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什么是二分法

更新时间:2022-11-28 08:03:56 阅读: 评论:0

中考物理压轴题100题附答案-等成语


2022年11月28日发(作者:含有谐音的歇后语)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1-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甘肃武山县第一高级中学郭丽珍

guolizhen8@

教材背景与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本(A版)》第三章第一单元

第二节———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函数零点的存在性(定

理)”,本节课是上节学习内容《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的自然延伸.二分法虽然是

刻板的、机械的,有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计算,但是它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方法,对

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还是非常有用的,在教学当中要让学生感受整体到局部、特殊到

一般、定性到定量、精确到近似、计算到技术、技法到算法这些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在二分法教学中,方法的建构、技术的运用、算法的渗透以及它们的同步发展过程,是

这节课的隐性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它体现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第一个阶段是从数到形,

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根的存在性);第二个阶段是从形再到数,其中

的形是包括从图象到数轴,再从数轴到表格.在这样的过程中,形的特征不断被深化,

最后抽象成了以数为主体的一个算法流程.因此,整个二分法的教学流程要体现在这

样一个框架当中:它是一个代数的问题,第一次转化是从代数到几何直观,第二次转化

是从整体到局部,去研究函数零点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理解了函数图象与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具备一定的用数形结合思想解

决问题的能力,这为理解函数零点附近的函数值符号提供了知识准备.但学生仅是比较

熟悉一元二次方程解与函数零点的关系,对于高次方程、超越方程与对应函数零点之间

的联系的认识比较模糊,计算器的使用不够熟练,这些都给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造成了一

定困难.

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实例理解二分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了解二分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2-

方法,会用二分法求解具体方程的近似解,从中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及其在实际

问题中的应用,体会程序化解决问题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

借助计算器、excel、几何画板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让

学生充分体验近似的思想、逼近的思想和程序化地处理问题的思想及其重要作用,并为

下一步学习算法做准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探究体验、展示与交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增强合作意识.通过体会数学

逼近过程,感受精确与近似的相对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体会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之间的联系,初

步形成用函数观点处理问题的意识.

难点: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利用二分法求给定精确度的方程的近似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结构设计

问题导学、数学探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与步骤,以师生互动为

主的教学方法,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景,学生根据问题研讨.

设计思路如下:

设计数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起学生探究欲望.问题情境

问题引导

问题导学

理解领悟

巩固应用

作业布置

将数学问题转换,引导学生利用熟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根据问题观察、分析、研讨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思想、一

般步骤和解题格式.

学生总结研讨成果,领悟新知识,提高认识.

应用二分法解决简单问题,体会函数零点的意义,明确确二分法的

适用范围,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据处理.

巩固所学内容,进一步提高能力.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3-

教学媒体设计

本节课以PowerPoint为制作平台,演示Excel程序求方程的近似解,界面活泼,充

分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有机整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器进行了多次计算,逐

步缩小实数解所在范围,精确度的确定就显得非常自然,突破了教学上的难点,提高了

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本节课的教法特点

本节课采用的是问题驱动、启发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合作、互动探究、搭建

平台、分散难点的学习指导方法把问题逐步推进、拾级而上,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

使学生自主探究二分法的原理.本节课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问题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2.注重与现实生活中案例相结合,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可以解决

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3.注重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听”有所思,“学”有所获.本节课

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师生交流中产生,在学生合作探究中解决,使学生经历了完

整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4.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揭示数学本质.本节课中利用计算器进行了

多次计算,逐步缩小实数解所在范围,精确度的确定就显得非常自然,突破了教学

上的难点,提高了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整个课件都以PowerPoint为制作平台,演示

Excel程序、几何画板求方程的近似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情境导入】

实例一:李咏主持的幸运52中猜商品价格环节(或者老师的衣服价格),让学生思考

(1)主持人给出高了还是低了的提示有什么作用?

(2)如何猜才能最快猜出商品的价格?

实例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

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如果沿着线路一闸门(待查)指挥部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4-

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次电线杆子,10km长,大约有200

多根电线杆子呢.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

推进新课,新知探究

1.提出问题:那我们能否采用这种逐步逼近的方法来解一些数学问题呢?

问题1:你能解

62lnxx

这个方程吗?(精确度0.1)

2.你能分析解的大概情况吗?(几何画板展示函数图象)

设计意图:

(1)通过利用现有知识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2)通过该问题,介绍给学生一些有关与求解方程有关的一些数学史的知识;

(3)通过该问题组,引导学生数形结合,巧妙将方程解的问题转化为函数交点的问

题,进一步转化成函数零点的问题.

问题2:令

62ln)(xxxf

0

x为其零点.

1.零点左右函数值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能运用此性质确定零点所在区间吗?

2.我们能将零点所在的区间缩小吗?

3.我们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4.限定的精确度为0.5(即区间长度小于0.5)

设计意图:回归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并在交流探讨中逐步指导学生二分法求

解方程近似解步骤.

抽象概括:在误差要求的范围内,在某一区间内要找某个特定值、近似值,可以通过取

区间的中点,把区间一分为二,逐步缩小特定值所在的区间(即二分法思想).这种思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5-

想经常用于查找线路电线、水管、气管等管道线路故障、实验设计、资料查询,也是方

程求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1)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义;

(2)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体会二分法思想;

(3)逐步为利用二分法求解方程近似解作铺垫.

2.探究新知

问题3:令

62ln)(xxxf

,其零点0

x

∈(2,3).

1.实验计算:每个学习小组,根据二分法思想,利用计算器计算数据,并完成“用二

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实践表格”.满足精确度时的零点所在区间是__________,取近似解

_________

62ln)(xxxf

,其零点0

x

∈(2,3),精度0.1

区间中点的值中点函数近似值精确度

(2,3)2.5-0.0841

(2.5,3)2.750.5120.5

(2.5,2.75)2.6250.215

0.25

(2.5,2.625)2.56250.0660.125

(2.5,2.5625)2.53125-0.0090.0625

(1)你能说说每次所取区间的理由吗?

(2)“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所给的精确度有什么作用?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步骤吗?

设计意图:(1)将数学问题的实际探究完全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2)加强学习小组的交流,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3.讨论交流

展示各小组填写的“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表格”,并派代表发言交流.

(1)你能说说每次所取区间的理由吗?

(2)“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时,所给的精确度有什么作用?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方法步骤吗?(学生展示完

毕后利用信息技术EXCLE展示计算过程,并提高精确度要求,继续二分法实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4.抽象概括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6-

(1)求零点二分法:对于在区间[a,b]上连续且满足f(a)·f(b)<0的函数y=f(x),

通过不断地把函数f(x)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一分为二,使区间的两间一分为二,使区间

的两个端点逐步逼近零点,进而得到零点近似值的方法叫做二分法.

(2)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方法步骤

5.深入探究

问题4: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曲线,并且在闭区间[a,b]

端点的函数值符号相反,即f(a)f(b)<0,则__f(x)在(a,b)上有一个零点吗?

勘根定理: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曲线,并且在闭区间[a,b]

端点的函数值符号相反,即f(a)f(b)<0,则f(x)在(a,b)上至少有一个零点.

设计意图:加强学生数学素养方面的教学,也为后续探讨问题作理论铺垫.

问题5:是不是所有的零点问题都可以用本节课的方法?你能举例吗?

结论:不是所有的零点都适合,不连续函数的零点或同号

零点等等,例如:方程

0265.32234xxxx

对应函265.32)(234xxxxxf,

如下图所示.

(1)函数有几个零点?

(2)你能说说在这些零点左右两侧的函数值有什么特征?

(3)“利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种方法对于它们都适用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学习态度,加强数学知识

确定

区间

求得

中点

中点函

数值为

取新

区间

判断精

确度

结束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7-

6.例题剖析,新知巩固

例1求方程

xx3lg

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解析:由

xylg

xy3

的图像可以看出方程

xx3lg

有唯一解x,且这

个解在区间(2,3)内.3lg)(xxxf,)3,2(0)3(,0)2(xff

用excel或计算器可算得

)3,5.2(0)3(,0)5.2(xff

用计算器计算或excel得:

)75.2,5.2(0)75.2(,0)5.2(xff

)625.2,5.2(0)625.2(,0)5.2(xff

)625.2,5625.2(0)625.2(,0)5625.2(xff

因为2.625与2.5625精确到0.1的近似值都为2.6,所以方程近似解为2.6.

)3,2(0)3(,0)2(xff

实际应用问题

例2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里,从某水库闸房到防洪指挥部的电话线路发生了故障.这

是一条10KM长的线路,如何迅速查出故障所在?

如果沿着线路一闸门(待查)指挥部一小段一小段查找,困难很多.每查一个点要爬一

次电线杆子,10KM长,大约有200多根电线杆子呢.

想一想,维修线路的工人师傅怎样工作最合理?

图2

E

D

C

闸门

指挥所

B

A

如图2,他首先从中点C查.用随身带的话机向两端测试时,发现AC段正常,断定故障

在BC段,再到BC段中点D,这次发现BD段正常,可见故障在CD段,再到CD中点E来

查.每查一次,可以把待查的线路长度缩减一半,算一算,要把故障可能发生的范围缩

小到50~100m左右,即一两根电线杆附近,要查多少次?

解: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最多测试7次就能找到故障,方法是:10KM线路共有200根电杆.

第一次测试第100根,第二次测试有故障的一侧中的第50根,第三次再测有故障的一侧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8-

中的第25根,去掉一根,(有可能故障在这里)再侧有故障的一段中的第12根,第五次

测有故障一段中的第6根,第六次侧试有故障段中的第三根,第七次侧故障段中的中间

一根,至此,结束侧试,故最多7次就能找到故障.

点评:二分法不仅仅用于求函数零点或方程的根,它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重要的应

用.本题就是生活中的二分法间题.这种检查线路故障的方法,就是二分法的应用,二

分法不仅可用于查找电线线路、水管、气管故障,还能用于实验设计、资料查询等.

7.内容小结

知识小结:

(1)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近似解的适用条件?

(2)用二分法求函数零点的近似解的方法步骤?

思想方法小结:

(1)二分法的基本思想;(2)函数与方程思想;(3)数形结合

思想;(4)算法思想.

8.作业布置

1.知识巩固

第119页习题4-1A组1,2,4.

2.课外拓展

/jiaoyanketin/web2/“数学史上的一

座丰碑———伽罗瓦创立群论”.

3.课外思考

(1)如果现在地处学校附近的地下自来水管某处破裂了,那么怎么找出这个破裂处?

要不要把水泥板全部掀起?

(2)有48个大小形状一样的小球,有一个质量和其他47个不一样,不知道是重还是轻.

现只有一个天秤,如何最快的把这个质量不同的球找出来?

设计意图:(1)分层布置作业;(2)设计课外数学史有关内容的调查,培养学生数学

素养;(3)将实际问题引入,体会数学应用于生活的意义.

教学反思

虽然新课程已实施几年,但《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这部分内容大部分教师只教过

一遍,笔者也一样.为了备好、上好这节课,笔者于是找来了课标、大纲、教参以及一

些相关书集先认真研习了一遍,还参考了数学史方面有关求解方程部分的内容,然后

《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教学设计

-9-

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这一节内容的各种教学案例,请教了组内其他教师,最终形成了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设计这堂课的主要思路是要在新课程中的新内容中体现出新课程的

新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学代讲!

通过这次备课和上课,笔者的认识有了提高,现总结如下:首先,在教学中要让

学生感受到二分法虽然是刻板的、机械的,甚至有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重复计算,但是

它包含了深刻的思想方法,对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还是非常有用的,在教学当中要让

学生感受整体到局部、特殊到一般、定性到定量、精确到近似、计算到技术、技法到算

法这些数学思想的发展过程.

其次,要更好地揭示教材的编写意图.在二分法教学中,方法的建构、技术的运

用、算法的渗透以及它们的同步发展过程,是这节课的隐性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它体现

出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第一个阶段是从数到形,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根

的存在性);第二个阶段是从形再到数,其中的形是包括从图象到数轴,再从数轴到表

格.在这样的过程中的形的特征不断被深化,最后抽象成了以数为主体的一个算法流程.

因此,整个二分法的教学流程要体现在这样一个框架当中:它是一个代数的问题,第

一次转化是从代数到几何直观,第二是教学备课是和学生所在不同层次相对应的,因人

而异.这样既让中等以下学生“吃饱”,同时又让学优生“吃好”,让不同层次的学

生都有收获.

这次教学设计,笔者虽然也认真地研究了教材,也力图体现新课程的一些理念,但

是整堂课上下来,自己也有些地方不满意.虽然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

索学习,尤其是在二分法方法的体现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但部分学生还是没有

参与其中.部分学生能够通过给定的情境寻找到解题方法,还有些学生并没有体会到情

景设置的意图,它的背景是一个教师对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建构、数学知识的联系性

等等多方面的知识的整合.另外,最后问题的深入探究和整堂课的知识回顾过于草率,

没有留给学生回顾整合的时间.其实时间的掌握不太准确,实际上是由于教师在备课的

过程中心

准备的“教案”太少,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备学生“备”的不足.这些对于教师

的数学功底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最迫切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钻研教材,阅读和学习,

笔者做得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学习.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8:0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79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摩尔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