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鼎是什么结构

更新时间:2022-11-12 11:06:09 阅读: 评论:0

初一英语上册课本-州拼音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有趣的谜语)

2013年第2期

(总第1 74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 ̄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2,2013

Tota1 NO.174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句法结构辨正

常志伟

(1_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2.宿迁学院中文系,江苏宿迁223800)

[摘 要]本文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句法结构作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

句法结构是由四个表示比喻的判断句活用结构紧缩而成,属于判断句活用。

[关键词]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句法结构

[中图分类号-]H0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3)02—0092—02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语意阐释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是文赋中的名篇之一,其

中“鼎铛玉石,金块珠砾”一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对秦

王朝挥霍无度、腐败奢侈生活的经典写照。就本句话

语意内涵而言,当前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即该句旨

在揭示秦王朝挥霍无度,视财宝如粪土,奢侈糜烂的

生活境况。当前对本句话语意内容的表述多采用直

译的方式,比较通行的主要有两种:一种以当前人教

版高中语文教材上的随文注解为代表,把该句解释为

“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

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石子。”一种以黄家龙 为代

表,对本句的解释大致可以概括为:“宝鼎像铁锅一

样,美玉像常见的石块一样,黄金如同寻常土块一样,

珍珠如同瓦砾一般。”

二、“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语法结构

人们对“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句法结构的认识与

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意动用法”说

周烈强∞ 认为: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是意动用

法,即该句话中的“铛”、“石”、“块”、“砾”活用作动词,

表示意动。所谓名词意动一般是指两个名词连用,前

一个名词在主观上把紧跟其后的名词当作自己所支

配的对象,如“鱼肉百姓”(把百姓当作鱼肉)、“幕天席

地”(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草营人命”(把人命

当作草菅)等。这样~来,“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显然

不能按正常的名词意动用法来理解,因为如果按名词

意动用法的常规语序来分析,它的语序应该是“铛鼎

石玉,块金砾珠”。周先生在文中只是指出其意动用

法,未提及语序颠倒的原因。褚树荣口 对其中的原因

作了明确的解释与说明,褚先生认为:“鼎铛玉石,金

块珠砾”按正常的句法结构,应该是“铛鼎石玉,块金

砾珠”,用如意动的当是“铛”、“石”、“块”、“砾”,但杜

牧写的是赋体文章,“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这几旬押的是“i”韵,为押韵起见,词序作了调动。笔

者认为,《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文赋”之所以称

之为“文赋”,就是用散文的形式来写赋。既然用散文

的形式,那么对每句话的字数及其押韵情况就不会太

苛刻,如前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也没押“i”韵。

这种分析颠倒了因果之间的关系。语法分析本应对

语言事实作出合理的分析解释,可是周、褚两位先生

的解释显然是根据高中语文教材上的随文翻译进行

反推分析而得出的结果,结论难免有失偏颇。其实,

在古代汉语中:两个名词连用,后一个名词表示意动

的情况极其罕见。

(二)“名词作状语”说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该句中的“铛”、“石”、

“块”、“砾”活用作一般动词,作谓语,意思分别是“当

作铛、石、块、砾”;而“鼎”、“玉”、“金”、“珠”在这里是

名词作状语,分别表示“把鼎、玉、金、珠”。在古代汉

语中,普通名词作状语是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现代

汉语的一些成语中还留存有这种语法现象,如:“星罗

棋布”、“土崩瓦解”等。不过,古汉语中,这种名词作

状语的情况,后面所修饰的一般都是典型的谓词性词

语,即动词或形容词。像这种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作

[收稿日期]2013-01—06

作者简介]常志伟(1978一),男,讲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江苏省宿迁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从事中古

汉语词汇、语法研究。

[基金项目]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LX12—0358);江苏省宿迁市科技创新项目(Z2010028)

一92—

2013年第2期

(总第174期)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Journal of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No.2,2O13

Tota1 No.174

状语,后一个又活用作动词的情况非常少见。这种分

析,也是明显属于“为‘译文’而造‘句法结构 之类,

即根据“随文注释”而生造“句法结构”,因此,其结论

也难免有些牵强。

(三)“比况结构紧缩”说

黄家龙(1996)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

名词的连缀,实际上是一种比况结构的紧缩,其本意

是表示财宝之多,即鼎像平常的铁锅一样多,玉像寻

常的石头一样多,金玉像普通的土块一样多,珍珠像

数不清的沙粒一样多。这种分析,新颖别致,使人很

受启发。他们没有拘泥于语文教材上的注释,从语言

事实出发,认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分别由“鼎铛”、

“玉石”、“金块”、“珠砾”四个表示比喻的单句复合而

成,其中的“鼎”、“玉”、“金”、“珠”作主语,表示“本

体”,“铛”、“石”、“块”、“砾”作谓语,用作“喻体”。

黄、聂两位先生在尊重语言事实的基础上对其句法结

构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不过,结合上下文语境,从

古代汉语语法学的角度来看,两位先生的解说还稍欠

精准。

三、“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语法结构辨正

笔者认为,就“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句法结构

而言,该结构是由“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四个“判断句活用”结构联合并列而成。典型的判断

句本是指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的句子,即说明某事

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

或不属于某一类。构成判断句的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是等同关系或类属关系。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

判断词“是”联系判断句的前后两部分,并帮助表示判

断。古代汉语的判断旬,尤其是上古汉语中的判断句,

不用判断词,而是将构成判断句的两部分直接联系在

一起,靠两者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如《史记・孟

轲萄卿列传》;“苟卿,赵人。”可是古今汉语中,都有一

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

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表示其他语意关系,郭锡良

先生把判断句的这种特殊用法称为“判断句活用”。

在古汉语中,用判断句形式所表示的特殊语意关系主

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表达比喻内容

这种判断句所联系的前后两部分实际上是一种

比喻,即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喻的一种修辞手法。

如:《苟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资治

通鉴・汉纪五十七》:“曹公,豺虎也。”

(二)表达某种逻辑关系

这种判断句所联系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具有某种

逻辑关系,即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一个具有某种逻辑

关系的简单复句的内容。如:《左传・庄公十年》:“夫

战,勇气也。”《庄子・养生主》:“良庖岁更刀,割也。”

前者表示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条件关系,意思就是

说:“如果作战,就要靠勇气”,后者表示因果关系,前

为“果”,后为“因”,意即“良庖岁更刀,因为割也?。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句法结构就是四个表示

比喻的判断句活用结构紧缩而成。这种用法在古汉

语中非常常见,一些还留存到了现代汉语的成语里,

如:“口蜜腹剑”即指“口如蜜,腹如剑”;“车水马龙”

指“车如流水,马若游龙”;“米珠薪桂”就是说“米像

珍珠,柴像桂木”等等。

[参考文献]

[1]黄家龙.“鼎铛玉石”辨[J].语文建设,1996(4):24—25.

[2]周烈强.“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的语法结构[J].中学语文教学

参考,1995(6):40.

[3]褚树荣.叙事主题:文言文教学的继承与创新[J].语文学习,

2007(2):55.

[4]潘冬.汉语“A被VP”旬式的顺应性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51—55.

[5]邱智晶.人际语法隐喻与语篇分析F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10—111.

[责任编辑]琳莉

The Syntax Structure Discrimination on Chinese phrase“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CHANG Zhi—wei

(Suqian College Jiangsu suqian,223800;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Jiangshu Nanjing 210097,China)

Abstract: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cademic on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of”Dingcheng Yushi(鼎铛玉石),Jinkua Zhuli(金块

珠砾).”has been different..Today,we have made a mor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 studies.

Keywords:Dingcheng Yushi(鼎铛玉石);Jinkua Zhuli(金块珠砾);syntactic structure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1:0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1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形容声音的字
下一篇:作业班辅导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