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天心取米

更新时间:2022-11-27 21:35:48 阅读: 评论:0

小凡教育工作体验怎么样-一个革一个斤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爬行减肥)

天坛公园旅游攻略指南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

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

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

外坛。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

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

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

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

艺的发达水平。天坛是目前中国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现已开放为天

坛公园。

1949年北京解放,天坛公园获得了新生。市人民政府进行了大量清

理和造园工程:平地、筑路、植树、栽花......。特别是从1971年开

始,又对园内古建筑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大规模修缮整理。先后翻

修了祈年殿、皇穹宇及其东西庑、圜丘内外的遗墙。为进一步方便游人,

于1975年又修建了北大门,1977年新开了东大门,以后又建了双环

亭风景区,开通南门(昭亨门)。从1979年到1982年,对斋宫建筑群

也进行全面维修。对宰牲亭,祈谷坛长廊和皇乾殿也进行了翻修。198

6年开始进行恢复各殿的原貌陈列工作,1990年为迎接十一届亚运会

在北京召开,又把古建筑群进行了漆红和彩绘。40年来政府总共投资1

800万元,使天坛恢复了原来的神韵和风貌。

如今,在祈谷坛以西的绿树丛中,又增添了几处精巧别致的亭台。北

面的“双环万寿亭”,截面恰似套环,亭体由两个重檐园亭衔接并合而

成,结构精巧,造型新颖,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少见。“万寿亭”两翼,各

有一座小巧的方亭,名方胜亭。亭子之间以游廊贯穿连接。亭子和游

廊的梁枋上,绘有山水、人物、花卉以及西湖风景画。万寿亭以南有一

座扇面式建筑名“扇面亭”,灰色顶,苏式彩画,玲珑小巧,别具特色

(这些建筑原为乾隆六年弘历为其母祝寿而建在中南海的景物,于19

77年迁入天坛公园内供游人观赏游览)。在万寿亭东南,还有一座六角

彩亭,名百花亭,与西北的万寿亭、方胜亭、扇面亭遥相对望,辉映溢目。

这些不拘一格的亭台建筑多姿多态,构成一组双环亭景区。今天,天坛

已从古老的庙坛建筑艺术群发展成首都人民游览的最大的公园之一。

天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它的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

建筑结构,瑰丽的建筑装饰,在中国建筑史上,记录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天坛占地面积原为4095亩,现有2775亩,为我国现存古代建筑规

模最大、建筑艺术最精美的一处庙坛建筑群,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

遗产。有的外国朋友说,到中国不到北京,不算真到中国,到北京不到

天坛,不算真到北京。又说,天坛和长城、故官一样,是一件很大很大

的艺术品。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

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

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

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

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现在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

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

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

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

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

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

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

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主要景点:回音壁九龙柏斋宫丹陛桥祈年殿皇乾殿七星石

长廊三音石皇穹宇圜丘坛双环亭

回音壁

回音壁就是皇穹宇的外围墙。呈正圆形,直径65.1米,厚0.9

米,墙面光洁平整,如果两人分别站在东西两侧墙根,面向北低声说话,

就像听电话一样清晰。原来,墙面内圆,表面又极平滑,声波波长比圆墙

半径小得多,声波以束状沿墙面有规则地连续反射前进,传到对方所站

的地方,所以能听得很清楚。

九龙柏

九龙柏在回音壁西墙外,生于辽金之时,距今已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是北京市区最古老的一棵柏树。

斋宫

斋宫位于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

167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顶

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殿前露台上设有时辰碑

亭和斋戒铜人亭,铜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斋戒”

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著称)。正殿后

是五间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

丹陛桥

丹陛桥又叫海墁大道,是一条贯通南北、串联中轴线上建筑的宽广

甬路,以白石筑成。丹陛桥北连祈谷坛,南接圜丘坛,长360米,宽29.4

米,南低北高。路面中为“神道”,左为“御道”,右为“王道”(陪

臣走的路)。大道下有一东西走向的券洞,叫进牲门,每次祭祀,都用黄

绒线将“牲”捆好,用木盆盛活鱼,击鼓奏乐穿门而过,因此此洞也叫鬼

门关。

祈年殿

祈年殿是一座三重檐尖顶圆形大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皇帝祈祷

五谷丰登的所在。大殿建于高6米的三层汉白玉石台上,纯系砖木结

构直径32米,高38米,白墙、红殿、蓝檐、金顶,纯系砖木结构,祈

年殿建筑独特,殿顶无大梁长檩,全靠28根楠木巨柱和36根枋桷撑。

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中围12根“金柱”象征一

年十二个月;外层12根“檐柱”表示一天十二时辰,共计二十根柱,

代表天上28星宿。藻井由两层斗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

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

皇乾殿

皇乾殿位于祈谷坛下、祈年殿北,为一座五间殿宇,是贮放“皇天

上帝”牌位的地方,又叫祈谷坛寝宫,建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

七星石

七星石在长廊东端的广场上,有八块巨石。传说明代建都北京时想

寻找一祭天场所,一天夜里,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于此地,于是在此

建天坛祀天。其实这些石头极为普通,明嘉靖九年(1530年),有

一道士说这里太空旷,不利于皇位和皇寿,就设七石镇在这里。清朝又

在东北方加一石头,表示不忘祖籍。

长廊

长廊也叫七十二廊,既是联接神库、神厨等处的纽带,也是通往祈年

殿的主道。该廊有七十二间,又叫七十二连房。旧时传说是七十二地煞

鬼聚集的地方,窗外松影婆娑,阴森可怖。现在长廊窗坎全部被拆除,

成了一条美丽豁亮的通廊,是游人休息纳凉的好去处。

皇穹宇

皇穹宇是放置皇天上帝和皇帝上八代祖宗的牌位的地方,砖木结构,

殿内没有横梁,全靠8根檐柱、8根金柱和众多的斗拱支托屋顶,巧妙地

运用了力学原理。三层天花藻井,层层收进,极有特色,为古建

筑中少有。殿檐覆盖蓝色琉璃瓦,檐顶有镏金宝顶,殿墙是正圆形磨

砖对缝的砖墙,远远望去,就像一把金顶的蓝宝石巨伞。殿外就是著

名的回音壁、三音石和对话石。

对话石指皇穹宇前甬道第18块石板,站在这块石板上可与相距3

6米之遥的东配殿东北角或西配殿西北角上的人对话,虽然彼此都看不

见,但声音却清晰如电话在握。

三音石

站在皇穹宇门前的第一块石板上发一声,可以很清楚地听到一声

回音;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发一声,能有两次的回音;站在第三块石板上,

就能有三声回音,这就是著名的“三音石”。原来,围墙是正圆形,

每块石板距四周墙壁距离不等,发声的位置不同,所以能听到次数不同

的回音。

圜丘坛

圜丘坛在天坛南部,是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又称祭天坛。为三

层汉白玉雕砌的露天圆台,坛面、栏板、栏柱为艾叶青石雕成,两道外

方里圆的围墙象征着“天圆地方”。由于是祭天坛,圜丘的整个结构是

对数学的巧妙运用,坛面、台阶、栏杆的石制构件,都取九或九的倍数,

即阳数,用以象征天。坛中心的圆形石板,叫天心石,站在上面高喊或

发出敲击声,周围即起回音,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大,好似一呼百应

双环亭

双环亭又叫双环万寿亭,原在中南海,是乾隆皇帝为他母亲庆祝50

大寿而建的寿亭,1977年迁到这里。

最佳时间:北京的春秋不冷不热,气候适中,是理想的旅游季节,尤

其是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是为中外游客所称道的'金色北京'。全

年最好旅游月份,是4、5、9、10月份。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

部边缘,依山傍海,为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非常

分明。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各具特点。年平均温度为11.8℃,最

冷1月份平均气温为-4.6℃,最热为7月份,月平均为26.1℃。北京春

秋季较短、冬季稍长,年均降水量644毫米,无霜期为180天。北京虽

冬天较长,但室内取热设备甚好,温暖如春。由于室内外温差很大,冬季

到北京旅游,毛衣、棉大衣还是需要带上的。北京的报纸、电台、电

视台都有天气预报栏目和解说,请注意收看。也可以拨电话330,它以

汉、英两种语言提供当天和次日的天气预报。不过,北京的游览节

目多是人文古迹,名胜建筑,民俗风情,这些项目不受气候影响,所以一

年四季都可以来北京旅游。冬季,北京的旅行社和饭店,都提供淡季价

格,能节省很多。

交通指南:乘公交2、6、7、17、20、25、34、35、36、39、43、

53、69、71、105、106、110、116、120、122、504、525、610、

684、685、687、707、723、729、743、800、803、814、826、

958、快速公交1线、特3、运通102路天坛站;地铁5号线天坛东门站

(文档来源:智房网·旅游频道)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21:35: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5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科学文化素质
下一篇:超共轭
标签:天心取米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