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禺页

更新时间:2022-12-03 07:15:50 阅读: 评论:0

初三数学几何解题技巧-形容车多的成语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

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含义辨析(一)

摘要:沉郁顿挫是杜诗风格的集中概括,然而人们对“沉郁顿挫”一词的理解却很不一致,有

些含义也未挖掘出来。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指杜诗运思深刻,感情浓烈,声情悲壮,而又忠厚

缠绵,含蓄蕴藉,回环往复的特点。

关键词:沉郁顿挫;杜甫;风格

Abstract:ContemplativenessisaconcentrativesummaryofthestyleofDuPu'r,

peopledon'tagreeinunderstandingoftheword“contemplativeness”andsomepotentialmeaningsofth

thestyleofcontemplativenessrefersjusttosuchcharacteristicsofDu'spoetryasdeepthought,

strongemotion,tragicn,tenderfeelings,implicitcomfortandnostalgia.

KeyWords:DuPu;contemplativeness;emotionality;style

“沉郁顿挫”,历来被看做是杜诗基本风格的集中概括,探讨其含义的论着有很多,但笔者认

为这一问题还有继续探索的余地。首先,学人们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各有所得,但没有形成

统一的认识,所以应该对这一概念的含义做一个系统的归纳。而要想做出这个系统的归纳,

不仅要弄清杜甫本人所说的含义,还要弄清后人在以这一概念描述杜诗风格时所赋予的新的

含义。其次,近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渐趋深入,尤其是张安祖的《杜甫“沉郁顿挫”

探原》1]和韩成武的《“沉郁顿挫”新解》2]对“顿挫”一词“曲折见讽”意蕴的挖掘,较前人前

进了一大步。但在对沉郁顿挫含义的揭示和表现上,还有进一步挖掘的余地。再次,以往学

人探讨这一风格时很少指出这一风格与杜诗其他重要概念如诗圣、诗史、老成之间的关联,

而风格作为综合了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特征,不可能与这些重要概念无关。有鉴于此,

本文欲对沉郁顿挫的风格重新进行辨析,在对前人有所开拓的基础上,试图对这一个概念做

出较为系统的表述,并阐述这一风格与杜诗其他重要概念之间的联系。虽然论述不是以回应

三个问题为线索,但还是力图对这三个问题有所回应。

1

“沉郁顿挫”一语来自杜甫《进周鸟赋表》:“臣幸赖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

矣,约千有余篇。……倘使执先祖之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

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企及也。”3]以前人们往往

将“沉郁”和“顿挫”分开使用,两词连用,始于杜甫。意谓运思深刻,文辞清壮,善于作文;

又因与“随时敏捷”相对而言,因而还有以较长时间进行大的著述之意。

“沉郁”一词,来自汉刘歆《与扬雄书从取方言》:“非子云澹雅之才,沉郁之思,不能经年锐

积,以成此书,良为勤矣。”4]而“顿挫”一词,可能取自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

挫而清壮。”类似含义亦常见于魏晋至唐人的文章当中。如梁任《王文宪集序》:“若乃金

版玉匮之书,海上名山之旨,沉郁澹雅之思,离坚合异之谈,莫不总制清衷,递为心极。”5]

梁刘之遴《与刘孝标书》:“间闻足下作《类苑》……自非沉郁澹雅之思,安能闭志经年,勒

成若此?”6]苏廷页《授李邕户部郎中制》:“朝散大夫守江州别驾李邕,探学精奥,为文沉

郁。”7]《授马怀素秘书监制》:“左散骑常侍常山县开国公仍每日入内侍读马怀素,有舒向

之风,擅东南之美,贯穿从学,博而多能,沉郁成章,丽而有则。”7]钟嵘《诗品》:“齐吏

部谢月兆诗,其源出于谢混。……月兆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8]2535《南齐书·刘

绘传》:“永明末,京邑人士盛为文章谈义,皆凑竟陵王西邸。绘为后进领袖,机悟多能。时

张融、周禺页并有言工,融音旨缓韵,禺页辞致绮捷,绘之言吐,又顿挫有风气。”9]

《明皇杂录·补遗》:“马谓其舞不中节,抑扬顿挫,犹存故态。”10]

杜甫《进周鸟赋表》中所言沉郁顿挫并非明确用来形容自己诗歌的风格(注:张安祖《杜

甫“沉郁顿挫”探原》认为:“‘沉郁顿挫’并非杜甫关于自己作品风格的夫子自道,而是强调自

己的作品寓有深刻的讽喻意义。文学史家以‘沉郁顿挫’概括杜诗风格的做法并不符合杜甫的

本意。为避免概念运用的混乱,造成不必要的异说歧解,笔者认为论者尽可以放弃以“沉郁

顿挫”概括杜诗风格的习惯思路,根据个人体会从不同角度认识杜诗的创作特点。”(《文学

遗产》2004年第3期)而此前宋恪震《也谈“沉郁顿挫”》一文则认为这是对杜诗风格的最佳

概括,因为这一概念不仅为这种概括提供了可能性,也具有“恰相对应的切合性”(《黄河科

技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较早以沉郁来描述诗歌风格的是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

“张曲江五言沉郁,亦其文笔也。”11]宋尤袤《全唐诗话》说李百药:“藻思沉郁,尤长五言。”12]

而首先用沉郁来形容杜诗风格的是严羽的《沧浪诗话·诗评》:“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

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13]而顿挫,从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开始,

就已经指作品的风格。后人也常用来形容某一诗人的风格。如《文献通考》记宋刘克庄语:

“杜牧、许浑同时,然各为体。牧于唐律中,常寓少拗峭以矫时弊,浑则不然。如‘荆树有花

兄弟乐,橘林无实子孙忙’之类,律切丽密或过牧,而抑扬顿挫不及也。”14]元方回《瀛奎律

髓》:“刘蕴灵大中八年进士,其诗乃尚有大历以前风味。所以高于许浑者,无他,浑太工而

贪对偶,刘却自然顿挫耳。”15]

自明清以来,人们普遍以沉郁顿挫来描述杜诗的风格。如《四库全书总目·王士祯精华录>提

要》:“律以杜甫之忠厚缠绵,沉郁顿挫,则有浮声切响之异矣。”16]清贺贻孙《诗筏》云:

“子美诗中沉郁顿挫,皆出于屈、宋,而助以汉、魏、六朝诗赋之波澜。”17]但后人所说的

沉郁顿挫,并不限于杜甫自己所说的含义。因为这沉郁、顿挫两个词本来就有着丰富的含义,

后人在使用时又赋予新的含义,所以有必要对其含义略作分析,以弄清对杜诗风格这一经典

概括的真正含义。

沉郁,有深沉浑厚之意,多用来形容音乐的风格。晋贾彬《筝赋》:“其始奏也,蹇澄疏雅,

若将畅而未越,其渐成也,抑按铿锵,犹沉郁之舒彻。”18]明朱载《乐律全书》:“若统论

音声之大致,则沉郁重浊者为宫商,飘扬轻清者为征羽。宫商洪远而悠长,征羽高厉而剽

疾。”19]

顿挫,指声调的停顿和转折,用来形容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活动,经常与“抑扬”、“起伏”、

“缓急”等词联类而用。如晋孙琼《箜篌赋》:“或冉弱以飘沈,或顿挫以抑扬。”20]初唐谢偃

《听歌赋》:“声欲抽而含态,气未理而腾芳;作绵连以烂熳,时顿挫而抑扬。”7]1592元郑

木匀《衍极·古学篇》:“至邕始变右军行法,顿挫起伏,自矜其能。”21]李渔《闲情偶寄·演

习部》“缓急顿挫”条:“缓急顿挫之法,较之高低抑扬,其理愈精,非数言可了。……轻盈袅

娜,妇人身上之态也;缓急顿挫,优人口中之态也。”22]顿挫还有婉转之意,与轻松流畅相

对。如沈亚之《歌者叶记·附记》:“其子以提琴鸣,传于杨氏,如杨之摘阮,陆之扌刍筝,

刘之琵琶,皆能和曲之微,而令悠长宛转以成顿挫也。”23]

有时人们还将顿挫与“感激”联类而用,说明音情顿挫往往是人心情感发激动的表现。如钟嵘

《诗品》:“月兆极与余论诗,感激顿挫过其文。”卢藏用《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至于

感激顿挫,微显阐幽,庶几见变化之朕,以接乎天人之际者,则《感遇》之篇存焉。”7]3402

权德舆《唐故漳州刺史张君集序》:“皆所以感慨顿挫放言,而兆忧贾祸,恒必由之。”7]5035

李白、杜甫的笔下,也有类似的用法。如李白《泽畔吟序》:“观其逸气顿挫,英风激扬,横

波遗流,腾薄万古。”24]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开元三载,余尚童稚,记于郾

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往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

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注:晚唐段安节《乐

府杂录》云:“开元中有公孙大娘善舞剑器,僧怀素见之,草书遂长,盖准其顿挫之势也。”(《中

国古代戏曲论着集成》第1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9页)可以看作对杜甫序的

一个注解。张旭从公孙大娘“浏漓顿挫”的舞蹈中得到是“豪荡感激”,而怀素则是“准其顿挫

之势”。)顿挫多用以形容艺术活动的节奏,而有节奏之处是艺术表现关节点,往往伴随着人

的感发激昂的心情。

沉郁顿挫二词联用,其间自有内在的联系:沉郁与轻扬相对,顿挫与迅驰相对,有时可以互

文联用。如《书法雅言》就说:“顿之以沉郁,奋之以奔驰”25];《筱园诗话》卷3云:“学

老杜诗有八字诀,曰学其开阖顿挫,沉郁动荡。”17]2388其中沉郁主要就内容而言,顿挫主

要就其表现而言,都具有浑厚婉转之意,都蕴含著作者深沉浓烈的情感。杜甫《同元使君舂

陵集行序》将“顿挫”与“微婉”连用:“不意复见比兴体制,微婉顿挫之词,感而有诗。”这说

明,顿挫确实有含思婉转,寄慨遥深之意。

对沉郁顿挫风格做出全面阐述的是清代词学家陈廷焯。其《白雨斋词话》论词标举沉郁顿挫,

有一系列相关描述,如云:

作词之法,首贵沉郁,沉则不浮,郁则不薄。顾沉郁未易强求,不根柢于风骚,乌能沉郁。

十三国变风、二十五篇楚词,忠厚之至,亦沉郁之至,词之源也。

所谓沉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

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

道破,匪独体格之高,亦见性情之厚。

冯正中词,极沉郁之致,穷顿挫之妙,缠绵忠厚,与温、韦相伯仲也。

词至美成,乃有大宗。……然其妙处,亦不外沉郁顿挫。顿挫则有姿态,沉郁则极深厚。既

有姿态,又极深厚,词中三昧,亦尽于此矣。26]3776-3787

陈廷焯虽然是在论词,但他明确表示,杜诗是沉郁顿挫的最佳范本。其《白雨斋词话》最后

一条写道:“如杜少陵之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却极沉郁顿

挫,忠厚和平。此自子美所以横绝古今,无与为敌也。求之于词,亦未有见造此境者。”26]3977

综合杜甫所说沉郁顿挫的含义及后人在使用这一概念是所赋予的新的阐释,可以得出这样的

结论:沉郁顿挫的风格就是指杜诗运思深刻,感情浓烈,声情悲壮,而又忠厚缠绵,含蓄蕴

藉,回环往复的特点。

2

沉郁顿挫风格与杜甫诗中表现出来的诗圣的情怀、诗史的深意、老成的境界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圣的高尚的精神境界才使得他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思考,有着浓烈的情感,有着悲

悯的情怀,这正是其运思深刻,感情浓烈,声情悲壮特点形成的原因(注:韩成武《“沉郁顿

挫”新解》一文将“时空并驭”作为“沉郁”的表现,很有见地。其实杜甫能够做到“时空并驭”

正是其高尚的精神境界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来的特点,即他总是在漫长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

当中来思考自己的价值。)。以诗作史,寄托深意,表达褒贬,正是其忠厚缠绵,含蓄蕴藉,

回环往复特点形成的原因。波澜起伏,凌云健笔,任意挥洒而又中规中矩老成的创作境界,

正是其感情浓烈而又含蓄蕴藉特点形成的原因。安旗曾以“忧愤深广,波澜老成”8个字来概

括杜甫中年以后的风格27],实际上揭示的是杜诗沉郁顿挫风格与其诗圣情怀及老成创作境

界之间的关系。

杜甫是伟大的诗人,对他所处的时代和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并以其诗笔将这种理解

和体验表现出来。首先,杜诗对所写的内容,都有着深刻的思考。如前面在描述其诗史特点

时所说的深刻性一样,杜诗深刻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生活史和心灵史。其次,他抱定“语不

惊人死不休”的态度,刻意锤炼诗句,总能把情思表达到极致,深入到骨髓,给人以极深的

印象。如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写社会的极端不公,以“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

边意未已”来写玄宗开边政策的错误,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写在战乱中亲人离散

时的心理,以“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来形容安史之乱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出师未捷

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来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的悲剧,等等,都是入人骨髓的惊人之

句。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7:15: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3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aq是什么
下一篇:寿司英语
标签:禺页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