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
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
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
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君子之道1.1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注释】
子:《论语》中“子曰”的“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孔子的敬称。
时:时时,经常。
习:演习,复习。
说:同“悦”,高兴。
愠(yùn):恼怒,怨恨。
【大意】
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
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
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
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
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
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
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
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
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
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
2
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
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
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
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
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
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
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
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
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君子之道1.4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
【注释】
曾子:孔子的学生。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他的弟子也称曾参为“子”。
三:约数,表示多次。
省(xǐnɡ):反省。
信:诚实。
传(chuán):动词用作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温习,实习。
【大意】
3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了呢?与朋友交往
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评析】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
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
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
了“反省内求”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
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
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
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
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忠”和“信”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尽”字,办事
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尽己之谓忠”。“为人谋而不忠
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
尽力帮助。因此,“忠”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
汉代以后逐渐将“忠”字演化为“忠君”,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
区别。“信”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
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
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君子之道1.6
【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
学文。”
【注释】
弟子:一种意思是年纪幼小的人,另一种意思是学生。这里是第一种意思。
4
弟:同“悌”,敬重兄长。
谨:谨慎寡言。
汎:同“泛”。
仁:有仁德的人。
【大意】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离开自己家便敬重兄长,谨慎寡言,说
话诚实守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
学习文献。”
【评析】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
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
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
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
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
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
面人才。
君子之道1.7
【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
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子夏:孔子的学生,姓卜(bǔ),名商。
易:交换,改变,也有轻视、简慢的意思。
致:奉献。
5
【大意】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奉献
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要说他
已经学习过了。”
【评析】
上一章有“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
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
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
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
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
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君子之道1.8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释】
君子:这里指的是士、大夫国君等上层人物。
固:巩固。
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一句的解释古人多有不同。
无,同“毋”,不要。
惮(dàn):害怕。
【大意】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的知识也不巩固。要以忠、信
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别怕改正。”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
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
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
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
6
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
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
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君子之道1.9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终:父母的死亡。
追远:追念祖先。
【大意】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死亡,追念祖先,就会使百姓道德归于纯厚了。”
【评析】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
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
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
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
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孝”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
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
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
《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
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
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君子之道1.14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7
好学也已。”
【注释】
君子:这里指的是有德行的人。
就:靠近,接近。
正:动词,匡正,端正。
【大意】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舒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
话谨慎小心,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来匡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
了。”
【评析】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
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
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
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
的。
为政第二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谋求
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
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君子之道2.6
【原文】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释】
孟武伯:姓仲孙,名彘(zhì),即前面提到的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其:指父母,该句可解释为担忧他们的疾病。一说,其,指儿女,父母担忧
儿女的疾病;另一说,疾,子女品行上的毛病,父母担心子女品行不好。这
8
里取第一种说法。
【大意】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于父母,尤其要担忧他们的疾病。”
【评析】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
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
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
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
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
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君子之道2.13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注释】
君子:古代君子指的是有学问、有德行或者地位、官职高的人。
【大意】
子贡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对于自己要说的话,要先做到,再讲出
来。”
【评析】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
以取信于人。
君子之道2.22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注释】
信:守信用。
9
輗(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拉的车。
軏(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小车指的是马拉的车。没有
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何以:即“以何”,靠什么。
【大意】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那怎么能行呢?如同大车没有
安横木的,小车没有安横木的,靠什么走呢?”
【评析】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
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
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君子之道2.24
【原文】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死去的祖先。
祭:是吉祭。凶祭叫奠。祭鬼的目的一般是祈福。
谄(chǎn):谄媚,阿谀,巴结。
【大意】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它,是谄媚。遇到符合正义的事情却不
去做,就是怯懦。”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
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
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
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八佾第三
10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
问题。
君子之道3.3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如礼何:“如……何”句式,指对礼怎么样。
乐:音乐是构成古代礼制的重要部分,所以“礼乐制度”指的是包括音乐在内
的古代礼仪制度,并非今天我们说的单纯用来欣赏的音乐。
【大意】
孔子说:“作为一个人不讲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一个人不讲仁德,
怎么对待乐呢?”
【评析】
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
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
的仁德。这里,孔子就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
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里仁第四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
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11
君子之道4.5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者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释】
是:代词,这。
处:接受,享受。
去:摆脱,避开。
恶:同“乌”,相当于“何”,如何,怎样。
终食之间:吃一顿饭的功夫。
违:违背。
造次:仓促,匆忙。
颠沛:原指跌倒,引申为受挫,困顿流离。
【大意】
孔子说:“发财和升官,这是人们所盼望的,若不是用正当方法得到的,君
子不会接受。贫穷和卑贱,这是人们所厌恶的,若不是用正当的方法摆脱,
君子就不会那么做。君子抛弃了仁德,怎么能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即使吃
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违背仁德,匆忙仓促时也一定按仁德行事,颠沛流离也
一定按仁德做事。”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
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
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
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
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君子之道4.11
【原文】
12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注释】
刑:法度典范,刑罚。
【大意】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田土乡宅;君子关心法度,小
人关心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
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
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
间的区别点之一。
君子之道4.12
【原文】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放:同“仿”,依据。
【大意】
孔子说:“依据个人利益而行动,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
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
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君子之道4.16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释】
喻:明白,懂得。
13
义:合乎正义和道义的事情。
利:私利,财利。
【大意】
孔子说:“君子懂得义,小人只知道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
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
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
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
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君子之道4.17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注释】
贤:贤人,有才德的人。
齐:用作动词,向……看齐,与……等同。
省(xǐnɡ):反省,内省,检讨自己的思想行为。
【大意】
孔子说:“看见有贤德的人,就该想到要向他看齐,见到没有贤德的人,就
该反省自己是否有他那样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
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
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君子之道4.24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4
【注释】
讷(nè):语言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有分寸。
行:行动,行为。
【大意】
孔子说:“君子要谨慎地说话,却要敏捷地行动。”
雍也第六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vk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
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
张。
君子之道6.18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
质:质地,内在的含义、本质。
文:文采,华丽的装饰,外在的形式、礼仪。
史:本指掌管礼仪、文书的史官。这里比喻像史一样铺陈浮夸,并无诚意,
缺少实质感情内容。
【大意】
孔子说:“内含的质朴多于外在形式的文采,就会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多
于内含的质朴,就会显得浮夸虚伪。只有把文采与质朴配合恰当,才能成为
君子。”
【评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
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
15
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丰富
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君子之道6.23
【原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
智者乐水:水流动而不板滞,与智者相似。知,同“智”。
仁者乐山:山巍巍屹立,厚重不迁,与仁者相似。
【大意】
孔子说:“有智慧的人爱水,有仁德的人爱山。有智慧的人好动进取,有仁
德的人沉静寡欲。有智慧的人成功常乐,有仁德的人恬淡长寿。”
【评析】
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他
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
要求。
述而第七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8章,也是学者们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时引述较多的篇章之
一。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饭疏食饮
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三
人行必有我师”;“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
步阐释,以及孔子的其他思想主张。
君子之道7.37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
16
坦荡荡:平,宽广。
长戚戚:总是患得患失,忧虑的样子。
【大意】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评析】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
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
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
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君子之道【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注释】
凋:凋零,凋谢。
【大意】
孔子说:“到了一年里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评析】
孔子认为,人是要有骨气的。作为有远大志向的君子,他就像松柏那样,不
会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孔子的话,语言简洁,寓
意深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9.29
君子之道【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释】
知:同“智”。
【大意】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愁虑,勇敢的人不会害怕。”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
17
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
正的君子。
君子之道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大意】
孔子说:“统治者自己的品行端正,不用发布命令,百姓也会去照着做;统
治者自己的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百姓也不会服从。”
君子之道15.36
【原文】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大意】
孔子说:“面临着仁德,要率先向前,就是老师也不和他谦让。”
【评析】
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
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
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评析】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
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
君子
18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8:50: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34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