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译文及重要知识点
【1】刘邦(的军队)驻扎(在)霸上,没能跟项羽相见。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
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让子婴担任(他的)相国,珍宝全都归他所有。”项羽非
常生气地说:“明天用酒肉犒劳士兵,替(我)打败刘邦的军队!”在这时,项羽的军队四十
万人,(驻扎)在新丰县鸿门;刘邦的军队十万人,(驻扎)在霸上。范增劝告项羽说:“刘邦(在)
山东居住时,贪图财物,喜爱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宠幸,
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我派人观望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呈现五
彩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本节重要知识点
1.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未得:没能。得,能够。言于项羽: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项羽言”。
2.欲王(wàng)关中:王,名词作动词,称王。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欲(于)关中王”。
3.为:担任。动词。尽:全都。旦日:明天。飨:用酒肉犒劳。
(wèi)击破:省略句。“为(吾)击破”。为,替。当是时:在这时。是,译为“这”。
5.范增说项羽曰:说,shuì,劝说。
6.沛公居山东:是省略句,“沛公居(于)山东”;也是介词短语后置句,“沛公(于)山东居”。
7.此其志不在小:判断句。标志:“此…”。此天子气也:判断句,标志:“此…也”。
小,形容词做名词,小的方面。
9.急击勿失:省略句,“急击(之)勿失(之)”。两个代词“之”指代的内容不一样。
【2】楚国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平时和留侯张良交好。张良这时跟随刘邦,项伯
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军中,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详细地告诉(张良),想叫张良和(他)
一起离开,说:“不要跟从(他)一起死啊。”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沛公
现在事情有急难,(我)逃跑离开不合道义,不能不告诉(他)。”
◆本节重要知识点
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判断句,标志:“者……也”。季父,叔父。伯仲叔季。
2.素:平时。善:形容词活用做动词,和…交好。从:跟从,跟随。
3.夜驰之沛公军:夜,名词活用做状语,连夜。之:动词,到。
4.具告以事:是省略句,“具告(之)以事”;也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以事具告(之)”。
5.与俱去:省略句,“与(之)俱去”。毋从俱死也:省略句,“毋从(之)俱死也”。
6.亡:逃跑。去:离开。不可不语:省略句,“不可不语(之)”。
【3】张良就进去,(把事情)详细地告诉刘邦。刘邦大吃一惊,说:“怎么办呢?”张良
说:“谁替大王献出这个计策的?”(刘邦)说:“浅陋无知的人劝我说:‘把守函谷关,不
要让诸侯进来,秦国的地盘可以全部(由你)称王了。’所以(我)听信了他的话。”张良
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抵挡项王(的军队)吗?”刘邦沉默(一会儿),说:“本来不如(人
家),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前往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
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在秦朝时(项伯)和我交游,项伯杀了人,我救活了他;
现在事情有紧急情况,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刘邦说:“(他)与你(年龄)相比谁更
大谁更小?”张良说:“(他)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应当像对待
兄长一样对待他。”
◆本节重要知识点
1.乃:就。具:详细地。为(wéi)之奈何:怎么办呢?为,动词,对付。
2.谁为(wèi)大王:为,介词,替。为(wéi)此计:为,动词,献出。一词多义现象。
3.距关:距,通“拒”,把守。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让……进来。
4.料:估计。当:抵挡。默然:然,…的样子。固,本来。如:比得上。不如,比不上。
5.安:怎么。有故:有交情。秦时:名词做状语,在秦朝时。游:交游,交往。
6.活之:使动用法,使……活,译为“救活”。故:所以。幸:幸亏,幸而。
7.孰与:与……相比,谁更……,固定结构。
8.长于臣:介词短语后置句,“于臣长”。于,比。
9.吾得兄事之:得,应当。兄,名词活用做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4】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来见刘邦。刘邦奉上一杯酒祝福项伯,(和他)
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染,登记官吏百姓,封闭(收
藏财物的)府库,等待将军(到来)。之所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
贼进入和意外变故(发生)。日日夜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对项王)详
细地说明我不敢忘恩负义。”项伯答应了,对刘邦说:“明天(你)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
项王谢罪。”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开,回到(项羽)军营中,详细地把刘邦的话
报告项王。趁机说:“刘邦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进来呢?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
(要)攻打他,不合道义。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本节重要知识点
1.要项伯:要,通“邀”,邀请。即:就。为寿:祝酒,祝寿,祝福。
2.婚姻:古今异义词,儿女亲家。
3.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所长的细毛,常用其比喻意义,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近:形容词活用做动词,靠近,沾染。
4.籍吏民:籍,名词做动词,登记。
5.所以……者:固定结构,之所以……的原因。通常和“也”字构成判断句式。
6.备他盗之出入:之,主谓间,取独。出入,偏义副词,义在“入”。非常:古今异义,意外变故。
7.日夜:名词做状语,日日夜夜。臣之不敢倍德也:之,主谓间,取独。倍,通“背”。
8.蚤:通“早”。谢项王:向项王谢罪。复夜去:夜,名词做状语,连夜。去,离开。
9.因言曰:因,趁机。不如因善遇之:因,趁机。
【5】刘邦第二天率领一百多人马来见项羽,到达鸿门,谢罪说:“我和将军合力攻打
秦国,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然而自己没有料到能够先进入
函谷关攻破秦国,能够在这里再见到将军。现在有小人的流言,使将军和我有了隔
阂……”项羽说:“这(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这样,我怎么会到这样地步呢?”
项羽当天就留下刘邦同(他)饮酒。项羽、项伯面向东坐;亚父面向南坐──亚父,就
是范增;刘邦面向北坐;张良面向西陪坐。
◆本节重要知识点
1.旦日:第二天。从百余骑(jì):从,使动,使…跟随。可译为“率领”。谢:谢罪。
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句,介词短语后置句:“将军(于)河北战,臣(于)河南战”
3.意:料想。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短语后置句,“得于此复见将军”。得,能够。复,又。
4.卻:通“隙”,仇隙,隔阂。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判断句。标志:“此”。
5.不然,不这样。何以:怎么会。即日:当天。因:就。
留沛公与饮:省略句,“留沛公与(之)饮”。
6.东向坐:面向东坐。后面的“南向”“北向”“西向”,都是如此。
7.亚父者,范增也:标准的判断句。标志:“者……也”。
【6】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多次举起所佩带的玉玦来向项羽示意,项羽沉默着没
有反应。范增站起来,出去,召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不忍下手。你进去上
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用剑起舞助兴,趁机在座位上击倒刘邦,杀死他。不然,你们都
将被(他)所俘虏!”项庄就进去祝酒。祝酒完了,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
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用剑起舞助兴吧。”项羽说:“好。”项庄(就)拔剑起舞。项
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像鸟张开翅膀那样掩护刘邦,项庄不能击杀(刘邦)。
◆本节重要知识点
1.范增数目项王:数,shuò,多次。目,名词做动词,用眼睛示意,使眼色。
2.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以,来,表目的。示,向……示意。三,数词做状语,多次。倒装句。
3.若入前为寿:若,你。前,名词做动词,上前。
因击沛公:因,趁机。若属:你们这些人。属,一类人。
4.无以: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固定结构。请以剑舞:请,请求允许。以:用。
5.以身翼蔽:以,用。翼,名词做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那样。蔽,掩护。不得:不能。得,能够。
【7】于是张良到军营门口见樊哙。樊哙问:“现在事情怎么样?”张良说:“非常危急!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意图常在沛公身上啊。”樊哙说:“这太紧迫了!请允许我进去,
和他同生共死。”樊哙就带着剑拿着盾牌进入军门。交叉着拿戟的守卫军门的士兵想阻止
(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举他的盾牌一撞,卫士跌倒在地。樊哙就进去了,掀开帷幕
面向西站立,瞪眼看着项羽,头发向上直竖起来,眼角都(像)裂开了。项羽握着剑跪直身
子说:“客人做什么的?”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说:“壮士!──赏他一
杯酒。”(左右的人)就给(他)一大杯酒。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项羽说:“赏他
一只猪腿。”(左右的人)就给了(他)一只生的猪腿。樊哙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
腿放在(盾牌)上,拔出剑切着吃起来。项羽说:“壮士!能再喝吗?”樊哙说:“我死尚且
不怕,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秦王有像虎狼一样(凶狠)的心肠,杀人惟恐不能杀尽,处
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因此)天下老百姓都背叛了他。怀王(曾经)和众将领约定:‘先
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做王。’现在沛公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极小的财物(都)不敢沾
染,封闭了宫室,退军(在)霸上(驻扎),来等待大王到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
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像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封侯的赏赐,
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有功的人,这(是)灭亡的秦国的后续者罢了!私意认为大王不(应
该)采取(这样的做法)啊!”项羽没有(话语)用来回答,说:“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
坐了一会儿,刘邦起身上厕所,乘机招呼樊哙出去。
◆本节重要知识点
1.何如:怎么样。固定结构。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脱胎于此段的成语,比喻说话或行动虽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其真实意图却在于
对某人某事进行威胁或攻击。
3.欲止不内:止,使动,使…止,阻止。内,通“纳”,接纳,让…进去。
省略句,“欲止(之)不内(之)”。
4.披帷:披,掀开。西向:面向西。瞋目:瞪眼。按剑而跽:握着剑跪直身子。而,表修饰。
5.客何为者:何为,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为(wéi)何”,为,做。何,什么。
前置原因: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判断句。标示:“者也”。
7.则与斗(dǒu)卮酒:与,动词,给。斗卮,一大杯。省略句,“则与(之)斗卮酒”。
8.拜谢:行拜礼,感谢。立而饮之:站着把酒喝了。立,动词做状语,站着。而,表修饰。
9.则与一生彘肩:省略句,“则与(之)一生彘肩”。(是要试探樊哙)
10.拔剑切而啖之:而,表承接,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先切下来,再吃。
11.死且不避:且,尚且。卮酒安足辞:安,哪里。足,值得。
12.有虎狼之心:虎狼,名词做状语,像虎狼一样。
13.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如,惟恐。刑,名词做动词,处罚。举,胜:尽。皆:都。
14.故:特意。劳苦而功高:而,表并列。而听细说:而,表转折,却。细说:谗言。
15.此亡秦之续耳:判断句,标志:“此…”。窃:私意,私下。谦辞。表示个人意见。
16.有以:有什么可以用来……。固定结构。与上文“无以”相对。
17.樊哙从良坐:从,跟随,译为“挨着”。须臾:一会儿。如厕:如,动词,到,往。
18.因招樊哙出:因,趁机。
【8】刘邦已经出去,项羽派都尉陈平召唤刘邦(回来)。刘邦(对樊哙)说:“现在出
来,没有告辞,这怎么办呢?”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究小的礼
让。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好比是鱼和肉,为什么(还要)告辞呢?”于是就
(决定)离开。(刘邦)就叫张良留下(向项羽)辞谢。张良问:“大王来带了什么(礼物)?”
(刘邦)说:“我带了一双白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想送给范增。正逢他们发怒,
不敢献上,您替我献上吧。”张良说:“遵命。”在这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下,刘邦
的军队(驻扎)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邦就丢下随从的车辆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同拿
着剑和盾徒步跑着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一起,顺着骊山脚下,取道芷阳抄小
路走。刘邦(行前)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营,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到了军中,
你才进去(见项王)。”
◆本节重要知识点
1.今者:者,时间词后,助词,无义。另有“昔者”。
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脱胎于此段的经典名言。
3.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脱胎于此段的经典名言。方,正。为:好比是。
4.何辞为:疑问句。宾语前置句:“辞何”。为,疑问语气词,译为“呢”。
5.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句:“操何”,带了什么(礼物)。
6.会其怒:会,恰巧,正逢。当是时:在这时。相去:相距。置:丢下。
7.道芷阳间行:道,名词做动词,取道。间:抄小路。
8.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乃,才。
【9】刘邦已经离开,(估计)抄小道(已经)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禁
不起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前来)告辞。叫我恭敬地奉上一双白璧,拜两次敬献给大王
您;一双玉斗,拜两次敬献给大将军您。”项羽问:“沛公在哪里?”张良说:“(沛公)听说大
王有意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鸿门),已经回到军中了。”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放它(在)
座位上。范增接过玉斗,扔它(到)地上,拔剑击碎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
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眼看就要被他俘虏了!”
【10】刘邦回到军营,立刻杀了曹无伤。
◆本节重要知识点
1.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去,离开。间,从小路。
2.奉白璧一双:数量短语后置,“一双白璧”。再: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尊称。
3.沛公安在:疑问句。宾语前置句:“沛公在安”,安,哪里。
4.督过:责备。过,责备。同义复用。之,代词,指刘邦。
5.置之坐上:坐,通“座”。撞而破之:而,表承接,有明显的先后关系。破,使动,使…破。
6.不足与谋:省略句,“不足与(之)谋”。
7.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标志:“者……也”。
8.吾属:我们这些人。为之虏:被他俘虏。立:立刻。
一词多义:
如:
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动词,好像)
②沛公起如厕(往,到……去)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比得上)
意: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意图、意愿)
然不自②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举: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举起)
②杀人如不能举(全、尽)
谢: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动词)
②哙拜谢(感谢)
③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
军
①沛公军霸上(驻军,动词)
②从此道至吾军(军营,名词)
③为击破沛公军(军队,名词)
言
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说,动词)
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话,名词)
幸
①妇女无所幸(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叫“幸”)
②故幸来告良(幸亏,副词)
去
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
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
当
①当是时(正当……时候,介词)
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对等,比得上)
故
①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形容词作名词)
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副词)
坐
①项王、项伯东向坐(坐下,动词)
②因击沛公于坐(座位,名词)
从
①张良是时从沛公(跟随,动词)
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带领,使……跟着,
动词)
胜
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
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动词)
击
①为击破沛公车(动词,攻打)
②因击沛公于坐(动词,刺杀)
内
④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2、虚词
为
①客何为者(wéi,做,干,动词)使子婴为相,珍
宝尽有之(wéi,做,干,动词)
②窃为大王不取也(wéi,认为,动词)
③我为鱼肉(wéi,是,动词)吾令人望其气,皆为
龙虎(wéi,是,动词)
④为击破沛公军(wèi,替、给,介词)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wèi,被,介词)
⑥何辞为(wéi,句末语气词,表反问,可译为“呢”)
⑦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第一个“为”,wèi,
给,介词;第二个“为”,wéi,动词,为)⑧军中
无以为乐(wéi,动词,作为)
⑨且为之奈何(wèi,对,动词)
因:
①因言曰:……(趁机)
②不如因善遇之(趁机,趁着)
③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④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
以
①具告以事(介词,把)
②籍何以至此(介词,凭)
③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介词,拿)
④还军霸上,以待项王(表目的连词,来)
且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副词,尚且)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
③且为之奈何(副词,况且)
于
①长于臣(介词,比)
②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介词,对,向)
③樊哙覆其盾于地(介词,在)
然
①然不自意(然而,连词)
②不然(这样,代词)
③项王默然不应(……的样子,形容词的词尾)——
《鸿门宴》
之
①珍宝尽有之——音节助词,不译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
③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
④吾得兄事之——代词,指他
⑤与之同命——代词,指沛公
⑥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结构助词,的
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代词,指关中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源-于-网-络-收-集
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非常)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河南,河北古义:黄河以南,黄河以北。今义:河南省,河北
省)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仔细说来)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今人古义:现在别人,指刘邦。今义:现在的人)
沛公以去(古:离开;今: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之所以...是因为...今:表原因)
沛公奉卮酒为寿(古:敬酒;今:岁数大)
成语凝集:
1.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比喻极细微的东西也不动或丝毫不侵犯人民的利益。)
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
别有所指。)
3.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古文化常识:
1.司马迁:西汉时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
2.《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
多年的历史。全书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二
列传,共52万字。鲁迅对其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文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一)坐席:古代君王、诸侯临朝听政,或各级官员治理民事,皆面南而会,即以此
称君。而以北面为卑,或以之称臣。东西坐席一般以东为主,以西为客。但汉代刚好相反,
本文即如此。
(二)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Word行业资料分享--可编辑版本--双击可删====
源-于-网-络-收-集
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6:57: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76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