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榜眼和探花的来历]状元榜眼探花
高考中考尘埃落定,许多被冠以高考状元、中考状元的幸运儿脱
颖而出。于是有为人父母者问,为什么科举制的第一名称为状元?这
个词是怎样来的?如果从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算起,到清
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科举考试经历了整
整1300年。
历代科考制度都有不同,但大致说起来,分乡试、会试、殿试三
阶段。生员(秀才)每3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叫做乡试,录取者称
举人,第一名为解元。各地举人们在隔年春天齐聚京城礼部参加会试,
录取者称进士,第一名为会元。
同年,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考试,称为殿试或廷试,会试录取的
进士分三等:一甲取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和探花,另有二、三甲
若干人。
而“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科考之初隋炀帝时,进士第一名便有了状元的名号,又称“魁甲”。
早期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
与今日考试填报个人资料类似。考试结束后,最高成绩者放在全部投
状最前面,称为状头,也叫状元。
到宋代,因为公布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而二、三
名分列左右,如同人体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在宋代,榜眼是一
甲二、三名的合称。直到南宋后期,榜眼才成为第二名的专名,第三
名进士则改称为探花。
探花一词始自唐代。新科进士放榜后,由朝廷组织一场庆祝宴会,
地点就在长安的曲江,名为“杏园宴”。时值三月,春花烂漫,宴会前
在今科进士中选年少俊美者乘马采花,以助喜庆,称为“探花郎”,与
科考名次无关。
直到南宋末,为了区分一甲的二、三名,探花才渐渐地成了第三
名的专称。因此,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合称,形成于南
宋。
耐得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金殿传胪、雁塔题名、大魁
天下、光宗耀祖,当年状元的春风得意,绝非今日高考中考“状元”可
以比拟。也难怪,在1300年中,从有史料记载的第一个状元孙伏伽,
到光绪年间末代状元刘春霖,全中国也仅仅608人!
这些状元郎中,有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张之洞这样的中枢重
臣、王维这样的不朽诗人、杨慎这样的杰出学者、王引之这样的文字
大家、柳公权这样的书法宗师、张謇这样的实业巨子……不过,就大多
数而言,都已湮没无闻。因此,金榜题名那一天,在礼官的引导下,
穿过紫禁城午门正中御道,享受王公贵族、权臣宰相都无缘得到的殊
荣,就成了他们此生最为风光和荣耀的一刻。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9:02: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82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