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

反衬和对比的区别

更新时间:2022-11-27 21:23:00 阅读: 评论:0

2019广州中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花生出油率


2022年11月27日发(作者:挽回的话)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构成对比的双方没有主次之分,但衬托有主次,而且次要部

分要对主要部分起陪衬烘托的作用。如:

例: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

也没有。

上面的例子就用了衬托的手法,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是为了反衬我内心

的不宁静

衬托有主次之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是用来突出被陪衬事物的。对

比表明是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依存的。因此,

两种修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希望你能理解.

对比与衬托的区别

广东语文高考现代文阅读《壶口的瀑布》(肖铁)的第一段话是这样的:在

中国看水,看中国的水,最好到黄河.九寨沟的水显得太清秀,俏得有些西方的

味道;太湖的水又有点小,文人味太重,不像是水,倒像是供人把玩的装饰物。

也许,中国的水应是黄色的,和我们中国人的皮肤一样;而黄河也只有到了这儿,

才成了真正的黄河!

关于这段话命题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第16题):文章开头从“中国的水”

写到黄河,再写到“壶口的黄河”,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答案是:通过

对比、层递等手法的运用,突出壶口的黄河最有“中国味",凸现主题,总领全文。

可是很多学生却不会答“对比”的手法,就连班上的语文高材生对了答案后也表

示答错了,究其原因,其实是很多学生对”对比”、“衬托”,这两种写作手法混

淆不清,而这两种手法在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中又是常见的考点,而我们有些

教师往往对这两种手法,自己都混淆不清,学生当然也就无法搞清楚了,现就这

两种手法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

我们经常在电影或电视中看到,好人与坏人的矛盾冲突,就显得好的更好,

坏的更坏;绘画中,白的与黑的同在一个画面,就显得白的更白,黑的更黑。语

言中也常用这种方法,把两种对立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加以

比较,使之相反相成,使双方都更加鲜明、突出,这就叫对比,又名对照。对比

可分为两体对比和一体两面的对比.

1、一体两面的对比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新课标)《济南的冬天》开头写道:“对于一

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

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

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被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算得是个

宝地。”

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三组对比:一组是北平冬天的风声与济南冬天没有风声进

行对比,第二组是伦敦的冬天没有阳光与济南的冬天有阳光进行对比,第三组是

热带的阳光毒与济南冬天的阳光温和进行对比,通过这三组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

对比,“济南真算得是个宝地"也就当之无愧了.

2、两体对比

如邓刚的《迷人的海》将老海碰子与小海碰子打捞海参的工具,方式以及他们

的思维行为对比着进行描写,显示出这两代人的不同特征,借以表达作者社会进

化、新旧替代的哲学思想。

对比的作用,总的来说是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不同类型的对比,作用又各有

特点。两体对比,揭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使人们在比较中得到鉴别。

一体两面的对比,揭示事物的对立面,反映事物内部既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使人们全面的看清问题.

(二)“衬托”手法的运用

衬托可分正衬与反衬。

正衬就是利用相类事物作为陪衬以充分反映所写事物。

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烘托以表达题旨.

试举鲁迅《故乡》(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为例:“时候既然就已经是深冬;

渐进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窗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

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这段话描写悲景用以衬托作者悲凉的心情,这是典型的以悲景衬悲情,属于正

衬.

再看:“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

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

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一

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这里描写的一幅月下美景图目的是用来衬托少年时期的闰土活泼可爱的形象,这

种以美景衬正面形象的写法,我们也把它叫做正衬.

而用美景写哀情,则属于反衬.请看:“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

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

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在这里作者用一幅月下美景图来衬托此时他离开故乡时的惘然、悲哀之情,这就

是反衬。

其实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我们的中学课本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可能没有注意而忽略了,因此中考高考时,学生对衬托的概念还混淆不清,从而

导致答题时乱写的现象.

衬托的作用,主要在于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文章的

中心思想深化.俗话说“红花还须绿叶扶”,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会

显得突出,才能得到充分的说明。

(三)“对比”与“反衬”的区别与联系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一般来说,两种对立的事物并无主次之分,而是相互

依存的。通过对比,相得益彰,两者更加鲜明突出。反衬就不一样,甲乙两个事

物之间,“并不是一半对一半”,而是乙衬甲,甲为主体,乙为衬体,有主次之

分,陪衬事物是说明被陪衬事物的,使被陪衬事物更加鲜明、突出.这是对比与

反衬的主要区别。

其次对比的事物必须是同一性质、同一范围、同一角度的不同侧面。而反衬既可

是不同性质事物也可是同一性质的事物。

对比与反衬,又有一定的联系,甲乙对比,同时又互相衬托,甲衬乙,乙也

衬甲,甲乙陪衬也含有某种程度的对比。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21:23: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50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草质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