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同义词和同源词
同义词和同源词是古代汉语中两种常见的词汇现象。掌握同义词和同源词的概念,了
解同义词的辨析和同源词的判断方法,对于读懂古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中,
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同义词
1什么是同义词
同义词是指语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同义词的本质特性,就是“有
同有异”,即在其指称意义(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或附加意义(语意轻重、感情色彩、语
体风格等)上,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学习同义词,我们既要明其“同”,更要求其
“异”。例如:
饥、饿——这两个词都有“吃不饱”、“肚子饿”之义,《说文》:“饥,饿也。”“饿,
饥也。”但两者在“馁”(不饱)的程度上,却有不同。《正字通》:“饿,饥甚。”“饥”
是一般的吃不饱,“饿”是完全没有食物吃。例如,《韩非子·饰邪》:“语曰:‘家有
常业,虽饥不饿。’”《淮南子·说山训》:“宁一月饥,无一旬饿。”《左传·宣公二
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贫、穷——这两个词都有“贫穷”之义。“贫”的本义是缺少钱财,《说文》:“贫,财
分少也。”“穷”的本义是“极”、“尽”,常用以指仕途不得志。“贫”的反面是“富”,
“穷”的反面是“达”。“穷”的引申义是“贫穷”、“穷困”,与“贫”同义。但“穷”
在程度上高于“贫”。《左传·昭公四年》:“分贫振穷。”孔颖达疏:“大体贫穷相类,
细言穷困于贫。贫者家少财货,穷谓全无生业。”《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
之者贫,至无有者穷。”等等。
2怎样辨析同义词
辨析同义词,主要是分清它们之间的“同”、“异”情况,特别要紧扣“异”字,搞清它
们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加深对词义的理解。辨析同义词的方法很多,下面,我们介绍
六种最常用的方法:
(1)搞清词义所指对象的差异。
商、贾(gǔ)——这两个词都指做买卖的行为和做买卖的人,但所指对象并不完全相同。
“商”指往来行商,“贾”指设店售货。《白虎通·商贾》:“行曰商,止曰贾。商之为
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无,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周礼·地宫·司市》:“以
商贾阜货而行布。”郑玄注:“居卖物曰贾。”《说文》:“贾,坐售卖也。”由于所指
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
门、户——这两个词都指房屋的出入口,但所指对象有异:《说文》:“门,闻也。从二
户,象形。”“户,护也。半门曰户,象形。”《玉篇》:“门,人所出入也。在堂房曰
户,在区域曰门。”“户,所以出入也。一扉曰户,两扉曰门。”由上述材料可知,“门”
和“户”的差别是:“门”是两扇的,“在区域”,即大门;“户”是一扇的,“在堂房”,
即房门。
书、籍——这两个词都是指“书本”。但“书”偏重于文字内容,“籍”偏重于簿册档案。
《说文解字·叙》:“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正字通》:“凡载籍谓之书。”
《说文》:“籍,簿书也。”《释名》:“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作动词用
时,“书”强调“书写”,“籍”强调“登记”。
府、库——这两个词都指收藏物品的库房,但“府”指收藏文书财物的库房,“库”指收
藏兵车武器的库房。《说文》:“府,文书藏也。”“库,兵车藏也。”《尚书·大禹谟》:
“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孔颖达疏云:“府者,藏财之处。”《礼记·曲礼下》:
“在库言库。”郑玄注云:“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吕氏春秋·分职》:“叶公入,
乃发太府之货(财物)与众,出高库之兵(武器)以赋民。”句中“府”、“库”的差异十分
清楚。
(2)辨明行为方式状态的不同
哭、泣、号、啼——这四个词都指“哭”,但是其方式状态不同。“哭”指有声的哭,《说
文》:“哭,哀声也。”《论语·先进》:“颜渊死,子哭之恸。”《史记·高祖本纪》:
“汉王闻之,袒而大哭。”“泣”一般指无声或低声的哭,《说文》:“泣,无声出涕曰
泣。”段玉裁注:“‘哭’下曰:‘哀声也。’其出涕不待言,其无声出涕者为泣。此哭、
泣之别也。”“号”的本义是高声呼叫,引申指带着言词诉说的呼号,《汉书·刘向传》:
“而号曰:‘骨肉复归于土,命也。’”颜师古注:“号,谓哭而且言也。”《颜氏家训·风
操》:“礼以哭有言者为号。”《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弔之,三号而出。”“啼”
指放声大哭,悲痛之声甚于“哭”,《庄子·骈拇》:“枝于手者,龁之则啼。”(“枝
于手”指大拇指旁歧生一指,成六指;“龁”是“咬”、“咬掉”之义。)
观、察、看、望——这四个词都有“看”义,但“看”的方式不同。“观”指有目的地细
看,《说文》:“观,谛视也。”段玉裁注:“审谛之视也。”《谷梁传》曰:“常事曰
视,非常曰观。”《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公子重耳)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
其裸。浴,薄而观之。”韩愈《答刘正夫书》:“夫百物朝夕所见者,人皆不注视也。及
睹其异者,则共观而言之。”“察”指翻来覆去细细审看,力图看出究竟,《说文》:“察,
覆也。从宀、祭。”徐锴《说文系传》:“察,覆审也。从宀,祭声。”段玉裁注:“从
宀者,取覆而审之;从祭为声,亦取祭必详察之意。”《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看”
的本义是以手加额遮目而望,《说文》:“看,睎也。从手下目。”桂馥《说文义证》:
“《九经字样》:‘凡物见不审,则手遮目看之,故看从手下目。’”徐锴《说文系传》:
“以手翳目而望也。”“望”指向高处、远处看,《释名·释姿容》:“望,茫也,远视
茫茫也。”《玉篇》:“望,远视也。”《诗经·卫风·河广》:“谁谓宋远?跂予望之。”
《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执、秉、操、持、握——这几个词都表示用手拿,但“拿”的特点不同。“执”的本义是
拘捕罪人,引申为“拿”,强调把东西拿紧握牢,勿使丢失。如:《左传·成公十六年》:
“文子执戈逐之。”《诗经·邶风·击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秉”的本义是
“禾束”,“从又持禾”会意,引申为“拿”,它的特点是只表示用手拿,不强调是否拿
得紧,如《诗经·邶风·简兮》:“左手执龠,右手秉翟。”(龠指舞龠,三尺长、六个
孔的管状乐器;“翟”指作舞具的山鸡羽毛。)“操”的本义是“把持”,即用手抓住,
其特点是强调拿得稳,掌握得熟练。《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爱人以政,犹未
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由此引申出“操纵”、“驾驭”之义,重在“稳”、“熟”,
《庄子·达生》:“津人操舟若神。”“持”所表示的“拿”义,强调托扶、保持不变,
如《论语·季氏》:“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庄子·渔父》:“左
手据膝,右手持颐(托着下巴)。”其引申义“掌管”,仍强调“维护”、“保持”,如《乐
府诗集·陇西行》:“健妇持门户,一胜一丈夫。”“握”的词义特征,是强调把较小的
东西握在手掌之中,如《诗经·小雅·小宛》:“握粟出卜,自何能谷。”郑玄笺:“持
粟行卜,求其胜负,从何能得生。”《楚辞·九章·抽思》:“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
示。”“粟”、“瑜”均是小物,故用“握”字。
(3)分析词义褒贬感情的差别
周、比——这两个词都有“与人亲密”之义,但“周”是褒义词,“比”是贬义词。“周”
的本义是“密也”,从用口会意,引申为“亲密”,表示人与人的关系;“比”的本义是
“密也”,从二人会意,专指人与人的关系亲近。《论语·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何晏注:“孔(安国)曰:‘忠信为周,阿党为比。’”
杀、弑——这两个词都有“杀死”之义,但“杀”重在叙述事实,是中性词;“弑”是臣
子杀君,儿子杀父,重在“正名”,古代是贬义词。《说文》:“杀,戮也。”《论语·卫
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史记·项羽本纪》:“项伯杀
人,臣活之。”《说文》:“弑,臣杀君也。”段玉裁注:“述其实则曰杀君,正其名则
曰弑君。《春秋》,正名之书也,故言弑不言杀;三传,述实以释经之书也,故或言杀、
或言弑。”《周易·坤卦》:“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
《左传·宣公十八年》:“凡自内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
征、伐、侵、袭——这四个词都指发动军事进攻,但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征”是褒义
词,用于“上(天子)”攻“下(诸侯)”、“有道”攻“无道”。《尚书·胤征》孔安国传:
“奉辞伐罪曰征。”孔颖达疏:“奉责让之辞,伐不恭之罪,名之曰征。”《墨子·
七患》:“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伐”本是中性词,指敲钟击鼓公开宣战,
《诗经·商颂·殷武》:“奋伐荆楚。”郑玄笺:“有钟鼓曰伐。”《孟子·告子下》:
“是故天子讨而不伐。”焦循正义:“讨者,上讨下也。伐者,敌国相征伐也。”“伐”
常同“征”连用,因此也发展成褒义词,如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
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侵”是贬义词。“侵”指不宣而战,侵犯别国,如《左传·庄
公二十九年》:“夏,郑人侵许。”《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
蔡。蔡溃,遂伐楚。”句中“侵蔡”是不宣而战,“伐楚”是公开征讨。“袭”则是中性
词,指秘密偷袭,乘人不备以轻兵锐卒发起突然袭击。《左传·庄公二十九年》:“凡师
有钟鼓曰伐,无曰侵,轻曰袭。”“袭”也用于贬义,如《左传·隐公元年》:“大叔完
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4)辨析词义轻重程度的差别
眷、顾——这两个词都有“回头看”的意思,但程度不同。“顾”指一般性的回头看,《说
文》:“顾,还视也。”《诗经·桧风·匪风》:“顾瞻周道,中心怛矣。”毛亨传:“迴
首曰顾。”“眷”指深深地回头看,《说文》:“眷,顾也。”段玉裁注:“顾者,还视
也;眷者,顾之深也。顾止于侧而已,眷则至于反。”《诗经·大雅·皇矣》:“乃眷西
顾,此维与宅。”
疾、病——这两个词都表示病和生病,但“疾”一般指轻病,“病”则指重病、重伤。《说
文》:“疾,病也。”段玉裁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论语·秦
伯》:“曾子有疾。”《说文》:“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论语·述
而》:“子疾病,子路请祷。”
抑、按——这两个词都表示用手向下压,但轻重程度不同,“抑”的语意重于“按”。《说
文》:“抑,按也。”“按,下也。”“按”的词义重心在“下”,即把原来高的压低,
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
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抑”的词义重心在“按压”,用力更大,如《吕氏春秋·适
威》:“若玺之于涂(印泥)也,抑之以方则方,抑之以圜则圜。”引申为“抑制”,如《史
记·魏公子列传》:“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知、识——这两个词都有知道、懂得、了解之义,但“识”的语意重于“知”。“知”表
示一般性的知道、晓得,如《论语·为政》:“子曰:‘由(人名),诲女知之乎?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史记·项羽本纪》:“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
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识”则强调“认得”或比较深刻的了解、识别,如《史记·刺
客列传》:“(豫让)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论语·子张》:“文武之道,未坠于地,
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
(5)区分词义适用范围的差异
官、吏——这两个词都有“官员”、“官吏”的意思,但词义适用的范围不同。“吏”的
词义范围小,只用来表示官员,《说文》:“吏,治人者也。”李斯《谏逐客书》:“臣
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汉代以后,则专指小官和差役,《史记·滑稽列传》:“(西
门豹)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杜甫《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
人。”“官”的词义范围大,可以表示职位较高的官员,《说文》:“官,吏事君也。”
《周易·系辞下》:“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孔
颖达疏:“其诸侯以下及三公至士,总而言之,皆谓之官。官者,管也,以管领为名。”
也可以表示“官府”,如《礼记·玉藻》:“凡君召,……在官不俟屦,在外不俟车。”
注:“官,谓朝廷治事处也。”也可以表示“官职”,如《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
敏,摄官承乏。”等等。
躬、身——这两个词都有“身体”和“自己”、“亲自”的意思,但词义范围不同。“躬”
的词义范围小,只表示人的身体,如《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躬胝(zhī,手脚掌上
的厚皮、茧子)无胈(bá,大腿上的细毛)。”司马贞索隐引张揖曰:“躬,体也。”引申
表“自己”、“亲自”,如《诗经·卫风·氓》:“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诸葛亮《出
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身”的词义范围大,其本义是人的身体,如《楚
辞·国殇》:“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引申表示物的身体(主体、主干),
如《尔雅》:“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引申表示“自己”、“亲自”,如《楚
辞·九章·惜诵》:“吾谊先君而后身兮,羌众人之所仇。”洪兴祖补注:“人臣之义,
当先君而后己。”《墨子·非儒》:“取妻身迎。”“身”还表示“怀胎”、“身孕”,
如《正字通》:“女怀姙曰身。”《诗经·大雅·大明》:“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毛
亨传:“身,重也。”郑玄笺:“重,谓怀孕也。”孔颖达疏:“以身中复有一身,故言
重。”“身”还表示“终身”、“一辈子”,如《史记·李将军列传》:“终(李)广之身,
为二千石四十余年。”
击、攴——这两个词都有“敲打”之义,但“攴”的词义范围小于“击”。《说文》:“攴,
小击也。”“击,攴也。”段玉裁注:“攴训小击,击则兼大小言之,而但云‘攴也’者,
于‘攴’下见析言之理,于‘击’下见浑言之理,互相足也。”“击”还引申出“攻击”、
“刺杀”之义,如《孙子·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仪礼·少牢馈食礼》:
“司马刲羊,司士击豕。”郑玄注:“刲、击,皆谓杀之。”等等。
(6)认清同义词使用条件和语法功能的不同
能、得——这两个词都表示“可能”、“能够”之义,但使用条件不同。“能”强调主观
能力,如《孟子·告子下》:“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左传·成公十六年》:“夫
合诸侯,非吾所能也,以遗能者。”“得”强调客观条件允许,如《论语·微子下》:“孔
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韩诗外传》:“不能勤苦,焉得行此?”
一般来说,在古汉语中,“能”与“得”不可互换。
畏、惧——这两个词都有“害怕”之义,但语法功能不同:“畏”多用作及物动词,可带
受事宾语,如《诗经·大雅·烝民》:“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左传·文公十七年》: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余几?’”“惧”则多用作不及物动词,如《论语·子
罕》:“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惧”活用为使动,可带宾语,如《老子》:“民不畏
死,奈何以死惧之?”句中的“畏死”是“害怕死”之义,“畏”是及物动词;“惧之”
是“使之惧”之义,“惧”是不及物动词作使动。“惧”有时也用作及物动词,如《左
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适、往——这两个词都有“到”、“去”之义,但“适”(shì)一般用作及物动词,后
面带宾语,如《诗经·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庄子·逍遥
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往”则用作不及物动词,如《周易·系辞
下》:“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史记·项羽本纪》:“张良曰:‘请往谓项伯,
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等等。辨析同义词,除了上述六种常用方法,还有其他方法,
这儿就不赘述了。
3常用同义词举例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些常用同义词,限于篇幅,少举例句或不举例句。
购、买——“购”的本义是“悬赏征求”、“重金收买”,《说文》:“购,以财有所求
也。”段玉裁注:“县(悬)重价以求得其物也。”《史记·项羽本纪》:“吾闻汉购我
头千金。”“买”的本义是“市也”,即花钱买物,如《淮南子·说林》:“然酤酒买肉,
不离屠沽之家。”
偷、窃——“偷”在上古主要作“苟且”、“轻薄”讲,如《礼记·表记》:“安肆
曰偷。”郑玄注:“偷,苟且也。”《论语·泰伯》:“故旧不遗,则民不偷。”邢昺疏:
“偷,薄也。”汉代以后,“偷”产生了“盗窃”义,如《淮南子·道应》:“楚有善为
偷者。”“窃”的本义就是“偷盗”,《玉篇》:“窃,盗也。”《尚书·微子》:“今
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圜圃,窃其桃李。”
邻、里——都指“邻居”。周代的居民组织有“邻、里、族、党、州、乡”六种,五家为
邻,五邻为里(二十五家),四里为族(一百家),五族为党(五百家),五党为州(二千五百
家),五州为乡(一万二千五百家)。模、镕、型、范——都是铸物的模子,段玉裁说:“以
木曰模,以金曰镕,以土曰型,以竹曰范,皆法也。”
锐、利——都有“锋利”之义。“锐”的本义是“芒也”(“芒”是“草端”),指金属武
器的尖子,引申表示刀剑等锋芒的尖锐。“利”的本义是“铦也”,即刀口锋利。“锐”
重在“尖”,“利”重在刀口“快”。
口、嘴——“口”专指人的嘴,《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嘴”则专指鸟的嘴。
“口”、“嘴”二字在文言中区分清楚,不可混用。
互、相——都有“交互”、“互相”之义。但“互”只表“交错”(此义系由本义“绞绳
的工具”发展引申而来,如《汉书·谷永传》:“百官盘互,亲疏相错。”颜师古注:“‘互’
字或作‘牙’,言如豕牙之盘曲,犬牙之相入也。”)、“互相”(如范仲淹《岳阳楼记》: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之义,而“相”不仅表“互相”即“甲对乙,乙对甲”的关系,
如《周易·系辞上》:“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庄子·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
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而且表“单相”即“一方对另一方”的关系,如《列子·汤问》: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杂然
相许”即“纷纷表示赞成愚公”。还可表示“递相”即“传递式的单相”关系,如《史
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父子相传”
即“父传子,子传孙,一代一代传下去”。
完、备——都有“全”义,但“完”重在强调形体的完整不缺,如《世说新语·言语》:
“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而“备”则强调数量的齐全不漏,如唐元稹《遣兴十
首》之七:“择才不求备,任物不过涯。”
更、改、革——都有“更改”、“改革”之义,但“更”强调“改变”、“变换”,《商
君书·更法》:“贤者更礼。”《史记·秦始皇本纪》:“更名河(黄河)曰德水。”“改”
强调“改正”,《周易·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革”则强调“去旧换
新”,《周易·杂卦》:“革,去故也。”《国语·周语下》:“厉(周厉王)始革典(法
典),十四王矣。”
问、讯、诘——都有“问”义,但“问”多指一般性的询问,《论语·泰伯》:“以能问
于不能,以多问于寡。”“讯”多指细细地询问,《诗经·小雅·正月》:“召彼故老,
讯之占梦。”“诘”常表“责问”、“追问”,如《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引《献帝春
秋》:“孙策率兵如闽越讨朗,朗泛舟浮海,欲走交州,为兵所逼,遂诣军降。策令使者
诘朗。”
仇、敌——在“仇敌”之义上,两者义同,但“仇”有“配偶”之义,《尔雅》:“仇,
匹也。”《说文》:“仇,雠也。”段玉裁注:“雠犹应也。《左传》曰:‘嘉偶曰妃,
怨偶曰仇。’……仇为怨匹,亦为嘉偶。”“敌”则有“相等”、“相当”之义,《战国
策·秦策五》:“四国之兵敌。”高诱注:“敌,强弱等也。”
责、让——都有“批评”、“责备”的意思,但轻重程度不同。“责”的词义较轻,表示
一般性的批评,如诸葛亮《出师表》:“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
其咎。”“让”的词义较重,有“谴责”之义,如《左传·僖公五年》:“夷吾诉之,公
使让之。”杜预注:“让,谴让之。”
两、再——都有“二”义,但词义范围不同,“两”还表示“偶”、“并”之义,如《左
传·宣公十二年》:“御下两马掉鞅而还。”俞樾平议:“两马者,使服(马)与服(马)
耦,骖(马)与骖(马)耦也。”也可指“双方”,如《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
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再”则有“第二次”之义,如《左传·庄公十年》:“一
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还表“重复”、“继续”之义,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
视、见——“视”表示一般性的“看”的行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鸟以数十目
视人,人以二目视鸟。”“见”不仅表示“看”的动作,而且表示“看”的结果,义为“看
见”,《说文》:“见,视也。”段玉裁注:“析言之,有视而不见者;浑言之,则视与
见一也。”《孟子·梁惠王上》:“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听、闻——“听”表示一般性的用耳朵接受声音的行为,《说文》:“听,聆也。”《礼
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闻”则既表
示“听”的动作,又表示“听”的结果,义为“听见”,《礼记·大学》:“心不在焉,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庙、观、寺、庵——“庙”本义指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论语·先进》:“宗庙之事,
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引申指供奉神祇的地方,《水经注·江水》:“故为立
庙,号朝云焉。”“观”(guàn)本指古代宫门外高台上的望楼,亦称“阙”,《尔雅》:
“观谓之阙。”后来,引申指道教的庙宇,里面祀奉的是“仙”,刘禹锡《游玄都观》: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寺”本指官署(如“大理寺”是掌管刑狱的官
署,“太常寺”是掌管礼乐郊庙社稷事宜的官署,“鸿胪寺”是掌朝贺庆吊之事的官署),
东汉之后指佛教庙宇,供奉的是“佛”,如唐张籍《野寺后池寄友》:“佛寺连野水,池
幽夏景清。”“庵”本指圆顶草屋,《释名》:“草圆屋曰蒲,又谓之庵。”后指佛教僧
尼的小庙宇,如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扶杖望硃砂庵而登。”等等。
二、同源词
1什么是同源词
同源词(又叫“同源字”)是指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同、相近或相通,出于同一语源的
一组词。
同源词是语言发展的产物,是语义、语音分化的结果。研究同源词,可以寻找到某些貌似
孤立的词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词汇变化的某些规律。同源词是“声近义通”词。
一般来说,确定同源词必须注意三个条件:①这些词的读音必须相同或相近,也就是说,
有语音上的联系。读音相近主要是指这些词具有双声、叠韵关系。②这些词的意义
相同、相近或相关,也就是说,有语义上的联系。③有比较充分的语言材料、注释材料
或字形材料,证明这些词出自同一语源。这三个条件紧密相关,要综合考虑。例如:强、
健——“强”实际上应当写作“彊”,本义是“弓有力”,引申为“强壮”、“强有力”
之称。“强”的本义是虫名,借用作“彊“后,“彊”字渐废。“健”的本义是“强壮有
力”,《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颖达疏:“健者,强壮之名。”
《篇海类篇》:“健,伉也,强也,有力也。”“强”、“健”二字,古代声母相同,读
音相近。它们虽然在字形上没有联系,但出于同一语源,是一对同源词。
迎、逆——这两个词都表“迎接”。《方言》:“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
西或曰迎,或曰逢。”《国语·晋语四》:“乃归女而纳币,且逆之。”韦昭注:“逆,
亲迎也。”“迎”、“逆”二字古代声母相同,读音上有联系,它们在字形上都从“辵”,
是一对同源词。等等。
2同源词举例
买、卖——“买”是以钱换物,“卖”是以物换钱,“买”和“卖”是同一行为的两个方
面,含义相反,但密切相关。这两个词在古代是双声兼叠韵词,“买”读上声,“卖”读
去声,声调的不同是为了区别词义。这是一对同源词。
授、受——“授”是以物予人,“受”是接受别人所予之物,“授”和“受”是同一行为
的两个方面,含义相反,但密切相关。这两个词在上古读音完全相同。这两个词原先都写
作“受”,也就是说,“受”兼表二义;后来为了区别词义,另造“授”字。在“授予”
义上,“受”和“授”是古今字。这是一对同源词。
老、考——“老”和“考”古代都表“老”义。《说文》:“老,考也。七十曰老。”“考,
老也。”段玉裁注:“凡言‘寿考’者,此字之本义也。”在字音上,二字叠韵。在字形
上,“考”从老省形、丂声。二字均属《说文》“老”部。这是一对同源词。颠、顶——
这两个词古义都是“头顶”。《说文》:“颠,顶也。”“顶,颠也。”在读音上,二字
双声;在字形上,都从“页”。这是一对同源词。
毋、无——都用作否定副词,可译为“不要”或“不”。《玉篇》:“毋,莫也,今作‘无’。”
王引之《经传释词》:“无,不也。……毋与无通。”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无,
假借为‘毋’。”《孟子·梁惠王上》:“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矣。”杨伯峻注:“无,
同毋,表示禁止的副词。”可见,“毋”、“无”在含义上相通。这两个词在上古读音完
全相同。这两个词在书写形式上虽无联系,但仍是一对同源词。
怆、创——“创”是肉体受刃所形成的“伤”,如《战国策·燕策三》:“秦王复击(荆)
轲,被八创。”“怆”是心中的“伤”,《说文》:“怆,伤也。”《玉篇》:“怆,悲
也,伤也。”段玉裁说:“怆训伤,犹创训伤也。”可见二者词义相通。这两个词在读音
上双声兼叠韵,在字形上都以“仓”为声旁。它们是同源词。
湅、練、鍊、煉——“湅”是淘煮生丝、使之质精之意。《说文》:“湅,也。”段玉
裁注:“湅之暴之,而后丝帛之质精,而后染人可加染。湅之以去其瑕,如米之去糠粊,
其用一也。”“練”是把生丝或织品煮得柔软洁白之意,《说文》:“練,湅缯也。”“鍊
是冶炼金属,使其纯净坚韧之意。《说文》:“鍊,冶金也。”“煉”是熔冶金石,使之
纯净坚韧之意,《说文》:“煉,铄冶金也。”在古书中,“鍊”和“煉”常通用。段玉
裁说:“冶金曰鍊,犹治丝帛曰湅。”可见,上述四字含义相通。在读音上,这四个字完
全相同;在字形上,都以“柬”为声旁,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医、繄——“医”是古代盛放箭的器具,《说文》:“医,盛弓弩矢器也。《国语》曰:
‘兵不解医。’”“繄”是放戟的套袋,《说文》:“繄,戟衣也。”段玉裁注:“所以
韬戟者,犹盛弓弩矢曰医也。”桂馥《说文义证》:“戟衣也者,《古今注》所谓油帛而
韬之。”可见,这两个词含义相通。在上古,这两个词声母相同,韵母相近;在字形上,
“医”是“繄”的组成部分(“繄”是“从糸,殹声”,“殹”则是“从殳、医声”)。这
两个词同源。
瓤、穰、镶(ráng)——“瓤”即瓜瓤,在瓜皮之中。“穰”是禾黍脱粒后的茎穗,《说
文》:“穰,黍已治者。”段玉裁注:“已治,谓已治去其箬皮也。谓之穰者,茎在皮
中,如瓜瓤在瓜皮中也。”镶(ráng)是铸铜铁器的模型的瓤子,《说文》:“镶,作
型中肠也。”徐锴《说文系传》:“镶,铸钟镛属使内空者,于型范中更作土模,所以后
却流铜也,又若果实之穰。”《正字通》:“镶,凡作型,先以绳作坯胎,型固,则从竅、
绳绪耑,绳穷而型存,有类于肠也。”段玉裁说:“型者,铸器之法也。其中肠谓之镶,
犹瓜中肠谓之瓤也。”可见,三词含义相通。这三个词读音完全相同,字形都以“襄”为
声旁。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蘖、孽、糵——这三个词都有“卑小旁生”之意。“蘖”的本义为“伐木余”,即树
木砍去后,重生的旁出枝条;“孽”指“庶子”,即非嫡妻所生之子,《公羊传·襄公二
十七年》何休注云:“庶孽,众贱子,犹树之有蘖生。”段玉裁说:“凡木萌旁出皆曰蘖,
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糵”则指“芽米”,即生芽之米。段玉裁说:“芽米谓之
糵,犹伐木余谓蘖,庶子谓之孽也。”这三个字古代读音完全相同,在书写形式上均有声
旁“薛”,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骠、皫、犥——“骠”的本义是“黄马发白色”,“皫”(piǎo)是“白色”之意,
犥(piāo)指“牛黄白色”。段玉裁说:“黄马发白色曰骠。票、麃同声。然则犥者,
黄牛发白色也。《内则》‘鸟皫’,亦谓发白色。”可见,这三个词含义相通。这三个词
在上古叠韵,声母相近。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暗、闇、黯、窨——这四个词都有“光线差”、“阴暗”之义。“暗”指“日无光也”;
“闇”是“闭门也”,闭上门则房间里光线就暗了;“黯”指颜色发黑,没有光泽(《论
衡·无形》:“人少则肤白,老则肤黑,黑久则黯,若有垢矣。”);“窨”(yìn)是“地
室也”即地窖,那儿光线极弱,显得阴暗。可见,这四个词含义相通。这四个字在上古时
期读音上是双声兼叠韵关系,字形上都以“音”为声旁。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枯、涸、渴——这三个词都表示“水干”。“枯”指树木失水干枯,“涸”指河泉池沼中
水干枯,“渴”是“水尽”之意。“枯”、“涸”、“渴”三字含义相通,读音相近,是
一组同源词。古书中还有一个“竭”字,也表示“水干”之意,如《吕氏春秋·义赏》: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但这不是“竭”的本义,而是它的假借义。“竭”
的本义是“负举”,《说文》:“竭,负举也。”段玉裁注:“凡手不能举者,负而举之。”
《礼记·礼运》:“五行之动,迭相竭也。”郑玄注:“竭,犹负载也。”“竭”之“水
干”义,本字应是“渴”。
平、坪、枰、评——这四个字都有“平”义。“平”表示“平坦”、“不倾斜”,“坪”
指平坦的场地,《说文》:“坪,地平也。”“枰”指平的木器,《说文》:“枰,平也。”
段玉裁注:“谓木器之平称枰,如今言棋枰是也。”“评”指评论、评议,“评论”要求
公正,不能倾向某一方面,一碗水要端平。这四个词读音相同,字形都有“平”,“坪”、
“枰”、“评”都是形声兼会意字。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浅、栈、笺、贱、钱——这五个词都有“小”或“少”义。“浅”指水不深,水少则浅;
“栈”指竹木编成的棚、阁,引申指古代在山岩绝险处架木而成的小路,又指小桥;“笺”
是古代读书时用来作标记的竹制小簿片;“贱”指价格低,《说文》:“贱,贾(价)少
也。”“钱”是古代的货币,表示很小的单位。可见,上述诸字含义相通。这五个字古代
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都以“戋”为声旁。它们是一组同源词。
句、钩、笱、痀、跔、朐、軥——这七个词都有“弯曲”之义。“句”的本义就是弯曲,
《说文》:“句,曲也。”“钩”指“钩子”,《说文》:“钩,曲钩也。”《玉篇》:
“钩,铁曲也。”“笱”是“曲竹捕鱼笱也”,即大口小颈、颈部装有倒须、腹大而长、
鱼入而不能出的竹笼子。“痀”为“曲脊也”,即驼背。“跔指“天寒足跔”跔”,段
玉裁说:“跔者,句曲不伸之意。”“朐”是“屈曲的干肉”,“軥”是车轭两边叉马颈
的曲木。这七个字古代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都有“句(勾)”,后六个字都是形声兼会意
字。它们是一组同源词。乔、桥、骄、娇、蹻、趫、憍——这一组词都有“高”义。“乔”
是高而上曲之意,松、杨、桦等高大的树木叫“乔木”,人由差的地方搬到好的地方居住
或官职高升,叫“乔迁”。“桥”是架在水上以便通行的建筑物,它高出地平面,往往“上
曲”。“骄”指“马高六尺”,引申指自视甚高,即骄傲。“娇”本指女子姿态妩媚可爱,
色美即有“高”义;引申指娇惯、娇宠,如杜甫《北征》:“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
成语有“娇生惯养”,“娇惯”即视之甚高。“蹻”是把脚举高,《说文》:“蹻,举足
行高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蹻,今多以‘翘’为之。”“趫”指有缘木登高
的本领,《说文》:“趫,善缘木走之才。”“憍”是高高地仰起头,《集韵》:“憍,
虚憍,高仰也。”这七个词含义相通,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都有“乔”,是一组同源词。
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5:4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730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