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怎么答
语文现代为阅读答题技巧
一、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
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
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二、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
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
主张。
具体作法是:把所问问题中的关键词句还原到原文中去,再靠船下
篙,一般来说,答案就在该关键词句的上下面。
三、两步法
阅读题中时常会问到:一句(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第一步:我们首先看这个句子(段落)是在文章中的哪个位置,开
头?中间?还是结尾?如果是在开头,则有以下几种可能:点明中心、设
置悬念、总领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
发展;如果是在中间,则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如果是在结尾,
则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主题、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前后照
应、结构完整。
第二步:答题格式可固定为:在内容上,起到。;在结构上,起到。
(省略号内容再具体到上一步去相对应)
四、三步走法
在说明文当中经常出此类问题,即问“一个副词(全部、部分、都、大
概、可能、据说。)能否删去?”回答此类问题可分为三步:①不能;②解
释该副词在本文当中的含义;③如果去掉,句子显得太绝对化了,就不能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生动性、准确性、严密性)。
语文现代文阅读怎么答
1、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①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
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②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③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
论文、记叙文、小说
2、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句子语境。
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②排比:有气势、加强
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④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⑤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
象征等表现方法。
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
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
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0:36: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40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