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红移蓝移

更新时间:2022-11-28 00:02:07 阅读: 评论:0

小学资料网站哪个好-扳的读音


2022年11月28日发(作者:非主流个性)

多普勒与红移

作者:暂无

来源:《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9年第8期

文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郭红锋

在天文学家的列表里,你可能找不到多普勒的名字,但是提起多普勒效应,那几乎是人人

皆知;在天文学的名词里,你可能对“红移”这个词耳熟能详,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它与多普勒

的关系。我们在这里就谈谈多普勒与红移的故事。

为了讨论多普勒效应,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波。波动是自然界当中物质运动的重要形式,

例如水波(见图1)。我们把水波截面后就会发现水波的传播有波浪形的规律(见图2),其实

这也是所有的波的传播规律(见图3)。

波的特性可以用波长或频率描述(见图3),波长是指波在一个振动周期(T,时间单位)

内传播的距离(λ,长度单位),频率就是波传播的快慢程度。波长λ等于波速u和周期T的

乘积,即λ=uT。

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所以波长也不同。频率(用f表示)就是

某一固定时间内(例如T),通过某一指定位置的波的数目,即f=1/T或T=1/f。

真空中所有电磁波传播的速度都是光速(用C表示)。所以λ=CT=C/f,也就是波长和频

率互为倒数。

同一种波,压缩后波就变密集(波长短了,频率高了),拉伸后波就变稀疏(波长长了,

频率低了)。

多普勒效应最初是描述声波的,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多普勒(见图4)在1842年提出。

多普勒效应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一辆汽车疾驰而来时,我们听到喇叭的声

音尖利;当汽车远离我们而去时,我们听到喇叭的声音低沉。这是因为,波源(汽车)和观察

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波的频率相对波源发出时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远方急驶过来的

汽车喇叭的声波,前波与后波相挤压,波变密集,波长变短,频率变高,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

得尖利;离开我们而去的汽车喇叭的声波,前波与后波拉开了距离,波变稀疏,波长变长,频

率变低,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得低沉。这就是多普勒效应(见图5)。

所有的波动现象(包括可见光波)都存在多普勒效应。可见光是一种混合光,里边有眼睛

可以看见的7种颜色(红、橙、黄、绿、青、蓝、紫),这7种颜色的不同就在于它们的波长

(频率)相差一点点(从红色光到蓝色光,其波长依次变短)。所以,可见光波长的变化使人

感觉到颜色的变化。

例如,一颗恒星远离我们而去(见图6上),它发出的可见光波伸长了,我们就可以测量

到它的可见光谱线向红光方向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红移;如果一颗恒星朝我们而来(见图6

下),它发出的可见光波压缩了,我们就可以测量到它的可见光谱线向蓝光方向移动,这种现

象称为蓝移。这就是恒星光谱的多普勒效应(见图7)。

光波的多普勒效应在近代天文学上影响非常巨大。

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斯莱弗在研究远处的旋涡星云发出的光谱时,首先发现了

光谱的红移,认识到了旋涡星云正快速远离地球而去。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光谱红

移总结出著名的哈勃定律:星系的远离速度v与距地球的距离r成正比。根据哈勃定律和后来

更多天体红移的测定,人们相信宇宙在长时间内一直在膨胀。由此反推可以得知,宇宙在前一

时刻比后一时刻小,继续推论就得出宇宙在某一时刻前是不存在的,它只能从一点开始膨胀。

因而,1948年天文学家伽莫夫提出大爆炸宇宙模型。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爆炸宇宙模型逐

渐被广泛接受,以致被主流天文学家称为宇宙的“标准模型”。

最后,给同学们留下两个思考问题:

1.除了声波和光波,你还知道哪些波有多普勒效应,举例说明现象?

2.除了水波,你还看见过什么样的波动现象,你能做一个简单的波动实验吗?

同学们的回答或有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邮箱chinahou@,记得要写清你的联系

信息(姓名、学校、电话等),我们会按照你的要求及时回复哦!

本文发布于:2022-11-28 00:02: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57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黑洞的作用
下一篇:哽咽的近义词
标签:红移蓝移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