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索历程
文章摘要:原子的结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曾经也有许多科学家
提出过各式各样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是漫长
的,也是无止境的。…
原子的结构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曾经也有许多科学家提出过许多
原子结构假设模型。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人类对原子的认识经历漫长的,也是无止境
的。
早期的模型就是道尔顿所假设的原子模型,他提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它们是坚实的、不可再分的实
心球。
英国的物理学家汤姆生也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中和了正电荷,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英国籍新西兰的物理学家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进一步的原子模型,他提出的观点是: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
荷的核,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丹麦的物理学家玻尔与1913年又提出来了一种关于原子的模型,由于他在物理学界的影响力,这一模型也是比较
被大家认可的,玻尔的观点是: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在现代科技仪器的帮助下,人们已经可以模拟出最相近的原子结构模型,现在普遍认为电子云模型是最真实的原子
模型描绘,电子云结构认为:原子的和占据了原子的主演重量,并且在它的周围电子时时刻刻在围绕着核心做着无
规则的运动。
电子云结构
现在,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
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9:52: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37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