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黄山奇松课文

更新时间:2022-11-12 09:05:54 阅读: 评论:0

小学五年级上册答案-厦的多音字


2022年11月12日发(作者:北华大学东校区地址)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黄山奇松》课文及教案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黄山奇松》课文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

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

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决胜处”的玉屏楼

了。楼前悬崖上有“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

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

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的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

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

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

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有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

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的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

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

更加秀美。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黄山奇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

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教学中的安排:首先,通过录像初步感

知黄山风光。使学生对黄山有大致的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奇松的特

点。接着,以“黄山奇松‘奇’在哪儿?”这个问题,让学生研读全文,探究体

会。并根据学生的讨论相机出示图片或录像,在问题的讨论中从整体上把

握“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特点。然后,精读这段,落实训练点。最

后,引导学生想象其它奇松的形态,把训练拓展向课外。

重难点:

1、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

的。

三、教学对象分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对于学

生“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因此,本课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自读自

悟,在质疑问题、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

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设境激趣,再现生活,触发情感。

1、回忆课文,体味美感。

昨天老师又从电视中看到了四川九寨沟的风光介绍片,感觉九寨沟的

水确实风光旖旎,太令人神往了。你们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谁能用

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下九寨沟的水给你的感受?

2、欣赏黄山“四绝”的风景。

(借助“课件”演示和老师的解说,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

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形象快捷地让学生对黄山有形象、生动的印象,激起

学生想了解黄山的兴趣。)

3、请你也用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黄山给你的感受?

4、看来,黄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人们对黄山奇松却特别有

感情,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

过渡:通过欣赏,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

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

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

5、指读、质疑课题。整理分析,确定研究方向:黄山奇松“奇”在哪?

二、自主研读,创设情境,体会奇特。

㈠、小组研读课文,讨论:黄山奇松“奇”在哪?

㈡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自主学习相应部分。)

1、位置奇

(提醒: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

2、形态奇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黄山奇松的形态特点,并指导感情朗读

最后一节,加强体会黄山松形态奇的特点。)

㈢观看录象,准备介绍黄山奇松的特点。

1、观看“黄山奇松”的录象,谈谈感受。

2、小组准备,以黄山奇松的身份作“自我介绍”。

3、交流汇报:

(在学生的自主交流中,相机引导学生朗读描写“迎客松、陪客松、送

客松”的语句,加深理解这三种松树的特点。)

“迎客松”

⑴、出示句子: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

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

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

黄山的象征了。

(指导朗读)

⑵大家说得挺好,愿意看看真的迎客松吗?

说话想象训练:怎么样?真的迎客松和你想的一样吧!这棵姿态优美、

枝干遒劲的迎客松每天不知要迎接多少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假如你是迎

客松,你会说些什么?

(指名说)

⑶小结:是的,黄山上的松太多了,它们千姿百态,形态各异。但是

人们只要一提到黄山奇松,就不由地想起迎客松,迎客松就代表着黄山奇

松。实际上这句话还清楚地告诉我们,迎客松不光代表着黄山奇松,它还

象征着整个黄山。

出示:人们提到黄山就会想到__,看到迎客松就会想起__。

(引导学生对迎客松有初步总体的印象。)

同法相机学习“陪客松、送客松”这部分语句。

三、抒情表达,发挥想象,丰富情感。

1、发挥想象:黄山只有这几种松树吗?

2、引导学生以松树的身份介绍其它松树的形态。

四、拓展延伸,创造生活,积淀情感。

1、“五一”长假快到了,溧阳的天目湖旅行社准备开辟“竹箦——黄山”

的游览线路,请你代写一句广告词。

(学生写广告词,教师巡视指点)

2、交流汇报。

(评:让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

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把学习语言文字与发现美、鉴赏美、

创造美的过程融为一体,使语文学习展现生命活力。)

3、你知道黄山“四绝”还有那些优美的姿态?我们再去欣赏一下大自然

的神工鬼斧之笔。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

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景色,黄山全有,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

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可见,黄山的风景的确令人着迷。同学们,可以记下这句话,回去后还可

以把黄山的奇松或其它“三绝”介绍给爸爸妈妈,说不定爸爸妈妈听了你精

彩的介绍后,暑假就能带你到黄山去游玩呢!

小学北师大版五年级《黄山奇松》教学反思

《黄山奇松》是一篇描写大自然美景的佳作。文章通过对三大名松的

具体描写和对黄山松“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表现了黄山奇松的“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出示三大名松的图像,让学生仔细观察,感

知三大名松的姿态,说说各自的特点。直观的画面唤起了学生记忆中已有

的表象,学生用流畅的语句说出了名松的特点。多媒体的展示既培养了学

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勾勒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一处正是培

养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切口。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种姿态不一的黄山

松。学生在和谐、充满美感的教学氛围中欣赏着一幅幅的奇松图,想象出

更多不同姿态的松树形象,极大丰富了课文内容。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9:0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6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happy的反义词
下一篇:氯水颜色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