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核辐射单位

更新时间:2022-11-28 06:45:40 阅读: 评论:0

手拉手模型的11个结论-consume名词


2022年11月28日发(作者:一句名言的启示作文500字)

核辐射相关问题

核辐射

核辐射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这是亿万年来存在的客

观事实,是正常现象。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

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

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

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

粒子。

辐射定义

辐射定义

[1]放射性物质以波或微粒形式发射出的一种能量就叫核辐射,核爆炸和

核事故都有核辐射。核

核辐射标志

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α射线是氦核,只要用一张纸就能挡住,但吸入体内危害大;

β射线是电子流,照射皮肤后烧伤明显。这两种射线由于穿透力小,

影响距离比较近只要辐射源不进入体内,影响不会太大;

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γ辐射和X射线相

似,能穿透人体和建筑物,危害距离远。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

质不少但危害都不太大,只有核爆炸或核电站事故泄漏的放射性物质才能

大范围地对人员造成伤亡。电磁波是很常见的辐射,对人体的影响主要由

功率(与场强有关)和频率决定。通讯用的无线电波是频率较低的电磁波,

如果按照频率从低到高(波长从长到短)按次序排列,电磁波可以分为:

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远红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X射线、γ射线、宇宙射线。以可见光为界,频率低于(波长长于)可见

光的电磁波对人体产生的主要是热效应,频率高于可见光的射线对人体主

要产生化学效应。

辐射单位

常用辐射单位:

核电站

物理量老单位新单位换算关系

活度居里(Ci)贝克[勒尔](Bq)1Ci=3.7×1010Bq

照射量伦琴(R)库仑/千克(C/kg)1R=2.58×10-4C/kg

吸收剂量拉德(rad)戈[瑞](Gy)1Gy=100rad

剂量当量雷姆(rem)希[沃特](Sv)1Sv=100rem

天然辐射

天然辐射主要有三种来源:宇宙射线、陆地辐射源和体内放射性物质。

据有关资料统计,天然辐射造成的公众平均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照射

成分年有效剂量(毫希)

正常本底地区照射量升高的地区宇宙射线0.382.0

宇生放射性核素0.010.01

天然辐射

陆地辐射:外照射0.464.3

陆地辐射:内照射(氡除外)0.230.6

陆地辐射:氡及其衰变物的内照射

吸入222Rn1.210

吸入220Rn0.070.1

食入222Rn0.0050.1

总计2.4

人工辐射

人工辐射源包括放射性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辐射源如x光,核磁共振等、

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废物、核武器爆炸的落下灰尘以及核反应堆和加速器

产生的照射等。根据有关资料记载,人工辐射源对公众产生的平均

核爆炸

年剂量值如下表所列。

辐射源剂量(毫希/年)

放射诊断0.22

放射治疗0.03

医用同位素0.002

放射性废物0.002

核爆炸落下尘0.01

职业照射0.009

其他辐射源0.012

核电站周围0.001~0.02

辐射防护

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系指全人类、其中的部分或个体成员以及

他们的后代)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学科,有时亦指用于保护人类免

受或尽量少受辐射危害的要求、措施、手段和方法。辐射包括电离辐射和

非电离辐射。在核领域,辐射防护专指电离辐射防护。

辐射的种类

自然界存在着三种射线:α(阿尔法)、β(贝塔)、γ(伽玛)射

线。人类接受的辐射有两个途径,称为内照射和外照射。Α、β、γ三种

射线由于其特征不同,其穿透物质的能力也不同,他们对人体造成危害的

方式不同。α粒子只有进入人体内部才会造成损伤,这就是内照射;γ射

线主要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这就是外照射;β射线既造成内照射,

又造成外照射。

辐射的危害

核爆炸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发现,少量的辐射照射不会危及人类的健

康,过量的放射性射线照射对人体会产生伤害,使人致病、致死。剂量越

大,危害越大。

辐射防护原则

辐射防护三原则是指实践的正当性、防护水平的最优化和个人受照的

剂量限值。

国际基本安全标准的剂量限值主要有哪些?

剂量限值5年平均值(毫希/年)任一年值(毫希/年)

职业照射2050公众照射15

注:中国将颁发的标准等效采用国际基本安全标准。

外照射防护方法

体外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外照射。外照射的防护方法有受照射时

间的控制、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和采用屏蔽三种方法。

控制内照射原则

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称内照射。控制

内照射的基本原则是防止或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体内,对于放射性核素可

能进入体内的途径要予以防范。

如何防护α射线

由于α粒子穿透能力最弱,一张白纸就能把它挡住,因此,对于α射

线应注意内照射,其进入体内的主要途径是呼吸和进食时,其防护方法主

要是:

(1)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2)防止伤口被污染。

核爆炸

β粒子防护

β粒子、其穿透能力比α射线强,比γ射线弱,因此,β射线是

比较容易阻挡的,用一般的金属就可以阻挡。但是,β射线容易被表层组

织吸收,引起组织表层的辐射损伤。因此其防护就复杂的多;

(1)避免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以防皮肤表面的污染和辐射危害;

(2)防止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和食入被污染的食物;

(3)防止伤口被污染;

(4)必要时应采用屏蔽措施。

γ粒子防护

γ射线穿透力强,可以造成外照射,其防护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a)尽可能减少受照射的时间;

(b)增大与辐射源间的距离,因为受照剂量与离开源的距离的平方成

反比;

(c)采取屏蔽措施。在人与辐射源之间加一层足够厚的屏蔽物,可以

降低外照射剂量。屏蔽的主要材料有铅、钢筋混凝土、水等,我们住的楼

房对外部照射来说是很好的屏蔽体。[2]

如果看到核爆炸闪光后,应立即背向爆心卧倒。之后用淋浴消除放射

性物质。

核辐射效应

核爆炸头10几秒内放出的中子和γ射线对生物体、电子器件和其它

物体的

核辐射防护

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由于中子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贯穿能力,又称贯穿

辐射效应。早期核辐射主要由弹体内核反应产生,或从裂变产物中释放,

或由中子与空气作用产生。早期核辐射对人员和物体的损伤程度取决于吸

收剂量(即单位质量的物质吸收射线的能量),其单位为戈[瑞],指每

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一焦[耳]射线能量的吸收剂量。早期核辐射可直接

或间接使物质电离,造成辐射损伤,其主要杀伤破坏对象是人员和电子器

件。人员在短时间内受到1戈瑞以上剂量照射时会发生急性放射病;电子

器件在大剂量或高剂量率作用下会引起瞬态干扰和永久损坏;瞬发γ射线

可引起核电磁脉冲、内电磁脉冲和系统电磁脉冲;中子还会使某些物质产

生感生放射性;γ射线会使摄影胶片感光和光学玻璃变暗等效应。早期核

辐射的强度由于空气吸收,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即使千万吨梯恩梯当

量级的大气层核爆炸,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事半径也不超过4公里。早

期核辐射穿过物体时期强度将被削弱,可用一定厚度的物质来防护,工事

和重型兵器本身对早期核辐射效应都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辐射环境

人类生活在放射环境中

实际上,人类的生活没有一刻离开过放射性,这些放射性是天然放

射性,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1.宇宙射线;

2.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性;

3.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微量的放射性不会危及健康。

人们的放射性活动

人类的很多活动都离不开放射性。例如,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

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约为0.25毫希/年。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希;乘飞

机旅行2000公里约0.01毫希;每天抽20支烟,每年有0.5-1毫希;一

次X光检查0.1毫希等等。

因核电而增加的辐照剂量

专家们研究测算表明:全人类集体辐照剂量中,3/4来自自然界。约

1/5来自医疗及诊断,核电的份额是1/400。假定全球人类的预期寿命为60

岁,则每天抽一包烟将最终减寿7年,而核电的影响是减寿24秒。

对于核辐射污染,即放射性污染,常人往往只注意到现代科学研究中

的核辐射核工厂里某些特殊车间产生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危害,或者医院

的X射线治疗所产生的放射性造成的影响及损害,而未考虑生活中还会有

放射性污染源。实际上,生活中的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

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要防止生活中的放射性污染源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有关执法部门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另一方面政府及执法部门要加

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对容易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商品要进行定期监测。

注意居室中的放射性污染

随着工业的发展,经常利用工业废渣做建筑材料,可能造成建材中

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经放射性衰变产生了放射性气体及其子体产物,悬

浮于室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产物放射出能量较高的α射线(粒子),人

若吸进这样的气体即会照射人体肺组织。如果长期受到照射,便容易产生

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另据国外报道,大多数家庭居室中自然出现的放

射性气体氡,如果与烟气混合,将会有致命的影响。氡是肺癌的一个致病

因素。另外,装修居室用的花岗岩及其它板石材料也含有一定量的氡,特

别是通风不良时,可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经监测表明,室内氡气

多在通风不良的地方积累,所以经常打开居室的窗户,促进空气流通,使

氡稀释,这是减少室内氡浓度的良好措施。装修房屋用的石(板)材要有

选择地使用。石材的放射性核素含量随矿床、所在地等天然条件的不同而

有所增减,必须对其进行监测,才能知道是否适合居室装修。

谨防饮用水的核污染

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谨防饮用水受到核污染。受放射性物

质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

核辐射

如果用受放射性物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蔬菜。其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普

遍增高,食用有害人体健康。

中国矿泉水水源丰富,其中也有不少水源在流经途中受到人工或天然

的放射性污染。据报道,通过有关部门监测,某些盲目开发的矿泉水水源

中含氡的浓度过高,若长期饮用这种矿泉水就会危害身体。因此,各地有

关执法和监督部门,要对矿泉水的开发项目要严加管理,不仅要严格控制

商品矿泉水的卫生指标,还要重视它是否受到放射性物质的污染。

要防燃煤的放射性污染

燃煤中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质。研究分析表明,许多煤炭烟气中

含有U、Th、Ra、210Po和210Pb。大多数情况下,尽管这些物质含量稀少,

但如长期聚集,其放射性物质亦会随空气及烘烤的食物进入人体,造成机

体的慢性损害。

平时生活使用燃煤,要注意通风排气,警惕煤烟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

禁止食用煤碳直接烘烤食物,尤其是茶叶、烟叶、肉类和饼干等。如果必

须使用燃煤(碳)烘烤食物时也要注意屏蔽,不要让食物与煤烟直接接触。

莫要长期佩戴金银首饰

佩戴金银首饰是人们,尤其是女士们美容化妆的重要生活内容。殊不

知经常佩戴首饰也会给人们带来烦恼,那就是容易患"首饰病",即皮肤病。

一般来讲,除纯金(24K)首饰以外,其他的首饰在制作过程中都要掺

入少量钢、铬、镍等材质,特别是那些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首饰制

品,这些首饰制品的材质成分更加复杂,对人的皮肤造成伤害的可能性更

大。据报道,美国专家在检验了几千件首饰后发现,其中有近百件含有放

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严重地损害,如果长期佩戴,有可能

诱发皮肤病或皮癌。金银首饰,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饰制品,最好进行含

放射性物质测定。

室内摆件虽然体积和重量均较小,但它们是“宠物”,紧密贴近人,

其放射性有时也会伤人:

宝石,有名贵的金刚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和猫眼以

及普通宝石水晶、玛瑙和石榴石等。这类宝石经检测,尚未发现有高放射

性的,例如水晶,是石英晶体,放射性就很低,玛瑙放射性也不高。

玉石,包括硬玉和软玉以及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刻的矿物和岩石,如

辽宁的岫岩玉和新疆的和田玉,广东的“广片”,浙江的“青田玉雕”,

天津的“彩玉雕”和湖北的“松石雕”等。其中如大理石以及与之相近的

云石、汉白玉、东北红、东北绿、曲纹玉、桃红、艾叶青、曲阳玉等,及

其制品都是由灰岩变质而成的,放射性都很低。

“夜明珠”,据悉,一是由重晶石中的部分钡置换镭后,并经加工而

成的,夜能发光,有强的放射性;二是由萤石经加工而成,在加热或在紫

外线照射下显萤光以及在受到铀照射后,可具不同程度的放射性;三是由

某些含磷的物质加工而成,一般具放射性;四是由某些材料加工而成;五

是由辐照而成。“夜明珠”是否具伤人的放射性,一要看放射性安全证明,

二要经过实测,并以国际或国家标准来衡量。[3]

核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

内辐射,外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

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

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

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

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具体的说:

轻度损伤,可能发生轻度急性放射病,如乏力,不适,食欲减退。

中度损伤,能引起中度急性放射病,如头昏,乏力,恶心,有呕吐,

白细胞数下降。

重度损伤,能引起重度急性放射病,虽经治疗但受照者有50%可能在

30天内死亡,其余50%能恢复。表现为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数明

显下降。

极重度损伤,引起极重度放射性病,死亡率很高。多次吐、泻,休克,

白细胞数急剧下降。核事故和原子弹爆炸的核辐射都会造成人员的立即死

亡或重度损伤。还会引发癌症、不育、怪胎等。

以下是遭受的辐射量(单位:毫雷姆)的后果:

450000~800000:30天内将进入垂死状态;

200000~4500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

内死亡;

60000~100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

10000:患癌症的可能性为1/130;

5000:每年的工作所遭受的核辐射量;

700:大脑扫描的核辐射量;

60:人体内的辐射量;

10:乘飞机时遭受的辐射量;

8:建筑材料每年所产生的辐射量;

1:腿部或者手臂进行X光检查时的辐射量。

(注:这里使用的单位是雷姆(rem),现行单位为希(Sv)1Sv=

100000rem)

胚胎与胎儿的损伤胚胎和胎儿对辐射比较敏感,在胚胎植入前接触辐

射可使死胎率升高;在器官形成期接触,可使胎儿畸形率升高,新生儿死

亡率也相应升高。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胎儿期受照射的儿童中,白血

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为高。

远期效应

在中等或大剂量范围内,核辐射致癌已为动物实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所

证实。在受到急慢性照射的人群中,白细胞严重下降,肺癌、甲状腺癌、

乳腺癌和骨癌等各种癌症的发生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增高。

受核辐射污染后的后遗症问题

受辐射污染后6个月,会发生的机体变化,包括晶体浑浊、白内障、

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受影响导致永久不育、骨髓受损出现造血功能障碍,

以及出现各种癌症。

另亦会有遗传效应,令生殖细胞基因或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畸胎等

问题。

核辐射的危害原理:

人体有躯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类细胞,它们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和受

损后的效应是不同的。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其本质是对细胞的灭活作用,

当被灭活的细胞达到一定数量时,躯体细胞的损伤会导致人体器官组织发

生疾病,最终可能导致人体死亡。躯体细胞一旦死亡,损伤细胞也随之消

失了,不会转移到下一代。

在电离辐射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可导致遗传基因发生突变,当

生殖细胞中的DNA受到损伤时,后代继承母体改变了的基因,导致有缺陷

的后代。因此,人体一定要避免大剂量照射。[4]

核电站事故一览

1957年9月29日:前苏联乌拉尔山中的秘密核工厂“车里雅宾斯克

65号”一个装有核废料的仓库发生大爆炸,迫使苏联当局紧急撤走当地

11000名居民。

1957年10月7日:英国东北岸的温德斯凯尔一个核反应堆发生火灾,

这次事故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污染了英国全境,至少有39人患癌症死亡。

1961年1月3日:美国爱荷华州一座实验室里的核反应堆发生爆炸,

当场炸死3名工人。

1967年夏天:前苏联“车里雅宾斯克65号”用于储存核废料的“卡

拉察湖”干枯,结果风将许多放射性微粒子吹往各地,当局不得不撤走了

9000名居民。

1971年11月9日:美国明尼苏达州“北方州电力公司”的一座核反应

堆的废水储存设施发生超库存事件,结果导致5000加仑放射性废水流入密

西西比河,其中一些水甚至流入圣保罗的城市饮水系统。

1979年3月28日:美国三里岛核反应堆因为机械故障和人为的失误

而使冷却水和放射性颗粒外逸,但没有人员伤亡报告。

1979年8月7日:美国田纳西州浓缩铀外泄,结果导致1000人受伤。

1986年1月6日:美国俄克拉荷马一座核电站因错误加热发生爆炸,

结果造成一名工人死亡,100人住院。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大爆炸,其放射性

云团直抵西欧,造成约八千人死于辐射导致的各种疾病。爆炸最终导致20

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今天的乌克兰、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受到的

核污染最严重。这次事故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遍及前苏联15万平方公里的

地区,那里居住着694.5万人。由于这次事故,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被

划为隔离区,附近的居民被疏散,庄稼被全部掩埋,周围7000米内的树木

都逐渐死亡。在日后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10公里范围以内将不能耕作、

放牧;10年内100公里范围内被禁止生产牛奶。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通过

风力、雨水等传播途径,污染了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等一些堪称世

界上最富饶的土壤。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泄漏的放射性粉尘有70%飘落在白

俄罗斯境内。事故发生初期,白俄罗斯大部分公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核辐

射,6000平方公里土地无法使用,400多个居民点成为无人区,政府不得

不关闭了600多所学校、300多个企业以及54个大型农业联合体。

2011年3月12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当地

时间上午11点过后发生氢气爆炸。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

有19名从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撤离的人员遭到核辐射,已确认遭核

辐射的人数由此上升至22人。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

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

[5]

2011年3月1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神福岛第二核电站发生爆炸,1

至4号机组在地震发生后全部自动关闭,3号机组立即进入“冷温停止”状

态。截至15日,1、2及4号机组全部实现“冷温停止”的稳定状态,脱离

紧急状态。

预防核辐射

基本预防措施

●一旦核反应堆的安全壳出现破损,就要尽量把释放的污染物控制

在厂区内,同时控制地下水水源和土壤。避免放射物质和灰尘碰在一起,

否则将会随着流动的空气扩散。

如何避免核辐射污染

●核电站平时也会给周围居民发放应急物品,如碘制剂,一旦发生核泄

漏就服用。

●尽量避免外出,尽量留在室内密闭空间。如果一定要出门,就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减少裸露的皮肤和空气接触。

●如果核电站发生泄漏,附近居民首先应该撤离,距离防护是第一

位的。[6]

八种有特殊防治效果的果蔬

番茄红素:番茄红素不仅具备卓越的抗辐射能力,且抗氧化能力极强。

番茄红素广泛存在于番茄、杏、番石榴、西瓜、番木瓜、红葡萄等水果及

蔬菜中。其中,番茄中的含量相对较高,多存在于番茄的皮和籽中。此外,

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必须用油炒过才能被人体吸收。

螺旋藻食品:螺旋藻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

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骨髓细胞的造血功能,增强骨髓

细胞的增殖活力,促进血清蛋白的生物合成,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因

此,多吃海带、螺旋藻之类等,具有明显的抗辐射作用。

花粉食品:花粉食品作为一种新型的营养保健品风靡全球,被称为“完

全营养食品”,在营养食品中名列前茅。据现代科学测定表明,每百克花

粉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25-30g,其中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并且呈游离状态,

极易被人体吸收。花粉中还含有40%的糖和一定量的脂肪,以及丰富的B族

维生素和维生素A、D、E、K等,其中维生E、K都是被科学家证实的能延

缓人体细胞衰老过程的重要物质。花粉还含有铁、锌、钙、镁、钾等10多

种无机盐和30多种微量元素及18种酶类,因此,花粉具有抗辐射效果。

银杏叶制品:银杏叶提取物中的多元酚类对防止和减少辐射有奇效,

对于在核辐射环境中的工作人员,经常服用银杏叶茶,能升高白细胞,保

护造血机能。

其他防治核辐射的方法

1、能量供给要充足

我们周围暗藏的辐射污染

辐射使身体能量消耗增加,身体组织对糖的利用能力下降,足够的能量供

给有利于提高人体对辐射的耐受力,降低敏感性,减轻损伤保护身体。谷

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是身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一旦摄入不足,将迫使体

内脂肪和蛋白质不断转变为能量,造成蛋白质的相对不足,从而影响辐射

损伤组织的修复,或使辐射损伤加重。糖类供给以果糖最佳,葡萄糖次之,

而后是蔗糖等。

2、蛋白质不能少

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造成组织蛋白合成不足,导致肌肉、心、肝、肾、

脾等脏器的重量减轻,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对辐射的敏感性增高。因此,

接触核辐射的人,要注意摄入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多吃胡萝卜、番茄、

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肌体抵抗

核辐射的能力。

3、脂类摄入不宜高

人体受辐射照射后食欲不振、口味不佳,脂肪的总供给量要适当减少,

但需增加植物油所占的比重,其中油酸可促进造血系统再生功能,防治辐

射损伤效果较好。

4、多补充维生素

必需脂肪酸,维生素A、K、E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缺乏,可降低身

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宜加量供应。

5、矿物质平衡尤为重要

体内钾、钠、钙、镁等离子浓度须平衡,否则不能维持水与电解质平

衡,轻者损害健康,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微量元素与其他营养相互之间的

关系也很重要,锌对许多营养包括蛋白质与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和代谢都

有重要影响。辐射损伤时,矿物质包括微量元素在内,过量或不平衡,均

会产生不良影响。

6、无机盐供应宜加量

在膳食中适量增加无机盐(主要是食盐),可促使人饮水量增加,加速

放射性核素随尿液、粪便排出,从而减轻内照射损伤。

7、辛辣食物作用不低估

辛辣食物属于常用调料,同时也是抵御辐射的天然食品。常吃辛辣食

物不但可以调动全身免疫系统,还能保护细胞的DNA,使之不受辐射破坏。

因此,经常吃辛辣食物,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7]受到辐射才能吃碘药

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12日宣布,受地震影响,福岛第

一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此后,如何防辐射,成为众多博友的

热议话题。微博上传言,吃碘盐、提前吃碘药能有效保护我们不被核辐射

危害。对此,浙医一院职业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高慎永提醒:“千万不

要盲目购买碘盐、碘药服用。”

“日本地震之后,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核辐射。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

些常用的防辐射措施,比如喝绿茶、吃木耳、戴口罩、穿孕妇防辐射服,

根本起不了作用。受到辐射污染,最好的方法是紧闭家里的门窗、勤洗手

洗澡。”高慎永主任医师说道。

他说:“碘盐里所含的碘是极其微量的,吃碘药也必须在受到污染危

害之后,一天一次,每次一颗碘化钾。自行购买提前吃,反而会对自己身

体造成危害。”

而在新浪微博上,@科学松鼠会也提醒博友:“普通民房虽无法保持微

正压,但紧闭门窗仍能避免部分放射性微尘进入。若身处放射性区域,进

入室内后可将外套外裤集中放置,然后使用清洁水源冲洗身体。冲洗法可

去除核沾染物,当然必须保证冲洗水源没被污染。勤洗手,避免内照射也

是关键。”

核泄漏防护知识

不要淋雨穿戴帽靴

避免淋雨。尽量减少裸露部位,穿长衣(白色为好),戴帽子、头巾、

眼镜、雨衣、手套和靴子等。脖子(甲状腺)部位尤其重要。

彻底洗澡更换衣服

如果你估计自己已经暴露于核辐射中:更换衣服和鞋子。将暴露过的

衣物放在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放到偏僻处。彻底洗一次澡。洗澡时应

先冲再洗。

关闭窗户和通风口

如果要求撤离,注意保持窗户和通风口关闭,使用再循环空气。如果

留在室内:关闭空调、换气扇、锅炉和其他进风口。在车上保持车窗和通

风口封闭,并采用车内循环空气。

进入地下别用电话带收音机

如果可能,进入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区域。如非绝对必要,不要使用电

话。注意随时携带一个用电池的收音机收听具体指令。

封好食品勿饮海水淡化水

将食品放在密闭容器内或冰箱里。事先没有封闭的食物应当先清洗再

放入容器。不要饮用海水淡化水。

用铅板墙壁等遮挡降低照射强度

尽可能缩短被照射时间;尽可能远离放射源;注意屏蔽,利用铅板、

钢板或墙壁挡住或降低照射强度。

严防死守五官

进入空气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严重的地区时,要对五官严防死守。例如,

用手帕、毛巾、布料等捂住口鼻,减少放射性物质的吸入。

个人核辐射防护

核与辐射是从突发事件开始,可能延续几小时的到几天的时间。该时段

特点是事件发生,并持续伴随有放射性物质的环境释放。主要照射途径是吸

入和烟云中放射性物质的外照射,隐蔽、撤离、呼吸道防护等可能是需要采

取的主要防护措施。

对于呼吸道防护,可使用防毒面具、防尘口罩来防止吸入放射性物质的

剂量。个人的身体防护措施的话,可以使用防化服、防酸碱服、核辐射防

护服。这种核辐射个人防护措施一般不会引起伤害,花费的代价相对起来也

小。

碘对核辐射的作用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发生后,人有可能摄入放射性碘,并集中在甲状腺

内,使这个器官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经验教训表明,

放射性碘是最大的影响因素,该事故造成年龄在0-18周岁的儿童暴发甲状

腺癌病例超过了5000例。因此,如果在吸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稳定性碘,

能阻断90%放射性碘在甲状腺内的沉积。在吸入放射性碘数小时内服用稳定

性碘,仍可使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的量降低一半左右。对成年人推荐的服

用量为100毫克碘,对孕妇和3~12岁的儿童,服用量为50毫克,3岁以

下儿童服用量为25毫克。

日本9级大地震导致的福岛核泄漏,主要泄露的物质为碘131,碘131

一旦被人体吸入会引发甲状腺疾病,引发低甲状腺素(简称低甲)症状,患

者必须长期服用甲状腺素片,而更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甲状腺癌变。

服用碘的确可封闭甲状腺,让放射性碘无法“入侵”,但是过量的碘

会导致碘中毒。在短期内可能会出现肠部不适和过敏现象及甲状腺疾病,

严重甚至会致命。

因此,在防止核辐射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时,我国人民大可不必惊慌。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多吃一些含碘食品,碘盐、海鱼、海虾、紫菜等,微量

补充碘,确保补足身体所需的碘元素并且不会过量。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6:45: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7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12二氯乙烷
下一篇:张三李四王五
标签:核辐射单位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