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抗日战争什么时候开始

更新时间:2022-12-03 09:11:01 阅读: 评论:0

初三是关键的一年-勐泐怎么读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长方体的认识)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的爆发和历史意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

建立的经过。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服及其对

抗战的危害。南京大屠杀的经过及被日军杀害的人数。

思想认识:卢沟桥事变是日帝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旗帜下,发起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比较

努力地进行了对日作战,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粉碎了日本的狂妄计

划,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使中国丢掉了华北、

华中的大片领土;从南京大屠杀,认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残暴。

培养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初期的功与过,

从而提高辩证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南京大屠杀。

难点:关于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功与过的评价。

[教具设计]:电影资料

[时安排]:一时

[讲授过程]:

[引入新]:

同学们,在上新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上

节我们学习的是第一的第五节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涨,在这一节里,

我们主要学习了四个问题,首先是华北事变,它标志着中日矛盾开始

转化为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其次是瓦窑堡会议,标志着中共确立了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再次是一二•九运动,它标志着抗

日救亡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高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西

安事变,好请大家会议以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哪些重要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使得国共两党停止了长达十年的内战,联合抗

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同时也挫败了日本企图利用中国爆

发内战进一步分裂中国的企图,迫使它加速了侵华的进程。)今天,

我们就一起共同学习第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请大家把本打开翻

到第30页。我们共同学习第二的第一节,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

合抗日。

[讲授新]:

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是以七七事变为标志的,让

我们首先学习第一个问题: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本采用惯用的伎俩,借口一个士兵失踪,

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称和

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爆

发。(引言第三段第一句话)这里请大家注意两个词,一个是“全面”,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的历次日

本侵华都是对中国某个地区的侵略,如“九•一八事变”是对中

国东北的侵略,而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不仅在华北地区进攻中国,

而且也在华东地区从上海,在华南地区从广州全面侵略中国,所以“七

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第二个词是”正式”,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以前历次的抗日救亡运

动都只有中华民族的部分阶层参加,而西安事变以后,国共联合抗日

第二次合作的局面已然初步形成,七七事变以后,中华民族包括国共

两党在内的各阶层都参加了抗日战争,所以说是正式爆发。这是本节

的第一个重点。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共产党即发表抗日通电,号召全国人民团

结起,国共两党亲密合作,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把日本侵

略者驱逐出中国。

后,日本大举入侵北平,天津,在当地的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但因

为寡不敌众,平津陷落,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第一三二师师长赵

登禹壮烈殉国。

2、“八•一三事变”:为了迫使国民政府投降,日本又于8月

13日进攻上海,挑起了“八•一三事变”。

3、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在国难

当头之际,国共两党捐弃前嫌,通力合作终于实现了第二次合作,使

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起。下面请大家先回忆一下,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是怎样初步形成的?

“九一八”事变,民族矛盾激化。

“八一宣言”:从抗日反蒋到逼蒋抗日

“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瓦窑堡会议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民族危亡的关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正式建立的?

七七事变后中共的抗日宣言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党的自卫声明

国共两党的协议-----八路军、新四军

《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请思考两次国共合作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

第一次合作

第二次合作

不同点

时间标志

开始

1924年国民党”一大”

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结束

1927年“七一五”政变

1946年初重庆版《新华日报》被封

目的

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抗击日本侵略者

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点

党内合作,以新三民主义作为合作的政治基础

党外合作,存在两个政权,国共两党各有自己的军队。

共产党的态度

软弱妥协

坚决抗击国民党的数次反共阴谋

相同点

都因共产党大力倡导而形成

都因国民党背叛合作而破裂

二、正面战场的抗战:

1、四大会战: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国民政府积极准备抗日,在正面

战场先后组织了四次大规模的会战:凇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和武汉会战。

(1)、凇沪会战:“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本企图在10天内

“为制中国为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为最重要”,在上海发动了大规

模的军事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其中姚子青营长领导的宝战役和

谢晋元团长领导的四行仓库战役是凇沪会战中最可歌可泣的战役。凇

沪会战进行了三个月,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会战结束,日本

动用了陆海空军二十余万,伤亡六万余人,才占领了上海,粉碎了日

本帝国主义在三个月内打垮中国的迷梦。

(2)、太原会战:1937年9月13日,太原会战爆发,其中包括平型

关战役、忻口战役等组成,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型,八路军一一五师

在林彪领导下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许多武器

物资,是抗战以首次大捷。此后,日军向忻口、太原进犯。忻口是晋

西北通向太原的门户,是保卫太原的最后一道防线,忻口阻击战打得

异常艰苦,日军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攻克了忻口,忻口战役中,八路

军配合了国民党军队,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就是明证。11月8日,

太原陷落,历时近两个月的太原会战结束。太原失守后,华北战场的

正规战争基本结束。

(3)、徐州会战:从1937年12月到1938年月,是抗战以历时时间

最长的会战。双方都投入了五十多万兵力,特别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

令长官李宗仁将军指挥领导的台儿庄大捷,歼灭日寇一万余人,是抗

战以取得的最大胜利。台儿庄大捷使得日军无法打通津浦铁路,极大

地激励着全国军民坚持持久抗战。

(4)、武汉会战:从1938年8月到10月,结果华中重镇武汉被日军

攻陷,但武汉会战却暴露了日军因战线拉长而带的隐患,牵制了日军

主力。

2、南京大屠杀:日军攻陷上海后,沿沪宁线西犯,威逼首都南京,

蒋介石命令唐生智守卫南京,自己西撤,唐生智将军进行了顽强抵抗,

12月13日,日军从中华门攻入南京,南京陷落。日军进行了惨绝人

寰的大屠杀,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星期之久,三时多万无辜平民及放下

武器的士兵惨遭杀戮,同时,日军在南京城抢劫、Q###、放火,使

六朝古都南京沦为名副其实的人间地狱。南京大屠杀是铁的事实,不

容改变,但近年日本少数极右翼份子却极力鼓吹侵略,美化战争,甚

至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是每一

个有正义,有良知的中国人所不能容忍的。

3、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连续失利的原因: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在抗战初期,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进行了积极的顽强

抵抗,但结果却是丧师失地,请思考,为什么国民党在正面战场连遭

败绩。(片面抗战路线,害怕发动群众,日军强大,敌众我寡,国民

党军队腐败无能。)

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在国民党进行正面抗战的同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也深入敌

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

成抗日的前线。下面我们就讲第三个问题: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1、洛川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制定

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即全面抗战

路线。

请思考:共产党与国民党推行的抗战路线有何不同?在具体实施中又

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后果?两条路线的根本区别何在?造成这一区别

的原因何在?

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结果:⑴丢师----四大会战的失败

⑵失地----丢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

路线: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的洛川会议

结果:⑴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平型关大捷

⑵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冀鲁豫

新四军:苏南、皖东

根本区别:是否依靠和发动群众

根本原因: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根据地

主要领导人

开辟部队

晋察冀

聂荣臻

一一五师一部

晋绥

贺龙、关向应

一二○师

晋冀豫、冀鲁豫

刘伯承、邓小平

一二九师

苏南抗日根据地

陈毅

江南的新四军

皖东抗日根据地

张云逸

江北的新四军

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

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四大会战相继失败后,抗战渐渐进入相持阶

段,为了从理论上阐明抗日战争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解答如

何进行持久战及如何才能取得最后胜利等问题,批驳各种错误思想,

毛泽东于1938年、6月间发表了重要的《论持久战》的重要讲演。

1、背景:批驳“速胜论”、“亡国论”,抗战前后,国民党内的亲日派

分子散步“亡国论”,认为抗战必亡。亲英美派则鼓吹“速胜论”,特别

是台儿庄大捷后,他们鼓吹徐州会战是“准决战”。认为有了英美的支

持,抗日战争能够很快取得胜利。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发表了著名

的《论持久战》。

2、内容:毛泽东分析了中日战争的特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

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

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因为敌强我弱,所以抗日战争不会

迅速胜利,从而驳斥了“速胜论”,因为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

寡助我多助,所以日本无力支持长期战争。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人民。由此毛泽东得出,由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

必须走实行人民战争路线,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兵民乃胜利之本”

3、意义:《论持久战》是解决抗日战争问题的光辉著作,丰富和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指明了争取胜利的正确方向和具体道路,

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思考题:怎样评价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作用?

答案要点:

(1)、抗战爆发后存在两个战场: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共产党领

导的敌后战场。两个战场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承担抗击日本侵

略的作用。

(2)、在抗战初期即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发动了四

次大规模的会战,抵御了主要日军,使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

划彻底破产。

(3)、由于国民党实行的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的片面抗战路线,

抗战初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几次会战都失败了,连首都南京也

沦陷敌手。

(4)、总而言之,正面战场在抗战初期却仍是主要战场,发挥着主要

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9:1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35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面对英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