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口岁

更新时间:2022-12-03 04:59:51 阅读: 评论:0

2019年广西南宁中考数学-practi怎么读


2022年12月3日发(作者:班干部)

Vol.32No.8

Aug.2016

赤峰学院学报渊自然科学版冤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渊NaturalScienceEdition冤

第32卷第8期渊下冤

2016年8月

关于我国人口结构的定量分析与研究

卢松袁赵红梅

渊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袁安徽蚌埠233000冤

摘要院本文主要以我国开始实行野单独二胎冶为背景袁对人口的年龄结构进行定量分析袁采用实证定量分析的方法袁分析

探讨我国近20年来人口的增长情况袁进而细化分析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口增长状况袁以及各个年龄段人口增长对于总人口增

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袁并归纳总结人口变化的原因以及产生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院Eviews曰定量分析曰贡献率曰人口结构

中图分类号院F241曰C92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673-260X渊2016冤08-0139-04

1引言

自2001年12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叶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

生育法曳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袁到今天已经有14年了袁

但是自计划生育在我国普及后袁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由于

人口出生率下降袁导致人口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渊洪娜袁

2011冤袁又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袁并且科技的不断进

步袁导致男婴出生率高于女婴袁并且多年居高不下袁与此同

时袁女性堕胎率也不断提高袁男女比例的失调也严重影响社

会安定渊郑真真袁2015冤曰而且家庭带给当代青年的压力也更

大袁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位老人还有子女渊包蕾萍袁2009冤.这一

系列的问题都与计划生育政策密切相关.政府也发现了这个

问题袁于是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

许普遍二孩政策袁以缓解以上问题.本文旨在利用实证分析

的方法对人口问题进行探究袁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释普

遍二胎政策的重要性.

2理论模型

本文主要分析人口的年龄结构问题.所以本文认为影响

人口增长的原因有14岁以下人口增长率袁14-65岁人口增

长率以及65岁以上人口增长率.14岁以下人口可以看作新

生儿出生率袁14-65岁人口增长率看作可参与社会劳动的人

口增长率袁65岁以上人口可以看作老年人口增长率袁即老龄

化率.老龄人口数量越多袁则社会的劳动力越少袁而且消费能

力越低袁进而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下降袁经济不断发展袁

而人口在减少袁而我国近几年出现大规模的外企逃离袁因为

我国逐渐失去了人口红利袁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人口红

利则优于国内.所以我国人口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而解决

人口问题的第一步就是发现主要问题所在.本文引入的变量

有1995-2014年的各年总人口以及14岁以下人口尧14-65

岁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首先建立一个模型分析各个年龄

阶段人口对于总人口增长的弹性系数袁为了得到弹性必须

建立一个双对数模型袁模型如下院

LNY=琢

1

x1+琢

2

x2+琢

3

x3+滋

这样可以分别测得14岁以下人口尧14-65岁人口以及

65岁以上人口对于总人口边际增长率的弹性系数之后再设

为其他影响因素袁可得方程院

y=茁+琢

1

x1+琢

2

x2+琢

3

x3

其中y为各年的人口增长率袁x1为14岁以下人口的增

长率袁x2为14-65岁人口的增长率袁x3为65岁以上人口的

增长率袁茁为其他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茁=y-琢1

x1-琢

2

x2-琢

3

x3

从而进一步得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口增长率对总人口

增长率的贡献率院茁

y

尧琢1

x1

y

尧琢2

x2

y

尧琢3

x3

y

.研究每个年龄阶

段对于人口增长的贡献率可以得出各年人口增长的主要来

源袁然后依据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袁可以得出一个趋势袁进而

解释人口增长的原因与增长方式变化原因.14岁以下人口

对于总人口增长贡献率可以看作新生儿对于人口增长贡献

率袁如果该值比较稳定袁而且稳定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正数袁

则说明人口处于不断增长阶段袁而且不断有新的人口出现曰

14-65岁之间人口对于总人口增长的贡献率变化可以得到

可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变化情况袁并且与当时的经济发展

状况进行对比袁可以得出经济发展与人口变化之间的规律袁

从而得出我国人口应该为什么样的结构袁进而为计划生育

提供决策方向.65岁以上人口岁与总人口增长贡献率袁这个

指标可以为老龄化率提供参考袁如果该贡献率较高袁则人口

结构是一个极为危险的结构袁当期的老龄化率较高袁那么人

口在以后某一段时间内将呈现野断崖式下跌冶袁这样人口在

收稿日期院2016-05-22

139--

.htsRerved.

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突然减少袁对于社会尧经济等方面将会

产生不可想象的破坏.

除了分析人口当期年龄结构袁还要对以后的人口结构

进行预测袁使用简单的线性模型进行预测袁这样结果也很容

易理解袁虽然模型存在缺陷袁但是可以说明一些最主要的问

题.

为了预测以后人口的变化趋势袁我们把时间因素t考虑

进来袁进而建立一个时间估计模型院

x

i

=琢

i

+茁

i

t+u

i

引入时间变量t对以后时期的人口结构进行预测袁而预

测的依据及为琢

i尧茁i袁时间变量的系数可以看作今后人口变

化的方向袁系数为正袁人口即为增加方向袁系数为负则减少曰

而模型中的常数项茁

i

则表示人口基数.

以上的定量分析之后袁根据定量分析所得数据袁结合相

关的经济学理论袁进行细化分析袁从而使所得结论具有现实

意义.

最后介绍本文引入的变量袁本文引入的主要经济变量

有总人口数尧14岁以下人口数尧15-65岁人口数以及65岁

以上人口数袁并结合国民经济各项指标建立模型进行实证

分析.

3实证检验

根据以上数据建立模型袁得出以下结果院

LNY=4.365982+0.122060LNX1+0.443040LNX2

+0.119084LNX3+u

t=渊27.07587冤渊21.88651冤渊41.11112冤渊30.79995冤

S.E.=0.000619R2=0.999757

R2=0.999711F=21913.63

得出的模型的各个参数显著性相关袁而且模型的判断

系数也很高袁证明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袁模型整体的相关性

较强袁说明模型建立较为合理.由结果可得袁我国人口的总体

趋势是在增长袁但是年龄结构问题日趋严重袁使用双对数模

型检验出14岁以下人口对总人口的弹性系数为

0.122060%袁而14-65岁人口对总的人口增长率的弹性系数

为0.443040%袁而65岁以上人口对总人口增长的弹性系数

为0.119084%袁即人口每增长1%袁绝大部分是由14-65岁

人口的增加产生的袁而不是主要由新生人口导致的袁可以得

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以下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趋势图院

从图表中也可以清晰的看出袁14-65岁以及65岁以上

人口都在逐年递增袁而14岁以下代表新生儿的人口指标却

在不断下降袁而且下降速度很快袁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

重.按照这样的趋势袁人口将在将来某一时刻呈现负增长袁这

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袁因为人口的不断减少袁将导致劳动力

不足袁从而导致人口的进一步减少袁从而进入恶性循环.这是

当局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袁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宣传

的野只生一个好冶是否应该取消了钥

依据上面求出的双对数模型袁再建立一个模型院

y=茁+琢

1

x1+琢

2

x2+琢

3

x3

其中y为各年的人口增长率袁x1为14岁以下人口的增

长率袁x2为14-65岁人口的增长率袁x3为65岁以上人口的

增长率袁茁为其他影响人口增长因素.

茁=y-琢1

x1-琢

2

x2-琢

3

x3

从而进一步得到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口增长率对总人口

增长率的贡献率袁茁

y

尧琢1

x1

y

尧琢2

x2

y

尧琢3

x3

y

.

从而得出表2与表3院

时间

年末总人

口渊万人冤Y

14岁以下人

口渊万人冤X1

14-65岁人

口渊万人冤X2

65岁以上人

口渊万人冤X3

22

23

2

2

195

2

2

274903029377

259909769692

247921849857

2

26

26

2669668010956

2599748411307

2599993811894

2641

2871

2291

2581

表11995-2014年我国人口各项指标构成

图1

140--

.htsRerved.

时间0.122060*x10.443040*x20.119084*x3茁

1996年0.0003520.0046380.0051220.000357

1997年-0.000820.006480.0038310.000619

1998年-0.000110.0047250.0040360.00053

1999年-0.000430.0043020.004559-0.00021

2000年-0.011220.0195250.001948-0.00264

2001年-0.001250.0046790.0032540.000288

2002年0.0002470.0022340.004139-0.00015

2003年-0.000910.0033070.004-0.00037

2004年-0.002620.0058830.0020270.000594

2005年-0.00630.0096750.0023920.000144

2006年-0.00250.0040970.004311-0.00061

2007年-0.001420.0035650.002480.000551

2008年-0.002350.0039160.003583-5.5E-05

2009年-0.002460.0036840.003815-0.00016

2010年-0.011880.0111530.006182-0.00065

2011年-0.000520.0015290.003945-0.00015

2012年0.0006770.000530.004128-0.00037

2013年0.000230.000790.004187-0.00027

2014年0.001252-0.00050.005375-0.00091

表2我国人口增长综合分析结果渊1冤经过计算后的数据使用折现图来表示袁这样可以更清

晰的看出每年的变化趋势袁并且有助于预测以后的数据.具

体情况如下院

渊一冤综合情况来看袁14-65岁人口增长对于总人口增长

平均贡献率最大袁其次是65岁以上人口袁而14岁以下人口

的对于人口增长的贡献率最小袁甚至在很多年份中袁14岁以

下人口是在降低人口增长率的.而总人口是在增多的袁所以

得出人口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人口正在加速老龄化.从生物学

角度来看袁我国在2007年以前袁总人口增长主要依靠14-65

岁人口增长袁而两极人口增长贡献率较低袁这是一个健康而

且稳定的人口结构袁这一时期袁人口增长速度稳定袁而且可

参与劳动的人口数量较多袁是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袁但是

2007年之后袁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65岁以上人口袁说明

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较快袁从而导致我国进入一个极其

危险的阶段袁老龄化阶段.

渊二冤14岁以下人口对总人口增长的贡献率相对比肩稳

定袁稳定在较低水平袁而且大多时候处于负值袁说明14岁以

下人口在我国人口增长中不是占据主导作用袁对人口增长

没有贡献率袁甚至在降低人口增长的速度.虽然这是计划生

育的目标袁但是新生人口的不断减少袁这是很危险的一个现

象袁这预示着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在不断降低袁如果继续持续

下去袁将会出现负增长袁即人口开始减少.但是从表2与表3

以及图2中可以看出袁2012年后袁14岁以下人口对人口增

长的贡献率在提高袁特别是2013年后袁增长幅度较大袁实际

时间14岁以下增

长贡献率

14-65岁增

长贡献率

65岁以上增

长贡献率

其他因素

贡献率

1996年0.0336560.4429920.4892340.034119

1997年-0.081480.6411680.3790520.061261

1998年-0.012010.5146730.439580.057761

1999年-0.052820.5236710.554886-0.02574

2000年-1.475282.5663830.25609-0.34719

2001年-0.178550.6708570.4664710.041223

2002年0.0380930.3451360.639591-0.02282

2003年-0.151360.5487930.663901-0.06133

2004年-0.444170.9989680.3442650.100938

2005年-1.066711.6374690.404870.024371

2006年-0.472520.7740690.81457-0.11612

2007年-0.273170.688140.4787340.106291

2008年-0.461350.7687660.703409-0.01083

2009年-0.503960.7550780.781876-0.03299

2010年-2.473262.3219061.287077-0.13572

2011年-0.108470.3184530.821364-0.03135

2012年0.1364220.106770.83145-0.07464

2013年0.0466260.1601050.84866-0.05539

2014年0.239911-0.095391.030057-0.17458

表3我国人口增长综合分析结果渊2冤

图465岁以上人口增长贡献率

图214岁以下人口增长贡献率

图314-65岁人口增长贡献率

141--

.htsRerved.

上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野单独二孩冶

政策.随后袁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由十二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袁野单独二孩冶政策正式实施.

这也证明我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的

问题.

渊三冤14-65岁人口对与总人口增长贡献率在一些年份

中出现大的变动袁但是整体看来相对稳定袁基本上处于0.5

的水平袁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是14-65岁人口的

增长袁但是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袁这代表处于中间年龄阶段

的人口贡献率下降袁而可劳动人口就是处于14-65岁这一

阶段袁说明我国的劳动人口将会不断减少.

渊四冤从图4中可以看出袁65岁以上人口对于总人口增

长的贡献率在相对稳定水平中不断上升袁而且贡献率在

2011年更是突破了1.2袁虽然我国在2013年开始推行野单独

二胎冶政策袁但是65岁以上人口对于总人口增长的贡献率

还是在攀升袁这说明我国人口结构已经进入一个老龄化的

阶段袁之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出现问

题袁接下来人口将会不断减少袁我国人口将在未来某一个时

候出现野断崖式冶的下跌.而人口的减少岁与社会发展将是在

多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人口减少袁导致劳动力减少袁消费者

减少袁而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袁这些问题的出现袁

将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预测以后人口的变化趋势袁我们把时间因素t考虑

进来袁进而建立一个时间估计模型院

x

i

=琢

i

+茁

i

t+u

i

从而可以得出一个时间预测模型袁可以预测人口在将

来的变化趋势袁输入数据之后得到以下模型院

X1=33668.44-619.8940t+u

t=(94.76164)(-20.90032)

R2=0.960424R2=0.958226F=436.8235

X2=80918.78+1101.730t+u

t=(161.0194)(26.26214)

R2=0.974565R2=0.973152F=689.6998

X3=6990784+3078301t+u

t=(57.10505)(30.12213)

R2=0.980548R2=0.979467F=907.3424

由以上模型可以看出袁每个模型均呈现显著性相关袁而

且拟合优度高袁说明模型解释能力较强袁这也可以预测人口

在未来的大致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14岁以下人

口的趋势是减少袁而且边际较大袁说明人口减少速度快袁而

14-65岁以及65岁以上人口则处于增长当中袁而且人口的

增长速度较快袁进一步说明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比较严

重袁而且将会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国放开二胎政策刻不容缓.

我国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袁在2015年10月29

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普遍二孩政策袁普遍二胎

政策放开.

但是新生儿的出生率持续降低袁也并非全部是由计划

生育导致的.我国已经实行了十几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后袁开

始放开二胎袁即2013年的单独二胎袁但是从数据中可以看

出收效甚微.理论上说袁计划生育十几年后袁社会上很大一部

分人是独生子女袁这样他们是有条件生二胎的袁但是实际上

2013年后的新生儿出生率仍然很低袁这说明不光是政策的

问题.

实际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袁贫富差距有所增大袁而一

个人的生存成本越来越高袁独生子女家庭的负担更重袁一对

原来为独生子女的夫妇需要赡养双方老人袁即四个人袁自己

如果生一个孩子袁则只需要养一个孩子袁但是野独生二胎冶政

策让他们可以生两个孩子袁但是实际上他们是不愿意的袁因

为那样负担更重.而普遍二胎之后袁或许会缓解一些问题袁但

是主要问题仍然存在袁这一个问题牵扯面很广袁包括社会财

富分配尧社会养老问题等等袁都是与此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

的解决将是今后该领域研究的重点.

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要

参考文献院

也1页包蕾萍.中国计划生育政策50年评估及未来方向[J].社会

科学,2009,6.

也2页桂世勋.关于调整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思考[J].江苏社会

科学,2008,2.

也3页崔丽,苏杨,杨文庄.惠民政策背景下计划生育政策面临的

挑战[J].发展袁2007,11.

也4页邬沧萍,穆光宗.低生育研究要要要人口转变论的补充和拓

展[J].中国社会科学袁1995,1.

也5页孙树菡,余飞跃.韩印日三国人口政策历程及启示[J].人民

论坛,2006,8.

也6页王金营.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J].中国人口

科学,2006,10.

也7页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J].中国人口科学,2004,

5.

也8页左学金.影响生育率的社会经济因素及广义的计划生育

政策[J].社会科学袁1992,4.

142--

.htsRerved.

本文发布于:2022-12-03 04:59: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23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各抒已见
下一篇:单二部曲式
标签:口岁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