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课堂实录
(课前板书课题)师生问好。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通过一首诗来走近一位诗人,感受他的
内心世界。请看黑板。
二、解读诗题、知诗人。
(师):(课件出示:诗题)谁愿意大声地念给同学们听呢?你来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可以,谁再来?声音要更响亮些,你来(请学生)
(生):《送元二使安西》
(师):非常好。一起读。
(生齐):《送元二使安西》
(师):从诗歌题目当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是一首送别诗
(师):从哪里看出它是一首送别诗?
(生):送:送别
(师):谁送呢?又是送谁呢?
(生):王维。
(师):关于诗人王维,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呢?(出示课件:王
维简介)请个同学来读读。
(生):使:到、去、出使。
(师):送元二去哪呢?
(生):安西
(师):安西是指唐朝安西都护府,是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立的最高军
政机构。当时元二是去安西镇守边疆的,我们来看看安西的位置。(课
件展示安西的地理位置图)
师指着课件向学生解释安西的位置。
师:这就是元二的家乡陕西渭城,从元二的家乡陕西渭城出发,途经
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到达新疆的最西部安西,全程三千多公里,
气候环境恶劣,千里戈壁、黄沙漫天。
师:好!带着这些理解谁来说说诗题的意思。
生发言
(师):让我们再读诗题。注意有节奏的朗读。(课件出示节奏)起!
再读一次!
三、初读古诗、读懂读通、粗知大意。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千多年前那个送别的场景吧!(课
件出示:全诗)先说说怎么读?请同学们自由读,反复读,注意一定
要把字音读准了,把诗句读通顺了为止!
(师)开始吧!
学生自由地读诗2分钟左右。
(师):同学们读得可认真了,老师很想听听你们是怎么读的?谁来
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
(生):读诗
(师):读得不错!谁再来读读这首诗?。(再指名读)
(生):读诗
(师):真棒!他把这首诗里要求注意的多音字都读准了,比如“朝”、
“舍”、“更”“尽”等字!读得真是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不
但要清清楚楚的读,而且还要有板有眼的读,也就是读出诗歌的
节奏来。(课件出示节奏指名读)
(生):读诗
(师):有味道!聪明的孩子都听出来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
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
(师):这首诗讲了什么意思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读懂了哪
句,就说哪句。你来!(还有谁愿意说说?谁来补充?)
学生自由发言。(谁能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很好!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整首诗的诗意)
四、赏读诗句,感悟意向,渐入诗境
(一)研读诗歌前两句、感悟诗情画意。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近这首诗。宋代诗人苏轼曾经说过,王维
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读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
象画面,读出诗中的诗情和画意。我们来看。
(师):(课件展示:“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谁来读一读、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在这两句诗中出现了哪些景物?
(生):朝雨、客舍、柳树
(师):“朝雨”怎么理解?
(生):早晨的雨
(师):这雨下得大吗?
(生):不大,是小雨
(师):从哪个字可以体现出来?
(生):浥
(师)“浥”是什意思呢?
生:湿润
(师):“浥”字用的很有分寸,小雨落下来刚好打湿路面,轻尘不扬。
诗人为什么写雨呢?
(生):
师总结:是啊!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铺设了轻尘不扬的道
路,请看(课件展示:渭城朝雨图)
(师):这样的画面带给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你能用一、两个词描
述它吗?
(生):自由回答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善于总结和表扬,有概括性比如:你真善于总结、
你真善于观察、)
(师):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瓦楞青青的旅舍,清晰而嫩绿的杨柳,
带给我们最直接的感受,一个字,那就是(美)我们怎么读出它的美?
谁来试试?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读出一点美感了。谁再来读读?你来!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我已经觉得非常美了。让我们像她这样,美美地来读一读这
两句诗。起!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师):其实细雨也好,客舍也罢,总能勾起离人心中淡淡的愁绪,
特别是这依依杨柳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究竟是什么滋味
呢?
(课件展示:“折柳赠别”组诗)
(师):老师这里有三首诗,请同学们快速、自由的读一读,然后说
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说说你的发现?
(生):都是送别诗
(师):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三首诗里出现了相同的景物——柳树
(师):为什么这些作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呢?
(师):柳字和哪个字读音相像呢?(留)
(课件出示柳和留谐音)
师:诗人王维写柳树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想挽留元二。
(师);他为什么要挽留元二?这是一种怎样的情呢?
生回答(舍不得)板书
(师):留得住吗?
生回答:留不住
(师):柳树还有一种含义:(课件)那么王维是祝福元二——
(师总结):明白了诗人笔下暗藏如此的情意,我们再来读读一、
二两句诗。
(生):“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五、品读诗句,以读悟情,强化情感
(师):老天在留元二,王维也想留住元二,但是元二不能留,必
须得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诗人李白用目光在
黄鹤楼送别自己的友人,这首诗王维又是以什么来送别元二呢?
(生):以酒送别。(教师板书:酒)
(师):你是从哪里读懂的?
(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出示:后两句诗)
师重点讲述(更,君,故人)的意思。
(师):元二,请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个老朋友
的陪伴了。唉,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晨,诗人王维却要送别
自己的好友到安西去了,他为什如此伤感?。
(师):(课件展示:地图)从渭城到阳关,出阳关到安西整整三千多
公里,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即使乘坐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也要
足足的走上半年多的时间啊!路途如此遥远,想到这里王维对元二又
有什么担心呢?学生尽情发言
(没有亲人的照顾,孤独寂寞,路途遥远,非常辛苦。)
师:是啊!孤独寂寞、一路颠簸,所以诗人说:——
(课件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西出阳关,见不到的只是故人吗?
(生):不是
(师):还见不到谁?
(生):父母、妻儿
(师):(非常好!)又只是见不到吗?还听不到什么?或者尝不到什
么?
(生):听不到家乡话,尝不到家乡菜了
(师):所有的一切都浓缩在一个“无”字当中,西出阳关之后元二
有的是什么呢?
(课件出示安西风景图)
师:谁能用一、两个词语描述安西是个怎样的地方吗?
学生发言。(茫茫戈壁、一片荒漠,寸草不生,满目黄沙,寸草不生)
师:此时此刻(课件出示)
渭城春雨绵绵,而安西却黄沙漫天。
渭城生机勃勃,而安西却满目荒凉。
渭城这里有饮不尽的家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
而安西却举目无亲,乡音不再有。
师:想到朋友即将远行,陪伴他的,不再有亲人、朋友、渭城的美
景,而陪伴他的只有孤独寂寞,满目黄沙。所以诗人说:——
(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件展示说一说教师配乐读
(师):西出阳关,满目荒凉,当年张骞出使西域13年,苏武出使西
域19年,班超出使西域30年,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而元二
这一去何日才是归期啊?此时此刻,就让我们梦回唐朝,如果你是王
维,你有什么话想对元二说呢?
(生):元兄,你这一走,我们可能很久都不能相见,但我会想你的,
你一人孤身在外,一定要注意身体
(师);说得真好!还有什么话要对元二说啊?
(生):元兄,请再喝一杯酒吧,以后常写信回来,我会照看你的家
人的)
(师):想象真丰富!谁再来说?
是啊,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引读)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是热情的酒,“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消愁的酒,而“劝君更尽一杯酒”,这又
是一杯怎样的酒?
(生):离别的酒
(生):伤感的酒
(生):无奈的酒
(生):祝福的酒
(师):这样的又酒喝过多少杯了?
(生):不知道是第几杯了
(师):是啊,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一
别何时才能相见。所以诗人伤感地说——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军令如山,无奈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所以诗人无奈地
说——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只知道天色已经不早了,朋友即将启程。来!让我们举起酒
杯,把所有的情意融进这酒中,再送元二一程吧!
(生):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六、一唱三叹,情感共振
(师):这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诀别诗。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
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送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来铭
记这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课件展示齐读)
学生读一遍。
(师):(课件:背一背)会背了吗?学生背
(师):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送别诗,当时曾被人们编成乐曲《阳关
三叠》也叫《渭城曲》广为传唱。我们一起来听听。(可以跟着音乐
轻轻的哼唱。
(课件播放阳关三叠)
七、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师):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学过许多送别诗,老师整理
了一部分送给同学们,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送别组诗)我们一起来
读一读。
(生)齐声朗读
课件播放:《送别》教师配乐朗读
再过两个月我们就要毕业了,即将告别母校,告别亲爱的老师、同学
们。六年的点点滴滴涌上心头,六年里我们收获了知识,学会了成长,
六年里又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人生聚散无常,我们真的应该常常怀
有一颗感恩的心,好好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最后让我们互道一声:
(课件展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生):齐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师):下课!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酒
景————————情
朝雨不舍
柳树留无奈
客舍祝福
……
本文发布于:2022-12-02 23:3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08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