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八折怎么算

更新时间:2022-11-12 11:30:48 阅读: 评论:0

2019年历史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水的形态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中秋节500字优秀作文)

导线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八折温折九,

裸线加倍铜线升级算。

解释如下:10mm2(含10mm2)以下的线以导线截面积乘以5就是该截面积导线的载流

量,相应的截面积100mm2以上乘以乘以2,16mm2、25mm2乘以4,35mm2、50mm2乘以3,

70mm2、95mm2乘以2.5。如果导线穿管乘以系数0.8(穿管导线总截面积不超过管截面积的

百分之四十),高温场所使用乘以系数0.9(85摄氏度以内),裸线(如架空裸线)截面积乘

以相应倍率后再乘以2(如16mm2导线:16*4*2),以上是按铝线截面积计算。

铜线升级算是指1.5mm2铜线载流量等于2.5mm2铝线载流量,依次类推。根据以上计算

得出的数据与查表数据误差不大。

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

导体的)(连续)截流量(continuous)current-carryingcapacity(ofaconductor)是

指:

在规定条件下,导体能够连续承载而不致使其稳定温度超过规定值的最大电流。

一、一般铜导线载流量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是根据所允许的线芯最高温度、冷却条件、敷设条

件来确定的。一般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8A/mm2,铝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为3~5A/mm2。如:

2.5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2.5×8A/mm2=20A4mm2BVV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

推荐值4×8A/mm2=32A

二、计算铜导线截面积利用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8A/mm2,计算出所选取铜导线截

面积S的上下范围:S==0.125I~0.2I(mm2);S-----铜导线截面积(mm

2);I-----负载电流(A)

三、功率计算一般负载(也可以成为用电器,如点灯、冰箱等等)分为两种,一种式电阻性

负载,一种是电感性负载。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P=UI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

P=UIcosф,其中日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ф=0.5。不同电感性负载功率因数不同,统一计

算家庭用电器时可以将功率因数cosф取0.8。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家庭所有用电器加上总功

率为6000瓦,则最大电流是I=P/Ucosф=6000/220*0.8=34(A)但是,一般情况下,家里的

电器不可能同时使用,所以加上一个公用系数,公用系数一般0.5。所以,上面的计算应该

改写成I=P*公用系数/Ucosф=6000*0.5/220*0.8=17(A)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总的电流值为

17A。则总闸空气开关不能使用16A,应该用大于17A的。

估算口诀: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

穿管根数二三四,八七六折满载流。

说明:

本节口诀对各种绝缘线(橡皮和塑料绝缘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不是直接指出,而是“截面

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通过心算而得。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

“二点五下乘以九,往上减一顺号走”说的是2.5mm’及以下的各种截面铝芯绝缘线,其载

流量约为截面数的9倍。如2.5mm’导线,载流量为2.5×9=22.5(A)。从4mm’及以上导

线的载流量和截面数的倍数关系是顺着线号往上排,倍数逐次减l,即4×8、6×7、10×6、

16×5、25×4。

“三十五乘三点五,双双成组减点五”,说的是35mm”的导线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5倍,即3

5×3.5=122.5(A)。从50mm’及以上的导线,其载流量与截面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变为两个

两个线号成一组,倍数依次减0.5。即50、70mm’导线的载流量为截面数的3倍;95、120mm”

导线载流量是其截面积数的2.5倍,依次类推。

条件有变加折算,高温九折铜升级”。上述口诀是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的条件

下而定的。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长期高于25℃的地区,导线载流量可按上述口诀计

算方法算出,然后再打九折即可;当使用的不是铝线而是铜芯绝缘线,它的载流量要比同规

格铝线略大一些,可按上述口诀方法算出比铝线加大一个线号的载流量。如16mm’铜线的载

流量,可按25mm2铝线计算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

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或

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

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4.说明:口诀是以铝芯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度的条件为准。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

明。绝缘线包括各种型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

不是直接指出,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为此,应当先熟悉导线截面,(平方

毫米)的排列:

0

2011-08-1016:57

回复

美你步行

1位粉丝

3楼

先估算负荷电流

1.用途

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千瓦或千伏安)算出电流(安)的口诀。

电流的大小直接与功率有关,也与电压、相别、力率(又称功率因数)等有

关。一般有公式可供计算。由于工厂常用的都是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

因此,可以根据功率的大小直接算出电流。

2.口诀

低压380/220伏系统每千瓦的电流,安。

千瓦、电流,如何计算?

电力加倍,电热加半。①

单相千瓦,4.5安。②

单相380,电流两安半。③

3.说明

口诀是以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的三相设备为准,计算每千瓦的安数。

对于某些单相或电压不同的单相设备,其每千瓦的安数,口诀另外作了说明。

①这两句口诀中,电力专指电动机。在380伏三相时(力率0.8左右),电动

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倍”(乘2)就是电流,安。这电

流也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例1】5.5千瓦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11安。

【例2】40千瓦水泵电动机按“电力加倍”算得电流为80安。

电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三相380伏的电热设备,每千瓦的电流为1.

5安。即将“千瓦数加一半”(乘1.5)就是电流,安。

【例1】3千瓦电加热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

【例2】15千瓦电阻炉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23安。

这句口诀不专指电热,对于照明也适用。虽然照明的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

但对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仍属三相。只要三相大体平衡也可这样计算。

此外,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如变压器或整流器)和以千乏为单位的移相

电容器(提高力率用)也都适用。即时说,这后半句虽然说的是电热,但包

括所有以千伏安、千乏为单位的用电设备,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和照明

设备。

【例1】12千瓦的三相(平衡时)照明干线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8安。

【例2】30千伏安的整流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5安(指380伏三相

交流侧)。

【例3】320千伏安的配电变压器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480安(指380/

220伏低压侧)。

【例4】100千乏的移相电容器(380伏三相)按“电热加半”算得电流为15

0安。

②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一条接相线而另一条

接零线的(如照明设备)为单相220伏用电设备。这种设备的力率大多为1,

因此,口诀便直接说明“单相(每)千瓦4.5安”。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数

乘4.5”就是电流,安。

同上面一样,它适用于所有以千伏安为单位的单相220伏用电设备,以及以

千瓦为单位的电热及照明设备,而且也适用于220伏的直流。

【例1】500伏安(0.5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220伏电源侧)按“单相千

瓦、4.5

安”算得电流为2.3安。

【例2】1000瓦投光灯按“单相千瓦、4.5安”算得电流为4.5安。

对于电压更低的单相,口诀中没有提到。可以取220伏为标准,看电压降低

多少,电流就反过来增大多少。比如36伏电压,以220伏为标准来说,它降

低到1/6,电流就应增大到6倍,即每千瓦的电流为6*4.5=27安。比如36伏、

60瓦的行灯每只电流为0.06*27=1.6安,5只便共有8安。

③在380/220伏三相四线系统中,单相设备的两条线都是接到相线上的,习

惯上称为单相380伏用电设备(实际是接在两相上)。这种设备当以千瓦为单

位时,力率大多为1,口诀也直接说明:“单相380,电流两安半”。它也包括

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计算时,只要“将千瓦或千伏安数乘2.5”

就是电流,安。

【例1】32千瓦钼丝电阻炉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电流为80

安。

【例2】2千伏安的行灯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算得

电流为5安。

【例3】21千伏安的交流电焊变压器,初级接单相380伏,按“电流两安半”

算得电流为53安。

估算出负荷的电流后在根据电流选出相应导线的截面,选导线截面时有几个

方面要考虑到

2011-08-1016:57

回复

美你步行

1位粉丝

4楼

一是导线的机械强度

二是导线的电流密度(安全截流量),

三是允许电压降

电压降的估算

1.用途

根据线路上的负荷矩,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

2.口诀

提出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估出供电线

路上的电压损失。

压损根据“千瓦.米”,2.5铝线20—1。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

三相四线6倍计,铜线乘上1.7。②

感抗负荷压损高,10下截面影响小,若以力率0.8计,10上增加0.2至1。

3.说明

电压损失计算与较多的因素有关,计算较复杂。

估算时,线路已经根据负荷情况选定了导线及截面,即有关条件已基本具

备。

电压损失是按“对额定电压损失百分之几”来衡量的。口诀主要列出估算

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数据,多少“负荷矩”电压损失将为1%。当负荷矩较

大时,电压损失也就相应增大。因些,首先应算出这线路的负荷矩。

所谓负荷矩就是负荷(千瓦)乘上线路长度(线路长度是指导线敷设长度

“米”,即导线走过的路径,不论线路的导线根数。),单位就是“千瓦.米”。

对于放射式线路,负荷矩的计算很简单。如下图1,负荷矩便是20*30=600

千瓦.米。但如图2的树干式线路,便麻烦些。对于其中5千瓦

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荷矩应这样算:从线路供电点开始,根据线路分支的情

况把它分成三段。在线路的每一段,三个负荷(10、8、5千瓦)都通过,

因此负荷矩为:

第一段:10*(10+8+5)=230千瓦.米

第二段:5*(8+5)=65千瓦.米

第三段:10*5=50千瓦.米

至5千瓦设备处的总负荷矩为:230+65+50=345千瓦.米

下面对口诀进行说明:

①首先说明计算电压损失的最基本的根据是负荷矩:千瓦.米

接着提出一个基准数据:

2.5平方毫米的铝线,单相220伏,负荷为电阻性(力率为1),每20“千瓦.米”

负荷矩电压损失为1%。这就是口诀中的“2.5铝线20—1”。

在电压损失1%的基准下,截面大的,负荷矩也可大些,按正比关系变化。

比如10平方毫米的铝线,截面为2.5平方毫米的4倍,则20*4=80千瓦.米,

即这种导线负荷矩为80千瓦.米,电压损失才1%。其余截面照些类推。

当电压不是220伏而是其它数值时,例如36伏,则先找出36伏相当于220伏

的1/6。此时,这种线路电压损失为1%的负荷矩不是20千瓦.米,而应按1/

6的平方即1/36来降低,这就是20*(1/36)=0.55千瓦.米。即是说,36

伏时,每0.55千瓦.米(即每550瓦.米),电压损失降低1%。

“电压降低平方低”不单适用于额定电压更低的情况,也可适用于额定电

压更高的情况。这时却要按平方升高了。例如单相380伏,由于电压380伏

为220伏的1.7倍,因此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应为20*1.7的平方=58千

瓦.米。

从以上可以看出:口诀“截面增大荷矩大,电压降低平方低”。都是对照基

准数据“2.5铝线20—1”而言的。

【例1】一条220伏照明支路,用2.5平方毫米铝线,负荷矩为76千瓦.米。

由于76是20的3.8倍(76/20=3.8),因此电压损失为3.8%。

【例2】一条4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40米长的线路,供给220伏1千瓦的单相

电炉2只,估算电压损失是:

先算负荷矩2*40=80千瓦.米。再算4平方毫米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

根据“截面增大负荷矩大”的原则,4和2.5比较,截面增大为1.6倍(4/

2.5=1.6),因此负荷矩增为

20*1.6=32千瓦.米(这是电压损失1%的数据)。最后计算80/32=2.5,即

这条线路电压损失为2.5%。

②当线路不是单相而是三相四线时,(这三相四线一般要求三相负荷是较平

衡的。它的电压是和单相相对应的。如果单相为220伏,对应的三相便是38

0伏,即380/220伏。)同样是2.5平方毫米的铝线,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是

①中基准数据的6倍,即20*6=120千瓦.米。至于截面或电压变化,这负荷

矩的数值,也要相应变化。

2011-08-1016:57

回复

美你步行

1位粉丝

5楼

当导线不是铝线而是铜线时,则应将铝线的负荷矩数据乘上1.7,如“2.

5铝线20—1”改为同截面的铜线时,负荷矩则改为20*1.7=34千瓦.米,

电压损失才1%。

【例3】前面举例的照明支路,若是铜线,则76/34=2.2,即电压损失为2

.2%。对电炉供电的那条线路,若是铜线,则80/(32*1.7)=1.5,电压

损失为1.5%。

【例4】一条50平方毫米铝线敷设的380伏三相线路,长30米,供给一台60

千瓦的三相电炉。电压损失估算是:

先算负荷矩:60*30=1800千瓦.米。

再算50平方毫米铝线在380伏三相的情况下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根据“截

面增大荷矩大”,由于50是2.5的20倍,因此应乘20,再根据“三相四线6

倍计”,又要乘6,因此,负荷矩增大为20*20*6=2400千瓦.米。

最后1800/2400=0.75,即电压损失为0.75%。

③以上都是针对电阻性负荷而言。对于感抗性负荷(如电动机),计算方法

比上面的更复杂。但口诀首先指出:同样的负荷矩——千瓦.米,感抗性

负荷电压损失比电阻性的要高一些。它与截面大小及导线敷设之间的距离

有关。对于10平方毫米及以下的导线则影响较小,可以不增高。

对于截面10平方毫米以上的线路可以这样估算:先按①或②算出电压损失,

再“增加0.2至1”,这是指增加0.2至1倍,即再乘1.2至2。这可根据截

面大小来定,截面大的乘大些。例如70平方毫米的可乘1.6,150平方毫米

可乘2。

以上是指线路架空或支架明敷的情况。对于电缆或穿管线路,由于线路距

离很小面影响不大,可仍按①、②的规定估算,不必增大或仅对大截面的

导线略为增大(在0.2以内)。

【例5】图1中若20千瓦是380伏三相电动机,线路为3*16铝线支架明敷,

则电压损失估算为:已知负荷矩为600千瓦.米。

计算截面16平方毫米铝线380伏三相时,电压损失1%的负荷矩:由于16是2.

5的6.4倍,三相负荷矩又是单相的6倍,因此负荷矩增为:20*6.4*6=768

千瓦.米600/768=0.8

即估算的电压损失为0.8%。但现在是电动机负荷,而且导线截面在10以上,

因此应增加一些。根据截面情况,考虑1.2,估算为0.8*1.2=0.96,可

以认为电压损失约1%。

以上就是电压损失的估算方法。最后再就有关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

一、线路上电压损失大到多少质量就不好?一般以7~8%为原则。(较严格的

说法是:电压损失以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准(如380/220伏),允许低于

这额定电压的5%(照明为2.5%)。但是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端的电压规定

又比额定电压高5%(400/230伏),因此从变压器开始至用电设备的整个线

路中,理论上共可损失5%+5%=10%,但通常却只允许7~8%。这是因为还要扣

除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失以及变压器力率低的影响的缘故。)不过这7~8%是

指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开始至计算的那个用电设备为止的全部线路。它通

常包括有户外架空线、户内干线、支线等线段。应当是各段结果相加,全

部约7~8%。

二、估算电压损失是设计的工作,主要是防止将来使用时出现电压质量不

佳的现象。由于影响计算的因素较多(主要的如计算干线负荷的准确性,

变压器电源侧电压的稳定性等),因此,对计算要求很精确意义不大,只要

大体上胸中有数就可以了。比如截面相比的关系也可简化为4比2.5为1.5

倍,6比2.5为2.5倍,16比2.5倍为6倍。这样计算会更方便些。

三、在估算电动机线路电压损失中,还有一种情况是估算电动机起动时的

电压损失。这是若损失太大,电动机便不能直接起动。由于起动时的电流

大,力率低,一般规定起动时的电压损失可达15%。这种起动时的电压损失

计算更为复杂,但可用上述口诀介绍的计算结果判断,一般截面25平方毫

米以内的铝线若符合5%的要求,也可符合直接起动的要求:35、50平方毫

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3.5%以内,也可满足;70、95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

压损失在2.5%以内,也可满足;而120平方毫米的铝线若电压损失在1.5

以内。才可满足。这3.5%,2.5%,1.5.%刚好是5%的七、五、三折,因

此可以简单记为:“35以上,七、五、三折”。

导体载流量的计算口诀

1.用途:各种导线的载流量(安全电流)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

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的载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铝

或铜),型号(绝缘线或裸线等),敷设方法(明敷或穿管等)以及环境温度(25度左右或更大)等有

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10下五,100上二。25,35,四三界。70,

95,两倍半。穿管温度,八九折。裸线加一半。铜线升级算。3.说明:口诀是以铝芯

绝缘线,明敷在环境温度25度的条件为准。若条件不同,口诀另有说明。绝缘线包括各种型

号的橡皮绝缘线或塑料绝缘线。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电流,安)不

【例1】6平方毫米的,按10下五,算得载流量为30安。

【例2】150平方毫米的,按100上二,算得载流量为300安。

【例3】70平方毫米的,按70~95两倍半,算得载流量为175安。从上面的排列还可以看出,

倍数随截面的增大而减小。在倍数转变的交界处,误差稍大些。比如截面25与35是四倍与

三倍的分界处,25属四倍的范围,但靠近向三倍变化的一侧,它按口诀是四倍,即100安。但实际

不到四倍(按手册为97安)。而35则相反,按口诀是三倍,即105安,实际是117安。不过这对

使用的影响并不大。当然,若能胸中有数,在选择导线截面时,25的不让它满到100安,35的则

可以略微超过105安便更准确了。同样,2.5平方毫米的导线位置在五倍的最始(左)端,实际便不

止五倍(最大可达20安以上),不过为了减少导线内的电能损耗,通常都不用到这么大,手册中一

般也只标12安。

②从这以下,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本句“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

(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按①计算后,再打八折(乘0.8)若环境温度超

过25度,应按①计算后,再打九折。(乘0.9)。关于环境温度,按规定是指夏天最热月的平均最

高温度。实际上,温度是变动的,一般情况下,它影响导体载流并不很大。因此,只对某些高温车

间或较热地区超过25度较多时,才考虑打折扣。还有一种情况是两种条件都改变(穿管又

温度较高)。则按①计算后打八折,再打九折。或者简单地一次打七折计算(即0.8×0.9=0.72,

约0.7)。这也可以说是穿管温度,八九折的意思。例如:(铝芯绝缘线)10平方毫米的,穿管(八

折)40安(10×5×0.8=40)高温(九折)45安(10×5×0.9=45安)。穿管又高温(七

折)35安(1O×5×0.7=35)95平方毫米的,穿管(八折)190安(95×2.5×0.8=190)高温

(九折),214安(95×2.5×0.9=213.8)穿管又高温(七折)。166安(95×2.5×0.7=166.3)

③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按①中计算后再加一半(乘l.5)。这是

指同样截面的铝芯绝缘线与铝裸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例1】16平方毫米的裸铝线,96安(16×4×1.5=96)高温,86安(16×4×1.5×

0.9=86.4)

【例2】35平方毫米裸铝线,150安(35×3×1.5=157.5)

【例3】120平方毫米裸铝线,360安(120×2×1.5=360)

④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截面按截面排列顺序

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例一】35平方的裸铜线25度,升级为50平方毫米,再按50平方毫米裸铝线,25度

计算为225安(50×3×1.5)

【例二】16平方毫米铜绝缘线25度,按25平方毫米铝绝缘的相同条件,计算为100安

(25×4)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1:30: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2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别样的近义词
下一篇:剥组词
标签:八折怎么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