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教育中的三种委婉表达方式
【摘要】思想教育应讲究艺术,具体可从词汇、语法和修辞三个方面
采用委婉表达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思想教育委婉表达方式词汇语法修辞
教师开展思想教育应讲究艺术,使受教育者心悦诚服,避免其产生对
立情绪,使教育工作陷入僵局。从语言运用上来看,教育者可以借助
语言的某些特点,用委婉的表达方式,巧妙地回避语言运用中可能遇
到的不利情况。本文试从词汇、语法和修辞三个方面阐述思想教育委
婉表达方式。
一、词汇手段
词汇手段就是指用另外的词语替代。在一定场合不宜说出的词语,用
替代词来代替,缓冲原词的气势,以使听者容易接受。替代词语与原
词实际上是异形同指的关系,即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同义词的表达。
替代词式委婉表达大致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同义近义词的替换。汉语词汇特别丰富,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近
义词,这为表达委婉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往往在某一场合不宜说出
的词语,一旦换成它的同义或近义词则很容易被接受。根据不同情况,
这种同义或近义词的替换又可分为两类。
1.利用感情色彩不同的同义近义词进行替换。例如,教师做有残疾的
学生的思想教育时切忌使用“残废”字眼,而应使用“残疾”或“不便”。
因为“残废”略带贬义,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而“残疾”、“不便”二
词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对残疾学生有一种尊重感,“残疾”同时隐含
了残而不废仍有所作为的意味,而“不便”更是说出了当事人想要表达
的意思。这就产生迥然不同的表达效果,使思想教育易于为学生所接
受。
2.利用语体色彩相同的同义词语进行替换。语体色彩一般分为口语
和书面语两种,委婉语的表达方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以口语代替
书面语,二是以书面语代替口语。前者,例如课堂上,一些学生常拿
小镜子出来,对着镜子挤脸上的痤疮。这时教师不妨这样说:脸上长
青春痘也不是坏事啊,它说明你们已经是青年了。青春多好啊,而且
过了一段时间那些痘痘会慢慢消失的,如果挤压反而会引起感染发
炎。这里把书面化的“痤疮”说成口语化的“青春痘”,带有诙谐戏谑的
色彩,降低了字眼的刺激,在谈笑中达到委婉的目的。后者,例如教
师做听力较差学生的思想教育时要避免出现“聋子”等字眼,而应使用
比较书面化的“耳背”或“重听”等词语。因为书面语具有庄重的色彩,
所以这类委婉语能够给人一种明显的尊重感。
(二)使用意义比较笼统抽象的词语来替代意义比较具体而明确的
词语。从语义学来看,有时所指外延越大则意义越笼统,所指外延越
小则意义越明确。笼统、抽象词语的使用能扩大某些词语的外延,使
其意义显得笼统,从而使词面意义远离真实意义而形成委婉。在做有
缺陷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时,这种替换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1.利用表达上位概念的上义词语。上义词语外延越大,表达的意义
比较宽泛、模糊,能冲淡人对所表达事物的负面联想,从而达到委婉
的目的。例如班上一位女学生与社会上不良男青年混在一起。教师发
觉后找这位女学生谈话:“近段时间你的成绩降了许多,如果我没有
猜错的话,我想可能与这段时间的作风问题有关系。”这位教师话语
中的“作风问题”原义包括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作风问
题,而不仅仅指生活作风中的“男女关系问题”。
2.利用一些多义词语的引申义作为委婉语。这些多义词语比较广泛,
引申义多,在具体语境中其引申义可以成为委婉语,而且有的词语在
不同语境中能够引申出不同的委婉语。例如教师对一个腿脚略有残疾
而有自卑感的学生说:“虽然腿脚不太方便,但并不影响你成长。”
教师话语中的“腿脚不太方便”婉指“腿脚有残疾”,减轻学生自卑感的
刺激,起到了一种慰抚的委婉作用。
3.用人称复数形式指代单数构成委婉语。第二人称复数形式“你们”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可以借指单数形式“你”,这也是一种委婉用法。例
如教师对一个忙于经商而耽误了学习的学生说:“你们还年轻,应该
把精力多用在学习上。”这里不用“你”而用“你们”,显得教师说话语
气比较委婉,学生也就更易于接受。还有在一定语境中,第二人称单
复数形式也可以通过第一人称复数形式来表达,即用“我们”或“咱们”
来借指“你”或“你们”,这种借指,常给人一种亲切感受。例如教师对
几个犯了错误的学生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事就这样,我们
下不为例。”教师话语中的“我们”实指“你们”,使用“我们”让人觉得态
度和蔼,对学生起到了劝服作用。
二、语法手段
通过词汇手段来达到委婉效果的委婉语,其蕴涵的意义显而易见,
并且获得人们普遍的接受和理解。这是在词的层面上曲折表示其真实
所指,我们还可以在句子的层面上利用语法手段使语言表示含蓄委
婉。汉语词语缺乏形态变化,但句法形式丰富,它与句子中的虚词在
表达效果上都能改变语气与情绪的表达,缓冲或弱化了气势,使之婉
转。因此可利用虚词和语法手段来表达委婉的语气。
(一)利用副词和语气词表达委婉语气。副词和语气词意义比较虚
化,在句子中它们更多地表示语法意义和情态意义。一些意义较模糊
而表达语气较灵活的副词或语气词往往被用来构成比较委婉的句式。
这类词语有“恐怕、可能、大概、或者、也许、姑且”等语气词,用在
句子当中可以减弱肯定的语气,形成商量的口吻,使句子意义更缓和
委婉。例如,一个学生因抄袭作业而被发觉,教师批评时可能有两种
方式:
(1)“你可能是学习感到困难吧?有困难不说是对教师不信任的表
现啊!”
(2)“你怎么能够抄袭别人的作业呢?抄袭就是造假,是一种欺骗
行为,既欺骗了教师更欺骗了自己。”
在上面的话语中,例(1)用了副词“可能”和语气词“吧”使教师的话
语措词严谨而不失委婉,态度严肃而不失和善。学生从教师的关切与
理解中,顿时觉得教师的批评教育充满了人情味,从而会下定决心不
再抄袭作业。而例(2)则措词尖锐,语气连续,易使学生产生对立
情绪,不易被接纳而可能失败。
(二)利用否定形式表示委婉语气。不采用直截了当的否定词语,
或将肯定形式变为否定形式,在话语交谈中能够缓和语气,构成委婉
语句。常用的否定词有“不太、不很、不一定、不必、不妨、不免、
不至、未必、未便、未免”等。例如,有一学生因有急事不请假私自
回家,教师批评时可能有以下两种方式:
(3)不辞而别,不太好吧!
(4)你不辞而别,这是错误的。
显然,例(3)要比例(4)好。前者的“不太好”意即不行、不可以,
但如果直说则显得过于严厉,会使学生心存芥蒂,用推测的口吻来表
明自己的意见则比较缓和。例(3)的否定句式还与语气词“吧”连用,
能舒缓语气,增强委婉效果。
(三)省略主语表示委婉语气。批评时如果省去主语,省去动作的
发出者,会给对方一点面子,从而收到礼貌、委婉的效果。例如,开
会时有学生在下面说话,教师可能有两种批评方式:
(5)开会时间请不要开私会。
(6)同学,开会时间请不要开私会。
很明显,例(5)要比例(6)语气和缓得多,给对方留有更多的面
子,使其不致感到尴尬。
(四)利用特殊句式表示委婉语气。运用反问句,不直接说出本意,
而是以问为答,或拒绝、或劝诫、或忠言……引人深思而后了悟。句
中可用反问句的副词来加强委婉语气,如“何、岂、难道”等。例如,
一名教师对酗酒的学生说:“酒,适当喝点对身体的确有好处,如果
喝过头了,可是百害无一益呵,何不少喝一点呢?”使用假设复句或者
一些含有肯定和否定相叠词语的句子,有时也可以表达委婉语气。假
设复句中常有诸如此类的话,如“如是我没有错的话,我认为……假
如、要是、倘若”等,以及“不知可不可以这样说……”等肯定和否定
相叠的形式。例如,有一学生不午休而上课打瞌睡,教师批评时可能
有两种方式:
(7)以往你在课堂上是不会打瞌睡的,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是午
休没睡好吧?
(8)你上课打瞌睡,就是因为你午休时吵闹而不好好休息。
显然,例(7)要比例(8)委婉得多,前者言语充满关怀,使学生
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惭愧。
含有“不X(动词或形容词)”或“X不X”格式的一些疑问句也被较
多地用来表示委婉语气。例如,一名教师对一名因和家长负气而离家
出走几天的学生说:“有什么事可以和父母好好谈一谈,只要合情合
理相信他们会支持你的,是不是?”语气委婉,又使学生感受到来自老
师的关怀。
三、修辞手段
通过修辞手段达到委婉含蓄目的的语言形式,是一种隐含的语言表
达方式,它所要表示的并非话语字面上的意义,而是在具体语境中的
一种言外之意,它依托于语境而存在,也随着语境的变化而灵活多变。
因此,修辞手段在诸多生成委婉语的手段中临时性和灵活性最强,形
式最为丰富多样,而常用的方法则有以下三种:
(一)模糊法。模糊法即故意省略掉有刺激性的字眼,而使用意义
较为模糊、不确定的字眼,看来似是而非,实则蕴藉含蓄。例如,有
一学生经常有小偷小摸行为,教师批评时可以这样说:“请你不要再
干那些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符的事了……”在这里,教师不直言批评学
生“偷窃”,而说他干那些与中学生身份不相符的事。与中学生身份不
相符的事,在这里语义指向很不确定,理解起来似乎很宽泛,但在这
话语中,这名学生听出了弦外之音,明白了老师所表达的意思。
(二)逆向逻辑推导法。所谓逆向推导常用在表述不够完整的交际
情况中,交际的一方故意省略某些重要信息,需要以交际对方的话语
作为前提,并按其思路推上去,才明白交际一方的真正意图,这往往
会表现出诙谐幽默效果。例如,有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说话,教师
批评时可以这样说:“我打算开一次‘尊师演讲会’,请你们当‘演员’
给大家来场精彩的表演,好不好?”这里,教师并没有严厉地批评学生,
也没有讲一番大道理,只是侧面暗示了自己的态度,言微力重,却能
使学生进行深刻的自我教育。又如,一名教师了解到班上有不少男生
抽烟,他不是横加指责,也不点名批评,只是说了以下几句话:“今
天我来跟你们讲讲吸烟的好处,第一好处是吸烟会引起咳嗽,夜半尤
剧,可以吓退小偷;第二好处是咳嗽容易导致驼背,这样可以节省好
多布料哦。”这种诙谐含蓄的语言,暗示了吸烟的害处,使学生在笑
声中感受和理解了教师的用意,自然而然地接受教师的规劝。
(三)辞格法。在做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比较敏感的问
题上,恰当地运用辞格,也可以直接构成委婉语,并收到良好的委婉
效果。通常多用比喻、双关等辞格来构造委婉。例如,一名教师发现
班上出现学生“早恋”现象时,他并没有如临大敌,视为洪水猛兽而大
谈早恋的危害,而是打了个比方说:“大家才十四五岁,产生恋情,
那是很正常的。但过早谈恋爱我不赞成,大家想想,葡萄还小的时候,
要是摘下来吃,那是什么滋味?是酸的!而当它长熟了呢?那又是什
么滋味呢?当然是甜的了!恋爱不也是这样吗?等大家各方面都成熟
了再恋爱,岂不更好?”要转变学生的思想认识,空泛的大道理是不
能解决问题的。在言语中,这位教师运用了具有启迪性的比方话语,
能发人深省,使人悟其道理,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从而产生潜移默化
的教育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2-11-17 00:39: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8/346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