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
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
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
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两
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
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
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
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人人的认识领
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
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
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材料分析题
用历史发展规律性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必须意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
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孔德《实证哲学》)
材料二: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
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
痛苦。(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
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
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
在的事实。(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2、材料三与材料
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分歧时什么?3、材料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答:(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是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
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所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
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们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
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
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
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
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
一。(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的规
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
趣和目的编篡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3)、在马
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
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
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
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
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
物辩证的理解。
本文发布于:2022-12-02 18:29: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9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