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首孝弟

更新时间:2022-12-03 06:13:27 阅读: 评论:0

中考查分网站登录-什么一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给个理由)

《弟子规》带解释完整篇-皆是

精华

《弟子规》带解释完整篇,皆是精华

总叙

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次谨信

【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

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

就应该多学多问。

入则孝

3、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解释】如果父母呼唤自己,应该及时应答,不要故意拖延迟缓;如果父母交

代自己去做事情,应该立刻动身去做,不要故意拖延或推辞偷懒。

4、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父母教诲自己的时候,态度应该恭敬,并仔细聆听父母的话;父母批

评和责备自己的时候,不管自己认为父母批评的是对是错,面对父母的批评都

应该态度恭顺,不要当面顶撞。

5、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冬天天气寒冷,在父母睡觉之前,应该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天

气酷热,应该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向父母

请安问好;到了晚上,应该伺候父母就寝后,再入睡。(此处引用古代“二十四

孝“中的黄香的典故)

【解释】父母对我们态度慈爱的时候,孝敬父母恭顺父母不是什么难事;父母

对我们态度不好,批评我们,埋怨我们,或者恶声恶气,厌恶我们,憎恨我们,

打骂我们,甚至动刀动枪杀害我们,还能对父母心存孝意,才是难能可贵。(当

然,父母打自己,甚或要动刀动枪杀自己的时候,自己应该远远的躲开,跑掉,

以免让父母背上不慈杀女弑子的坏名声。)

12、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如果自己认为父母有过错,应该努力劝导父母改过向善,以免父母铸

成更大的错误,使父母陷于不义的境地;不过要注意方法,劝导时应该和颜悦

色、态度诚恳,说话的时候应该语气轻柔。

13、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解释】如果自己劝解的时候,父母听不进去,不要强劝,应该等父母高兴的

时候再规劝,别跟父母顶真,徒惹父母生气,还达不到规劝的效果;如果父母

不听劝,又哭又闹,就暂时顺从父母;如果把父母劝恼,生气责打自己,不要

心生怨恨,更不要当面埋怨。

14、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解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应该尽力昼夜服侍,

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

15、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解释】父母去世之后,守孝三年,经常追思、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生活起

居,戒酒戒肉。

16、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解释】办理父母的丧事要合乎礼节,不可铺张浪费;祭奠父母要诚心诚意;

对待去世的父母,要像生前一样恭敬。

出则悌

17、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释】兄长要友爱弟妹,弟妹要恭敬兄长;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父母自然

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18、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fèn]自泯[mǐn]

【解释】轻财重义,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上包容忍让,忿怒自然消失。

19、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释】饮食用餐,就坐立行走;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20、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释】长辈呼唤别人,应该立即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或者找

不到那个人,应该及时告知长辈。

21、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解释】称呼尊者长辈,不应该直呼其姓名;在尊者长辈面前,应该谦虚有礼,

见到尊者长辈有所不能,帮助可以,但不应该故意炫耀自己的才能,故意显示

自己比尊者长辈强。

22、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解释】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行礼;如果长辈没有说话,应退后恭敬站

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

23、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解释】如果遇见长辈时,自己是骑马或乘车,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

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

24、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解释】长辈站着的时候,晚辈不应该坐着。具体是长辈坐下前,晚辈不应该

先坐;大家都坐着的时候,长辈站起来时,晚辈也应该站起来;大家都坐着的

时候,又一个长辈进来了,晚辈也应该立即站起来,以示尊敬。长辈坐定以后,

晚辈应该等长辈示意自己坐下时,才可以坐。

25、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解释】在尊长跟前与尊长说话,或者在尊长跟前与别人说话,应该低声细气,

不应该咋咋呼呼;但声音太低,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尊长听不清楚,也不合

适。

26、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解释】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稍慢一些才合礼节;长辈问话

时,应该站起来回答,而且应该注视聆听,不应该东张西望。

27、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解释】对待父辈祖辈,如养父,姑父,姨父,叔父,舅父,岳父,祖父,外

祖父,曾祖父,外曾祖父等等长辈,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一般孝顺恭

敬;对待兄辈,如堂兄,表兄,族兄等兄长,应该如同对待自己的同胞兄长一

样友爱尊敬。

28、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解释】早上应该早起,晚上不应该过早睡;因为人生易老,所以应该珍惜时

光。

29、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解释】早晨起床,务必洗脸梳妆、刷牙漱口;大小便回来,应该洗手。

30、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解释】穿戴仪容整洁,扣好衣服纽扣;袜子穿平整,鞋带应系紧。

31、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解释】放置衣服时,应该固定位置;衣物不要乱放乱扔,以免使家中脏乱差。

32、衣贵洁不贵华上循份下称家

【解释】服装穿着重在整洁,不在多么华丽;一方面应该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

另一方面应该根据家庭实力量力而行。

33、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解释】对待饮食,不要挑挑拣拣,嫌这嫌那;饮食吃饱吃好就行,不要过分

追求美食,更不要过分追求奢华。

34、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解释】少年未成,不可饮酒;酒醉之态,最为丑陋。

35、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解释】走路步伐从容稳重,站立要端正;上门拜访他人时,拱手鞠躬,真诚

恭敬。

36、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解释】不要踩在门槛上,站立不要歪斜;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不可

抖动。

37、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解释】进出房间揭帘子、开关门的时候,应该动作轻缓,不要故意发出声响;

拐弯的时候,应该绕大点圈,不要直楞楞的贴着墙角或者直角拐,这样就不会

撞到物品的棱角,以致受伤,也不会因为有人在拐角处突然出现而撞在一起。

38、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解释】拿空器具的时候,应该像拿着里面装满东西的器具一样,端端正正,

不要甩来甩去,不然会显得很轻浮;进入无人的房间,也应该像进入有人的房

间一样,不可以随便。

39、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解释】做事的时候,即使再紧迫,也不要慌慌张张,因为忙中容易出错;不

要畏惧困难,也不要草率行事。

40、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解释】打斗、赌博、色情等不良场所,绝对不要接近;对邪僻怪事,不要好

奇过问。

41、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解释】将要入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在吗?”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

让屋里的人知道有人来了。

42、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解释】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名字;若回答:“是我”,让人无

法分辨是谁。

43、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解释】想用别人的物品,应该明明白白向人请求、以征得同意;如果没有询

问主人意愿,或者问了却没有征得主人同意,而擅自取用,那就是偷窃行为。

44、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解释】借人物品,应该及时归还;以后若有急用,再借不难。

45、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欺骗和胡言乱语,不可使用。

46、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解释】话多不如话少;说话事实求是,不要妄言取巧。

47、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解释】不要讲奸邪取巧的话语、下流肮脏的词语;势利市井之气,千万都要

戒之。

48、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解释】没有得知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不知道真相的传言,不可轻

信而再次传播。

49、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解释】对不合理的要求,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轻易答应许诺;如果轻易

答应,就会使自己进退两难。

50、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解释】说话时吐字清楚,语速缓慢;说话不要太快、吐字模糊不清。

51、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

【解释】不要当面说别人的长处,背后说别人的短处;不关自己的是非,不要

无事生非。

5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

【解释】看见他人的善举,要立即学习看齐;纵然能力相差很远,也要努力去

做,逐渐赶上。

53、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解释】看见别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要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以警惕。

54、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解释】只有品德学识才能技艺不如别人,应当自我激励,自我磨砺,自我提

高。

55、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解释】如果是穿着饮食不如他人,不要攀比忧愁。

56、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解释】如果听到别人的批评就生气,听到别人的称赞就欢喜,坏朋友就会来

找你,良朋益友就会离你而去。

57、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解释】听到他人称赞自己,唯恐过誉;听到别人批评自己,欣然接受,良师

益友就会渐渐和你亲近。

58、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解释】不是存心故意做错的,称为过错;若是明知故犯的,便是罪恶。

59、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解释】知错改过,错误就会消失;如果掩饰过错,就是错上加错。

泛爱众

60、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解释】凡是人类,皆须相亲相爱;因为同顶一片天,同住地球上。

61、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解释】德行高尚者,名声自然崇高;人们内心真正敬重的是德行,而不是那

些表面上权势高,地位高的人。

62、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解释】大德大才者,威望自然高大;人们内心真正信服的德才,而不是那些

嘴上谈论的大官,大人物,大财商。

63、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解释】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自利,要帮助别人;他人有能力,不要嫉妒,

应当欣赏学习。

64、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解释】不要献媚巴结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骄纵自大;不要喜新厌旧。

65、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解释】别人正在忙碌,不要去打扰;别人心情不好,不要用闲言闲语去打扰。

66、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解释】别人的短处,切记不要去揭短;别人的隐私,切记不要去宣扬。

67、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别人听到你的称赞,就会更加勉励行善。

68、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解释】宣扬他人的恶行,就是在做恶事;对别人过分指责批评,会给自己招

来灾祸。

69、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解释】互相劝善,德才共修;有错不能互相规劝,两个人的品德都会亏欠。

70、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解释】取得或给予财物,贵在分明,该取则取,该予则予;给予宜多,取得

宜少。

71、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解释】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反省问自己愿不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应立刻停止要求,不要强求别人去做。

72、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解释】欲报答别人的恩情,就要忘记对别人的怨恨;应该短期抱怨、长期报

恩。

73、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解释】对待婢女和仆人,自己要品行端正、以身作则;虽然品行端正很重要,

但是仁慈宽厚更可贵。

74、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解释】仗势逼迫别人服从,对方难免口服心不服;以理服人,别人才会心悦

诚服。

亲仁

75、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稀

【解释】同样是人,善恶正邪,心智高低,良莠不齐;流于世俗的人众多,仁

义博爱的人稀少。

76、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他直言不讳,不会察色

献媚。

77、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解释】能够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是无限好的事情;他会使我们的德

行与日俱增,过错逐日减少。

78、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解释】不肯亲近仁义君子,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奸邪小人就会趁虚而入,影

响我们,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余力学文

79、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纵有知识,

也只是增长自己华而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

80、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解释】只是身体力行,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著自己的偏见做事,也会看

不到真理。

81、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解释】读书的方法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

82、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解释】做学问要专一,不能一门学问没搞懂,又想搞其他学问。

83、宽为限紧用功功夫到滞塞通

【解释】读书计划要有宽限,用功要加紧;用功到了,学问就通了。

84、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解释】不懂的问题,记下笔记,就向良师益友请教,求的正确答案。

85、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解释】房间整洁,墙壁干净,书桌清洁,笔墨整齐。

86、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解释】墨磨偏了,心思不正,写字就不工整,心绪就不好了。

87、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解释】书架取书,读完之后,放归原处。

88、虽有急卷束齐有缺损就补之

【解释】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有缺损就要修补。

89、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解释】不良书刊,摒弃不看,以免蒙蔽智慧和坏了心志。

90、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解释】遇到挫折,不要自暴自弃,通过身体力行圣贤的训诫,就可以达到圣

贤的境界。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6:13: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27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白菜英语
下一篇:山中无甲子
标签:首孝弟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