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3页
31950-2015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标准
0.1总则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广义的企业诚信
管理体系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企业组织机构、诚信体系
策划、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
过建立相关制度并由有关机构推进落实,而且还要对实施情况进行
动态考核和持续改进。狭义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是指对企业信用风
险进行防范、控制和转移的管理技术、业务操作及相关的制度安排。
企业通过建立和实施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并进行内部审核,可以促进
诚信制度和诚信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树立诚实守信的生产经营观念,
履行社会责任,并将此观念贯穿于企业活动的全过程。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着重以企业的自身诚信水平提升为关注焦点,通过
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活动各环节中识别诚信要素,
强化诚信自律,不断提高满足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来获得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进而达到持续提高企业的诚信管理水平的
目的。
企业诚信管理体系鼓励企业分析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以及
自身满足要求的能力,并做出必要的承诺;识别、预警、防范、控制
第2页共33页
与处置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失信风险、诚信危机和失信行为,规定
相关的过程,并使其持续受控,以实现满足这种要求和承诺,帮助企
业持续提升诚信水平。
由于企业经营特点各异,企业文化千差万别,因此,企业诚信管理体
系的建立不会千篇一律。企业在构建诚信管理体系时,要充分结合
企业自身的各个特点,考虑诚信体系建设的各个要素,同时合理处理
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规划诚信管理体系。
建立诚信管理体系是企业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本标准旨在帮助各类型
和规模的企业建立运行有效的诚信管理体系。通过诚信管理体系的
有效运行,帮助企业平衡和协调处理社会关系,担当社会责任,进而
实现持续提高企业诚信水平的目标。统一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结构、
技术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评定企业满足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以及
企业自身要求的能力。
0.2诚信管理原则
诚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内容之一。本标准所提出的六项诚信管理原则
是企业最高管理者用于领导企业持续提高诚信水平的指导原则。
第3页共33页
a)以诚信水平提升为关注焦点
通过建立科学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将诚实守信纳入核心价值观,遵
守基本的社会道德、商业伦理以及相关的行业规则,同时加强诚信
管理和信用风险防范,将诚信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同时,引导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和劳
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诚信自律。
b)领导作用
最高管理者要确保企业的诚信目标与企业经营方向的一致性,并为实
施诚信管理体系创造并保持良好的内部环境,推动其有效运行。
c)全员参与
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全面、有效、持续控制过程
风险,进而实现诚信价值的最大化。
d)过程方法
诚信管理体系是将与诚信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来进行管理,通
过建立基于过程之上的诚信风险预警、防范、控制与处置机制,可
以实现风险的最小化,并通过自我改进与提升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
发展。识别、理解和管理作为诚信管理体系的相互关联的过程,可以
提高企业实现诚信目标的有效性和效率。
e)基于事实的评价与决策
最高管理者的诚信评价与决策要建立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之上,
克服或避免人为因素对决策与评价的影响。
第4页共33页
f)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关系
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关系。企业与所有利益
相关方相互依存,以诚信为基础的互利共赢关系可增强企业的凝聚
力,实现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
展。
0.3实施运行模式
PDCA循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P(Plan)表示计划,D(Do)
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査,A(Action)表示处理。它反映了
管理活动的规律,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
本标准鼓励在建立、实施诚信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釆用此过
程方法。
在诚信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但不限
于:
a)理解要求和如何满足要求;
b)从获得有形增值和无形增值两个方面考虑过程;
c)从获得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两个方面考虑过程;
d)从履行延留义务和有债义务两个方面考虑过程;
e)识别获得增值和利益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风险以及
控制与处置方法;
第5页共33页
f)过程的结果满足要求的程度;
g)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持续改进的过程。
0.3实施运行模式
建立和实施诚信管理体系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a)策划
——确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建立企业的诚信方针和目标;
明确与企业诚信相关的过程。
b)管理实现
——明确诚信管理职能;
——配置所需的资源;
——规定每个过程的有效性的控制方法;
——规定每个过程结果的评价方法及风险、危机应急响应方案
c)检査与分析
——应用评价方法对过程和结果进行检査与分析。
d)持续改进
——确定防止风险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以持续改进诚信管理体
系。
基于此过程方法,本标准提出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模式如下图
第6页共33页
所示。
其中,要素需求是指企业为建设并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所需满足的需
求,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及资产管理、社会责任、信
息交流与控制和诚信风险管理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企
业诚信文化建设包括但不限于质量安全责任感、企业价值观、员工归
属感、荣誉感、企业团队精神、企业诚信环境和与相关方的关系等。
支持过程包括资源保障、诚信意识培养、诚信信息交流和文件等。
0.4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本标准适当考虑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以
及财务管理的特定要求,鼓励企业能够将自身的诚信管理体系与相
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相协调或整合,并不要求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但
可能会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诚信管理体系对现行的管理体系
进行调整或补充。
第7页共33页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诚信管理的原则和建立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过程
方法,从策划、支持过程、管理实现、检査与分析和持续改进几个方
面,阐述了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从构建、实施、运行到审核的实现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诚信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企业;
b)对存在利益关系和参与信用活动寻求信任的企业;
c)评价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
d)对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提出建议或提供培训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注1:诚信管理体系所关注的是与企业诚信相关的过程方法,其中也
包括但不限于产品或服务的实现过程。
注2:由于企业的性质导致本标准的任何要求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
其进行剪裁,但这样的剪裁不应影响企业满足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
方的能力或责任。
第8页共33页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1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11—2013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22117信用基本术语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GB//T19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第9页共33页
3术语和定义
GB/T22117、GB//T19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3.1诚信方针integritypolicy
由企业最高管理者就企业的诚信价值正式表述的总体意图和方向。
注1:诚信是自觉和自律,是由道德规范上升形成的重要原则。企业
诚信是企业信守相关承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是企业的自律,是企
业将诚实守信融入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意愿、能力和实践的持续改善的
过程。
注2:诚信方针为采取措施,以及建立诚信目标和诚信指标提供框架。
3.2诚信目标integrityobjective
企业依据诚信方针规定的所要实现的诚信目的。
注1:诚信目标通常是可以量化的。
注2:通常对企业的相关职能、层次和过程分别规定诚信目标。
3.3诚信管理体系integritymanagementsystem;IMS
用来制定和实施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
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3.3诚信管理体系integritymanagementsystem;IMS
第10页共33页
用来制定和实施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并进而实现这些目标的一系列
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注:引用ICCO26001=2008(诚信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3.4诚信要素elementsofintegrity
企业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影响企业诚信而又相互作用的一组要
素。
注:诚信要素直接作用在企业的活动(签约、宣传、承诺和公益行为
等)、产品或服务上。
3.5诚信文化integrityculture
基于诚实守信之上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和历史传统等。
注:诚信文化的形成受民族文化、历史和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
3.6利益相关方interestedparty
与企业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注:通常,顾客、员工也是利益相关方的一部分。
第11页共33页
4要求和承诺
4.1诚值管理体系要求
诚信管理体系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运行模式,为确保诚信管理体系的有
效性和持续改进,企业应确定诚信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
企业中的应用,确定明确的管理职责,并提供所需的资源,这是对企
业建立、实施诚信管理体系的基础要求。企业应:
a)识别所有与诚信相关的过程,并明确职能分配;
b)策划和确定相关职能、层级和程序上的诚信目标;
c)提供所需的资源以确保诚信目标得以实现;
d)确定诚信信息的交流与管理制度;
e)建立必要的承诺与评价机制;
f)建立和应用持续改进诚信管理体系的过程;
g)对诚信管理体系进行改进时应保持其完整性
4.2承诺及履行
当企业向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做出承诺时,企业应:
a)建立承诺识别、分析与确认机制,明确自身应履行的承诺内容
并以文件的形式保留;
b)根据自身生产经营能力对满足需求的能力进行评价,确保自身
的承诺与能力相一致;
第12页共33页
c)对履行承诺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审核和评价,以保持过程控制
的持续有效性;
d)监视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失信风险,并制定预警、预
防和控制、处置方法;
e)实施必要的措施以保证过程的结果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的需求和期望相一致。
第13页共33页
5策划
5.1确立诚信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诚信方针:
a)与企业的宗旨相适应;
b)满足对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承诺;
c)满足维护诚信管理体系有效性且持续改进的承诺;
d)在企业内得到认知和认同;
e)满足对诚信管理体系的适用性进行评审的要求,并确保其具有
持续适用性的承诺。
5.2确立诚信目标
5.2.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建立于过程基础之上的诚信目标。目标包括满
足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内容,以及企业不断提高满足这些要求
的能力的期望。目标应是可测量的,且与企业确立的诚信方针保持一
致,并覆盖与诚信管理相关的过程。
5.2.2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诚信管理体系有效性和持续改进的保证。通常,一个过程
的输出即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企业应系统地识别和管理所应用的
第14页共33页
与诚信相关的所有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企业应:
a)确定与企业诚信相关的过程及其在整个企业中的应用;
b)确定所需的准则和评价方法,以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性控制;
c)监视、审核和评价这些过程及其结果;
d)确定风险的预警、预防和控制、处置的程序和方法;
e)通过审核和评价,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持续改进。
5.2.3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a)对与诚信相关的过程以及有效性进行策划,以保证使之处于受
控状态并满足诚信目标的要求;
b)对过程结果满足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要求以及企业的期
望进行评价,并提出纠正改进和持续提高的措施;
c)当过程或控制措施发生变更时,应保持诚信管理体系的完整
性。
5.3识别诚信要素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识别诚信管理过程中的诚信要素,为针对每个要
素依据国家标准及企业内部标准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提供依据。诚
信要素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诚信环境建设,需求或期望的分
析、识别和确定,社会责任履行,信息交流与控制、诚信风险管理以
第15页共33页
及诚信文化建设等。最高管理者应注重企业自身价值观、管理、产
品与服务等方面的诚信文化建设,并将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与规章制度
建设结合起来。
5.4应对变化
对于实施企业诚信管理体系中可能涉及的变化,企业应做好应对变化
的规划和部署,并且考虑:
a)变化的目的和它可能带来的后果;
b)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涉及资源的可获取性;
d)责任和权利的分配或重新分配。
第16页共33页
6支持过程
6.1资源保障
6.1.1总则
企业应确定并提供构建、实施、维护和持续提升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所
需要的资源,确保诚信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6.1.2人力资源
为实现企业的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企业应提供的人力资源保障包括
但不限于:
a)适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持续提高企业的人员对企业的
诚信方针和诚信目标、诚信理念和诚信文化的认同与认知程度,并形
成其自觉的行为准则;
b)确定关键过程负责人和执行人、诚信经理所需的诚信管理能
力,且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以确保其应是能够胜
任的;
c)确保企业的人员认识到所从事的活动与企业诚信水平的相关
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诚信目标做出贡献;
6.1.2人力资源
d)适时评价企业人力资源保障的有效性,并采取有效的持续改进
第17页共33页
措施。
注:企业可根据自身需要和实际情况,考虑设立诚信管理机构,并设
定诚信管理者、诚信经理等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诚信管理体系的
有效实施和运行。诚信管理者是管理与企业诚信活动相关的最高负责
人,可以是最高管理者,也可以由最高管理者在本企业管理层中指定
一名成员。诚信管理机构由诚信管理者负责组建、指挥和领导,根据
企业规模和诚信活动过程的复杂程度,可以是由专职人员构成的、也
可以是由与诚信活动过程相关的关键部门人员构成的专门机构。诚
信经理由诚信管理者指定一个人或一组人来承担,是诚信管理执行
人,并对其过程及其结果的风险向诚信管理者负责。
6.1.3基础设施
企业应确定、提供并维护用于支撑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的基础设
施,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一致。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b)硬件、软件和数据;
c)运输;
d)信息和通信技术。
6.1.4实施环境
第18页共33页
企业应确定、提供并维护支撑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所需的环境。
注:环境可能包括物理的、社会的、心理上的、外界的以及其他因素。
6.1.5资源监视和测量
企业应依据监视和测量的结果来确保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确保提供的资源:
a)适用于特殊类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所需;
b)通过维护能够始终符合应用所需。
企业应保留适当的文档信息,作为资源符合应用需求的证据。
6.1.6企业知识
企业应确定实施诚信管理体系所需的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实现共
享。当需求和趋势有所变化时,企业应及时关注现有知识结构并确定
如何去获取和补充额外的知识。
注1:企业知识可包括知识产权和培训课程等信息。
注2:为获取所需的知识,企业可考虑:
a)内部来源,例如从失败和成功的项目中总结学习,从企业内部
专家处获取未记录的知识和经验;
b)外部来源,例如标准、学术机构、会议,以及从客户或供应商
第19页共33页
处学习知识。
6.2诚信意识培养
企业员工应:
a)了解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相关的政策;
b)了解相关的诚信管理目标;
c)充分意识到他们在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实施和运行中所能发挥
的作用,并理解提升诚信管理水平能够带来的益处;
d)了解到与诚信管理体系实施的需要相悖时可能造成的影响。
6.3诚信信息交流
企业应确定与诚信管理体系相关的内部和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包
括:
a)供交流的信息内容;
b)交流时间;
c)交流对象;
d)交流方式。
6.4文件
6.4.1总则
第20页共33页
文件应是确保企业诚信管理体系有效实施所必需的,文件的内容和种
类取决于企业的规模、经营性质、流程、产品、服务、流程的复杂
程度和交互活动、编制文件的人员素质等因素。
6.4.2新建和更新
在新建和更新文件时,企业应充分考虑:
a)识别信息和描述,包括标题、日期、作者或参考号;
b)格式(包括语言、软件版本、图表)和媒介(包括纸质,电子
版);
c)为确保其适用性和准确性的修订及审批的程序。
6.4.3控制
文档应进行控制,以确保:
a)在需要时便于并适于使用;
b)能被恰当地保存,防止泄密、使用不当或缺失。为实现文档
的控制,企业应做好如下处理:
a)分发、获取、检索和使用;
b)存储和保存,包括确保其易读性;
c)更改内容的控制,例如版本控制;
d)保持和销毁。
第21页共33页
7管理实现
7.1总则
企业应依据对与自身相关的关键诚信要素的识别结果,建立相应的规
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人力资源管理,诚信环境建设,需求或期望的
分析、识别和确定,社会责任履行,信息交流与控制、诚信风险管理
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方面,以确保运行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企业应适时分析、识别和确定诚信要素及其变化,并评估这些要素及
其变化可能存在或已经存在的对企业诚信相关的过程的不利影响,
实施必要的应对措施,以保持过程控制的有效性,以及与企业目标的
一致性。
7.2诚信要素管理实现
7.2.1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应对诚信管理体系实施运行关键过程的执行人确定必要的行为
束缚及失信惩戒机制,充分考虑管理实现过程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
影响因素,实施必要的措施以保持有效控制。
7.2.2外部诚信环境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适当时,企业应充分分析、识别和确定:
a)政策和法律法规及规则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实施必要的措
第22页共33页
施,以满足其要求;
b)经济运行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
企业目标的一致性;
c)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和行业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并实施必
要的措施,以实现过程的有效控制。
7.2.3需求或期望的分析、识别和确定
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对企业的需求或期望有些是隐含的且不言而
喻的,因此,企业应适时分析、识别和确定:
a)顾客的需求或期望及其潜在的变化因素,并实施必要的措施,
持续提升满足顾客要求的能力;
b)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或期望及其潜在的变化因素,并实施必
要的措施,以实现持续共赢关系,持续提升企业的诚信水平。
7.2.4社会责任履行
企业的社会属性要求企业承担和履行与企业目标和社会要求相一致
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
a)工资及支付;b)劳动福利与社会保障;
c)纳税;d)环境保护;
e)职业健康安全保障;f)社会贡献;
第23页共33页
g)社会要求或期望的其他责任和义务。
注:企业应对承担和履行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做出策划,确定企业的社
会责任目标,并对其满足社会的要求或期望的程度进行评价,以确保
持续提高满足要求或期望的能力。适当时,企业应将履行社会责任的
情况通过公开渠道或在适宜的范围内予以发布。
7.2.5信息交流与控制
7.2.5.1总则
企业应建立、实施并保持诚信信息交流与控制的相关规章制度,规定
内部、外部信息交流的内容、范围与形式,规范诚信信息的接收、传
递和处理,使各诚信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持续改进体系,确
保诚信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实施与诚信要素和诚信管理有关的信息交流时,应:
a)确定与诚信管理活动相关的信息资源以及流程和权限;
b)确保所有诚信信息资源的流程和权限不对最高管理者构成限
制;
c)确保诚信信息在权限内的传递、索取、査询、披露不受任何干
扰和阻碍;
d)确保诚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e)保持所有诚信信息的记录,并确保其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
第24页共33页
f)遵守国家信息安全控制和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要求。
7.2.5.2内部信息内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a)本企业的诚信方针、诚信管理体系的运行信息、诚信目标;
b)诚信要素及更新信息;
c)诚信目标、诚信方针的分解,指令传达、完成情况等;
d)诚信管理体系运行信息及紧急状态信息;
e)职责信息;
f)权限信息;
g)顾客满意情况;
h)相关方投诉;
i)员工提出的合理意见。
7.2.5.3外部信息
外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计量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
和标准等信息;
b)上级或地方主管部门发出的规定、决定、要求、指示等信息;
c)环境监测和职业健康安全等有关的信息;
d)相关方有关的信息,包括顾客、供应商及周围社区居民的沟通,
第25页共33页
涉及重要环境影响的处理,伤亡事故的上报等;
e)与企业外部人员进行有关管理体系方面的信息交流。
7.2.6诚信风险管理
7.2.6.1风险的识别
企业应适时识别与企业诚信相关的过程和因素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
性和风险,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政策风险
——企业经营管理策略和制度不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管理
体制、建设规划调整或行业专项整治办法的要求;
——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定位与企业诚信经营的宗旨相悖。
7.2.6诚信风险管理
7.2.6.1风险的识别
b)产品风险
——企业新产品、服务品种开发未顺应市场潮流,有质量和缺陷问题;
——对产品和服务质量,包括服务承诺的内容和服务水平虚假宣传,
并存在乱收费现象。
7.2.6诚信风险管理
第26页共33页
7.2.6.1风险的识别
c)经营管理风险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组织体系和激励机制不当造成诚信管理体系
运行困难或内耗增大;
——企业最高管理者对诚信管理者和诚信经理未充分授权,或诚信管
理者和诚信经理之间职权不清,相互掣肘;
——员工缺乏对企业诚信管理方式的认同;
——不能及时响应客户诉求,同时产生客户歧视。
7.2.6诚信风险管理
7.2.6.1风险的识别
d)舆情风险
——企业因产品和服务质量不合格,劳资纠纷、法律纠纷和重大事故
案被公众媒体曝光,使企业公信力和美誉度急剧下降。
7.2.6.2预警、纠正与防范措施
依据对风险的识别和判定,企业应:
a)在企业内部并在必要的时候在全社会范围内发出预警;
b)实施必要的措施,对已经存在的风险加以控制和纠正,消除风
险的原因,防止风险的再次发生;
第27页共33页
c)实施必要的措施,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防范和控制,防止风
险的发生;
d)对可能会给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的风
险,应在适宜的范围予以信息披露。
7.2.6.3应急准备和响应
当企业已经发生失信行为或对企业诚信产生重大影响时,企业应:
a)确定一个人或一组人负责响应与处置;
b)保持与相关方的充分沟通与协商;
c)实施必要的措施,以挽回或尽量减少对相关方造成的影响或损
失;
d)适当时,在适宜的范围予以信息披露,并明示实施的纠正措施
以及与相关方达成的协商结果。
7.2.7诚信文化建设
企业应提供与诚信管理体系有关的培训,包括对质量安全和诚信体系
管理人员的培训,并保持相关的记录,使员工理解:
a)诚信方针和诚信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个人在诚信管理方面的作用与职责;
c)个人对企业诚信的影响以及4^人工作改进带来的效益;
第28页共33页
d)违背诚信规定的后果;
e)失信行为对个人的影响。
第29页共33页
8检査与分析
8.1总则
企业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检査、分析和处理过程:
——确保诚信管理体系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收集诚信管理活动中的信息,调査失信原因,进行数据分析,以
便持续改进。
注:企业可参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诚信管理体系的审核。
8.2监视和检查
8.2.1承诺兑现
承诺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在诚信管理过程、广告宣传、售后服务、文化
建设以及信贷、纳税、合同、质量和其他(对员工、环境、社会等)
方面的诚信承诺。企业应对诚信管理承诺的兑现情况进行监视和检査,
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些信息的方法。
8.2.2过程的监视和检查
企业应把监视和检查达到诚信目标的程度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内容,监
视和检査的数据和结果应作为内部的采集信息,用于持续改进的实
施。企业应:
第30页共33页
a)规定必要的方式,对诚信管理工作的效果进行监视,并在适当
时进行检査。所规定的方式应能有效地监视所策划的过程达到预期
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
b)采用适合本企业特点的检査方式。如果监视和检査需要设备,
企业应建立并保持程序,对此类设备进行维护,并保存维护活动及结
果的记录。
8.3审核与评价
企业可策划本企业实施和运行诚信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评价方案,策划
时宜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和所处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
的结果。审核与评价的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a)审核与评价的准则;b)审核与评价的范围;
c)审核与评价的内容;d)审核与评价的频次;
e)审核与评价的方法。
注:有关企业审核的详细方案及过程见附录A。
8.4失信评估和处置
8.4.1总则
企业应围绕诚信管理体系所明确的过程以及方针、目标的执行情况和
改进的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惩戒机制。
第31页共33页
8.4.2评估对象
在评估时,企业应:
a)明确与过程相关的责任部门及其部门负责人;
b)明确与过程相关的诚信经理;
c)明确与过程相关的其他责任人。
8.4.3评估内容
企业应明确评估的项目,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评估项目的数据和结果;
b)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意见;
c)诚信管理过程所取得的业绩与成效;
d)采取预防与纠正措施的状况。
8.4.4失信处置
企业应依据评估内容和结果,确保对其所发现的失信行为的不良影响
和损害后果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及时有效的处置,对有关的职责和权
限应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便经授权人员:
a)及时地处理和调査失信行为;
b)根据考评结果采取适当措施;
c)确定和实施所需的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d)记录并评估所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第32页共33页
注:失信的评估和处置应由经授权的人员进行,该人员不仅应具备评
估失信产生的总体影响和采取适宜纠正措施的能力,同时还应具有
调动相关资源的权限。采取的任何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应与所面临
的失信风险程度相适应。
第33页共33页
9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建立起一套适合于本企业的诚信管理持续改进
机制,该机制应具备:
a)确保有关部门或人员的职责或权限对企业诚信管理的持续改
进负责;
b)寻找诚信管理的薄弱环节,发现可能改进的机会,并提出改进
建议;
c)评估改进建议实施的可行性;
d)确定和实施改进措施;
e)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并对该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整体效果评
估。
注:诚信管理的薄弱环节可依据监视和检査的相关数据、失信记录等
来确定。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21:06: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49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