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年龄有几画

更新时间:2022-11-12 12:15:52 阅读: 评论:0

高三数学成绩突然下降很大-鸵鸟英文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李晨浩)

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在教育中要“把孩子看成孩子”,“在他们心灵还没有具备种

种能力以前,不应当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因为它还处在蒙昧的状态时,你给它一个火炬,

它也是看不见的。”我们在辅导孩子绘画中,必须按照儿童绘画的发展阶段进行。如果指导

不得法,违背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用儿童暂时无法理解的知识和难以掌握的技能生硬灌注,

强制训练,接受不了便横加斥责,那样会造成儿童对绘画产生厌恶和反感,阻碍他兴趣爱好

的发展与提高。

2.命名期(2、3岁)

这时期,孩子一边画,一边呀呀说着什么。但他画的是什么,人们根本看不出。他说这

是“苹果”、那是“妈妈”等等,是孩子自己对涂画的注解,自己很欣赏。把自己的动作和

想象结合起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他还不能抓住物体的整个形状的特征,只是把自己看到

的一部分象征性地去命名。人们如不细心观察、询问,就很难理解。当孩子一说这是什么时,

大人们也许会捧腹大笑。这就加深了对儿童心理活动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儿童不是想什么画

什么,而是画什么想什么。

3.罗列期(3、4岁)

在涂鸦阶段,儿童只要能把画的东西和想的东西逐渐联系起来,画得稍微有些形状,就

感到很大满足。把表示脑袋的圆圈和表示手脚的长线拼凑起来,就感到这是一个活人,大圈

套小圈就是一个猫,这只能说是一个一个物的罗列,相互没有联系。这里画个太阳,旁边画

个猫,又可能画个车,或画个小虫子。因为这时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不能把事物组织起来的状

态,应该根据孩子兴趣,引导他注意把画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有助于孩子想象力的发挥。例

如:孩子画个小鸭,可以问他小鸭和谁玩呀?在哪玩呢?在水里游泳呀。水里有什么呢?水

里有小鱼,有荷花。天上有什么呀?有云、有蜻蜓……。这样依据孩子的有限经验,启发他

联想,就会使画面越来越丰富。孩子一个时期反复画一样东西,从不像到有点像,这是认识

的深化过程。

4.图式期(4、5岁)

随着儿童知识、经验的增长,手运动机能的发展和形象积累的增加,他们开始表现

自己所想的内容。从开始单纯的物的表现发展到事情的表现,他们主观地体会和观察自己周

围的世界。他们常用形态符号来表示同一事物。其中夸张了主要部分,忽视或干脆省去了不

重要部分。表现动作时,就主观地移动要做动作的那个部分。如为了把刀举过头,就主观地

伸展移动胳膊。

这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还不能正确地掌握上下、前后、左右和

空间,对比例的估计能力更晚。让孩子在纸上表现一定深度的画是有困难的,因此画面上就

会出现一种没有远近、没有前后、没有大小的任意排列的平面图,而且他们把一切东西都放

在一条表示地平线的基础上,他们画画怕遮掩、重叠,就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东西也统统排

列在画面上。屋里的陈设在室外根本看不见,也要透过墙壁画出来,并认为不这样反而是错

误的。这种求全、求实的表现法,正是儿童心理的正常反映。这些都说明孩子画的还不是他

看见的东西,是他想当然的东西。这时让他画写生画,他看一眼对象就凭自己的印象去画了。

因为儿童观察事物的方法和成人不同,他们还缺乏理性地分析和比较能力,只能凭感觉印象

画画,对印象深的部分他容易夸大。这正是儿童画的“黄金时期”。孩子的天真气应注意保

护,让它充分表现出来。

5.想象期(6~9岁)

随着孩子生活面的扩大,认识和理解力比幼儿时有所发展,画画中能逐步掌握物的

基本形状,画面也比以前丰富。这时,他们注意表现出对象的特征、动态和生活环境,能根

据自己的感受画出熟悉的人物和生活,由于常常以想象代替观察,孩子画画的内容广泛多了,

海阔天空,任意幻想。他们望见星星和月亮象盏灯,就想到月亮上去读书;看见星星爱眨眼,

就想和星星打电话。我们成年人虽然见识多,但受写实的局限,反而使想象力受到了抑制。

当然,这一阶段孩子的画,大多还是平面造型。由于认识能力的局限。他们还不理解,也不

能表达出空间和透视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和比例关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

们的画会向写实发展,会关心透视和比例,而画面的儿童情趣就越来越少了。

这一时期,有些家长往往急于求成,让孩子追求成人化的东西,单纯临摹画家的笔

法和现成的画面,以孩子临摹得像为标准,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当然临摹是学习绘画技法

的一种方法,让孩子单纯临摹可能很快见效,锻炼了眼看和手画的协调机能,但都没有动脑

子。因为他照抄的是现成画面,那是画家经过观察、概括、提炼等艺术加工后产生的形象,

是人家的创造,不是孩子自己的东西。就像抄书和写作文是不同的两回事,抄书不能代替作

文,作文需要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画画也是一样,单纯临摹只会妨碍他的记忆和想象的发挥,

也就影响了他创造力的发展。什么时候着重学习绘画技法合适呢?约到9岁以后

6.写实期(9~12岁)

孩子进入了少年,心理上逐渐失去了儿童的天真。他们对过去画的东西已经不满足

了,他们看着也觉得不顺眼了,要求画得更“像”了。不只形状、颜色上要求真实,而且初

步有了立体、空间的感觉(视知觉有了一定深度)。他们逐步追求怎样在平面上,通过合理

的空间透视关系,去描写接近于视觉真实的形象。这些还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要学会分析

的方法去认识周围世界,学会概括表现对象的基本特征,大致要到11岁以后。

这时期了解一些绘画知识,初步学习一些绘画技法,会巩固孩子对绘画的兴趣。绘

画基本功练习(写生、素描)比较直观,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容易见效果。他们能看

到成绩,就愿意把精力转移到单纯基本功练习——画写生中去了。而他们那既缺乏天真稚气

又不成熟的创作画,不大讨人喜欢,所以往往不被承认,他们的积极性也就容易受到挫伤,

创作的欲望便逐渐淡漠了。这是10岁以后感到创作难的心理变化。

以上是根据儿童心理变化说明儿童绘画的几个发展阶段。年岁只是一个大概界线,

有的孩子很可能处在提前状态,有的也可能在这方面显露得慢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和孩子

所处的环境有关,“人是环境之子”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出生后主要是处在家庭环境中,家庭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刺激着孩子的感

官。他所接触的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智能发展。环境的刺激越丰富,儿童自由活动体验也越

丰富,他的感应能力愈强。当然这一切又都不是人为地短时间强制教育的结果,必须依据孩

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点点滴滴,耳濡目染,完全是一个潜移默化地熏陶过程。

儿童绘画发展阶段是一个参考“数据”,不应机械地硬套在孩子身上。5、6岁孩子

画石膏写生是不实际的;反之,孩子具有了一定写实绘画能力,再让他画稚趣的形象也是困

难的,那就让他继续向前走吧。

我们珍视儿童画的特点,让孩子以纯真的感情去表现他们的生活,任何用尺子衡量

儿童画,超越儿童自然发展阶段的作法都是不妥当的。但是,我们也要随着儿童心理发展不

断培养他们各个感官的功能。在辅导方法、内容、程度上,都应适应这个阶段儿童的智力发

展状况,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认识水平。孩子会一天天长大,儿童绘画特点会逐渐消失,

慢慢向成人绘画过渡发展。

阶段一:涂鸦,2—4岁

1、自由的、随意的

2、受控的、重复的、纵向的、圆的

3、无命名的涂鸦

4、色彩很多但却与对象无关

5、过程比结果重要

阶段二:画符号,4—8岁

1、头足:由线条构成的封闭图形、放射状外形。

2、身体常用几何图形构成。

3、绘画大部分靠记忆而不是靠直接观察。

4、显示出有意义的情感和身体上的观念,夸张和省略一些身体部位,注重重要部分的

细节。

5、很少或者没有重叠。

6、在图片空间内任意布置。

7、出现简单的基线。

8、背离现实。

弯曲的、多重的、平面的和立面的混合,透视重叠。

阶段三:写实,8—12岁

1、更注意身体比例、人物的动作和服装的细节。

2、更近距离观察环境,绘画基线=逐渐消失,出现地平线。影子和阴影也可能出现。

3、通过缩小尺寸和重叠来显示图像深度。

4、使用真实的色彩。

5、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更高。

-------------------------------------

------

许多妈妈来了都会问:“老师,我们在家里怎么辅导孩子画画?”今天又仔细读了这本

书《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发现其中许多要点是值得家长参考的。与大家分享:

两岁儿童绘画要点:不要给孩子很多种颜色,只需一种颜色。除了粗的马克笔外,

还要给孩子细的签字笔、圆珠笔、铅笔(2B-4B)、蜡笔(不要粉蜡笔)。纸张也要既有

小的也有大的。最好还是让孩子回到画连续的圆圈的时期。妈妈一边和孩子说“圆圈和

你一起做游戏呢”,一边画着和两岁孩子相符的圆或连续圆圈给孩子看。

三岁儿童绘画要点:仍然不能教孩子画具体形象,不要让孩子画人脸、车、人物之

类的东西,要听孩子讲用很多的圆圈和线条画出来的画的内容。如果给孩子用墨水笔,

请给孩子准备类似报纸或草稿纸等吸水性好的大张的纸。如果使用马克笔、签字笔、铅

笔、圆珠笔就请给孩子准备绘画本或记录本。请记住我的心得:用色的指导从无色开始。

妈妈要让孩子像三岁的孩子那样画圆圈。画的时候,把大的圆圈和小的圆圈区分开画,

同时和孩子聊聊画画的感受,用画圆圈来代表事物。

四岁儿童绘画要点:终于可以画出形象了,开始了凭印象画画的时期,绘画作品中

除了有头足人像,还出现了头体二足人像。绘画作品像商品目录一样,各种事物无秩序

排列。欣赏孩子的绘画作品时,不要仅仅看孩子画了些什么形象,更要认真听听孩子的

讲述。在绘画用具方面,给孩子一种颜色就好。如果孩子想用多一点颜色,最多给他6

种颜色。除了细的签字笔之外,还要给孩子准备马克笔、蜡笔、圆珠笔、铅笔等。蜡笔

要选择蜡质较多较硬的那一种。在这个年龄段,形象绘画本身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孩

子有可能总是画同一类型、图案的画。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应该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让孩子广交朋友、尽情玩耍。这样的话,孩子绘画的内容也会变得丰富起来。另外,家

长要多听听孩子对绘画内容的讲述。

五岁儿童绘画要点:并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按照自己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而是把感

兴趣的事情按照自己的认识画出来。开始给事物建立秩序,并开始出现“基地线”。能

够把听到的事情在头脑里形成印象并画成画,请家长不要说孩子画的形象奇怪、可笑。

仔细倾听孩子画中所表现的各种关系。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享受分区涂色的乐趣。给孩

子准备12色的蜡笔或绘画材料。但是,如果孩子喜欢用单色,也是可以的。和油画棒

相比,还是给孩子用蜡质较多、质地较硬的蜡笔好。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无论如何,

早晚都会开始画形象了。所以,画形象本身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孩子有可能总是画

同样题材、内容、形式的画。请家长仔细倾听孩子们讲述他们绘画中的故事,还要尽量

丰富孩子的生活体验。

六岁儿童绘画要点:坚决地使用利用基地线建立事物秩序的方式,开始能够做图案

游戏,把事物做抽象化表达。绝对不要用画得好、画得不好来评价孩子的画。重视和孩

子之间的谈话,多问孩子画里画的是谁、在哪里、在干什么等。不要让孩子总看电视。

把有趣的生活经历作为绘画的主题让孩子画出来。读绘本给孩子听,讲民间传说或自己

记忆中的故事给孩子听,时常让孩子把故事画出来。

七岁八岁儿童绘画要点:基地线转变为水平线或地平线。开始分别从正面、侧面、

背面三个角度画人物肖像。孩子的话逐渐变得让成人一看就能理解,成人要去体会孩子

的心情,仔细欣赏孩子的作品。

九岁儿童绘画要点:开始追求画出眼睛看到的真实景象。当孩子对画画很着迷的时

候。成人不要过于计较他的写实能力。对孩子横加干涉是没用的,不如和孩子一起动手

吧。可以借家庭旅行的机会来一次亲子写生,或是和孩子一起做贺年卡片,和孩子共同

体验亲子活动的乐趣。

六岁到九岁这个时期的孩子可以使用任何绘画工具。彩色铅笔也可以给孩子准备整

套的12种颜色。除此之外,还可以给孩子用水彩和其他颜料。孩子们也会非常喜欢有

挑战的版画游戏。如果孩子总是画电视里的人物角色,或只喜欢临摹,家长就应该跟孩

子讲讲生活中的事或传说故事,帮助孩子去发掘绘画主题。

罗恩菲尔德(V,Lowenfeld)是美国美术教育家,其代表作是1962年出版的《创造性与

心理成长》(creativeAndMentalGrouch)。他认为儿童美术发展经历以下阶段。

1、涂鸦期(2—4岁)是基于肌肉运动的最早的图画,随后成为心理活动的表征;在这个

阶段,儿童的绘画要经历一个从乱线涂鸦、有控制涂鸦到命名涂鸦的过程。乱线涂鸦是

一种无控制的涂抹,各种各样的涂鸦包括无序乱涂、纵向乱涂和画圈;儿童在涂抹的过

程中获得动觉经验;有控制的涂鸦表现为重复性画线或涂抹;命名涂鸦则是将涂鸦所获

的图形与某个事物联系起来,并用该事物的名称来给自己的涂鸦之作命名。

2、前图式期(4—7岁)。此阶段,儿童观察事物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并开始对

事物进行象征性描绘,例如用圆圈代表人的头。儿童所画的图形没有表现出远近、立体

感,而且将自己看不到却知道的东西也画出来。

3、图式期(7-9岁)。儿童在这一阶段的绘画表现为用几何线条的图式来表现视觉对象,

图画的内容受个人经验和兴趣的影响。儿童所画图画有以下特点:突出自己认为重要的

部位;符号和图式的运用经常发生变动;表现出空间感。

4、写实萌芽阶段(9—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开始脱离图式,转向对事物进行写实。

图画中具有一定的空间感,表现出一定的透视关系,出现重叠形式,开始运用色彩来进

行表现。

5、拟写实阶段(11、12-14、1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从自发的活动过渡到理性的活

动。儿童在绘画时,力图逼真地表现事物,但并不十分逼真和完整。图画中出现明暗透

视,且能根据远近和心境来运用色彩。这个阶段儿童开始审视成人或者艺术家的美术作

品,并且临摹一些艺术晶,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中,已经包括对艺术风格的感受。

6、青少年艺术阶段(15—17岁)。这一阶段儿童对艺术审美的敏感性和批判性都有所增

强,多数学生丧失了对美术的兴趣,少数人能摆脱这一困境,向艺术性绘画发展。

在每个阶段的创作中,儿童会自发地表现出感情、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

感、创造性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的特征,美术教育应该按照其发展的阶段及年龄特征,

为他们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引起并维持儿童创作的动机,让他们自由自在地进行自我

表现。在儿童美术的评价方面,罗恩菲尔德把儿童的感情、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

会性、美感、创造7个方面的发展作为主观评价标准;把发展阶段、技巧和作品的组织

3个方面作为客观评价标准。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2: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4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年龄有几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