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平展的反义词

更新时间:2022-11-27 22:11:08 阅读: 评论:0

初三最新英语测试题-形容瀑布的成语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手机杀毒软件排行榜)

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第一课时基础练功房

一、用“”划掉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水洼

(wāwá)印

着(yìngyìn)凌

乱(línlíng)

增添

(tiētiān)棕

色(zōngzhōng)雨靴

(xuēquē)

二、读拼音,写词语.

páilièguīzéshuǐní

pūmǎnyuànqiángchídào

三、选词填空.

亮晶晶湿漉漉黑乎乎

1.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的水泥

道上了.

2.晚上的时候家里突然停电了,到处()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了!

3.可是,地面还是潮湿的,不时还能看见一个()的水洼,映着一

角小小的蓝天.

四、读一读,回忆课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这句话是对的感叹,从“明朗”一词可以看出此时,

根据语境,我们可以推测出“明朗”在句子里的意思是.

2.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

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将比作,形象而生动地写

出了水泥道的.

第二课时能力展示台

五、课文精彩再现.

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

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

..

,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

着……

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平展——()仔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规则”这个词语的.

3.“一夜秋风,一夜秋雨.”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过两次,作用是(),体

现了作者对秋雨的()之情.

A.前后照应B.总领全文C.喜爱D.赞赏

4.阅读选文,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并说明理由.

六、课外精彩阅读.

秋天在哪里

万木吐翠,莺歌燕舞的春天过去了.酷暑难当,骄阳似火的夏天也过去了.金

桂飘香,秋菊怒放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在和我们玩捉迷藏.你们找着了吗?

看,天高云淡的空中,我一抬头就感到一丝凉意.大雁“嘎嘎嘎"地叫着,排成“人”

字形,从我们的头顶飞过;居住了一个春夏的小燕子也飞回了老家.

人们说,菊花是秋天里的“明星”.一到秋天人们就到公园里去看菊花展.

那里的菊花有红的,有黄的,还有紫的……争奇斗艳,色彩斑斓,真漂亮啊!菊花

形状也很多哦,有的像个碗,有的像蟹爪,还有的像小朋友们的卷发……真是千

姿百态!

秋天的田野充满了收获的成果.举目远望,高粱喝醉了酒般东摇西晃;金黄的

谷穗儿在秋风中翩翩起舞;红了脸的苹果在密叶中时隐时现.

秋天,虽不像百花盛开的春天那样有生气,也不像绿树成荫的夏天那样处处

充满生机,却以诱人的秋色和金黄的果实吸引人们.我终于找到了秋天,它在阳光

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

1.根据意思,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

(2):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2.文中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将、、

苹果写得生动具体,鲜活地诠释了“”

这一中心.

3.作者最后找到秋天了吗,是怎么找到的?

参考答案

一、wáyìnglíntiēzhōngquē

二、排列规则水泥铺满院墙迟到

三、1.湿漉漉2.黑乎乎3.亮晶晶

四、1.雨后好天气天清气爽明亮2.比喻水泥道地毯美丽

五、1.折皱马虎

2.由“并不”推测出“规则”的意思与“凌乱”相反,再结合句意和生活经验,

可知“规则”的意思是“整齐”.

4.示例:每一张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

在水泥道上.理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落叶的具体形态.

六、1.(1)天高云淡(2)千姿百态

2.比喻拟人高粱谷穗儿秋天的田野充满了收获的成果

3.找到了.作者通过抬头看天空、秋天公园里的菊花展、秋天的田野找到了秋天.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22:1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522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石水什么字
下一篇:走的部首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