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写作2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情窦初开】(导入新课)
一篇文章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说明事物总得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
顺序是一篇说明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怎样合理的安排说明顺序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立竿见影】(教学目标)
1.掌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三种常见的说明顺序。(重点)
2.明确说明事物,要根据说明的目的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难点)
3.能根据给出的作文题目,写出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说明文。(素养)
第一节作文指导课
诗意篇
❖【开门见山】(例文剖析)
一、《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一)第一部分:说明物候学研究的对象;
(二)第二部分:话题转到农业上,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第三部分: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
(四)第四部分: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二、《恐龙无处不有》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从现象到本质)。
行文思路(怎么样说明):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
(一)发现问题: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
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二)找出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
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相互分离-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
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三)得出结论: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三、《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一)第一部分为第1段,引出说明对象。
(二)第二部分为2~6段,探讨恐龙大灭绝,介绍两种学说“撞击说”和“火山说”,
揭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
(三)第三部分为7~11段,解释斯石英的成因,重点说明其性质,为排除“火山说”
提供科学依据。
(四)第四部分为12~17段,依据科学理论,进一步断定有斯石英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
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运动,从而得出结论,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四、《时间的脚印》采用了逻辑顺序。
1.第一部分(1-5):“时间漫谈”
由人类记录时间踪迹的方式联想到大自然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而提出“岩石是怎样记下
时间”的疑问,引人思索和探寻。
2.第二部分(6-21):“石头的毁灭与新生”
从“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一规律入手,详尽说明岩石“烂”与
“生成”的变迁,旨在说明岩石层与层之间的顺序记录了时间的踪迹。
3.第三部分(22-29):“石头上的故事”
说明岩石为我们记录下的历史痕迹。
4.第四部分(30-31):“读懂记录,造福人类”
启发人们探索自然奥秘,说明读懂岩石记录的重大意义。
情意篇
❖【仙人指路】(知识指南)
[总纲]
一、什么叫合理的说明顺序
二、说明顺序的分类
三、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四、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五、误区警示
[指南]
一、什么叫合理的说明顺序
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在说明文中确立说明顺序很重要。或用时间
顺序,或用空间顺序,或用逻辑顺序,还可以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二、说明顺序的分类
1.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结构存在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
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像介绍一座建筑、一处园林、一片山水。
2.时间顺序:
是指按照以时间的先后或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
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1)如果要介绍事物的发展情况,比如印刷术的发明与演进、汽车技术的发展、计算
机的历史等,就适合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其发展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历史节点,显示事物发展
的阶段性。
(2)为了说明事物的制作过程,或者撰写实验报告,我们也常常按照步骤或程序的先
后顺序来写,呈现出“过程”来,这是一种特殊的时间顺序。
3.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
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1)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2)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三、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一)与说明对象有关。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要根据说明对象而定。
1.如果介绍一座建筑物或者景点,我们一般采用的是空间顺序;
2.如果介绍事物的发展过程,我们主要采用时间顺序;
3.如果介绍事物的道理,一般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二)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
说明文都是介绍事物和事理的文章,要想写好一篇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来
写,选用合适的说明顺序有利于凸显说明对象的特点。
四、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一)排列内容次序
1.借用关键词句(首先,其次,然后,最后)
2.恰当运用序数词
(二)参照具体事物
1.建筑物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建筑物指亭台楼阁、道路桥梁、商厦场馆等,其说明要点是要把建筑物的形状、结构、
布局准确地介绍清楚,一般采用从南到北、由上而下等的空间顺序。如《巍巍中山陵》一文,
就是按由外而内、由总体到局部的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了中山陵园的方位、人文环境、
设计特色、修建过程和规划特点,准确地说明了中山陵园的建筑特色。
2.事物演变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介绍某一事物的演变、进化过程,运用时间顺序能将其复杂的变化过程介绍清楚。如《从
甲骨文到缩微图书》一文中,作者以时间为序,清晰地介绍了“书籍的雏形阶段-书籍的古
代阶段-书籍的近代阶段-书籍的现代阶段”各阶段书籍的特点,使读者对书籍的漫长演变
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
3.物品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物品包括工艺品、图画、用具等。写这类说明文时要学会看物品的造型、看图画的构成,
要依据物品的造型、图画的布局来选定合理的说明顺序。如介绍博览会的会徽、纪念日的图
标等时,可采用由画面内容到内在意义的由表及里之逻辑顺序,在介绍画面内容时,可采用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的空间顺序。
4.动植物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以动植物为介绍对象,可从其形态、习性、品种、分布、功用、进化等方面进行,适宜
采用形式丰富的逻辑顺序说明。如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科学小品文《松鼠》,就抓住松鼠漂
亮、驯良、乖巧的特点,从松鼠的外形特征入手,进而介绍松鼠的“过水动作,不冬眠,十
分警觉,跑跳轻快,叫声响亮,搭窝的方法”等内在习性,具体生动地阐释了松鼠的诸多特
性。
5.工艺制作类说明文顺序的安排。
介绍工艺制作、技术流程等的说明文,宜以具体的操作流程,即程序为序。因技术制作
环节较多,工艺流程复杂,说明中,要将细小环节归类,抓住主要环节,以制作的先后为说
明顺序,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读者对整个制作过程有清晰的了解。如沈括的文言说
明文《活板》,就是按活字印刷术的主要操作过程:“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
序,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
(三)合理运用多种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从整体上主要采用以上三种顺序。在具体和局部说明时,又可视情况采用多
种说明顺序。
1.如《大自然的语言》,整体是由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但具体写影响物候因素的
部分,则采用了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根据影响力度的大小,分别从纬度、经度、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2.又如《故宫博物院》,整体是空间顺序,具体写三大殿时,采用由主到次的逻辑顺
序;《中国石拱桥》主要采用逻辑顺序,但在介绍中国石拱桥历史时,则采用了时间顺序,
让读者能大致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历史。
五、误区警示
(一)胸无丘壑——说明内容不清晰。
在写作中,主观臆想,对说明对象定位不准确,对科学知识介绍不清楚,或含糊其辞,
或妄加断语,都会使文章失去最基本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丝乱如麻——说明顺序不分明。
没有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导致说明内容杂乱无序,方位交代不清、时间交代不明,逻
辑关系阐述不准,造成说明内容凌乱,说明顺序混杂,令读者不知所云。
(三)张冠李戴——说明方法不恰当。
其具体表现是,在说明事物特性时,不讲究说明方法,不引用典型实例印证说明结论,
不援用科学数据阐明科学原理,不通过类比对比区分相似内容,不运用比喻巧化抽象为具体,
不分门别类逐个介绍事物内容。
❖【柳暗花明】(文题解析)
一、你有自己特别熟悉、喜欢的小天地吧?比如你自己的房间,你在教室里的座位,
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以“我的小天地”为题,写一个片段,向别人介绍它。200字左右。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写哪些内容,然后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
2.写作中,注意准确使用方位词,这样能使介绍条理清楚。
【审题立意】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从话题“我的小天地”以及“自己的房间”“教室里
的座位”“校园里的某个角落”等可以看出,所选择的对象应该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地方,而
且是要选取某一个局部来描写,这样才能把地方介绍全面,描写得生动细致。
【选材构思】(1)明确说明对象。“我的小天地”可以是自己的房间,可以是自己在教
室里的座位,可以是校园里的某个角落,还可以是图书阅览室里你喜欢的靠窗一隅等。
(2)确定说明对象后,先考虑要写哪些内容,再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如写校园中的
假山,就可以先写假山,再写假山周围;如写假山的植物,就可以按不同的季节来写。这样
我们就可以使说明内容井然有序。
【写法指导】(1)要注意观察的角度,描写要细致,灵活运用多种手法,增强语言的表
现力,同时寓情于景,有自己真挚情感的表达。(2)准确使用方位词,可以使说明层次清楚。
我的小天地
我的小天地是我们家的客厅。
①开篇呼应标题,点出说明对象。
我家的客厅很漂亮。红色的地板,白色的吊顶,两米多长的落地吊兰是一条绿色的
瀑布,瀑布中间夹着玻璃墙,玻璃墙里养着各种观赏鱼,游来游去,非常漂亮。
客厅西墙是电视墙,想看大电影,打开家庭影院,绝对可以享受到影院的效果。电视墙
对面是一排沙发,充满艺术感的沙发造型,让你感觉好像是走进了艺术的殿堂,而这套沙发
也的确是由在美术学院的姐姐设计的。茶几上摆着漂亮的景德镇茶具,爸爸爱喝茶,这里是
他招待客人的地方。
②按照空间顺序,依次介绍地板、吊顶、吊兰、玻璃墙、艺术沙发、茶几、茶具。突出
客厅漂亮的特点。
客厅很宽敞,可以在这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水果;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跳街舞。客
厅的一角还挂着射镖盘,射镖盘可是可是男孩最喜欢的游戏,我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射镖因为
客厅的光线很好,所以这里也是爸爸看报纸的好地方。放假时我会和姐姐在客厅做游戏。
③按照逻辑顺序介绍客厅的功用。突出客厅漂亮的特点。
欢迎你来我的小天地。
④总结全文,发出邀请。
老师点评:
这是一个介绍客厅陈设和功用的片段。整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思路。开头点明说明对
象,中间说明客厅的陈设和功用,结尾总结全文。全文说明思路非常清晰。介绍客厅陈设时
主要采用了空间顺序,介绍功用时主要采用了逻辑顺序。说明顺序的综合运用,使得说明对
象清晰地呈现了出来。
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顶盒、无线路由器……我们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层
出不穷。选择一种产品,写一篇文章介绍它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少于600字。
1.可以写自己拥有的“这一个”事物,如“我的钢笔”“我家的房子”,也可以写一类事
物。无论选择哪种写法,都要力求写得准确、充实。
2.既要写出事物的外在特征,也要写出事物的内在特征。
3.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力求条理清晰,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受众,比如一位长辈,他
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4.为了使行文活泼,也可采用问答式来组织全文,但注意要写成说明文,不要写成叙述
类文章。
【审题立意】这是要写一篇事物说明文。从题目要求看,是要介绍科技产品的功能和使
用方法,所以在介绍时,我们要仔细说明它对人们有什么作用,如何来使用等,至于外形,
可以写,但要简略一些。
【选材构思】在写作对象选择上,要选取自己熟悉的物品,自己了解它的功能作用,这
样才能把物品介绍得详细清晰。是侧重于介绍它的某一方面的功能,还是全部都介绍,要结
合自己对该物品的了解来构思。
【写法指导】
(1)可以设想一个特定的读者,比如一位长辈,他对你所介绍的产品或技术不太了解,
尽量用他能够理解的话进行说明。
(2)为了使行文活泼,也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来组织全文,但注意要写成说明文,不
要写成叙述类文章。
(3)写作时要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运用合适的说明顺序,还可以调动自己的感官,让
读者从多角度了解该物品。
智能手机的自述
Hi,朋友们,大家好!知道我是谁吗?哈哈,猜对啦!我是社会的新生事物——手
机!
我的种类很多,有华为、VIVO、iPhone……应有尽有;颜色有象牙白、大红、玫瑰
金、全黑等等,色彩缤纷;身型呀,就更多啦,各种尺寸供你挑选,数不胜数。①(运用分
类别的说明方法,从品牌、颜色、款式介绍其特点。)
由于我的出现,邮票、BB机、大哥大都纷纷下岗啦!我的用处可大啦,如今,社会上
处处都可见到我忙碌的身影。这不,我正随着主人来到旅游胜地。这儿真美啊!绿树成荫,
繁花似锦,碧波荡漾。主人拿着我,在我身上轻轻一按,我就成了照相机啦!一眨眼间,一
幅幅美丽的画面便保存在了我的体内。呵呵,数码相机成了待业之族喽!②(语言诙谐幽默,
说明事物通俗易懂。)
悄悄告诉你吧,我的主人还是个股民呢!也许你会问,股民怎么还有闲情去旅游啊!要
是股票跌了怎么办?哈哈,这你就不用发愁了!有我这炒股王手机在,主人可以随时把握股
市行情,他可以一边炒股,一边尽情游山玩水。
晚上,主人想家了,便拿起我往家里打电话或者视频聊天。虽然与家人天各一方,我却
让主人觉得与亲人近在咫尺,主人还把存在我体内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发送回家里,让亲人
们也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每逢节假日,我就更忙了。瞧,圣诞节来临了,我忽然觉得浑身
一热,不由得震动起来。呵,是主人朋友A发来的祝福短信。我立即唱起了动听的歌儿。主
人忙点开我一看:“佳节将至,一个迷路的精灵,它送我一个装着幸福的宝盒,开启的瞬间,
幸福撒向看微信的你,愿你永远幸福!”主人乐得眉开眼笑,在我身上点来点去,痒得我咯
咯直笑,原来,他正回短信呢:“我在建行开了个号,没钱就取!给你不多,只有四千万:
千万要平安,千万要健康,千万要快乐,千万要记得密码1314(一生一世)!”③(短信语
言鲜活,幽默风趣,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
我想,收到微信的人心里一定是暖暖的!“吱吱吱……”我又觉得浑身一震,主人的朋
友B的短信又来了,我欢快地唱起了歌儿,提示主人接收微信:“请用一秒钟忘记烦恼,用
一分钟想象快乐,用一小时与你喜欢的人度过,用一辈子关怀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然后用
一个微笑来接收我传递给你的祝福,愿你永远开心!”多么温馨的短信,多么暖人的祝福,
瞧,主人心里乐开了花……④(巧妙地借用微信的语言,说明手机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令人感觉“温馨”“暖人”“快乐”。)
我,难道不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吗?不是社会和谐的见证吗?⑤(以反问句结束全文,紧
扣意义,耐人寻味。)
老师点评:
本文采用拟人手法来写,生动地说明了手机的特点、用途,条理清楚,语言准确。文章
恰当地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说明的事物有鲜明深刻的印象。还有一
大亮点就是幽默诙谐、流畅自然的语言,颇引人注目。结尾展望了美好未来,给人以憧憬。
神奇的智能手机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神秘嘉宾叫智能手机。那什么是“智能手机”呢?它是指像个人
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
序,并可以通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一类手机的总称。①
①点明说明对象,并介绍智能手机的概念。
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诞生于1993年。智能手机是掌上电脑演变而来的。最早
的掌上电脑并不具备手机通话功能,但是由于用户对于掌上电脑处理个人信息的依赖,又不
习惯于随身同时携带手机和PC两个设备,所以厂商将掌上电脑的系统移植到了手机中,于
是智能手机诞生了。②
②介绍智能手机的诞生过程。
智能手机可谓神通广大。除了上网、拍照外,还为出行提供了诸多便利。现在的智能手
机基本都会内置全球定位系统GPS芯片,而各种地图类应用软件的出现也让手机完全可以胜
任搜索地址、查找路线、电子罗盘导航等功能。开车出行,随时在车载支架上放置一部手机
就可完成导航操作。同时,可以借助滴滴、Uber这样的应用软件在家或办公室里提前约好
车,如果开通微信支付功能,便可快速完成支付操作。③
③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在出行方面的功能。
智能手机同样为吃货提供了很多便利,只要打开点餐类APP,我们就能找到附近评
分高的餐厅,而且还可以查看网友们推荐的各种菜系。“只需要点点手指就可以完成订单,
之后在家等待上门送餐就好了。这对于商家和用户来说是一种互惠的选
择。”④
④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在就餐方面的功用。
此外,QQ、微信等即时通信的普及应用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借助智能手机,社交活
动原来也可以如此简单。同样,智能手机的便携性让喜欢玩游戏又腾不出更多时间的游戏达
人可以在等车、等人,甚至上卫生间的工夫轻松开战。⑤
⑤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在社交和娱乐、休闲方面的功用。
智能手机大多有手动和语音两个操作系统。在使用之初,可以在“设置”按键里找
到语音设定键,把开机、锁屏、查找、保存、打电话等常用功能开通语音系统,使用时,只
要你能用较为标准的普通话表达诉求,智能手机就会满足你的很多要求。当然,更多人还是
习惯手动系统。手机机身侧面有开关机、语音调整键,可以通过按动键的两端开关使用相应
功能。
关于手机锁屏功能,我们可以用指纹录入或图形、数字密码等加锁,同时也使用这些设
置过的指纹、图形、数字密码等解锁。打开手机后,可以通过手机底部的左右按动调整键结
合屏面手指滑动,自由选择界面和该界面上的各种功能。如点开微信图标,用手指触屏点开
里面的各个功能使用即可。老人用智能手机,要戴着老花镜,毕竟智能手机大小是有限定的,
所以图标对老人来说有些小,需要放大看。⑥
⑥侧重介绍智能手机常用的操作方法和按键的功能。
智能手机的存在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有专家预言,未来
的智能手机会变成真正的智慧手机。未来的智慧手机不仅能与人类对话,甚至能以人类的思
考方式来理解人类诉求,快速、精准地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⑦
⑦总结上文,展望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趋势。
点评:
本文属于事物说明文,文章采用逻辑说明的顺序,开头介绍智能手机的概念,第二段介
绍智能手机诞生的过程,接下来三段从行、食、社交、娱乐休闲等方面介绍智能手机的常见
功用,第六段介绍智能手机常用的操作方法和它的功能,最后一段展望智能手机未来的发展
趋势。每段介绍一个内容,又连缀成一个整体,多角度展现了智能手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三、假如要你向外地的游客介绍本地的一处名胜古迹或旅游景点,你准备怎样介绍
呢?请确定两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列出两份说明文的写作提纲。从上面所列提纲中选择一
个,扩展成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一)提纲提示:
1.首先要确定一个说明对象。选择一个你最熟悉的景点,有助于充实你的提纲。
2.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建筑布局、方位和各部份的特征,你会选择怎样的说明顺
序?如果要重点介绍这一景点的特点或文化价值,你又会怎样选择?如果要重点介绍该景点
的历史呢?
3.列提纲的形式不限,可以采取叙述式,也可以采取图表式。
(二)写作提示:
1.不妨趁周末去你所选的景点实地探访一下,搜集第一手资料;或者到该景点的官网,
查找关于历史沿革、建筑特色、专家评价等方面的资料。
2.选择一个主要说明顺序,并在局部穿插运用其他说明顺序,增强说明的丰富性。
3.开头适当对景点作些整体介绍,结尾再做一点总结,既增加文章的吸引力,也会使文
章更完整。
四、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
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提示:
1.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
2.查找相关资料,说明变化的原因。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
【审题立意】
这是一篇话题作文。以“环境”为话题,通过周围环境来探究深层的原因,所以要
注重对环境的描写,还要注意“变化”二字,要运用对比,通过环境前后的不同来说明一定
的道理。
【选材构思】
首先要确定自己所处的环境,城市或农村,其次要选择自己熟悉的环境,例如小区、
学校周边环境,家乡的山水、街道变化等,还要了解所处环境过去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平
时对周围环境的观察,描述周围环境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写法指导】
(1)理清说明顺序,明确说明对象特征,避免写作过程的随意性。
(2)认真整理材料,构建文章的基本框架,开头说什么,中间说什么,结尾说什么。
(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事理说明文应以逻辑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
家乡的变化
最美不过家乡的水,最亲不过家乡的人,怀着对家乡的思念,我踏上了回家乡的路。①
(开篇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起下文。)
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到以前。那时家乡的空气很浑浊,小工厂的烟囱林立,黄的、
黑的、灰的,各种烟咕咚咕咚顺着烟囱往外冒,天空中飘着奇怪的烟雾,气味刺鼻甚至呛人,
树木灰头土脸,村民们窗户都不敢开,衣服也不敢晾晒在外面。很多小工厂偷偷排污水,往
农田里、清清的溪流里、地下水井里排放,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被污染
了,鸡鸭鱼成活率都非常低,庄稼在灌溉过程中被污染。因为空气、水资源等被污染,
很多人得了癌症,有些村庄成了癌症村。②(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记忆中的家乡,空气、
水污染严重,这也为下文写家乡的变化做了铺垫。)
汽车临近家乡。咦?这还是我记忆中的家乡么?③(用疑问句引起下文,表达了“我”
的惊讶之情。)
原本盘踞在村头的小工厂不见了,代之的是一个漂亮的大广场。村里本来那坑坑洼
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
唱歌,蝴蝶在跳舞,路两边的楼房拔地而起,清新的空气撒欢般地扑进车来,我陶醉了。④
(描写家乡现在的环境,与前文相对比,表现了变化之大。)
在别人的介绍下,我才知道了原因。党的十九大以来,当地政府痛定思痛,下决心
治理环境,这些污染严重的小工厂都被关停整顿了,烟囱被推倒了,废气、废水乱排的现象
减少了。为了杜绝污染现象,政府还鼓励乡民植树种草,把光秃秀的山头栽满松树、橡树、
枫树等。政府还出钱疏河道,放活水,撒鱼苗。碰到干早时期,只要云彩够厚,就施行人工
降雨。只要下雨,就引导水流到水库、蓄水池,蓄积雨水,浇灌农田。另外,政府还采用补
贴政策,鼓励村民使用绿色肥料,种植经济作物。政府还派人进村、进户宣讲环保理念,努
力唤起村民对环保的重视,帮许多沉在重污染小生意中的村民转换观念,转型开发环保企业。
⑤(详细介绍了当地政府治理环境的措施,这也是家乡环境变化的原因。)
经过几年的治理,家乡的空气每次测评都是优了,原本灰头土脸的山坡、荒地变得
绿意盎然,鸟的叫声多起来了,山野中野兔奔跑的身形多起来了。这里变成了宜居的乡村。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家乡变美了。⑥(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表明接下来要
侧重介绍家乡美化方面的内容。)
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不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
以前的瓦房现在变成了豪华的住宅楼,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
的高楼大厦。儿童乐园充满欢乐声,彩灯喷泉把乐园装点得像仙境一样。以前交通工具很少,
只有三轮车、面包车,而且经常交通堵塞,经过整治后,街道边已经看不到那些乱停乱放的
占道做生意的了。放眼看到的都是整洁漂亮的汽车,许多小区的路口都竖起“保护环境,从
我做起”的标牌。人们开始自发地爱护自己生活的家园。⑦(不仅通过环境变化,更通过人
们的行为介绍了家乡变美的现状。)
如果人间有天堂,那就是我的家乡。我为家乡的变化感到自豪!⑧(再一次盛赞了
自己的家乡。总结全文,呼应标题,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点评:
这是一篇介绍家乡的事理说明文。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紧扣住“家乡的变
化”这一主题,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多种说明方法,先回忆以前污染严重的家乡,然后写
目前家乡的变化,再交代家乡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全文语
言生动,思路清晰,结构层次鲜明,是一篇不错的作文。
创意篇
❖【金榜题名】(范文升格)
石榴的自述
同学们好,我叫石榴,又名若榴、丹若、金罂。每年五月,我火红的花分外娇艳,农历
五月也俗称榴月。我,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据传,因此物系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从
安石国引入,故旧时又名“安石榴”“海石榴”。张华《博物志》:“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
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夏季开花,经常为橙红色,亦有白、黄、红、粉红诸色。
果实球形,成熟后外皮为粉红色或深紫色。中国人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
征。古人称我“千房同膜,千子如一”。民间婚嫁之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置放切开果皮、
露出浆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赠祝吉者。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我灿红的花朵吐放于万绿丛中,显得格外耀眼夺目,使人感到一种
热烈而明快的气氛。因此,历代文人骚客都有吟咏我的诗赋传世。诗人们以“碧油枝上昼煌
煌”“火光霞焰递相燃”形容绽开之榴花,可谓气象全出。宋代诗人王安石吟唱独夸我的残
诗“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亦不失为赏心悦目的点染之笔。
关于我的传说,一说是张骞,因为他从西域取回石榴。一说是江淹,因为他写有著名的
《石榴赋》。还有一说是钟馗:“五月花神丑钟馗,唐王不点状元魁。艾叶如旗征百服,苍蒲
似剑斩妖魔。雄黄酒,饮数杯,阵阵轻风拂面吹。”
我成熟了之后看起来像一个红灯笼,虽然我的皮没有苹果那么光滑,不过好吃的都在
里面哩!你将我掰开时,就会看到我的“肚子”里有许多枚红色的晶莹的小颗粒,而汁水也
会流出来。尝一口汁水,有点酸,回味起来又是甜甜的,让你忍不住要尝里面的果实。我
们一“家”大约有五六十个果实,每一个中间都有一层黄色的膜。我的营养价值很高,有维
生素C等多种营养元素。同时,我身上的外衣也是很好的药材,我浑身都是宝哦!
【名师点评】小作者以第一人称介绍了石榴的称呼、由来、传说以及营养和药用价值等。
作者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石榴的主要内容,语言富有文采,文章引用大量诗文名句,表达了对
石榴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读此文犹如品味酸甜可口的石榴,让人回味无穷。文章首尾呼应,
结构严谨,叙述条理清晰,介绍恰当,给人以美的享受。
❖【牛刀小试】(课堂训练)
(陕西中考)依据下面材料,以“布置我的小天地”(或“我的居室”)为题,写一篇
说明文。
假如你有一间居室,居室的面积为15平方米,房间的北面有一个长2米、宽1.5
米的窗户,南面有一个宽1米的房门。家具有写字台、小铁床、书柜、方桌、小闹钟各一
件,沙发一对,靠背椅两张。此外还有挂图、字联等。这间居室你怎样布置?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学校名和地名等。
解说:
这是一篇写处所的说明文。写作时要抓住居室的主要特点,选准立足点,按空间顺序进
行说明,把空间的方位解说清楚。要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使用平实、生动相结合的语言。
同时要考虑到布置居室应以自己的爱好和习惯为格局,遵循方便、美观的原则,还要注意室
内的光线,如写字台不能背光放置等。注意恰当使用说明的语言,合理安排好说明的顺序,
否则极易落入俗套。
❖【他山之石】(积累运用)泰山不让细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结语:
一、什么叫合理的说明顺序
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
二、说明顺序的分类
1.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结构存在形式,以前后左右、上下高低、东西南北、从整体到局部等
为顺序,一般用来说明事物的构造或形态。
2.时间顺序:
是指按照以时间的先后或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一般用于介
绍人物的生平、记录科学家研究历程、说明事物的发生及发展过程或讲解制作步骤等。
3.逻辑顺序:
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及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
运用于事理说明文中。
(1)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
(2)认识事物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概括等。
三、选择说明顺序的标准
(一)与说明对象有关。
(二)与说明对象的特点有关。
四、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的方法
(一)排列内容次序
1.借用关键词句(首先,其次,然后,最后)2.恰当运用序数词
(二)参照具体事物
1.建筑物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建筑物指亭台楼阁、道路桥梁、商厦场馆等,其说明要点是要把建筑物的形状、结构、
布局准确地介绍清楚,一般采用从南到北、由上而下等的空间顺序。
2.事物演变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介绍某一事物的演变、进化过程,运用时间顺序能将其复杂的变化过程介绍清楚。
3.物品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物品包括工艺品、图画、用具等。写这类说明文时要学会看物品的造型、看图画的构成,
要依据物品的造型、图画的布局来选定合理的说明顺序。
4.动植物类说明文的写作顺序安排。
以动植物为介绍对象,可从其形态、习性、品种、分布、功用、进化等方面进行,适宜
采用形式丰富的逻辑顺序说明。
5.工艺制作类说明文顺序的安排。
介绍工艺制作、技术流程等的说明文,宜以具体的操作流程,即程序为序。因技术制作
环节较多,工艺流程复杂,说明中,要将细小环节归类,抓住主要环节,以制作的先后为说
明顺序,才能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读者对整个制作过程有清晰的了解。
(三)合理运用多种说明顺序
五、误区警示
(一)胸无丘壑——说明内容不清晰。
(二)丝乱如麻——说明顺序不分明。
(三)张冠李戴——说明方法不恰当。
第二节作文点评课
诗意篇
❖【精雕细刻】(自改互批)
情意篇
❖【魂牵梦萦】(习作点评)
创意篇
❖【洞房花烛】(感悟反思)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3:49: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6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