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互素是什么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12 11:31:58 阅读: 评论:0

无忧教育老师待遇怎么样-素色锦年不自知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以中秋节为主题的作文)

1

浅谈同素逆序词的语义关系和语义修辞

【摘要】同素逆序词是指构成语素相同,但是语素位置互逆的成对出现的双音节合成

词。它贯穿于汉语历史各个阶段,是现代汉语词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同素

逆序词的概念进行界定,排除了几种貌似同素逆序词的词语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同素

逆序词语义关系和语义修辞功能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其对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

以及词汇教学等诸方面均大有裨益。

【关键词】同素逆序词;语义关系;语义修辞

Abstract:Theinvermorphemewordsareconstitutedbytwodisyllablecompoundwordsc

haracterizingthesameconstitutionmorphemeanddifferentcombinationorderofmorpheme.

Thistypeofwordsoriginateslongtimeago,agreatdealofinvermorphemewordspr

per,bywayofdefi

nition,firstdistinguishestheinvermorphemewordsfromveralsortsof‚looklikebu

tnottrue‛words,basingonwhichillustratesthemanticrelationshipsandrhetoricofi

nvermorphemewords,finallypointsouttheirsignificanceinmodernChinelexicaltea

chingandlearning.

Keywords:invermorphemewords;manticrelationship;manticrhetoric

汉语中有一类特殊的词,从古至今,无论汉语书面语还是口语方言中都存在着相当数量

的这类词,前人称之为‚倒文‛。开研究之先河的郑奠先生名之为‚字序对换的双音词‛。

此后,张永绵、韩陈其先生亦承用此名分别对近代汉语和《史记》中的这种现象进行探

讨。这里,本文则采用邢福义先生的说法,名为‚同素逆序词‛。这种现象为汉语所特

有。有些同素逆序词所表示的意思相同,有的则不然。同素逆序词的研究对于汉语词汇

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也就是说,准确把握同素逆序词的词义分析和独特的语义修辞功能,

对于现代汉语词汇学研究,以及词汇教学等诸方面均大有裨益。

1.同素逆序词概念的基本界定

在对‚同素‛界定之前,首先明确‚同素‛中的‚素‛指的是‚语素‛,这和‚字‛

不是一个概念。中国传统语言学把‚字‛看作汉语最小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可是在以双

音节词为主的现代汉语中,‚字‛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汉语语言研究的需要。在现代汉

语语言学的概念中,汉字不同于语素。‚语素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是音义结合的定性结

构,但它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语言结构单位。‛汉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

它只有被赋予一定的音、义后才能代表语素。语素、词、汉字的对应情况很复杂,‚凡

是单音节语素或只由单音节语素构成的词是用一个字来表示,这时,词、语素、字三者

是一致的‛,反之,虽然‚字‛的外形相同,但所担负的语素不一定相同,因此,字形

相同未必语素相同。

2

‚同素‛是指构成词的语素相同,但并不指两个语素性质、结构关系以及语法功能都

相同,而是指语素义要基本一致或有明显的联系,也就是说,‚出现在不同词语里的两

个语素如果有共同的来源,则这两个语素有着同源同一关系‛气既为‚同素‛。所以,

如‚黄金‛和‚金黄‛两词,前者‚黄金‛中的‚金‛指一种金属,是这一语素的基本

义,‚金黄‛中的‚金‛意思是‚像金子的颜色‛,这是同一语素的引申义,符合‚同

素‛的要求,所以,这类词也是同素逆序词。同素逆序词中的‚词‛指的是双音节合成

词。

然而,汉语中也有不少‚貌似而实非‛同素逆序词的词语现象。根据以上‚语素‛和‚字‛

的区别,那些仅仅是字形相同而语素不同的‚字序‛互逆的双音节词被排除在外。如‚

道白‛和‚白道‛,字形相同,其中‚道白‛中‚道‛指‚运行的轨迹‛,‚白道‛中

的‚道‛指‚说‛。‚道白‛中的‚白‛指‚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的腔调说

的语句‛,‚白道‛中的‚白‛指‚像霜或雪的颜色‛。这一组词中两个语素完全不同。

再者,‚白斑‛、‚球棒‛等词貌似同素逆序,其实则不然,因为在《现代汉语词典》

中它们都没有独立的条目,虽然经常结合在一起,但稳定性比较差,没有突破词与词组

的界限,没有取得词的资格,不是同素逆序词。

在汉语词汇中,有一些双音节单纯词相互之间存在构词成分相同而位序互逆的情况。例

如‚踉跄一跄踉‛、‚蹊跷一跷蹊‛、‚唠叨一叨唠‛、‚零丁一丁零‛等。从形式上

看,似乎也应该归入同素逆序词之列,但实际上,这里的逆序只是将各自代表一个音节

的两个‚字‛的位置颠倒了,顺序不同的是‚字‛,而不是‚语素‛。所以,这里只是

每个词中两个汉字按不同的顺序组合,而不是一个词的内部两个语素位置的互逆。它们

是双声联绵词,也不属于本文的‚同素逆序词‛之列。

另外,多音节同字逆序词组,主要是四字成语,如‚鹏程万里一万里鹏程‛、‚古香古

色一古色古香‛、‚中流砥柱一砥柱中流‛、‚人仰马翻一马仰人翻‛等,成语内部的

构成成分的位置可以颠倒,但是这些成语只是固定的词组,不等于词,成语内部构成成

分也不是语素,而只是成语的‚结构项‛。因此,这些四字成语也不在本文所讨论的同

素逆序词范围之内。

从以上对‚同素‛、‚字‛和‚词‛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同素逆序词‛的含义是:

语素构成相同,语素位置互逆的成对出现的双音节合成词。

2.同素逆序词的语义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虽然不是专收同素逆序词的词典,但是它所收录的五万多条词语比较

全面地反映了现代汉语词汇体系的面貌,所以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从《现代汉语词典》

中得出的同素逆序词有762组,两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

2.1语义关系分析

3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同素逆序词的释文类型和语义关系,我们将同素逆序词语义具

体分类为同义词和异义词。

2.1.1同素逆序同义词

按照两个词意义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同素逆序同义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又可以分为词义

相同、词义包孕、词义交叉三类。

(1)词义相同

词义相同即指根据词典释义,互为同素逆序词的两个词在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我们将

每组词前面的词语称为‚甲词‛,后面的称作‚乙词‛,如‚熬煎/煎熬‛,‚熬煎‛

为‚甲词’,‚煎熬‛为‚乙词‛。《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分为六种形式,而词义

相同主要体现在这四种释义:(1)甲、乙两词释义完全相同。如感伤/伤感;(2)甲、乙两

词中一词的释文就是另一词。如:爽直/直爽;(3)甲、乙两词有相同的并列释文,其余

释文用词不同,含义相同。如:荐举/举荐;(4)甲、乙两词释义的核心内容相同,表述

形式不同。如:肠断/断肠。

(2)词义包孕

词义包孕的同素逆序词中,必须有一个是词义范围大的多义词A,另一个意义范围小的

词B,B的所有意义都包含在A中,与此同时,A除了和词B有相同的义项之外,还具

有一个区别于后者的独有义项。例如‚魂灵/灵魂‛其中

魂灵:灵魂①

灵魂:①迷信的人认为附在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离开躯体

后人即灭亡。②心灵;思想;③人格;良心;④比喻起指导和决定作用的因素。

我们将词义范围大的称为包孕词,词义范围小的作为被包孕词。大多数被包孕词是单义

项,被包孕词是多义词的情况很少。两词只有在使用被包孕词意义时可以替换,离开这

个语境,它们的同义关系就不存在了。这类有包孕关系的同义词在产生之初是并存并用

的,但是随着汉语的发展,其中一词在原来意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相关的引申义、比

喻义,而另一词的意义没有变化,两个词就形成了现在的词义包孕的关系。

(3)词义交叉

这种同素逆序词之间有共同的特点,即每组同素逆序词之间都存在着共有的义项,可以

有一个或者几个相同的义项,它和包孕关系的同素逆序词的区别在于,交叉类的同素逆

4

序词两个词都必须是多义词。在共有的义项之外,两词还都要有区别于对方的义项。例

如‚和帄/帄和‛,其中

和帄:①指没有战争的状态;②温和;不猛烈;③帄静;宁静

帄和:①(性情或言行)温和;②(药物)作用温和;不剧烈帄静安宁;③纷扰停息

2.1.2同素逆序异义词

根据词义之间有无联系,同素逆序异义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又可以分为词义相关和词义无

关两类。

⑴词义相关

这类同素逆序词两词词义不相同,但意义之间有联系,和汉语的一种造词法有密切的联

系。这种造词法称为‚换序法‛,即用颠倒词序的方法方便有效地造新词。例如:人们

为了表达‚白中略带银光的颜色‛,为了强调‚银‛的特征,就将‚白银‛的语素顺序

颠倒用‚银‛作修饰语素,成为‚银白‛。‚倒序型的改造法远比换素型的应用得广泛、

频常,而且有久远得多的历史,因为‘倒序’只需要将一个复合词的词素先后顺序颠倒

过来,非常简单,不受语义相反或类比的限制。并且颠倒的说法也须被大家所接受和采

用‛,换序法充分利用了语言中现有的语素材料创造新词,其中占主要比例的是词义相

关类的同素逆序词是现代汉语中固有的。词义相关类同素逆序词的意义联系有其自身的

特点,根据其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主体和特征的关系

这类同素逆序词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一个词是表示事物主体,而其次序颠倒后,则形

容该事物的颜色,就成了该事物的特征了,如‚黄士/土黄‛

黄土:矿粒、黏土和少量方解石的混合物,灰黄或黄褐色。用手搓捻容易成粉末。我国

西北地区是世界有名的黄土地带,土层厚度一般20-30米。

土黄:像黄土一样的颜色。

②主体与产物的关系

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事物是作为事物B的一部分而存在的,AB之间有主导和隶属

的关系。这种现象表现在词汇上,就有可能造成同素逆序词的产生和发展。如‚蜜蜂/

蜂蜜‛

蜜蜂:是酿蜜的蜂,这种蜂的特征是酿蜜。

5

蜂蜜:是蜜蜂酿成的液体,其主要特征是蜜蜂酿成的。

两个词中心语素‚蜂‛和‚蜜‛的相关性,就使这对同素逆序词的词义形成了主体与产

物的关系。

③主体与应用的关系

这类词义相关的同素逆序词一个词是事物主体,而另一个词则表示对主体的实施和运

用。例如‚电贺/贺电‛

电贺:发电报祝贺。

贺电:祝贺的电报。

‚贺电‛是对‚电贺‛的应用。‚贺电‛是表示主体的名词,‚电贺‛是对主体运用的

动词。

④其他类型的关系

词义之间的相关性还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船民‛与‚民船‛是主客体关系,‚窗纱‛

是‚纱窗‛的构成材料,‚决议‛是‚议决‛动作产生的结果。

⑵词义无关

这类同素逆序词在所有同素逆序词中所占比例最大,它们所表示的概念之间没有什么联

系。如‚情商/商情‛

情商:心理学上指人的情绪品质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商情:指市场上商品价格和供销情况。

这些词并非通过换序法产生的,有时间、地域及用字的偶合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受

构成语素的多义性的影响产生的。

通过对同素逆序词语义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同素逆序词的意义联系表现为:完全相同,

部分相同,意义相近,意义不同,是一个从同到异的过渡。如果将同素逆序词比作两个

圆,‚那么这两个圆的关系是从完全重合到其中一个圆缩小,再分别逐步向外,向左右

移动,最后完全分离‛[1]

2.2语义修辞分析

6

不论说话或写文章,人们都力求简洁明确的话语来传达丰富准确的思想,所以在选择词

语时会进行反复推敲,语义的修辞就是对词语意义的锤炼。为使语言表达更生动、精确,

从丰富的词汇资源中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才能达到最佳的修辞效果,而同素逆序词作为

一种具有独特结构形式和词义内容的特殊的词汇资源,能表现出一种恰切的修辞美感。

同素逆序同义词由于相同语素的存在,可以从语言的风格、色彩、感情以及表达方式等

方面更精练、更准确地表现词义的细微差别,而那些反义、对义或是意义没有什么关系

的同素逆序异义词在意义表达上也有丰富的修辞作用。

⑴准确表义

同素逆序同义词除具有一般同义词的语言表达功能外,还具不同于一般同义词的独特的

修辞功能。同素逆序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具有别义的作用,能更

好地满足精确传情达意的需要。例如

①他象烦渴到眼中冒火星的人骤然畅饮了清泉,象溺水的人抓得了一块木板。(茅盾《诗

与散文》)

②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

适当的描写。(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火星‛和‚星火‛都可以表示‚微小的火‛的意思,例①用了‚火星‛的比喻义,

表示愤怒,急躁等情绪,例②用了‚星火‛的比喻义,表示新生的革命力量。两者不可

替换,各自表达又都十分形象。

(2)同义求变

在同一语境中,有时需要多次使用同一词语,但在一个语言片断中的多次重复会使句子

单调、呆板、枯燥乏味。若利用同义词替换,既可避免用词重复,又可使语言富于变化,

增强语句的生动性,是解决语句呆板问题的有效手段。同素逆序同义词因其构成成分的

特殊性,在避免重复的同时又不失原义,作用比一般同义词更恰如其分。例如

①娟子是那样集中心思摆弄着那支陈旧的己被她擦去红绣的猎枪,母亲走到她身后,她

也没有察觉。

②如果自己不说出来,谁也不会觉察。(冯德英《苦菜花》)

例①②中‚觉察‛和‚察觉‛意义完全相同,避免语言重复同时,增加语义表达多样性

(3)对比映衬

7

同素逆序异义词在运用中对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也别有作用。同素逆序异义词在同一言

语片断中对比使用,语义上形成鲜明对照映衬,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虚心的人,不恶别人提自己的长处,心虚的人,总怕别人揭自己的短处。(谚语)

例中的‚虚心‛、‚心虚‛两词巧妙形容了两种人。语言凝练、形象而又深刻地揭示了

两种人不同的为人处世的态度。

3.结语

依据上文对于汉语中同素逆序词不同语义关系和语义修辞的分析和阐述,不难看出,同

素逆序词有着丰富的语义关系及修辞功能,在实际语言应用中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可小觑

的。同素逆序词这一独特的语言或者造词现象,在丰富了汉语词句文章同时,对推广和

促进汉语词汇学和词汇教学也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薄家富.也谈同素异序词[J].天津师大学报,1996(6).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49.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56.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

项梦冰.试论汉语方言词的异序现象明[J].语言研究,1988(2).

邢福义.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1:31: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2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1到20的平方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