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范文
课时目标:
1、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
2、观察夏天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
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过程:
一、讲读第三段
1、牛朗和织女过着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候也发愁,她愁什
么呢?
2、王母娘娘知道了织女下嫁人间后怎样?
3、默读第3~5自然段,画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1)王母娘娘更是气的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
厉惩罚。
(2)王母娘娘趁牛朗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朗家
里,来抓织女。
(3)五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
女,一齐飞向天宫。
(4)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朗的面
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心狠手辣、不讲骨肉亲情)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王母娘娘的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
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的感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画出描写织女与牛朗的句子。
(1)朗读“织女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声喊??”,体
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意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2)“心急如焚”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词表现了牛郎的
“心急如焚”?(赶紧、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门就飞起来??)
7、有感情地朗读第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1)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2)闯入人家,抓走织女。
(3)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
9、让学生根据上述3个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二、讲读第四段
1、指名读第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1)隔河相望,化作星辰。
(2)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2、牛郎和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他
们在鹊桥相会时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
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
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
的顺序复述课文。
布置作业:
1、用下列词语造句。
心急如焚、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和织女星,将观察的结
果写下来。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
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
受、理解、评价文本。设计特色:
(2)设计主题阅读环节,拓展阅读的新天地。
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学生与文本对
话,自主阅读,然后教师以教材为中介与学生进行对话。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人物
(2)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牛郎织
女二〉。板书课题。
二、读读课文,说说人物
1、读读课文,找准理由。
(1)〈牛郎织女〉是民间故事,文中人物性格鲜明,适合让学
生评论。让学生尝试做人物评论员,评论文中人物。请学生读课文,
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把想法写在课本的空白处,以供交流。
(引导学生批注文本,是落实学生评论人物的有效形式之一)
(2)学生阅读课文,找准理由,找足依据,可适当在书上加上
批注。
(还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
的眼光看人物,这才能保证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3)教师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中去,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思考。
2、说说人物,有理有据
以教材文本为中介,以学生的批注“成果”为话题,师生间展开
交流。
(1)学们,你们认真阅读,仔细批注课文,一定有许多见解,
谁来评论文中的人物。
(2)学生各抒己见
(教学没有预设性,却有生成性。人物评论可催生出好多精彩片
段的解读,如重点词语的破析,关键词句的赏析,人生哲理的透析
等。)
三、主题阅读
学生拿出课前发放的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
〈白蛇传〉。让学生任选一篇阅读。读后三言两语,可说主要内容,
可说文中人物,也可直接说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等。
(建设大信息容量的语文课堂,在主题的统率下,有机整合课程
资源,扩大阅读的量,提高阅读的质。
四、作业
(1)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
(2)把我国的民间故事讲给别人听。
设计理念:
本篇是神话故事,参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理念,设
计主题阅读环节,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探究
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文章,拓展阅读的新天地。让学生扮演评
论员的角色,评论文中人物,从而理解人物性格和体会人物形象。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最大的书》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入角色朗读,读好人物的语气。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分角色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课题:最大的书。
2、生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勾画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3、学习生字:
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
⑵全班交流。
⑶游戏识字。
⑷和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争取把带生字的句子和段落读正确、读
流利。
⑸说说自己帮同桌纠正了哪个音,全班对这些音节再读一读。
三、写字指导
半包围结构的字:厚字上下都无点,而底字上下都有点。宝字下
边是玉不是五。印字右边是单耳,不能写成双耳。埋字左边是土字
旁,要与理区分字形。还可以引导学生记住有土才能埋。
四、质疑
读了课文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或者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对于学生提出的字词。可以当场叫学生补充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认真奇怪闪光透明宝藏足迹创根问底
二、朗读感悟
1、针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交流互动中有
所得:
⑴自由读。你在文中能解决同学们的哪些问题。
⑵小组交流。
⑶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演中悟:
⑴同桌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
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⑵朗读展示。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
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如:宝石──石头化石──石英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大地──地球土地──地图
2、问句:
⑴哪里有书啊?
⑵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⑶这能说明什么呢?
3、感叹句:
⑴它们都是字呀!
⑵太好了,太好了!
⑶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
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真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
《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班刊。
【课后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
富有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用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
交流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但令人担忧的是在小组合
作中,很多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别人。当我叫一名学生回
答问题时,就会有很多学生失望的叫喊声,很不甘心坐在位置上,
如果不及时指正,就势必一节课由着性子随心所欲,小皇帝的本色
表现无遗!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狠抓学会聆听、学会宽容、
欣赏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标准》
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用词准确,文质兼美。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
活动特点作了非常细致的观察,形象生动的描述了翠鸟羽毛艳丽,
小巧玲珑的外形和它捕鱼时灵敏神速的动作。
本课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自由结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喜欢翠鸟外
形美的学生为外形组,分为几个小组;喜欢翠鸟动作敏捷的学生为
动作组;还有两方面都喜欢的为综合组。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全文,
体现本组学习内容,并未其他组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旨在培养学生
的合作技巧,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
用词的准确生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中,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
机会,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在互赏互助中体会
成功的喜悦。
本课合作学习设计:
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次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学过的阅读方法
深入研讨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特点。
第二次合作学习是让学生互相置疑,小组间合作学习,对疑难问
题进行讨论解决,进一步理解翠鸟特点,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
在合作中品尝到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3课《翠鸟》,通过上节课的
学习,我们根据自己对翠鸟的外形美和动作敏捷的不同喜好分好了
小组,这节课我们按小组深入研究课文。
二、指导学习
师:要想在小组里有出色的发言,自己先要有准备,我们先干什
么?
生:先把课文读熟,
师:光读不行,还要有读书方法,我们学习过哪些读书方法?
生说学过的读书方法。
师:那是不是不是本组的学习内容我们就不读了呢?
生:不是。
师:对,还要学,要给对方提出问题,想办法难倒他们。
三、合作学习
出示合作分工:
1、选一名代表作记录员记录大家的发言。
2、选一名发言员代表大家发言
3、还要有一名同学集中大家的问题向对方组提问。
4、其他同学补充。
四、汇报交流: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翠鸟外形美与动作敏捷?各小组汇报。其他小
组补充。
五、互相置疑(第二次合作学习)
1、每小组置疑员向对方组置疑。
2、各小组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讨论。
3、组际间交流解答问题。
六、自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七、作业(自选一题):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词句。
2、把你知道的有关翠鸟的知识制作成知识卡片。
专家点评:
1、注意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2、三维目标的结合非常好。
3、在小组合作时,目标再细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翠鸟》教学反思
在本次合作式教学的教学策略研讨活动之中,我有幸作为一名作
公开课教师,在感到荣幸之余,心中有无数的感慨和激动。
从没想过我的课会在全区骨干教师的培训会上进行研讨,也从没
想过能和北京的专家一起面对面对的一起交流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与
策略。不过,我一直在努力,朝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目标前进,
我的努力终于在这个特殊的机会下得到了展示,在作课之后,我所
获得的不仅仅是这一节课的收获,更多的是对自己语文教学的一个
提升。
我所作的课是第六册语文第十三课《翠鸟》,应用合作式的教学
理念,根据学生对翠鸟不同角度的喜爱,我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
在自独自悟的基础上,在小组中汇报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展现翠
鸟的外形美与机灵。教学思路是经过深入研究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融入的不仅是我自己的教学经验与理念,还有我乡教研员的思考和
指导,虽然不算太成熟,但却大致有了合作式学习的基本思路。
在讲完课之后,当我还沉浸在整堂课的得与失的思考中时,北京
来的沙莉老师上了《鲸》一课,同样是应用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一节课过后,之前我一直困扰的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了,如何使合作
学习更有时效性,不流于形式,让学生学生真正去讨论,这个问题
我有了自己的看法并有了对课的一些改进措施:
一、更加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二、小组学习的`时机要善于把握
要使小组学习取得更大的效果,教师要善于把握合作的时机。一
般有以下几种情况是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第一,当学生
提出的问题似是而非时要组织学生辩论或讨论。第二,当问题具有
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时,要组织小组讨论。三、对知识
的查缺补漏,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比如当学生提出:“翠鸟像箭
一样飞出去。”能否改成“翠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出去”时,我如
果激起学生的二次讨论就是最佳的小组合作时机。
三、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导向。
小组合作评价的形式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及时反馈性评价,小组
内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而我在这节公开课中,对这一点做的
还甚少。
总之,这节课给我了不少的收获,而北京专家的指导更给了我质
的帮助,如果没听沙莉老师的一节课,没聆听徐玲主任的一番话,
我想这些经验也许我会从实践中慢慢摸索出来,但那可能是很长时
间之后,毕竟没有这么鲜活与生动,这么深刻与及时。感谢进校,
感谢专家,希望这样专家引领的机会多一些,使我们这些一线的教
师有更大的进步。
《三个问题的答案》教学设计
什么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什么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什么
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这些问题,不但是值得孩子们去追寻的,而
且也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应该认真思考的。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
得到的答案就不相同。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本篇课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通过生动有趣的情节带领孩子们去
追寻问题的答案,将深刻的思考演绎得轻松自如。在带给孩子们启
迪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对亲情、友谊、爱的体会感悟,从而在他们
幼小的心灵中萌发出美好的情感体验。
更为宝贵的是,这篇课文还可以让孩子们知道许多问题的答案要
靠自己去追寻、去体验、去付出、去实现……我们应该相信,这种
探索意识将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揉、殿、茅、逐、丘、谊、腔、”7个生字,会
正确书写“案、胖、朗、茅、丘、翁、姓、谊、浪、挡、航”11个
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剧情,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亲情、友谊、爱的
神奇与美好,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和伙伴合作表演剧本。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
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扶放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珍惜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浓浓亲情、真诚的友谊,能学着用一
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生活。遇到问题用心体验、认真思考,做生活
的有心人。
策略与方法:
抓住对话,读中感悟。“扶”“放”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
力。合作表演,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三个问题”,指名学生读。
2、师: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大家都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
就要来一起看看小木偶的问题,并来帮他解决,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孩子们,那么就先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4、引导学生快速的默读,找出小木偶的三个问题。
1、师:大家了解了小木偶的三个问题了,你能帮他回答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强调答案的正确
统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
2、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小天使也为小木偶作了解答,让我
们看一看小天使的答案。
(1)首先找学生把小木偶的第一个问题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
快速的默读第一部分,找到小天使的答案。后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
同样的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
(2)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和课文对照,
谈谈自己的想法。
3、合作表演,加深理解。
4、整体回顾全文,分角色的朗读,美读中品位文章中所蕴涵的
情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茅”:注意不要丢落最后一撇。“丘”:要注意和“乒、乓、
兵”的区别,注意写正确。“案”和“翁”每部分要写得扁一些,
宽一些,要把字写紧凑。
3、学生独立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自己提出几个问题,写在问题本上,找自己的好伙伴是这解答出
来。
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剧本,有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排练演出。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揉、殿、茅、逐、丘、谊、腔、”7个生字,
会正确书写“案、胖、朗、茅、丘、翁、姓、谊、浪、挡、航”11
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的剧情,理清文章线索,感受亲情、友谊、爱的
神奇与美好,体会文中真挚的情感。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和伙伴合作表演剧本。
过程与方法:
小组探究识字、书写生字;多种形式熟读课文;合作交流、畅谈
所知所感,在此过程中鼓励孩子独立思考,质疑问难,深入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珍惜生活中看似平常的浓浓亲情、真诚的友谊,能学着用一
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生活。遇到问题用心体验、认真思考,做生活
的有心人。
课前准备:
录音机;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三个问题”,指名学生读。
2、师:看到同学们欣喜地表情,就知道我们都喜欢童话。童话
有有趣的故事,可爱的人物,还告诉我们生活中的道理。童话伴随
着我们快乐成长,是我们梦的摇篮。
同学们,在生活学习中大家都有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要来一
起看看小木偶的问题,并来帮他解决,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师:孩子们,那么就先让我们把课文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三、配乐听读感知,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在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师指名读课文(2——3名)。
4、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的字。
5、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6、小组检查识字、组长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
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7、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
话。)
四、再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师明确读文要求: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2、采用个别读、集体读、两人轮读等多种方式,力求读通畅。
五、精读体悟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
1、师:大家了解了小木偶的三个问题了,你能帮他回答吗?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要强调答案的正确
统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机会。
2、师:你们的想法都很好,小天使也为小木偶作了解答,让我
们看一看小天使的答案。
(1)首先找学生把小木偶的第一个问题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
快速的默读第一部分,找到小天使的答案。后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用
同样的方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解决。
(2)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问题的独特看法,和课文对照,
谈谈自己的想法。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
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然后全班讨论学习。
6、分角色朗读。配上音乐,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能学着用一
颗充满爱的心去面对生活。遇到问题用心体验、认真思考,做生活
的有心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六、作业
1、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认识的人听。
2、制作好你喜欢的文中形象的头饰,准备下节课表演课本剧。
本文发布于:2022-12-02 16:42: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8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