁白、朴素,才能不沾染贫污
腐化,才能获得人民的敬爱与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这样,事业才
能成功。“清贫”,是不追求物质享受;“洁白”,是心地纯洁,一心为公;“朴
素”,是生活节俭。三个词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揭示共产党员美德的内涵。)
解决问题一:有人说方志敏烈士“清”而不“贫”,你同意吗?请谈谈你
的理解。
我认为方志敏清而不贫,他清是因为常常有几百万元经过他的管理,但
他没有贪污一点一滴;他不贫是因为他虽然不富裕,但他有高尚的品德,品
德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解决问题二:结合全文,说说今天我们要不要保持“清贫”?
今天我们虽然生活富裕了,但是艰苦朴素、一心为国的精神不能丢。因
此,我们仍然需要“清贫”这种精神。
四、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的不仅仅是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而甘于过清贫、朴素的
生活,更体现了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清贫做为自己最大财富的高尚
革命气节。这种革命气节,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需要它,在今天同样需要它。
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一、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C)。
A.筹集(shòu)裤裆彼此惊异
B.矜持(jīn)企望清贪线袜
C.金镯(shī)保藏朴素奢侈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两个士兵在方志敏身上没搜到钱,是因为方志敏今天没有带钱。(×)
2.方志敏一直都是坚持清贫、朴素的生活。(√)
3.“不要瞎忙吧”写出方志敏对敌人的蔑视。(√)
(三)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可爱的中国》。
2.收集并阅读方志敏的其他文章。
教学反思:
《清贫》这课是方志敏于1935年狱中写就,堪称是革命的正气歌。
文章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叙述了自己被捕后国民党士兵搜身的情景,表现了
共产党人坚定的革命信念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的高尚革命情操。
教学中通过对文本的勾画、默读、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
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品析重点词句,从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此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体会以方志敏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
崇高精神。
本文对于人物的刻画很有特色,尤其是语言、动作的描写,体现了人物
的个性心理,反映出人物的品质。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读中进行交流,
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当我课后冷静下来再回顾我教学的一些细节
时,我发现,这节课如果能在以下几方面有所加强会使这节课更加精彩:
第一,朗读训练不够,虽然课堂中有关于通过朗读来品味文本,但是学
生对文本的朗读不够到位,有些句子学生能够感受到兵士的凶狠、恶毒、贪
婪,但就是读不出来。这与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朗读训练不够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教师的讲解过多,有着“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阅读”的嫌疑,《语文课
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是要充分把握教材,掌握学情,让我们的
课堂书声琅琅,以学生多种形式的的朗读代替教师的讲解。
最新2021春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教材于2020年春期正式使用。全册教材共有
课文23篇,其中精读课文16篇,略读课文7篇。共设计为八个专题,依次
为:童年往事、古典名著之旅、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家国情怀、描
写人物、思维的火花、异域风情、幽默和风趣。这些课文从精读到略读,按
两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18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
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
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词语表统一安排在全册书的
末尾,以每课一组的形式呈现。生字表1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生字表2
是要求会写的字,180个,以供复习、检测之用。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册是在前九册教材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有一定的继承
性,体现整套教材的延续性,同时又有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专题组元的角度更加灵活多样。
2、加强整合的编写目的更加明确。
3、课文既保留传统的优秀篇目,又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新课文。
4、强化导学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5、增加了古诗文和传统文化相应的文章选录,也增加了语文要素培养的
文章选录,加强对学生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育。
6、拓展学习资源,加强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200个,能
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180个左右的词语,一部分
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要求正确、端正、整洁。毛笔字临帖,要求坐的姿
势、握笔姿势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领会句子中
含着的意思。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了解课文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能用
归并段落大意和回答几个问题再连起来的方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能按要
求预习课文,初步养成预习的习惯。
4、能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周围的事物,初步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学会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学习写观后感,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
法,尝试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能根据情境编故事,注意情节的转折。学
会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学会通过漫画鉴赏,表达自己的真实看法。在
写作的过程中,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听程度合适的讲话和广播,能抓住主要内容。能辨别别人说话中内容
和语句上的正误。能抓住主要内容复述一件事。讨论问题时能大胆发表意见,
讲清自己的意思,说话有礼貌。
6、初步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热
爱祖国,立志报效祖国;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憎恨剥削制度,继
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初步培养热爱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能感受语
言的幽默风趣。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提倡先学后教的理念。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
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
扩大训练面,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
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
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根据课文的特点,
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六、教学要求: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习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习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继续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
的习惯。
(7)培养坚持写日记和爱护图书的习惯。
(8)培养读书做笔记和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9)培养自主修改习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
(10)培养不懂就问和勤于搜集资料的习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能够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80个。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2)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
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
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
大方,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
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并注意默
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
的大意。
(5)继续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文,提
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习习惯。
(6)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习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习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
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学习使用常用的
修改符号。
七、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时间
第1周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
6
3、1--3、5
第2周第1课—第2课
6
3、8--3、12
第3周第3课—第4课口语交际·习作
6
3、15--3、19
第4周语文园地第5课
5
3、22--3、26
第5周第6课—第8课口语交际
5
3、29--4、2
第6周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
6
4、5--4、9(清明节)
第7周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5
4、12--4、16
第8周第9课--第11课
6
4、19--4、23
第9周第12课习作·语文园地
5
4、26--4、30
第10周第13课--第14课习作例文
5
5、3--5、7(五一)
第11周习作第15课
3
5、10--5、14
第12周第16课--第17课习作
5
5、17--5、21
第13周语文园地第18课
5
5、24--5、28
第14周第19课--第20课口语交际
4
5、31--6、4
第15周习作·语文园地
5
6、7--6、11
第16周第21课--第23课
6
6、14--6、18(端午节)
第17周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4
6、21--6、25
第18周综合复习
6
6、28--7、2
第19周期末检测
4
7、3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4:24: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48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