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
1.将钠投入下列溶液中,反应的剧烈水准由强到弱的是()
①水②NaOH溶液③0.1mol·L-1盐酸④0.1mol·L-1FeCl
3
溶液(弱酸性)
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
2.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A.只有①④B.只有③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④
解析①中生成H
2
和Fe(OH)
3
,②中生成NaAlO
2
,③中生成CaCO
3
沉淀,④中生成O
2
和Fe(OH)
3
.
答案A
3.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
2
O
2
或K
2
O
2
颗粒
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下列关于Na
2
O
2
的叙述准确的是().
A.Na
2
O
2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Na
2
O
2
分别与水及CO
2
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
2
时,需要水和CO
2
的质量相等
C.Na
2
O
2
分别与水及CO
2
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
2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D.Na
2
O
2
的漂白原理与SO
2
的漂白原理相同
解析Na
2
O
2
的电子式为Na+[·
·
O
··
··
·
·
O
··
··
·
·
]2-Na+,故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A错误;生成相同量的O
2
时消
耗的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质量不同,B项错;由得失电子守恒知两者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
同,C项准确;Na
2
O
2
因具有强氧化性而有漂白性,SO
2
易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故原
理不同,D项错误.
答案C
4.将2.3g钠放入100g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等于2.3%B.等于4%C.大于2.3%D.大于4%
5.分别将0.2mol的Na、Mg、Al投入500mL浓度为为0.2mol/L的盐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比为().
A.1:2:3B.1:1:1C.3:2:1D.2:1:1
6.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O
2
反应的生成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mL浓度为0.50mol/L
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A.Na
2
OB.Na
2
O
2
C.Na
2
O和Na
2
O
2
D.Na
2
O
2
和NaO
2
7.将4.34gNa、Na
2
O、Na
2
O
2
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mL混合气体,将混合
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
2
O、Na
2
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4∶3∶2B.1∶2∶1C.1∶1∶2D.1∶1∶1
8.Na
2
O
2
、HCl、Al
2
O
3
三种物质在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H+、Cl-、
OH-;且溶液呈中性,则Na
2
O
2
、HCl、Al
2
O
3
的物质的量之比可能为()
A.3∶2∶1B.2∶4∶1C.2∶3∶1D.4∶2∶1
9.在常压和500℃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
2
O、Fe(OH)
3
、NH
4
HCO
3
、NaHCO
3
,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
积依次为V
1
、V
2
、V
3
、V
4
.体积大小顺序准确的是()
A.V
3
>V
2
>V
4
>V
1
B.V
3
>V
4
>V
2
>V
1
C.V
3
>V
2
>V
1
>V
4
D.V
2
>V
3
>V
1
>V
4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以及阿伏加德罗定律.令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则由:Ag
2
O→
1
2
O
2
,Fe(OH)
3
→
3
2
H
2
O,NH
4
HCO
3
→NH
3
+H
2
O+CO
2
,NaHCO
3
→
1
2
CO
2
+
1
2
H
2
O,则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V
3
>V
2
>V
4
>V
1
.
答案A
10.相关Na
2
CO
3
和NaHCO
3
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Na
2
CO
3
溶液和NaHCO
3
溶液的碱性比较,前者更强
B.常温时水溶性:Na
2
CO
3
>NaHCO
3
C.在酒精灯加热的条件下,前者不分解,后者分解
D.将澄清的石灰水分别加入Na
2
CO
3
和NaHCO
3
溶液中,前者产生沉淀,后者不产生沉淀
解析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Na
2
CO
3
溶液和NaHCO
3
溶液中,都会产生CaCO
3
沉淀.
答案D
11.(2012·普宁中学)在体积为250mL的锥形瓶内装有20mLH
2
O,同时收集满CO
2
气体.当在锥形瓶内加入一
定量的金属钠后迅速塞紧瓶塞,一段时间后发现气球瘪凹,则锥形瓶内的溶质是()
A.Na
2
CO
3
B.NaHCO
3
C.Na
2
CO
3
与NaHCO
3
D.NaOH与Na
2
CO
3
12.将0.4gNaOH和1.06gNa
2
CO
3
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mol·L-1稀盐酸.下
列图像能准确表示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
2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C)
13.(2010·安徽高考)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
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①Na
2
O
2
②Na
2
O③Na
2
CO
3
④NaCl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四种物质溶于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分别是①0.02molNaOH,②0.02molNaOH,③0.01
molNa
2
CO
3
,④0.01molNaCl;又因为CO2-
3
发生水解,故阴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C.
【答案.C
14.(2012·上海高考)将100mL1mol/L的NaHCO
3
溶液等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加入少许冰醋酸,另外一份
加入少许Ba(OH)
2
固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两份溶液中c(CO2-
3
)的变化分别是()
A.减小、减小B.减小、增大C.增大、增大D.增大、减小
【解析.本题通过溶液中离子反应以及离子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综合思维水平和应用知识的水平.加
入少许冰醋酸发生反应:HCO-
3
+CH
3
COOH===CH
3
COO-+CO
2
↑+H
2
O,导致c(HCO-
3
)减少,电离平衡
HCO-
3
H++CO2-
3
向左移动,溶液中c(CO2-
3
)减小;加入少量Ba(OH)
2
固体后,发生反应:2HCO-
3
+Ba2++2OH-===2H
2
O+BaCO
3
↓+CO2-
3
,溶液中c(CO2-
3
)增大,故答案为B.
【答案.B
15.(2014·龙岩模拟)现有一块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为检验该固体是否部分变质为碳酸钠,先将
固体样品溶解于水得到溶液,并采取下列措施,其中能够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A.测所得溶液的pH
B.取溶液少量,向其中滴入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D.取溶液少量,向其中加入CuSO
4
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解析.钠溶于水得到的NaOH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于水亦呈碱性,所以A、B项中的措施均无
法实现实验目的.CuSO
4
与NaOH溶液或Na
2
CO
3
溶液反应均生成蓝色沉淀,故D项中的措施无法实现实
验目的.
【答案.C
16.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实行相关实验探究,其中装置不合理的是()
A.鉴别纯碱与小苏打B.证明Na
2
O
2
与水反应放热
C.证明Cl
2
能与烧碱溶液反应D.探究钠与Cl
2
反应
【解析.加热固体时,试管口不能向上倾斜,A项设计错误;B项中脱脂棉燃烧、C项中气球变大,
能表明Na
2
O
2
与水反应放热、Cl
2
能被NaOH溶液吸收;D项能实行Na与Cl
2
反应.
【答案.A
17.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准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准确的是()
选
项
陈述Ⅰ陈述Ⅱ判断
A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Na
2
CO
3
可与盐酸反应Ⅰ对,Ⅱ对,有
B向Na
2
O
2
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
2
O
2
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
C金属钠保存有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常温下,金属钠在空气中会生成过氧化钠Ⅰ对,Ⅱ对,有
D过氧化钠可用于航天员的供氧剂Na
2
O
2
能和CO
2
和H
2
O反应生成O
2
Ⅰ对,Ⅱ对,有
【解析.A项错误,碳酸钠具有较强的碱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错误,Na
2
O
2
与水反应生
成NaOH,使酚酞变红,但又迅速将其氧化漂白而褪色.C项错误,钠在空气中生成的氧化物为氧化钠,
金属钠保存有煤油中,是为了隔绝氧气和水蒸气.D项准确,过氧化钠能够消耗CO
2
、H
2
O,产生O
2
,所
以可用作航天员的供氧剂.
【答案.D
18.一定量饱和Na
2
CO
3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开始阶段无现象,后来冒气泡.以下判断错误
的是()
A.CO2-
3
是弱酸根离子,开始阶段与H+结合,生成HCO-
3
B.溶液中的Na+、Cl-抑制了CO
2
的生成
C.开始生成的CO
2
与Na
2
CO
3
反应,生成了NaHCO
3
D.CO2-
3
在水中存有两个水解平衡,开始阶段可能是H+结合OH-,导致生成HCO-
3
【解析.CO2-
3
抑制了CO
2
的生成.
【答案.B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7:1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77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