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字义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修养的人。
2、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
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3、青于蓝:比蓼蓝(更)深。
4、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5、輮:通“火柔”,用火熨木使弯曲。
6、规:测圆的工具。
7、虽有槁暴:即使又。有,通“又”。槁,枯。暴,晒。槁暴,枯干。
8、挺:直。9、受绳:经墨线量过。
10、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1、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2、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验,检查。省,省察。乎,介词,于。
13、须臾:片刻。
14、跂:提起脚后跟。15、博见:见得广。
16、见者远:意思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
17、疾: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18、假:借助,利用。
19、舆:车。
20、利足:脚步快。
21、致:达到。
22、水:指游水。名词。用如动词。
23、绝:横渡。
24、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
25、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6、兴:兴,起。
27、渊:深水。
28、蛟:一种龙。
29、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
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
30、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1、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2、骐骥:骏马。
33、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架,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
程叫“一驾”。
34、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的走。舍,停。
35、锲:刻。
36、镂:雕刻。
37、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38、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
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
39、鳌:蟹钳。
41、躁:浮躁,不专心。
.
’.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木材笔直,符合用以取直的墨线,把它烤弯煨成车轮,木材的弯度(就)符合圆规了,即使
又晒,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能取直,
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
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天发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
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
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
里,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
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儿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
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会达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
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
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键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
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只脚(实际上有八只脚)和两只钳夹,(但
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荀子与《荀子》】
荀子(约公元前298—公元前238),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时人尊为荀
卿,越国(今山西省安泽县)人。荀况是孔、孟之后的一位儒家大师,也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
最大的代表人物。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
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
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
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
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
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
的许多提法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反映当时人民的要求,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
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
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
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
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
’.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
发展。荀子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物皆可改变。能“知明而行无过
矣”。
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
定胜天的思想。
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天下既法制有兼用“礼”治。
【荀子散文的特色】
《荀子》一书,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荀况学问博通,对过去学者多有批评,长于论辩,
故其文多长篇大论,必发挥尽致,畅所欲言而后已。荀子的散文说理透辟荀子的散文说理透
彻,结构谨严,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如《劝学篇》
比喻层出不穷,前半篇几乎全用譬喻重叠构成,辞采缤纷,对后世影响对后世影响很深远。
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荀子》,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
学术论辩等方面。
【关于《劝学》】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课文节
选了四段,着重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的态度。劝,是劝勉、鼓励的意义。
【课文内容】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①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并加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
学习的重要性,接着具体论述其重要性,即学习可以提高、改变素质,使人智慧明达、言行
无过。这一部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5个比喻。
②第二部分(第三段):论证学习的重要作用。阐述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学习可使人增长才
干的本领,可以改变人的品性。
这一部分也运用了比喻论述的方法,共用了"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等5个比喻。
③第三部分(第四段):论述学习应持的态度。阐述学习应持的态度是:逐渐积累、坚持不
懈、专一不躁。这一部分仍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共用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等10个
比喻。
【补充材料】:
【作文万花筒】
古代的“劝学诗”
.
’.
1.劝其立志的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诗中强调立志、自强,对我们今天的青少年仍有启迪和借鉴意义。
2.勉励刻苦勤学的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劝
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代刘过《书院》)
是说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3.劝勉惜时的
“青春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
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古乐府”诗《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4.劝其讲究学习方法的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强调读书切戒慌
忙,贵“涵泳”。(宋代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韩愈《劝学诗》)
5.体会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
书有感》)
提出治学的四个重要方面:多读、深思、虚心、躬行。
【相关链接】
(一)时代背景资料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
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
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
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统治阶级辩护的思想,而荀子却认为:人力能征服
自然,应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他的门人韩非、李斯成为战国末期的法家重要代表人物。
(二)解题
《劝学》中的“劝”起统领全篇的作用。“劝”是“劝勉”的意思。繁体字“劝”是形声字,凡是用“力”
作形旁的字,多数有“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现代汉语中,“劝”
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
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挥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主旨与特色
《劝学》主旨:本篇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
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显然,荀子所主张的学习内容和目的是其儒家思想的重要
组成部分,他所说的君子和小人等等差别带有明显的偏见。但他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
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后人借
鉴,具有普遍意义。特色:1、本文篇幅虽长,但层次井然。全文说理深入,结构严谨,代
表了先秦论说文成熟阶段的水平。2、文章在语言运用上,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
匀称而又错落有致。读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节奏美。3、在论说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
喻来说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10:32: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387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