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固然的意思

更新时间:2022-11-28 07:46:30 阅读: 评论:0

应聘英语培训机构试讲-1升柴油等于多少斤


2022年11月28日发(作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常用现代汉语虚词辨析60例

1、本来原来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常与“就”连用。

“原来”表示发现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

2、逐渐逐步

“逐渐”一般表示自然而然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逐步”用于有意识有步骤的变化,可以修饰形容词。

3、偶尔偶然

“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

“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须”相对。

4、一齐一起

“一齐“表示同时,侧重点是时间。

“一起”主要有两个用法:其一,侧重的是动作行为的方式,而不是时间。其二,表示同一个处所。

5、以至以致

“以至”一般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递升或递降,有“直到”的意思。

“以致”表示事物发展的结果,一般指不好的结果。

6、往往常常

“往往”是对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能用于主观愿望。“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

不一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愿望。因此“常常”可以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则不能。用“往往”的句子

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7、才再

“才”表示动作已经实现,并强调实现的很晚。“再”表示动作尚未实现,但将于某时实现。

8、又再

在表示动作重复或继续时,“又”用于已经实现的。“再”用于未来实现的。

9、一概一律

这两个词在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10、已经一经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一经”表示只要这样说了或这样做了,接着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已经”

和“一经”都是副词。不过用“一经”的句子,“一经”换成“一旦”还解释得通;用“已经”的句子,“已经”

绝对不能换成“一旦”。

11、竟然居然

都是副词,都有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用于不好的方面,表示“不应该这样而这样”。用于好的方面,

表示“不容易这样而这样”。“竟然”用于主语后面,动词谓语前面。“竟然”也可以单说成“竟”。“竟然”常用

于口头语体,“竟”则不限。“居然”有时语气略重。“竟然”一般不这样用。

12、已经曾经

都是副词,都有有了某种行为或情况的意思。

“已经”表示动作、变化完成或达到某种程度,强调动作行为开始或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后面的动词多

带动态助词“了”,少用“过”。“曾经”表示以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强调某种行为或情况从前有过,现在已

经结束了,“曾经”后面的动词多带动态助词“过”,也可以用“了”。

13、暂且姑且

“暂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姑且”指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

14、几乎简直

“几乎”表示接近,程度上比“简直”差些。“简直”的意思是“接近完全”,“近乎等于”。

15、马上立刻

“马上”所表示的紧迫性有时幅度大;而“立刻”没有这种情况,它表示的都是即刻要发生的。

16、从来历来向来

“从来”表示从过去到现在。“历来”从来,一向。“向来”从来,一向。都可作副词,都可表示从过去到现在的

意思。“从来”多用于否定句;“历来”多用于肯定句;“向来”兼用于肯定句和否定句。“从来”的语气比较绝对,

强调的意味较重;“历来”、“向来”是一般地叙述,语意较轻。“从来”、“历来”还可以作形容词,充当定语,“向

来”没有形容词的意义和用法。“历来”多用于书面语,“从来”、“向来”兼用于书面语和口语。

17、对于、对介词“对于”、“对”介引动作的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这两个介词在许多场合都可以

通用。一般说能用“对于”的地方也能用“对”,但是“对”的意思更广泛,能用“对”的地方不一定都能用“对

于”。

运用“对”、“对于”常见的毛病有以下几种:

第一,该用“对”而用了“对于”,例如:

(1)我们做任何工作,都要对于人民负责。(改为“对”)

第二,主客位置颠倒。如: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对于具有文化教养的人是不能容忍的。(可改为“具

有文化教养的人对于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或在“人”后加上“来说”)

18、关于、对于“关于”和“对于”用法相近,有时可以互换。但是这两个介词在用法上还是有区别的,主

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第二,“关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只能放在主语之前;“对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放在主语前后均可。

第三,“关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可以作标题,“对于”组成的介词短语就不能。

19、在介词“在”经常跟由方位名词“上、中、下”等构成的方位短语构成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

处所、方位、条件或范围等。“在……上”、“在……下”中间插入的应该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能是谓

词性短语。下面的句子就不对:自开工以来,由于使用了新的施工技术,在不延长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下,工程

进展迅速。(“在……下”中间插入的是动宾短语,应在“强度”之后加上“的情况)“在……中”中间如果插入

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则表示该动作行为正在进行。如“学校在建设中”,“新一代在培育中”。这时“在”是动词,

后头的方位短语是宾语。

20、和、或(或者)连词“和”可以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也可以连接双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但用“和”

连接的动词或形容词,经常作主语、宾语;作谓语中心必须有一定条件,必须是双音节的,前后还必须有别的附

加成分。一般说来,“和”前后并列各项不应有互相包含的概念(包括多项并列结构之间不用“和”的)。为了强

调也有一方的,如我们常听到的“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等。运用“和”连接并列成分还要注意分清层次,否则

容易造成层次不清。如: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

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由于连用两个“和”,使得句子层次不清。可以把第一个“和”改为顿号,或将

第二个“和”改为“与”。

或(或者)“或”跟“和”用法不同。“或”表示选择,或甲或乙,多项选一;“和”表示联合,两项或几项兼

有。

21、“及”、“以及”与“及其”连词“及”“以及”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名词性短语,所连接的成分在意义上

往往有主次之分,如“工人、农民及其他劳动者”。“在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的“及其”是两个词,“及”是连

词,“其”是代词,相当于“他的”或“他们的”,“及其”的意思是“和(他们的)”。“不久,我和妈妈及其几个

朋友也被关进监狱”一句中,“及其”应改为“以及”。

22、“或者”“还是”“还是”和“或者”都表示选择,用在“无论、不管”一类词后,两者可以互换。如:“不

管你还是我,都不能忘记这件事。”句中“还是”可以换成.”“或者”。“还是”可以用于疑问句中,“或者”不能。

如“辩证法,还是形而上学?”含有疑问语气,“辩证法或者形而上学”只表示选择,不表示疑问。

23、“甚至”“而且”甚至表示进一层的意思,通常是对上一层意思的进一步发挥引申或是强调某个特例。“而且”

也表示递进,但往往与“不仅”相搭配使用。如:识别干部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甚至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

工作。(改用“而且”)

24、“反而”与“而且”:“反而”表示同上面所说的意思相反或者出于常情之外,同“不但”“不仅”等连词配合

着使用,转折语气更加明显。“而且”表递进没有转折关系。反而表反向递进,而且表正向递进。如:在这次活

动中,小华不但没有成为幸运者,而且落到了最后。(这句句意有转折意味,在这里用“反而”更好些)

25、“继而”与“从而”:“继而”表示紧随着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从而”是表示结果或进一步行动的连词,一

般用于后一分句的开头,引出结果和目的。如:我们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

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前一句结尾有“之后”,可见要用“继而”)

26、“仍旧”与“依旧”:二者两同在于表示行为、情状保持不变。“仍旧”含有“仍然”的意思,常用于表示转

折关系的后一分句中。“依旧”“照旧”不用在表示转折的句子里。如:我暗下决心学好语文,也常去请老师给我

辅导,但是成绩依旧提不高。(前面有“但是”一语,表转折,用“仍旧”)

27、进而,从而,因而:“进而”有“进一步”然后“的意思,表示在原有的基础上前进、深入或者扩大。“从而”

也有进一步的意思,强调根据上文的条件或者原因推出结果。因而”表示前后的因果关系。如:“贪图小利的人

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小算盘,因而看不到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普遍了解情况,进而重点征求意见,

以便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普遍了解情况,从而根据群众的需要改进产品的质量。”

28、立即,当即,随即:同:情况很快发生或者紧接着前一情况出现。异:“立即”说明迅速,“当即”偏重当时,

“随即”强调“紧接”。如:邮递员送来挂号信,我当即盖章签收。

29、陆续、连续:同:动作先先后后都有。“连续”表示前后没有断开,“陆续”表示断断续续。如:开考一小时

后就有人陆续交卷了。(不合情理,应改为:陆续有人交卷了。)

30、偶尔,偶然,偶或:偶尔,“间或”“有时候”,表示情况不是经常出现。“偶或”与“偶尔”同义,“偶或”

用于书面。偶然:某种动作行为或者情况不一定要发生而发生,表示出乎意外。如:他作文写得通顺,只是偶尔

有几个错别字。

31、以至与以致: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也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

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以致:连词,下半句话的开头,也表示因果关系,但多指不

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

32、尤其与特别:“尤其”表示更进一步,语气更重,几个方面加以比较更突出一点。“特别”表示更加强调。如:

论风景,这一带美到极点,尤其是眼前那座岛屿。要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

33、不管与尽管:“不管”表示条件关系,相当于“无论”,与“多么”“怎样”等表任指的词语呼应;“尽管”表

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虽然”。如:五四时代的白话文是一个革命的运动,不管其中有部分的人软弱妥协,但它

却是要革文言文的命。(后文有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要用“尽管”)

34、不必未必: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

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35、曾经已经:(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

一般在不久以前。(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3)

“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36、除非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2)“除非”

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

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37、.跟同和与:(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

“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38、固然虽然:(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

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表示确认某一

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承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

时也用“但是、可是”。如:每个画家固然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点。“虽然”侧

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项用法相近,“固然”2项用法不能换成“虽然”。“虽然”用在主语

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39、即使尽管虽然:(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2)“尽管、

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40、始终一直:(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

动词不能。

41、往往常常:(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

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2)

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42、未免不免难免:“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

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未免:[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

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如:这

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难免:[形]不容易避免。(1)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2)可以用在主

语前。(3)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4)修饰名词时,必带

“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43、.一概一律: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44、由于、由:(1)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反而”;(2)“由”是介

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不能。

45、基于、鉴于:(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2)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

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如: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

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46、既然既: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

而后加以推论。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47、逐步、逐渐: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逐渐:副词。渐渐,强

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

48、一向、一直: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

49、暂且、姑且、权且: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姑且:

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

得已。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50、一定、必定: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

与判断。如: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51、继而、既而: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

52、径直、径自: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

53、另外、此外: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

54、临时、暂时: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暂时:重在表时间短。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

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55、何曾、何尝、何必、何苦: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如: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56、几乎、简直:几乎,将近于;接近于。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

57、处处、到处: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到处,各个地方。如:教师处处关心学生。

58、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

条文多使用“依照”。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

59、万一,如果:都有表假设的意思,“万一”表示的假设可能性极小,“如果”没有这方面的含义。

60、毕竟、到底: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

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7: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7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陶冶的意思
标签:固然的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