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观众效应

更新时间:2022-11-11 21:58:06 阅读: 评论:0

如何看待知识网红的出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2022年11月11日发(作者:提前批的学校有哪些)

社会影响和相符行为

一、社会影响概述

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一、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

(一)社会促进的涵义

社会促进是指个体从事某项活动时,他人在场促进其活动完成,提高其活动效率的现象,也

称社会助长。

1、结伴效应

如一起干活;晨跑;骑自行车;做作业等。

研究I(特里普利特,1898):1897年,社会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做了一个实验:他让被试

在三种情况下骑自行车完成25英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

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第二种是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第三种是与其他骑

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

法国人瑞琼曼1913年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分别在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

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发现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

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

2、观众效应

有他人在场观看,会对活动者产生刺激作业。如观众之于演员,啦啦队之于运动员。

早在1898年,特里普利特就开始对社会促进现象进行研究。他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在和他人

比赛时获得的成绩要比自己一个人的情况下更好。如果有一个人骑自行车在场作标,则另一

人骑车速度可提高30%,每英里的骑车时间可缩短20-30秒,而如果是处于竞赛的情境中,

车速还可提高一些。为了验证这一观察到的结果,他设计了一个实验,看儿童在群体情境下

拉钓鱼线是否比独自一人的情境下更用力。正如所预测的那样,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儿

童会更卖力。

社会促进不仅限于人,研究者在老鼠、蜜蜂、鹦鹉、蚂蚁等动物身上也发现了这种效应。例

如,一个蚂蚁在群体中挖沙的数量比独自情境下多出近3倍。见表

(二)社会干扰的涵义

社会干扰即个体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人在场干扰活动的完成,抑制活动效率的现象,又称

为社会抑制。

为什么他人的存在有时会提高绩效,而有时又会降低完成任务的质量呢?

二、社会促进与社会干扰的理论解释

(一)优势反应强化理论

优势反应是指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

作。

查荣克(,1965)用他人存在解释这一现象。他认为:当他人出现的时候,会

使人们的激起增强,而这种生理激起会进一步强化人们的表现。当任务要求的反应

是已经充分习得的,或处于优势的反应时,动机的提高能提高绩效,简单任务比复

杂的任务更容易发生社会促进的现象。这一理论可用下图来表示。

这就是说,群体对个体活动效率的影响既可能产生促进作用,又可能产生促退作用,

前者是一种社会促进现象,后者是一种社会干扰现象。

现在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用优势反应强化说解释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但总的

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和理论上的探讨。

(二)评价理论

评价理论是从害怕被他人评价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即我们关心别人如何评价我

们,并且想给别人一个好的印象,因此他人的存在就会使我们产生动机。观众的评

价是形成社会促进的重要原因。他人在场激发了行为者的被评价意识,从而提高了

动机水平。

在任务简单时,意识到我们正在被评估会使我们更努力。而在任务复杂时,这种被

评估的压力会降低绩效。

所以,他人评价与动机水平之间的关系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活动者觉知评价的程度

评价者的身份和态度

活动者的年龄和个性特点

三、社会惰化

(一)社会惰化的涵义

社会惰化又称为社会懈怠或社会逍遥,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

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与社会抑制不同的是:社会惰化是指群体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个体的行为是无须单

独被评价的;而社会抑制着眼于他人的存在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即使和别人一起工

作,也并非同心协力完成同一件事,而是个人完成个人的任务。

社会惰化的实验研究: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曼(Ringeiman,1880)最早发现了社会惰化现象,他发现当人们一起拉绳

子的时候的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平均拉力小。在研究中他让参加实验的工人用力

拉绳子并测拉力,实验包括三种情境:单独拉、3人一组、8人一组。按照社会促进的观点,

人们会认为这些工人在群体情境会更卖力。但事实结论正相反。

➢实验包括三种情境:

单独拉、3人一组、8人一组。

➢结果:

➢单独拉时,人均拉力为63公斤;

➢三人一起拉时,总拉力160公斤,人均53公斤;

➢八个人一起拉时,总拉力248公斤,人均只有31公斤,不到单独时的一半。

(二)社会惰化的理论解释

克尔、布鲁恩(Kerr、Bruun,1981)和哈克斯(Harkins,1989)等人提出来的,他

们认为在群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会被单独评价,个人的努力会淹没

在人群中,评价焦虑减弱使其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相应减少,从

而导致努力程度下降。

群体规模越大,社会惰化程度越高。对群体绩效的不同报酬也会对社会惰化产生影

响。

(三)社会惰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三)社会惰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拉塔内认为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1、社会评价的减弱。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

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2、社会认知的偏差。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其他人可能会偷懒,根据公平理论,

他自己也开始偷懒,因而付出的努力下降。

3、社会作用力分散。拉塔内认为,在一个群体内,每个成员有其他成员一

起接受外界的影响,每个成员仅仅是外界影响的目标之一,外界的影响会分

散到每一个人身上。群体规模越大,每个成员所接受的外界影响力就越小,

感受到的压力就越低,因此,个体所付出的努力也随之降低。

(四)社会惰化的预防

➢虽然社会惰化普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它必然发生。我们可以用一些方法来减少社

会惰化现象。

➢1、单独评价。

➢2、提高认识。

➢3、控制群体规模。

➢总之,要在群体中减少社会惰化现象,就必须创造有利条件或环境,如营造和谐、

合作、合理的集体氛围,必须在激发每个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的基础上,做到职责

分明,优劣分明,奖惩分明,纪律严明。

第二节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一)从众的涵义

从众就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改变知觉、判断、信仰或行为,使之与群体中的大

多数人一致的一种倾向。它往往是一种比较直接的,有着较多情绪或情感特点的心

理反应。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规范,它代表着群体内众人认可的行为标准,例如,

学生听课时不能随便说话,考试时不能作弊,骑车上马路不能闯红灯,等等。

从众现象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个人没有任何选择意向,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愿服从群体选择;

其二,个体有自己的看法,但与大多数人或其他所有人的看法不同,在群体

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认同群体意见;

其三,不同意群体的意见,但迫于群体压力而服从,内心里仍然坚持自己的

意见。

2、有关研究:

(1)谢里夫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最早利用“游动错觉”研究个人反应如何受

其他多数人反应的影响(1935)

该实验的具体过程:

一个被试被带进一间暗室,给他看一个实际上是静止的小光点,告诉被试这

个光点正在运动(被试不了解游动错觉)。他们的任务是估计光点移动的距

离。

结果,不同被试的估计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有的认为光点仅移动了几英寸,

其他被试则认为光点移动了二十或三十英寸。

经过几次实验以后,被试开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估计移动的范围。比如一个

被试第一次估计光点移动了15英寸时,然后又说12英寸,第三次是14英

寸,那么他所确定的范围就是12~15英寸。

该实验表明:

在情况模糊不明确的条件下,一个人对外界的认识或见解,会受到别人的认

识和见解的影响。

这表明群体的规范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甚至这种约束并没

有被人们意识到。

这种实验室中得出的结果,完全符合现实存在的群体情况。

➢实验结论:

➢人们在不知情况不能确信自己的情境中,出现了一种从众行为。而这种从众

行为是由于缺乏必要的信息所引起的。

(2)阿希的研究。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在20世纪50年代做过多次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

验,获得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果■

他制作两张卡片:

➢A卡片上画一条竖杠。

➢B卡片上画三条竖杠。其中,中间那条与A卡片上的竖杠一样长。

➢然后,让每组7个大学生参加实验(其中1、2、3、4、5、7号皆为实验者助手,只

有6号为实验对象),让大家比较三条直线的B卡片上哪条直线与A卡片上的直线

长短相等。

➢在跟随小组判断时,由于从众情境的影响,其判断准确性大大降低。

➢被试独自判断时正确率超过99%。

第六个被试,在听到了他前面的5个被试给出的错误答案后,内心经历着不安与冲突。

33%的被试至少有一次屈从了群体压力,作了从众的判断。

类型:

时间:临时从众――长期从众;

程度:真从众――权宜从众—不从众

4,原因分析:

(1)行为参照——相信别人的心理

(2)获取他人好感——获得支持的心理

(3)对偏离的恐惧——寻求安全的心理

(4)提升群体凝聚力——忠于集体的心理

(5)随大流——惰性心理#■

基斯勒(1969)的分析#

从个体的角度,从众产生源于四种需求或愿望:

(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

(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

(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

(4)不愿意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压力

5,影响从众的因素:

(1)群体因素(规模、一致性、凝聚力等)

群体规模群体规模越大,则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人很容易采取从众态度

反之,亦然。

群体观点、行为的一致性

【规模是“量”;这是“质”】

群体凝聚力即群体成员相互之间吸引的程度,

它取决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它与群体成员认同群体的程度成正相关■

(2)情境方面:

刺激特点:模糊性(线段差别减小);

任务难度;

突发性

文化背景:挪威Vs.法国;

巴西、香港、黎巴嫩Vs.津布巴韦■

(3)个体方面:

地位:权威Vs.一般成员

个体特征:自信心、自尊心、

社会赞誉需要、对个性化的渴望等

年龄:儿童青少年Vs.成熟

自我卷入:反馈的匿名性,匿名表决,从众少

承诺感,先公开意见,从众少

性别:妇女比男子更易从众?#

研究结果表明:对各自不熟悉的材料,都较高;

对熟悉程度相仿的材料,差别很小#■

6,研究从众行为的意义

对适应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

既要研究从众

也要研究反从众

一,服从

【何谓;不服从;与从众区别;原因;影响因素;

服从意义;破坏性服从的分析】

1,服从,服从是指由于外界压力而使个体发生符合外界要求的行为。外界压力主要来自两

个方面,一是他人,一是规范。很多时候人们会服从地位高的他人或权威的命令。如父母、

老师、警察等都是我们服从的对象,对权威与他人的服从也是一个人社会适应是否良好的标

志。除了对权威他人的服从之外,还有对规范的服从。如,遵守交通规则,学校规范等。

两种服从:

(1)一定的有组织的团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

(2)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

2,不服从:服从的对立面

不服从的表现形式:

(1)抗拒

(2)消极抵制

(3)自由主义的态度■

3,与从众的区别。

均属于相符行为,是社会影响的表现

压力源:外部压力Vs.心理倾向

发生方式:强制Vs.无外界强求

最后结果:受到外界惩罚Vs.内心不安焦虑

现实中:两者交织

服从与从众既相似又有区别:

它们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相符的行为,然而两者又是有区别的。

首先,压力来源不同,服从的压力来源于外界的规范和权威的命令,是没有

选择的对命令、观念和权威的遵从,即服从是不情愿的,从众的压力来源于

个体的内心,从众是为了消除群体压力,求得心理的平衡,是自愿按他人的

做法去做,从众是情愿的。

其次,发生方式不同。服从是被迫发生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从众是自发

的,外界并没有强迫或命令个体必须如何做。

最后,造成的后果不同。不服从往往会使个体受惩罚,而不从众只会引起个

体内心的不安和失衡。

当然人的行为是复杂的,很多时候服从和从众相互交织,并不能截然分开。

4,服从意义

是团体得以存在并能否有效运作的一个基本条件;

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条件

5,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1963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进行了一项服从实验,以探讨个人对权威人物的服从

情况

这一实验被视为有关服从研究的典型性实验,并在社会心理学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米尔格拉姆的从众实验安排

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所作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

影响的一个研究。

在实验中,当志愿参加实验的人来到实验室的时候,实验者告诉他将与另外一个人

一起参加一项惩罚对字词学习如何产生影响的研究,同时让被试扮演实验中“老师”

角色,而让另外一个人扮演演实验中的“学生”角色(该人实际上是实验者的助于)。

被试的任务是当“学生”对字词配对错误的时候对其实施电击,电压范围从15-450

伏。被试每犯一次错误,惩罚的电压就增加15伏。实验中在隔壁房间学习的“学生”

故意犯了许多错误,当电压升到150伏的时候,“学生”开始求饶,随着电压的进一

步上升,“学生”大喊大叫,哭着求“老师”放过自己。“老师”有时候也有迟疑,

但每次在他犹豫不决的时候,实验者会告诉他“继续下去”、“实验要求你必须继续”

以及“你毫无选择,必须继续下去”等。在实验之前,精神病学家预测会有10%的

人服从实验者的命令而坚持到用450伏的电压电击“学生”,但实际上这个比例达到

了65%。如图

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服从行为是受到来自外界的影响而被迫发生的。依

据外来影响的不同性质,可以大致区分为两类情况。

一种是在一定的有组织的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这称为惯例行为;

另一种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这是对权威的服从。

惯例行为实际上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比较宽泛的社会常规;另一种是比较具

体的职业规范。无论哪种情况,违背惯例的行为一般是少数人的行为。

对权威的服从实际上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钦佩权威而服从;另一种是害怕权威而

服从。

5,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

米氏操控的主体、环境因素

环境(客观)方面的因素:

(1)距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2)权威性:实验者的地位

(3)人际影响:实验者与被试的关系,他人支持

主体方面的因素:

(1)被试的道德水平

(2)被试的个性特征■

6,破坏性服从的社会心理分析

现实生活中对无辜受害者实施暴行的事件

服从发生原因分析:

(1)责任转移:权威人物减轻了服从者对行为的责任意识

(2)合法权力:权威人物经常拥有明显的身份标志

【内隐观:服从权威是应该的】

(3)逐步卷入:由于权威人物的命令在逐渐增大,使这种服

从得以持续下来,拒绝变得越来越困难

【登门槛策略】

(4)事件突发:许多情境下所涉及的毁坏性服从的事件变化

很快,人们来不及思考

【快节奏增加了服从的倾向】■

7,如何抵制破坏性服从:

(1)建立责任意识

——提醒: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造成的任何伤害后果负责

(2)让个体接触不服从的榜样

——指出:不服从的合理性

(3)质疑权威人士的动机

——质疑:出于社会利益还是自私的目的

(4)增进对服从心理机制的了解

——知识改变行为■

四、模仿、暗示和流言

一、模仿

(一)模仿的概念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情况下,个体仿效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

之相同或相似。模仿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

(二)模仿的意义

1、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适应作用

3、模仿能促进群体形成

(三)模仿的发展

模仿随个体的发展而发展。其趋势大致是:

从无意模仿到有意模仿;从游戏模仿到生活实践模仿;从对外部特征的模仿

到对内部实质内容的模仿。

(四)模仿的种类

根据模仿者对模仿行为的觉知程度,模仿可以分为有意模仿与无意模仿。

无意模仿是指个体自然而然受他人影响,不自觉产生的相同或相似的行为。

无意模仿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者迅速、自动地模仿他人简单的行为,比如打哈

欠。这种行为的特点是简单,早已为模仿者熟练掌握而不需重新学习;一种是模仿

者由于他人行为的长期熏陶,而在某种场合中无意识地模仿了这种行为,如许多儿

子的行为酷似父亲,还有对方言的模仿等。

有意模仿是指个体自觉主动地仿照他人的样子行动。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者

不理解他人行为的意义与价值而进行的模仿,如成语故事“东施效颦”就是这种模

仿的例子。

另一种是模仿者知道为什么要模仿,在理性指导下的模仿,如对他人工作态度、工

作方式、个性特点的模仿。

(五)塔尔德的《模仿律》

1、下降律

2、几何级数率

3、先内后外律

(六)模仿的原因

1、好奇:如儿童模仿成人的口吃、跛行、口头禅、怪异举止、不良嗜好等。

2、适应环境,消除焦虑

实验:先让被试吃咸饼干,然后在大厅里“等侯实验”。大厅一角有一饮水处,挂着

“请勿饮用”的牌子。有一名被试(假被试)喝了水,其他被试也跟着喝了。

3、获得进步,取得成就

暗示

(一)暗示的概念

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言语、行为、表情、符号等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从而

使人们按一定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观点。

暗示有别于劝说:暗示只要求接受现成的信息,不需讲道理;而劝说需要逻辑推理

或事实论证。

暗示有别于指示:暗示以无批判的接受为基础,不诉诸压力,不要求非接受不可。

(二)暗示的分类

语言暗示、行动暗示、表情暗示和符号暗示

他人暗示与自我暗示

直接暗示、间接暗示与反暗示

有意暗示与无意暗示

暗示效应

1985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一场具有较大影响的足球赛,观众有数千人。看比赛期

间,有6人反映胃部不适,有的说肚子痛,有的说想呕吐。赛场的服务人员通过了

解情况,猜想他们是因喝了台下出售的某种软包装饮料所致,于是立即通过广播通

知大家不要再饮这种包装饮料。不料广播后,场内相继有200多人出现食物中毒症

状被送到医院。经医院认真化验,该软包装饮料完全合乎卫生标准。于是又通过广

播宣布该饮料“无罪”。此消息传开,抬进医院的200多名“患者”便不治而愈,停

止了“中毒反应”又跑回赛场继续看比赛。第一次“广播”是个暗示,后来为软包

装饮料“平反”的广播又是个暗示,两个广播的暗示效应作用恰好相反,这是暗示

效应的绝好例子。

反暗示效应

与暗示效应相反,是指在有一定心理对抗的情况下,用夸张或者激将的间接方法影

响别人的行为,从而诱导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发生想得到的事件。

广告商可利用反暗示效应推销产品,例如,香烟商有意在广告上写:“抽烟有害,请

勿抽烟,其中包括××牌香烟。”而人们便偏要去买这种香烟尝尝。这与逆反心理不

同,而与调动人们注意力有关。

广告过头,也造成反暗示效应,比如一位推销人员把自己的商品说得天花乱坠,结

果使消费者产生怀疑,反而不敢去轻易购买他的产品。

(三)影响暗示的主客观条件

1、暗示者本人条件

年龄、性别、知识、权威、地位等

2、受暗示者的特征

年龄、性别、性格等;

批判性强的人不易受暗示,依赖性强的人较易受暗示,儿童、女性常更易受

暗示。

3、被暗示者所处的情境

困窘,缺乏支持者易受暗示。

流言

(一)流言的概念

流言在汉语中指没有根据的话。其定义,是指没有确切的根据,而人们相互传播的

一种特定的消息。

(二)流言的基本特征P240

1、口头性

2、新闻性

3、公众性

(三)流言传播的基本规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C.奥尔波特与L.波斯特曼提出了有关流言的基本规律的公式:

R=I×A

其中R指流言,I指流言的重要性,A指流言的不确定性。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流言的散步量同问题对于当事人的重要性及有关其命题的

论据的不确定性的积成正比。

C.奥尔波特认为,流言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很大变化,往往是以讹传讹,越传越走

样,越传越失真,内容也发生了明显的歪曲,有的甚至面目全非。传播在内容上具

有五大特点:P241

1、一般化

2、强调化

3、同化

4、选择化

5、变速化

(四)流言的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1、流言发展的客观条件

(1)社会发生事变之前,最容易产生流言。

(2)社会事变过程中,流言最盛。

(3)个人的显要地位也是流言的对象。

2、流言发生的主观条件

(1)观察不详细

(2)遗忘

(3)语言的限制

3、流言的影响

(1)流言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作用。

(2)流言对社会群体也有巨大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21:58: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观众效应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