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成拳谱
绪言
禅家者流,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正邪,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若
小乘禅,非正法也,论拳如论禅,内家拳则第一义也,外家拳,则小乘禅,已落第二义矣。
大抵禅道,惟在妙悟,拳道亦在妙悟。然悟有深浅,有分限,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
解之悟。大成拳,应不立招术,乃透彻之悟。大成拳,即大乘拳也。不立招术,乃透彻之
悟也。其它拳术,虽有所悟,但皆立招设术,俱非第一义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拳之不
广,参拳之不熟耳。试取外家拳谱而熟参之,次取太极、八卦而熟参之,其真是非,自有
不能隐者!
夫学拳者,应以意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不可以小成为是,必以大成为志焉。
技有未到,可以加功,路头一差,愈骛愈远,由入门之不正也,工夫须从上坐下,不可以
从下坐上,上者何第一义也,此念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云不至,亦不失正路,此
谓之而上一路也。拳之极致有一曰:力感如透电,拳而力感如透电,至矣尽矣无以加矣!
唯大成拳得知之,其它拳术力感,得之盖寡也。大成拳之力感如此,其力如何!此力乃人
之本能活动力也!人之本能活力,盖为种种社会应力抑制,不能欲之即击也,大成拳之妙
用,即在恢复人之本能活力,其它拳术,皆不能也,此即吾创此拳之目的。
总纲
意拳遗形独与力俱
集古大成实践服膺
身无定势随遇平衡
脚无定位蹉线踏重
手艺定踪沾身纵力
落无定法抽身劲发
.
.
蛮用拙力戕生之道
精神内守食力而饱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力无虚靶靶要定的
内不外游外不内侵
循力而行唯奸唯诈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放不务重务审所达
击不务远务审所及
彼竭我盈契机发力
动如遇仇不以先举
打后需看落水上岸
活中反死死中反活
拳本无法制人以力
有法也空法为力居
力弥时所凝重如泥
四体一劲遇物惊炸
神松意紧形曲意直
浑浑噩噩形行拙笨
力生有两两则能一
力虽为一发则俏伎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混元惊炸无我神化
技到无心信手即真
(一)大成拳的站法
混元桩
桩法是大成拳的基础,站桩,能恢复人的本能活力。人的本能活力是什么?首先,应知道
什么是力,战国时代的墨子,曾给力的这个概念,下过一个科学的定义。他说:力,形之
所以奋也,又说:力,重之谓也。奋即兴奋、奋斗、奋发之奋。这就是,就形体本身而言,
如果某一个形体,把它的自身的力,奋出来,而加于另一个形体,使他改变位置,这种力,
就成为重力。人的这种活力,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整劲。用大成拳的术语说,叫做六争力,
也叫爆炸力。站混元桩,就是要站出这种六争力,其要领如下:
拳本服膺推名大成
习拳之始混元为胜
混元桩法博大精深
便于实搏便于生劲
拳打三节桩有三式
高式齐眉指分掌凹
中式平胸含胸拔背
低式抱腹溜臀提兑
三弓漫月四容端正
五官秘诀六面争力
上柔下刚上软下硬
.
.
上松下紧上虚下实
头顶欲飞趾抓入地
手项互争两时相掣
呼吸以腹轻入缓出
筋络鼓荡体成一块
六面争力,体成一块,这是混元桩法的关键。站桩时,在意念里,要上下相争,左右相争,
前后相争。不论从那一方面,有人一触,即刻六面爆炸。久之,内劲真力,即本能活力,
自然而生。
另外,混元桩,又是本拳的基础桩,即发三节拳的基础桩。因此,个高者要多站中式混元
桩,个矮者要多站高式混元桩。
技击桩
混元桩,是大成拳的拳式基础桩。技击桩,则是大成拳的身法和步法的基础桩。而技击的
基础,是步法,因为手法好,不如身法好,身法好,不如步法好。从这个角度上讲,大成
拳,是践拳,其要领如下:
身是手基步是身基
要精拳技须站技击
手随足出肩亦随之
三尖齐照踏彼中门
指分掌凹虎口撑园
头顶项竖手顶腕挺
左为元帅右为将军
右为元帅左为将军
元帅抱钩将军握剑
抱握含蓄中藏八法
肩沉肘坠膀扣背园
膝合腿裹腰拧臀溜
两足含空不丁不八
支撑范围一尺七八
前三后七惯力克敌
前五后五六争制彼
力源于腿腰为主宰
形于手指劲透敌背
内动外静内阳外阴
神意气力合一集中
技击桩法式有高低
低打根节高打梢中
高低相辅左右轮站
勤持此桩技击无隙
技击桩,有高低二式。这是身法,高式用于发中节拳和梢节拳。低式用于发根节拳,前三
后七,前五后五,这是步法。三七步,用于发惯性力,二五步,用于发爆炸力。不论站什
么式,用什么步,上身要柔软松灵,下身要刚硬紧实。因为力生于根,这是技击桩的斗争,
也是大成拳的诀窍之所在,望学者切勿忽略。
其它桩法
.
.
大成拳的桩法,除混元桩、技击桩外。还有鸡桩、鹰桩、杠杆桩、弹跳桩,这些桩也要站。
鸡桩有二式,一个式是,一腿提起,足趾斜上跷,足跟绷紧,全身重量放在一条腿上,上
身是技击桩。另一个式是,一足着地,一足的足尖点地,两胫相磨,上身仍为技击桩。前
一个式,是大成拳的龙形基础桩,不必多站。后一个式,是大成拳的磨胫步的基础桩,要
多站。
鹰桩:是大成拳的掌法的基础桩,要多站。
鹰桩之站法是,不丁不八,腋半虚,肘微曲,两臂向左右大约伸45度,左掌心向左举,右
掌心向右前,指尖向上,再向前约45度。
比较重要的是弹跳桩:最初,这个桩的站法是两脚一肩宽,足跟悬起,全身重量,放在足
趾和前脚掌。两臂曲蓄,高举过顶,掌向上托,后来我觉察到,这种站法,有副作用,站
别的桩,日久了,气已入丹田,即已在膈膜下了,但一站此桩,就有气上浮于胸的感觉。
为此,我将此桩改了,下身不变,上身改为杠杆桩的上式,这样站一个等于两个桩都站了,
此桩的作用在于培蓄两脚、两腿的弹力,大成拳,打的是践拳。手起脚起,手落脚落,力
生于根,讲究脚落力出,两脚无弹力是不行的,因此,此桩要天天站。
(二)大成拳的步法
大成拳的步法,叫擦拉步,此种步法,由两种步法组成,即磨胫步和蹉步法。磨胫步,是
起手步法,蹉步是落手步法,要领会其如下:
蹉步鸡行手起磨胫
前趋后蹬步法六争
步似水中提趟而行
三七分明二五要清
手起脚起窥彼中央
手落脚落势要钻裆
高打梢中似直非直
低打脐腹两腿曲蓄
步大则滞步小则灵
大不重尺小可开胯
手随脚起脚随手落
起落合一践拳克敌
落步六争,是大成拳步法的关键,这表明大成拳的手法、身法、步法是合一的。对此,学
者要反复领会,切勿忽略。
(三)大成拳的试力
此处所谓试力,是一种单项试力,与以后要讲的综合试力不同。首先,要明确此种试力,
所要试的力是什么力。此种试力,所要试的力,即是持桩法,所站出来的那种爆炸力,即
六争力,亦即武术界所津津乐道的所谓整劲。学者应反复琢磨其要领:
试力精深八法之根
上是混元下为技击
曲膝虚踩三七分明
顶领开胯二五力均
鹰爪蛇腰两脚一线
步似水中提趟而行
臂园腋虚肩撑肘横
圆撑爆炸落步六争
手落劲发两臂曲蓄
.
.
曲则力远直则力近
力源于腿腰为主宰
形于手指劲透敌背
以意导力以力引力
旧力未亡新力已生
手起脚起手落脚落
落步六争体成一块
力不出尖力不空亡
运行动作大不过尺
小不逾寸非此力散
力打三节不着形象
若着形象技不云弹
以意导力,以力引力,是试力的关键,也是大成拳之所以是大成拳的基本精神所在,学者
要反复在练习中体会这两句话。
我看到我的学生,在试力时,把它做成八法的吞吐了。这是把相对的东西,给弄成绝对的
东西了。殊失我的原意,试力是八法之根,不单纯的是吞吐,大成拳是相对论,不是绝对
论。
试力在大成拳里,是模式拳。因此,它的手型是非拳非掌,要求在试力时,要力贯指尖。
你的手型一做成拳型或掌型,就不能力贯指尖了。要注意,试力的目的是试力,而不是练
拳。只有把这种整劲试出来了,叫它以能招之即来,却之即出,这才算收到效果。在这个
基础上,开始练拳。
如果你能在试力那种动作形式里,把整劲试出来了。那么,用八法的任何一法,或用大成
拳的任何一个手法,你也就能把整劲使出来了。于此,可以看出试力在大成拳的组成部分
里的重要性,也可以理解到,大成拳为什么不立招术了。
(四)大成拳的劲力规律
力潜于体内,谓之劲,劲奋于体外,谓之力,劲力一元谓之混元一气。劲力之用,有其规
律,大成拳是由六种两类劲力规律组成的。这六种力是:爆炸力;惯性力;螺旋力(包括
静向力);杠杆力;离心力;弹簧力;这六种力又分为两类:即爆炸力是一类,这是大成
拳的基本力。其它五种属于引爆力一类,大成拳发力克敌,主要用爆炸力,然须有引爆力,
有两类:一类是心理的,即是敌情观念,用大成拳的术语说叫做意,这就是下面要领所讲
的。敌情一动,六力流形亦即以意导力。另一类是引爆力,就相对的东西,给弄成绝对的
东西了。殊失我的原意,试力是八法之根,不单纯的是吞吐,大成拳是相对,是上面所说
的那五种力,这是物理的引爆力。下面所说的以力引力,即指此。但这两类引爆力里,意
是主要的。于此,也可以理解到,我为什么最初把大成拳叫做意拳的缘故了。要注意玩味,
下面关于劲力规律的要领。
劲潜于内力奋于外
劲力一元谓之混元
敌情一动六力流形
以意导力以力引力
力先于根劲溢周身
力力相因其用不尽
爆炸力发六面力均
惯性特奇使彼位移
.
.
螺旋力厚静向力随
杠杆力动劲在两臂
发力之际两腿如簧
两臂曲蓄须寓弹意
离心力发妙在磨擦
六力一意用贯八法
起落放胆手到人翻
起落畏葸己必失利
起手要后落手抢先
起后落先诀在手奸
发力原则一字秘诀
谓之日争天机要明
大成拳发力的基础,是步法,用惯性力引爆则用三七步,用其它四力引爆则用二五步。发
梢节拳和中节拳,则用技击桩高式。发根节拳,则用其低式。发力妙诀,就在一个争字上,
即落步六争。此乃大成拳的天机,学者必须明白透彻,否则,即是大成拳的门外汉。
(五)大成拳的八法
即八法的模式拳。
大成拳特殊的实搏风格是:起手要后,落手抢先,起后落先,诀在手奸。奸字一字,可以
概括了大成拳的实搏风格,其所以能手奸,即在于大成拳用的是整劲。其它拳术,也不是
不想手奸,但是,奸不起来。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整劲,整劲是奸的先决条件,其次
大成拳,把起手后,落手先,给统一起来了。起手和落手,是一,不是二,落手是打,起
手也是打,这两个条件,又决定了另一个条件,即两臂运行动作小,即大不过尺,技击射
程短,即长不过尺。另外,还有以力引力的技巧即八法,这八法是提、顿、吞、吐、沉、
托、分、闭。
八法,是六种劲力规律的具体应用。但是,八法里面还有一些其它东西。近代科学里,有
一门叫仿生学的,这门科学专研究怎样模仿某些动物所特有的某种本能活动力,制造出某
种特殊的仪器,以扩大和增强人们的感官能力。中国拳术很早就知道,利用仿生的道理,
模仿某些动物的特殊本能活动力来设招术。如什么青龙探爪,什么恶虎扑食,什么野马亮
蹄,什么鹞子翻身等。这些拳术的仿生招术,也仿的是形,而不是仿的动物本能活动力。
所表现出来的劲力规律,形意拳尚且如此,其它拳术更不用问了。大成拳里的八法,也有
仿生,但仿的是十二种动物的某种特殊的本能活动力,所表现出来的劲力规律。
六力,八法,十二形是有机的连系在一起的。六力、十二形组成了八法模式拳。由八法模
式拳所派生出的各种手法和拳型,又体现了六力、八法、十二形。
八法模式拳,突出的表现了骀、马、熊、猴四大形的本能活动力,要认真领会其要领。
骀形提顿发栽捶吞吐连环如马奔
沉托须用熊膀力分若猿猴撕弄人
裹闭好似马扬蹄提顿务使人离地
仿生无形学其力力贯八法求神聚
八法模式拳本身,并不是实搏手法,而是实搏手法所由此派生的模式。模式拳,体现了劲
力的规律。而劲力规律,必须通过一定的恰当模式,即方式方法,才能表现出来。大成拳
的八法,我认为能很充分的把六种劲力规律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大成拳设立八法模
式拳并不设立什么招术。
大成拳有一些手法,这些手法是从八法模式拳假想假借出来的,但有一个原则,就是必须
符合八法,体现六力,如果把别门别户的招术拿来即不符合八法也不体现六力,那就不纯
.
.
了。练大成拳,要练纯了。我想一个禅门故事,唐代有个老禅师,收了许多徒弟,一日,
一个小沙弥问道:师傅,为什么说即心即佛。师答:为止小儿啼。又问:啼止时如何。师
答:非心非佛。
过去我曾设场授徒,有许多学生也和那个小沙弥一样,专爱叫即心即佛(即有招术有手法),
就是不爱叫非心非佛(即带招术带手法)。我设八法,以及一些手法,也是为止小哭啼,
当你啼止时,我将告诉你,一法不立,大成拳的核心是模式拳,而不是由模式拳所派生出
来的手法。实际上,这些手法也是一种准模式拳或半模式拳。因此,它与在实搏中所具体
应用的打法,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但三者却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体现了力。由此看来,大
成拳的练法,实际上是为了试力。
模式拳
(模式歌要)
劲潜于体内力奋形骸外
力奋生矛盾无处不弹簧
力发混元身弥所即弥时
弥所藏惊炸弥时不断续
多面出螺旋蠕动本无形
身抱钝三角其力生于根
浑噩机动力逆体力轻盈
起落须合一落步六面争
离向本囫囵陡顿离向分
机关消息灵全凭后脚蹬
六争蕴弹力短缩起落惊
急凿混沌开发力如泥拽
滑车力长伸直坚攻守能
一指拨千斤刚捷不露形
杠杆作用三技击其事旋
万力用于臂扛撬能移山
长伸不过尺短缩不沾身
扬抗不过眉抑捺不过脐
四不乃诀要可为试力模
其中微妙意言语不可追
活句莫参死死句要活参
死拳要活用活拳莫死用
模式拳的名称
一混元争力二多面螺旋
三浑噩逆体四囫囵离向
五混沌惊开六滑车长伸
七杠杆三用八起顿吞吐
九举抚提旋十沉托提纵
十一提按抗横十二钻提搜索
十三分闭开合十四推抱互为
十五搂劈钻刺十六滚错双叠
十七截让截迎十八旋绕拧撑
十九悠扬撑抱二十翻扬裹拧
.
.
二十一遒放本同二十二蓄弹惊炸
二十三榔头拷打二十四拧卷随涨
二十五空气游泳二十六控制平衡
二十七顺力逆行二十八大气呼应
二十九伸缩抑扬三十半让半随
三十一随让牵随三十二逆随紧随
三十三不动之动三十四斜面三角
三十五面积要实三十六斜正互参
三十七进退反侧三十八单双轻重
三十九形曲意直四十意动形奋
四十一桎梏发力四十二神松意紧
四十三无形神似四十四有无统一
四十五动静互根四十六恢复平衡
四十七重心移一四十八勾错刀叉
四十九刚柔相济五十远近长短
五十一纵横高低五十二钻裹踏打
五十三死中反活五十四左右互换
五十五抑扬顿错五十六伎照阳秋
模式拳说明
形体活力应扬斯感
感物发力莫不自然
形不破体体不破象
形体相宜无往非适
形体两乘其力必塞
体实形拔体虚形散
感物发力必始乎体
遇物击放莫先于形
力无虚靶虚中有实
靶无空的实中有虚
形行拙笨力力相因
妙达此旨始可言拳
模式拳诀要
一单双轻重
起单落双起双落单
单去双至双去单至
双去单至重量归一
单去双至力均两把
二斜面三角
五弓提起处处弹簧
身抱钝角园背园裆
随遇不倒预应抵抗
斜身钻坐横撑直取
三榔头拷打
遒不失节单手钻身
.
.
放不拔根双手纵力
以地为身以身为拳
力递彼身抽身趟前
四推抱互为
正抱斜推双去单至
斜抱正推单去双至
沾身即推抽身即抱
抱不沾身推不过尺
五遒放本同
双起两遒双落而放
起落是一遒放本同
手如立轮逆曳彼身
遒奇其节放拔其根
(六)大成拳的拳型
按照人的生理构造,与六力的规律,以及八法的特定模式。大成拳设计了九种拳型即:劈、
崩、钻、炮、横、裹、踏、指掌。劈、崩、钻、炮、横,五种拳型是借用形意拳五行拳的
名称,但与形意拳的五行拳名同实异。大成拳只讲力,不讲五行,更不讲五行相生相克。
下面是拳型的要领:
你不起手我不起手
你将起手我已落手
落手拳型虽然有九
九型归一践拳是依
强劲露型粘劲无迹
拳型有别曲蓄则一
拳发一面制人以体
体用结合意力统一
手无定型或掌或拳
手出不空空因不齐
力均六面手打一节
就高打高就低打低
劲发之际膝肘曲蓄
力至彼身脆有弹意
九型拳法勤演勤习
与人实搏彼不位移
大成拳落手的手型中,虽然有九种,但都是践拳,即六争拳。出手不中力空亡,是因为不
齐,没有做到手脚齐落齐起,所出之手,不是践拳。不论用什么手法,用什么拳型,发力
都要打践拳。这是大成拳的拳技中最基本的要领。
上面要领里还有许多内容,要经常反复领会。
(七)大成拳的仿生拳
形意拳模仿十二种动物,设立了十二形拳。大成拳也模仿十二种同样的动物,设计了十二
种仿生拳。但大成拳所仿的不是形,也不是十二种动物的所谓精神姿态。而仿的是十二种
动物各自专有的本能活动力,所表现出来的某一种特殊的力,这是大成拳的仿生拳。与形
意拳的十二型拳有根本不同的地方。于此也可以理解到,我最初为什么把大成拳叫做意拳
的又一个缘故了。
.
.
大成拳所仿生的十二型是龙、虎、骀、马、熊、猴、鳌、蛇、鹰、鸡、燕、鹞。下面是十
二仿生拳要领:
龙形盘根虎形扑人
骀形栽捶马形连环
熊形肘顶猴形戳睛
鳌形弹打蛇形掌塌
鹰形劈面鸡形撺心
燕形扎胁鹞形指脸
练形无形学其本能
练形露形谓之畸形
双把骀形抱拳,单把猴形指拳,单把鸡形指拳,都是险手,切勿轻用。
连环马,是大成拳的一个典型的手法。六力,八法他都包括了。我的学生中有些人就认为,
连环马是大成拳的绝手,有的甚至说,学好连环马,走遍天下都不怕。这种看法,又失去
了我的原意了。大成拳的手法,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任何一个手法,你把他用好了
就有效,用不对就无效。连环马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手法,但它也是相对的,用好了它厉
害,用的不好也是没用。不要把大成拳的任何手法给绝对化了。大成拳重力不重法,讲法
是为了讲力,练法也是为了试力。这是与其它拳术的根本不同之点,学此切勿忽略。
(八)大成拳的综合试力
综合试力,就是用八法模式拳。由模式拳所派生出来的手法,九个型别的拳法,以及十二
种仿生拳。试出六力。试力时要带敌情观念,以意为主,假想假借。不要把试力,弄成其
它拳术的套路趟子那样,那样一来在心理上,就形成不了条件反射了。试力的目的,有两
个:一是把力试出来。二是通过天长的假想假借在心理上形成条件反射。一句话,要做到
意之所至,力即至之。下面是综合试力的要领:
精发混元假想假借
力虽有六试法无穷
运依八法动循六力
非九非八纯度不佳
运行动作大不如小
小不如蠕蠕动最恰
力生于脚渊源于腿
发于腰脊形于手指
意之所至力亦至之
力不随意求于腰腿
趾抓劲绷胯开腰松
手落劲发其力锵铿
旧力未亡新力已生
连绵不断力如抽丝
六力流形手法派生
体成一块法法皆灵
六力流形九型拳出
体成一块拳拳不空
六力流形十二形成
体成一块形形派生
六力流形拳已大成
.
.
体成一块搭手即赢
学拳需理莫被理拘
理法如桥过河拆桥
上面的要领,我想解释一点很重要的,在大成拳试力的动作讲究,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
如蠕动(蠕动即是姑荣,鼓蠕)。鼓蠕的动作,虽微不可见,却是全身皆动。大成拳的要求,
就是要一鼓蠕,就能把力发出来。此种蠕动,正是功夫到了体成一块的整劲之动。蠕:是
一种爬行的软体肉虫,它的动作很微小,但一动全身皆动。这是它特有的本能。我原意本
是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蠕动。可能是由于理解或理解的不深,有人却把我的话说成
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请问:不动怎么能打人呢?这也可能是因为不理解,也可
能因为蠕动二字,与不动的读音易混吧!
(九)大成拳拳谱后记
至此大成拳的基本内容,可以说是讲完了,但也可以说没讲完,这是因为什么呢?战国时
代的哲学家庄子有这样一句话,他说:物量无穷时无止。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时间不停
止,任何可能的事物都会出现。只要随着时间的向前推动,从大成拳上现有的内容还可能
推出很多的东西来。从这个意义讲,大成拳至此还没有完,最后,我想用两句话结束这部
拳谱:
见与师齐减师半德
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王芗斋
一九五九年写于天津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0:29: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58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