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2019.11
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
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
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
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
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
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
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
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①,神者倘不宜如
是,则其果无乎②?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
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①“又怪其”四句:又奇怪“造物者”不把小石城山安排在中原,反而陈设
在这偏僻的蛮夷地区,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自己奇异景色,
这确实是徒劳而无功用的。更,gēng音,经历。售其伎,显露其技艺。
伎,通“技”。售,出售,这里是显露的意思。
②“神者”二句:神灵的造物者大概不应该这样做吧,那么造物者就果真
没有吧?”傥(tǎng),通“倘”。或许,大概。不宜,不应该。如是,如
此,指“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的现象。果,真的。
7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贤:贤能
B.不能喻之于怀喻:明白
C.其一西出西:向西
D.良久乃已已:停止
8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亦犹今之视昔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B.当其欣于所遇其响之激越
C.引以为流觞曲水愈以为诚有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投以小石
8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
草、楷、行各体,影响深远。书法史上“苏(苏轼)王(王羲之)米(米
芾)蔡(蔡襄)”齐名。
B.序也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
“跋”或“后序”。这类文章可以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对
作者作品进行评论。
C.《兰亭集序》最后一段从理论上说清了所以要编《兰亭集》的原因。
最后一句,交代了写序的目的,引起后人的感怀。文字收束得直截了
当,其中的情思却绵绵不绝。
D.《小石城山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了旅途见闻和山川景物,
用了近一半的篇幅抒发了他贬逐永州游历自然时心中的感慨,构成了
文章的写景和议论两段。
8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2)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1,
【答案】
79.A
80.A
81.A
82.(1)抬头看广大的宇宙,低头观察繁盛的万物,用来纵展眼力,开
阔胸怀的,足够用来穷尽视觉和听觉的乐趣,实在是值得高兴。
(2)有人说:“(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
些贤能却在这里受辱的人。”
【解析】
79.A项,根据语境,“毕至”作谓语,“群贤”作主语,“贤”,形容词用
作名词,译为“贤才,贤能的人”。
80.B项,他们,代词;那,代词。C项,把……当作,动词;认为,
动词。D项,因为,介词;用,介词。
81A项,“宋四家”齐名的是苏(苏轼)黄(黄庭坚)米(米芾)蔡(蔡
襄)。
82.(1)句中,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所以:用来……。
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阔胸怀。游,骋,使动。极:穷尽。娱:乐
趣。信:实在。(2)句中,或:有的人。以:用来。夫:那些。辱于此:
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在这里受辱。翻译此句要把省略的内容补
充出来:(造物者之所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这样句子才能
文从字顺。
参考译文: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
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
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
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
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
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
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
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
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
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
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
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
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
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
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
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
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
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
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
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王羲之《兰亭集序》
从西山路口一直向北走,越过黄茅岭往下走,有两条路:一条向西走,
沿着它走过去什么也得不到;另一条稍微偏北又折向东去,只走了四
十丈,路就被一条河流截断了,有积石横挡在这条路的尽头。石山顶
部天然生成矮墙和栋梁的形状,旁边又凸出一块好像堡垒,有一个像
门的洞。从洞往里探望一片漆黑,丢一块小石子进去,咚地一下有水
响声,那声音很洪亮,好久才消失。石山可以盘绕着登到山顶,站在
上面望得很远。山上没有泥土却长着很好的树木和竹子,而且更显得
形状奇特质地坚硬。竹木分布疏密有致、高低参差,好像是有智慧的
人特意布置的。
唉!我怀疑造物者的有无已很久了,到了这儿更以为造物者确实是有
的。但又奇怪他不把这小石城山安放到人烟辐辏的中原地区去,却把
它摆在这荒僻遥远的蛮夷之地,即使经过千百年也没有一次可以显示
自己奇异景色的机会,这简直是白耗力气而毫无用处,神灵的造物者
似乎不会这样做的。那么造物者果真没有的吧?有人说:“造物者之所
以这样安排是用这佳胜景色来安慰那些被贬逐在此地的贤人的。”也有
人说:“这地方山川钟灵之气不孕育伟人,而唯独凝聚成这奇山胜景,
所以楚地的南部少出人才而多产奇峰怪石。”这二种说法,我都不信。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5:0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24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