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社》诗词学习,咏史怀古诗内容及情感
诗词学习.授课⽼师:君诺
先说⼀句题外话,但也不是题外话,那就是对⼈物历史的了解,是⼀个基本功。⽐如读苏轼的诗词,就要了解苏轼所处的历史背影及仕途,才能把
握诗⼈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地⽅有感⽽发。因为⼈的思想感情总离不开⾃已的境遇,这是⼀个规律。
咏史怀古诗,总体上来讲就是围绕物、事件,地点,来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来抒发感慨。
它的常见内容及情感⼤体有五种。
1、感慨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对古⼈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功业⽆成的感慨。
最典型的莫过于苏轼的《念奴娇·⾚壁怀古》
⼤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物。故垒西边,⼈道是,三国周郎⾚壁。乱⽯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
如画,⼀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扇纶⼱,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早⽣华发。⼈⽣如梦,⼀尊还酹江⽉。
苏轼中年在乌台案后,终保性命⽽被⼀贬再贬。到了黄州,⾯对昔⽇⾚壁古战场,想到周瑜在“⼩乔初嫁”时就⽴下了令“强虏灰飞烟灭”之⼤
功,可谓少年得志,风流倜傥,⽽⾃⼰⼈到中年双鬓染霜,枉受乌台案之苦,功业⽆成,“早⽣华发”,与周瑜相⽐,简直不可同⽇⽽语。强烈的
对⽐,令苏轼⽣发出浓重的“⼈⽣如梦”的感慨,今世之⽆奈却也只能在清风明⽉间买醉。是典型的对⽐型的怀古伤已。
2、感慨国运衰微,感慨盛衰⽆常,感叹昔盛今衰、物是⼈⾮,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典型的如刘禹锡的《乌⾐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巷⼝⼣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寻常百姓家。
这⾸诗写诗⼈对盛衰兴败的深沉感慨。朱雀桥和乌⾐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
后⼆句借燕⼦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笔尤为曲折。当然现实中,眼前的燕⼦根不⼀不可能是四百年前“王谢堂前”的
⽼燕。但是作者抓住了燕⼦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没有直抒胸意,⽽仍旧借助对物的描形形成鲜明对⽐,王谢堂前燕已飞⼊寻常百姓象。这
就⾜以唤起读者的想象,暗⽰出乌⾐巷昔⽇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的作⽤。
《乌⾐巷》在艺术表现上集中描绘乌⾐巷的现况;对它的过去,仅仅巧妙地略加暗⽰。诗⼈的感慨更是藏⽽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因此它虽
然景物寻常,语⾔浅显,却有⼀种蕴藉含蓄之美,使⼈读起来余味⽆穷。
再⽐如唐代韦庄的《⾦陵图》
江⾬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堤。
刘禹锡的《⽯头城》
⼭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东边旧时⽉,夜深还过⼥墙来。
这两⾸都有⼿法上有相似特征,⼤家可⾃⾏分析鉴赏,这⾥不展开了。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劝诫今⼈不要⼀味贪图享乐/过度奢侈/穷
兵黩武,以免重蹈覆辙。
典型的如⾟弃疾的《永遇乐·京⼝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英雄⽆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铁马,⽓吞万⾥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三年,望中犹记,烽⽕扬州路。可堪回⾸,佛狸祠
下,⼀⽚神鸦社⿎。凭谁问:廉颇⽼矣,尚能饭否?
⾟弃疾写这⾸词时已六⼗六岁,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腔悲愤写这⾸词的。
上⽚借古意⽽抒今情。赞扬了在京⼝建⽴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吞胡虏的刘裕,表⽰要像他们⼀样⾦⼽铁马为国⽴功。
下⽚借讽刺刘义隆来表明⾃⼰坚决主张抗⾦但反对冒进误国的⽴场和态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充满爱国主义情怀。词中⽤典颇多,贴切⾃
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和意境美。
还有如王安⽯《桂枝⾹·⾦陵怀古》
登临送⽬,正故国晚秋,天⽓初肃。千⾥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背西风,酒旗斜矗。彩⾈云淡,
星河鹭起,画图难⾜。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
但寒烟衰草凝绿。⾄今商⼥,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玺不缘归⽇⾓,锦帆应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萤⽕,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在此不展开了,⼤家可以进⾏体会。
4、追慕古贤(缅怀先贤)的成就,表达敬仰之情;表达⾃⼰渴望像古⼈那样建功⽴业的⼼情或功业⽆成的感慨。
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春⾊,隔叶黄鹂空好⾳。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
出师未捷⾝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写这⾸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停息,尽管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志向,但苦于仕途崎岖,志向⽆法发挥。眼看国势艰危,⽣民涂炭,⽽⾃已⼜
请缨⽆路,报国⽆门。因此对创建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限敬慕,倍加尊敬,⽽写下这⾸诗,同时也抒发⾃已⼼理的感叹。
5、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等。
如: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
江东⼦弟多才俊,卷⼟重来未可知。
此诗直⼊历史主题,以理性分析,评论⼊⼿,议论战争成败之理,提出⾃⼰对历史上已有结局的战争的假设性推想。表达了⾃已的见解。主要的意
思却是批评他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的建议,不善于得⼈、⽤⼈。司马迁曾以史家眼光批评项⽻“天亡我,⾮战之罪”的执迷不悟。
⽐上分析了咏史怀古诗的常见五种内容及情感,其中内容借鉴部分⽂献资料,还请⼤家归纳总结。我们可借鉴其中的律绝进⾏针对性的练习。希望
对我们的创作有帮助。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0:54: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59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