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效成分:指天然药物中,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能代表天然药物临床疗效的单一化合
物。
2.pH梯度萃取法:指根据所分离成分的酸碱性的差别,而用不同的碱或者酸性溶剂进行
萃取分离的过程。
3.萜的定义:是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的、具有(C
5
H
8
)
n
通式的碳氧化合物及其含氧的
饱和程度不等的衍生物。
4.挥发油:常温下可挥发,又称精油,是一类可随水蒸汽蒸馏、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
的总称。
5.强心苷:是存在于植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6.生物碱:分子中含有负氧化态氮原子且氮原子多处于杂环上可与酸成盐具有较强生理活
性的一类化合物。
7.香豆素:指邻羟基桂皮酸内酯类成分的总称。
8.溶血指数: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使血液中红细胞完全溶解的最低浓度。
9.有效部位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区别:有效部位是一类或几类成分的混合体,而有效成分是
单一化合物。
10.醋酸-丙二酸途径(AA-MA途径):合成脂肪酸类、酚类、蒽醌类
11.莽草酸途径:香豆素、苯丙素、木脂素、黄酮
12.甲戊二羟酸途径(MVA途径)和脱氧木酮糖磷酸酯途径(DXP途径):主要生成萜类、
甾体类化合物
13.氨基酸途径(AminoAcidPathway):合成生物碱,氨基酸脱酸成胺类,再经过一系列
化学反应转化成生物碱。
14.复合途径:(1)醋酸-丙二酸-莽草酸途径(2)醋酸-丙二酸-甲戊二羟酸途径(3)氨基酸-甲
戊二羟酸途径(4)氨基酸-醋酸-丙二酸途径(5)氨基酸--莽草酸途径
15.连续回流提取法(ContinuousRefluxing):优点:最节省溶剂、效率高。缺点:对热不
稳定成分不宜用,时间长。
16.纸色谱(PC)也叫纸分配色谱(PPC)
原理:分配色谱支持剂:纤维素(纸)固定相:水(纸纤维吸附)
流动相:水饱和的有机溶剂,如:水饱和正丁醇、
n-BuOH-HOAc-H2O(4:1:5上层,BAW)、n-BuOH-HOAc-H2O(3:1:1上层,TBA)
Rf值:化合物极性越小,Rf值越大;反之,化合物极性越大,Rf值越小。
展开方式:上行法;下行法
应用:用作微量分析,特别适合于亲水性较强的成分,其色谱效果往往比吸附薄层色谱效
果好。但纸层析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17.硅胶、氧化铝:极性吸附剂:载样量大,吸附力强原理:相似相吸
硅胶:应用最广,适用于各类成分分离
氧化铝:有中性、酸性、碱性氧化铝。碱性氧化铝不适合于分离酸性成分,多用于分离
生物碱。
①被分离物质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被分离物质极性大,吸附力强,Rf值小,洗脱难,
后被洗脱下来。
②溶剂(洗脱剂)的极性与洗脱力的关系洗脱剂极性越大,洗脱力越强.
为避免发生化学吸附,酸性物质宜用硅胶、碱性物质宜用氧化铝。
18.聚酰胺(Polyamide):分离原理:主要通过酰胺键与酚羟基、酸、醌等形成氢键,产生吸
附作用。吸附力取决于形成氢键缔合的能力。
①吸附力与结构的关系
a.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吸附力越强;b.形成分子内氢键者,吸附力减少;c.芳香化程
度越高或共轭键越多,吸附力越强;d.芳香苷苷元>苷,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②溶剂的洗脱能力
水<含水醇<醇<丙酮
③常用溶剂:H2O,EtOH/H2O,EtOH
④应用:分离黄酮类;除鞣质.
反应:样品+浓H2SO4+α-萘酚→紫红色环
多糖、低聚糖、单糖、苷类——Molish反应均为阳性
显色剂:邻苯二甲酸和苯胺
20.苷键裂解法:
1.酸催化水解反应:优点:反应快,彻底缺点:得不到完整的苷元,对酸热不稳定的苷
元易被破坏
2.乙酰解反应:优点:温度低,操作简单缺点:时间长,易使糖端基异构化
3.碱催化水解:优点:适用酚,酰苷与羰基共轭的稀醇苷缺点:易产生消除反应
4.酶催化水解:优点:专属性强,可以确定糖;缺点:反应时间长,酶种类少
5.氧化开裂法(Smith裂解法):优点:①可得到完整的苷元②可确定苷中糖的类型③对
苷元结构容易改变的苷以及C-苷水解研究特别适宜缺点:苷元上有乙二醇的不适用
按苷键原子的不同,酸水解易难程度为:N-苷>O-苷>S-苷>C-苷
按C-R对质子进攻,水解易难程度:五碳糖>甲基五碳糖>六碳糖>七碳糖>糖醛酸
双向水解:即在水解液中加入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使水解后的苷元立即进入有机相,
避免苷元长时间与酸接触,而脱水生成次生苷元。
21.抑制酶活性的方法:①采集新药材,迅速进行干燥②在中药加入碳酸钙拌后,再加沸水
提纯③用甲醇、乙醇或沸水捏溶④提取过程中尽量避免与酸碱接触防止苷类的水解。
22.香豆素:游离状态——多为结晶形固体,有一定熔点;大多具有香气;分子量小的有挥
发性(可随水蒸气蒸出)和升华性成苷——大多无香味、无挥发性、不能升华。
(1)可见光下为无色或浅黄色(2)在紫外光(UV)下可见蓝色或紫色荧光
1.异羟肟酸铁反应(鉴别内酯结构):污绿色,蓝色
条件:酚羟基对位无取代或者6位碳上无取代的香豆素衍生物
碱提酸沉:溶于水遇碱开环形成顺式邻羟基桂皮酸盐,遇酸闭环形成不溶于水的香豆素。
23.木脂素(Lignans):五味子属于联苯环辛稀。
Labat试剂与Ecgrine试剂反应证明:具有亚甲二氧基结构
Labat试剂(5%没食子酸醇试剂)——翠绿色
Ecgrine试剂(变色酸)——蓝紫色
24.醌类:以游离羟基蒽醌类衍生物为例,其酸性强弱按下列顺序排列:
含-COOH>2个以上-OH>1个-OH>2个-OH>1个-OH
5%NaHCO35%Na2CO31%NaOH5%NaOH可用于提取分离pH梯度萃取法
25.黄酮:是泛指两个苯环通过三碳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系列化合物。骨架:C6-C3-C6
分类依据:母核中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三碳链是否成环以及B环的连接位置
C3-位:有OH黄酮醇无OH黄酮C2-3饱和:二氢黄酮(醇)
C3与B环相连:异黄酮、二氢异黄酮C环开环:查耳酮、二氢查尔酮
香豆素
Gibb's
Emerson
试剂与酚羟基对位活性氢缩合
蓝色
红色
颜色:结构存在交叉共轭体系,因此化合物多有颜色。
黄酮(醇)及其苷:呈黄色-灰黄色查耳酮:黄-橙色
二氢黄酮(醇):无色异黄酮:微黄色
花色素:离子型的溶于水
黄酮(醇),查耳酮:平面型分子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型分子花色素:离子
•酸性强弱的比较:取决于羟基的数目和位置:
7,4-OH>7-或4-OH>一般Ar-OH>5-OH3-OH
碱性:来源:γ-位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对,显微弱的碱性;可与强酸(如:浓硫酸,
盐酸等)生成(烊)盐而溶于酸水中。UV:带Ⅰ右(300-400nm)带Ⅱ左(220-280nm)
HCl-Mg反应:
多数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显橙红~紫红色,少数显紫~蓝色。
查耳酮、橙酮、儿茶素类不显色。异黄酮类一般不显色。
四氢硼钠(NaBH4)反应:NaBH4是对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
为(+)的反应,颜色多为橙红-紫红
锆盐(ZrOCl2)-枸橼酸反应:区分C3-OH(不褪色)和C5-OH(褪色)
26.碱提酸沉法:原理:酚羟基与碱成盐,溶于水;加酸后析出。
碱:常用饱和Ca(OH)2水溶液,石灰乳,5%NaCO3溶液,稀NaOH水溶液等。
优点:可使含酚羟基化合物成盐溶解,另一方面可使含COOH的果胶、粘液质、蛋白质
等杂质形成沉淀而除去。
注意:碱性不宜过强,以免破坏黄酮母核;酸化时,酸性不宜过强,pH3~4即可,以免
形成佯盐而溶解。
27.炭粉吸附法(主要适用于苷类的精制):依次用沸水、沸甲醇、7%酚/水、15%酚/醇洗脱
28.聚酰胺色谱:
原理:聚酰胺分子中具有酰胺羰基,可与酚羟基形成氢键,主要依据与被分离物质成氢
键能力不同进行分离。
吸附强度主要取决于:
①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羟基的数目与位置以及溶剂;
②黄酮类化合物酚羟基与聚酰胺之间形成氢键缔合能力的大小。
(形成氢键主要指酚羟基,糖部分不参与形成氢键)
(1)苷元相同,洗脱先后顺序一般是:三糖苷>双糖苷>单糖苷>苷元
(2)母核上羟基增加,洗脱速度减慢
(3)羟基数目相同,有缔合羟基>无缔合羟基
(4)不同类型黄酮的洗脱顺序:
异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黄酮>黄酮醇(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吸附力强)
29.葡聚糖凝胶色谱:常用型号:
Sephadex-G(适用于水溶性成分分离)Sephadex-LH20(可用于亲脂性成分分离)
分离游离黄酮(苷元)--靠吸附作用。吸附程度取决于游离酚羟基数目,苷元的羟基
数越多,越难洗脱。
分离黄酮苷(苷)--分子筛起主导作用。在洗脱时,黄酮苷类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
序流出柱体。
30.梯度pH萃取法:应用:分离酸性强弱不同的黄酮苷元
酸性比较:7,4’-OH>7-或4’-OH>一般OH>5-OH
溶于NaHCO3Na2CO3不同浓度的NaOH
31.利用分子中的特定基团:
醋酸铅沉淀法:邻二酚羟基黄酮+醋酸铅(沉淀)不具有邻二酚羟基+碱式醋酸铅(沉淀)
硼酸沉淀法:邻二酚羟基+硼酸络合物溶于水,与其它黄酮分离。
32.单萜:由2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卓酚酮、环烯醚萜)
环稀醚萜:对酸敏感,易水解,苷元遇酸、碱、羰基和氨基酸(蓝色沉淀)变色
酶作用下聚合成黑色,溶于冰乙酸中,加铜离子,加热显蓝色。
倍半萜(squiterpenoids):是由3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1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单环倍半萜(青蒿素(抗恶性疟疾))三环倍半萜(薁类)
薁类:沸点高,挥发油中可见美丽的蓝、紫、绿色现象
可与Ehrlich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硫酸)反应产生紫色、红色
二萜(diterpenoids):由4个异戊二烯单位构成、含20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类群。
三环二萜(雷公藤甲素、乙素、内酯、紫衫醇、穿心莲内酯(抗炎))
33.萜类化学性质:含有双键萜类化合物可与卤素、卤化氢、亚硝酰氯等试剂发生加成反应,
产物多为结晶性的。
34.挥发油的成分:1)单萜、倍半萜化合物2)芳香族化合物3)脂肪族化合物4)其它类
化学分离方法:1)碱性成分的分离:
2)酸、酚性成分的分离:
3)醇类成分的分离:
4)醛酮化合物的分离类:①亚硫酸氢钠法:
②吉拉德试剂法(Girard):
5)其他方法:
色谱分离方法:1)吸附色谱法:吸附法:氧化铝或硅胶
洗脱剂:石油醚、乙酸乙酯等按一定比例组成溶剂系统
2)硝酸银络合薄层:
依据:根据双键的数目和位置的不同,与硝酸银形成p-络合物的难易程度及稳定性
的差异进行分离。规律:双键多的化合物易生成络合物;末端双键较其他双键形
成络合物稳定;顺时双键大于反式双键形成的络合物;
挥发油成分鉴定:气相色谱法-质谱(GC-MS)联用法
35.三萜:由6个异戊二烯单位组成的30个碳原子的萜类化合物。
1)四环三萜:a、达玛烷型(dammarane)b、羊毛脂烷(Lanostane)型
c、甘遂烷(tirucallane)d、环阿屯烷(环阿尔廷,cycloartane)
e、葫芦烷(cucurbitane)f、楝烷型(meliacane)
2)五环三萜:a、齐墩果烷型(oleanane)b、乌苏烷(ursane)
c、羽扇豆烷(lupane)d、木栓烷(friedelane)
重点:五环三萜:①a、齐墩果烷型(oleanane):8个角甲基,其中C-4,C-20上均有偕
二甲基,C-10,C-8,C-17上均有甲基取代,且均为型。C-3常有-OH取代;C-28-CH3易
被氧化成酸或CH2OH
②乌苏烷(ursane)型(熊果烷型),:6个角甲基,齐墩果烷的区别:E环上两个甲基的
位置不同,即C-19和C-20上各有一个甲基,其中C-19上甲基(即CH3-29)为β-构型,
而C-20位上的甲基(即CH3-30)为α-构型。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三萜-蓝色三萜皂苷-红色
泡沫:皂苷水溶液经强烈振摇能产生持久性的泡沫,因其具有降低水溶液表面张力的缘故。
泡沫实验:1、区别蛋白和皂苷泡沫持久(15分以上):皂苷
泡沫不持久,很快消失:蛋白质、粘液质
区别三萜皂苷和甾体皂苷:
36.甾体:以环戊烷骈多氢菲为母核而衍生的产物
Lieberman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溶于乙酸酐,加浓硫酸-乙酸酐(1:20)产
生污绿色。
强心苷分类:甲型强心苷以强心甾为母核,五元环的不饱和内酯;
乙型强心苷元则以海葱甾或蟾酥甾为母核,六元环的不饱和内酯
内酯性质:结构中因存在内酯环,故在NaOH或KOH的水溶液中可开环,遇酸还原,但在碱
的醇溶液中,酯环异构化,遇酸不复原。
Legal反应—亚硝酰铁氰化钠—深红或蓝—甲型(+)
Kedde—3,5-二硝基甲酸—深红或红—甲型(+)乙型(-)
作用于2-去氧糖的显色反应(Keller-Kiliani反应):强心苷/含Fe3+冰醋酸
滴加浓硫酸,(FeCl3或Fe2(SO4)3)观察界面和醋酸颜色变化:
如有2-去氧糖存在,醋酸层渐呈蓝色或蓝绿色。界面的呈色,随苷元不同而异。
应用对象-----游离的2-去氧糖、反应条件下能水解出2-去氧糖的强心苷。
提取常用:饱和正丁醇UV:区别甲型(220nm)乙型(295-300nm)
37.生物碱:亲脂性:大多数叔胺碱和仲胺碱,溶于有机溶剂,溶于酸水,不溶水碱水
亲水性:指季铵碱和某些含氮氧化物的生物碱,溶于水、甲醇、乙醇,难溶于亲脂性溶剂。
碱性判断:①氮原子的杂化方式:含P电子成分越多越强②连接供电子基团,碱性增加③位
阻增大,碱性弱④吸电子基团存在,碱性弱⑤分子内形成氢键,碱性增强⑥空间效应>诱导
效应;共轭效应>诱导效应⑦共轭效应:N原子上孤对电子形成p-π共轭时,碱性减弱
⑧稀胺型特例:N原子α,β-位有双键可能转化为季铵
显色反应:碘化铋钾(BiI3-KI)(Dragendorff)橘红色雷氏铵盐(季铵碱的专属鉴别)紫
红色Labat:5%没食子酸醇溶液(具有亚甲二氧基结构)翠绿色Vitail:发烟硝酸和苛性碱
醇溶液(苄氢存在时)深紫-暗红-消失
喹啉类:喜树碱异喹啉:小檗碱、吗啡
常见化合物碱性比较:季铵碱>氮烷杂环>脂肪胺>芳香胺>氮芳、稀杂环>酰胺>吡咯>腈
梯度萃取法:
蒽醌黄酮
强心苷强心苷
区别齐墩果烷型、乌苏烷型:用H-NMR:(角甲基数目)乌苏烷型:6个S峰;齐墩果烷型:
8个S峰
用C-DEPT:θ=900(CH的个数,产生向上的峰)乌苏烷型:5个CH,5个向上峰;齐墩果烷
型:3个CH,3个向上峰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3:3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66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