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导读
[作家作品]
孟子(约前385一前304),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人。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288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
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
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儒家学说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之为“孔孟”,儒家学说
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思想扫描]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
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
一、哲学思想
1、“性善论”思想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
善的主张。《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
他的政治思想。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
上的依据。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孟子认为人天性善良,即“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
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尽心上》)意思是说,人们不用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不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
这是他们的良知。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
爱父母便是仁,敬兄长便是义。“性善论”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那就是有别于动物的人的社会属性。性善就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孟子说: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离娄下》)这里孟子提出了只要是人,都具有向善的能力。他认为,尽管各个社会成员之间存在阶级差
别及分工不同,但他们的人性是同一的。他说:“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
类者。”(《告子上》)孟子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放在平等地位上,探讨他们所共有的普遍的人性。这种探
讨适应了当时奴隶解放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潮流,标志着人类认识的深化,对伦理思想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
进作用。
其次,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孟子提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
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恻
隐之心是仁发生的根源,羞恶之心是义发生的根源,辞让之心是礼发生的根源,是非之心是智发生的根源。
而这四种心向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是属于善的品德。因此,人的四种心向是向善之心向,而
人之向善之心向是根源于人性的,很显然,人性是善的。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羞耻、辞让、是非之心
的人,简直不是个人。人有这种心向,就好比人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因此“仁、义、礼、智,非
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仁、义、礼、智这些美德,不是由外面给予或施加
的,而是人本身就生而有之的,只不过人们不去想它罢了。对于不愿意向善的人,孟子认为那是“自暴”、
“自弃”、“自贼”。
最后,“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为完美的道
德。人可以通过学习、教育等修养过程达到“舍生取义”这一向善的最高境界。
2、“尽心知性”思想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构建起了他的心性之学的思想体系。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仁、义、礼、智之端,而仁、义、礼、智是天赋予人的本性。人能尽量发挥
扩充心中的善端,就能认识本性,并且付诸实践。“尽心”和“知性”二者关系密切,“尽心”是前提条
件,只有做到“尽心”才有可能实现“知性”。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的
一个必要途径。
在孟子看来,只要在“寡欲”、“内省”、“养气”这三方面下工夫,就有可能实现“尽心知性”。
“寡欲”要求淡泊物欲。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
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尽心下》)他认为修养心性没有比减少欲望更好的办法的了。他认为人如果
欲望少,即使善性有所缺失,也不会失去很多;人如果欲望很多,那么即使善性有所保存,保留的也不会
很多。“内省”要求反求诸己。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离娄上》)他认为任何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都
要反省自己。养气的目标是“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解释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
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上》)。孟子认为浩然之气,必须与义和道相匹配。否则,就显
得软弱乏力。它是义在内心积累起来所产生的,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而取得的。
简而言之,孟子心性之学的根本目的即是塑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
这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对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
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政治思想
1、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他大大发展了春秋以来的民本思想,要求统治者“保民”、“与民同乐”。
其中,最突出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孟子认为民众比君主重要。天子之所
以为天子是因为他得到民众的信任。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离
娄上》)桀和纣丧失了天下,正是由于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失去了民心。因此他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冕保障人民权利。孟子提出对残害人民的暴君可以进行诛伐,
推翻他,并认为这是正义之举。“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诸侯危社稷,
则变置。”(《尽心下》)对于汤伐桀、武王伐纣之事,孟子明确表示“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
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梁惠王下》)。他认为不仁不义的上位者是独夫,臣
下可以名正言顺地杀了这样的人,而不背上“弑君”的罪名。
孟子强调国君不仅要爱护民众,也要爱护臣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
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离娄下》)在他看来,国君对臣下不尊重、
不爱护,臣下同样可以背弃国君。“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万章下》)
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战争是否该兴起的重要标准。当齐宣王在攻取燕国的问题上向孟子请教时,孟
子认为取不取燕国要看燕国的人民是否愿意。“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
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
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梁惠王下》)
孟子还关注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批评残酷压榨百姓的统治者,说他们“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
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梁惠王上》)
2、仁政思想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
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
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
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
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主要体现在养民、教
民两个方面。
①养民:孟子认为养民首先要制民恒产,解决民众的衣食问题,使民众无衣帛鱼肉之忧,送终厚敛
之虞。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
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
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
王上》)孟子认为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财产,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穷困不堪,就会铤而走险犯罪。等
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罚惩罚,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君主应该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使他们有一定的财产
侍奉父母,养活妻子子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来。孟子“仁政”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民
有恒产”最主要的是民众拥有土地。“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梁惠王下》),孟子提出“耕者
九一”的意思是“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滕文公上》)。将土地分为公田与私田,先把公田耕种完毕,再来料理私人的事务,这样就解决了民众
的土地问题。孟子认为让庶民百姓牢牢扎根于土地,可以达到“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
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滕文公上》)的目的。
孟子认为养民不仅要制民恒产,还要使民以时。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用劳役时要以“不违农时”为前
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
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百亩之田,勿夺
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梁惠王上》)当时战争不断,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强,频繁的战争必然
贻误农时.影响农业生产。其“数罟不入湾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则反映了注重保护自然资源的可贵
思想。
孟子认为养民不仅要制民恒产,使民以时,还要取民有制。孟子反对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主张省刑
罚、薄赋税。他希望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梁惠王上》),“贤君必恭俭、礼下,
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其具体措施就是实行什一税制度。孟子认为最理想的赋税当以古代圣君尧
舜所实行的十取一税率为法度标准,他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
一也。”(《滕文公上》)孟子反对重赋,反对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徭役赋税之征用、征收对于国家来说
是必不可少的收入,徭役赋税之轻重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生活状况,若徭役赋税过于繁重无度,就会
造成“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梁惠王上》)的社会恶果;若赋税太低,虽能减轻百姓负担,但却难
以支付国家机构庞大的经费开支。他主张征收赋税应保持适中适度的原则,要有节制,要合理、适度,以
国家机构能够正常运转为最终依据和标准。
孟子还指出,征收赋税的方式有三种,即征收布帛、征收谷米及征用劳役。贤德之君一般只用其中的
一种,若同时用两种,百姓便有冻馁之虞;若同时采用三种,即使父子之亲也难以相顾惜。孟子的仁政思
想在维护现存政权统治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民众的利益,真正体现了“民为贵”的思想。
②教民:养民是解决民众的经济问题,教民则是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孟子认为“善政不如善教之
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他提出:“谨庠序之
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梁惠王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
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滕文公上》)。孟子认为教民是
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对民众进行教化,才能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滕文公上》)。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
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3、“王道”思想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通过民本思想与仁政思想的运用,可以实现
“王道”这一目标。孟子提倡的“王道”就是“以德行政者王”,他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
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公孙丑上》)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
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梁惠王下》)。孟子强调应当以善来教化民众,才能做到得民心者得天下,
“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离娄
下》)孟子对于不以“王道”治国者,都视为“罪人”和“独夫民贼”,予以猛烈抨击。
三、教育思想
在教育思想方面,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尽心上》)作为人生最大的
乐事。他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公孙丑上》)
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他继承和发扬孔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提出了“明人伦”的教育目的。
特别强调学习过程中要有独立思考和见解。
孟子以培养具备“浩然之气”的大丈夫为己任。而“养气”又是基于先天的良知,所以孟子不以规范、
成形的六艺、六经为具体教育内容,而是以天地间一切事物为“养气”的原料。他认为“尽信《书》,则
不如无《书》”(《尽心下》),要求人们不被文献典籍束缚心灵,用敞开的胸怀来涵括天地间的万事万物。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所谓“人伦”
就是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孟子要求做到:“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重视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基础建立在血缘宗法
关系之上,这显然具有很强的道德至上主义。孟子希望通过理顺人伦关系来固定国家关系,使统治者以善
教辅善政。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
上》)又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得民心则得民,得民则得天
下,这是孟子的逻辑。孟子就是希望通过教育实现“明人伦”、“王天下”的目的。
由于人的善端“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因此,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客观实际,而
是人的主观差异。这种内发教育作用论强调:教育必须从“本心”做起。
就教育方法而言,如果说孔子倡言的是“启发式”,那么孟子主张的就是“存养式”。孟子认为人
性本来就是善的,在人的心性中生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德之端,那么教育就应该保持并发展这一善性。
人后来之所以会变得邪恶,是因为失去了原本存在的“良心”。要培养和扩充本性之善,首先要把失散的
良心找回来。由此可见,保存“良心”和扩展“善端”,这一教育宗旨决定了孟子的教育方式是因势利导,
“存养式”的。
此外,孟子认为学习成绩‘不决定于天资的高低,而决定于学习的态度,他用生动的故事作比喻,告
诫学生学习一定要专心致志。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学习的环境也很重要。
孟子学说作为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有许多精彩而丰富的内容,对儒家学说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继
往开来的奠基作用,它与孔子学说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儒学思想发展的基础——“孔孟之道”,成为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干。
[《孟子》特色]
1善于论辩。前面说过,《孟子》并非全由孟子自著,而善于论辩,则全书皆然。当时公都子曾问
孟子:“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回答说:“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见《滕文公下》)“不
得已”而“好辩”,也就形成了文章的特点。《告子上》之辩人性,《滕文公上》之驳许行,都可为例。
其驳许行有云:“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
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
‘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
曰:‘冠素。’曰:‘自织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曰:‘许子奚为不自织?’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以粟易械器者,
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农夫哉?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何为纷
纷然与百工交易?何许子之不惮烦?’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
像这样的一问一答,形式上仍是对话体,和《论语》的某些篇章有些相似;但这样的对话,又和《论语》
有所不同。《论语》的对话,多是侃侃而谈,这里则是针锋相对的论辩。这是《孟子》文风的一个新的特
点。
2极有气势。这也和时代有关。战国之时,“邦无定交,士无定主”(顾炎武《日知录·周末风俗》),
一般游士,都肆无忌惮,说话比较随便。虽在王公大人面前,也敢于掌而谈。写成文章,多有气势磅礴的
特点。孟子虽非一般的游士,而周游列国,也不免要游说的。他在《尽心下》里就说过:“说大人,则藐
之。勿视其巍巍然。……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
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也与孟子的个人修养有关。在《滕文公下》里,孟子谈到“大丈夫”的人
品时,还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样的修养,也就无所畏惧。在《公孙
丑上》里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
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由此看来,《孟子》文章之有气势,
同个人修养颇有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当时的游士之辞,虽
然都能放言无惮,而《孟子》之文,则又自有个人修养的特点。
3富于形象。战国文章具有富于形象的特征。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曾说:“战国之文,深
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但《孟子》之“深于取象”,又与各家之文不尽相同,其取譬设喻,多讲
世俗故事。《离娄下》之讲“齐人有一妻一妾”,即是显例。这样的故事,也许得之民间,也许出于虚构,
而孟子用来说明事理,不仅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这样的文章,既有时代特征,又有
个性特点。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3:54: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67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